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库 > 文章内容

资料管理论文范文参考 资料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资料管理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9

资料管理论文范文

资料管理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资料管理论文范文参考: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研究
  2. 第二篇资料管理论文样文: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及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3. 第三篇资料管理论文范文模板: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质信息化研究
  4. 第四篇资料管理论文范例: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
  5. 第五篇资料管理论文范文格式: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研究

★100篇免费资料管理论文范文,可作为优秀资料管理论文写作参考,适合资料管理方面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相关写作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资料管理论文范文参考: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研究

1.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建国60多年来,我国地质工作积累了海量的地质资料信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存在资料信息分散、综合研究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务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使得地质资料信息的巨大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对传统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延长地质工作产业链,提高地质成果公共服务能力,解决地质资料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避免地质工作重复投入.

2.本次研究工作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矿产资源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学、控制论等理论,分析研究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研究工作以大量数据资料为基础,在研究内容上,注重了纵横联系,既做了历史述评又进行了现状分析,既比较了国内相关行业又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既自上而下进行了问卷调查又自下而上进行了实践总结,在研究手段上,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与一般规律的总结.

3.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本质是技术、经济、政策与管理四重维度构成的一种动态模式,重点要解决的是服务与需求脱节问题,(2)集群化与产业化同等重要,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最有力的抓手是纳入政府财政保障体系,最需要的保障措施是完善管理体制,最需要完善的政策是《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主要障碍在于管理体制不健全,汇交质量不高与不及时,市场机制不健全,服务主体不发育,(3)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设计需要兼顾产业链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布局、组织、技术等方面内容.

4.本次研究创新性地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果:(1)运用黑箱理论,揭示了地质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2)首次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3)首次分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4)从产业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了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358”政策方案,(5)跟踪分析六个试点地区实践进展得出了五点经验启示,(6)对国内外六个信息服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六点启示与借鉴.

第二篇资料管理论文样文: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及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目的:

提升创新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促进我国药物自主研发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临床试验机构对创新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的风险把控能力较弱,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研究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新药物试验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新药物风险管理评价体系,为降低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我国创新药物临床研究质量提供多角度的科学依据.

方法:

1.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本研究系统查阅国内外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并通过对我国和美国及ICH等国际组织药物临床试验法规及监管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比较,以发现国内外药物临床试验在规范管理和监督上的异同点,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借鉴.

2.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本研究根据文献法规资料查阅及专家访谈的结果设计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新药物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咨询问卷》,对30名从事药理学、药物分析、临床医学、医院行政管理、生物统计、药物注册等相关专业领域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3.综合评价:本研究首先在文献复习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新药物试验风险管理综合评价维度和指标集,通过电子邮件和信件等方式,向30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各指标和权重分配方案,并对各级指标进行量化和赋值,最后采用综合评分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随机抽取国内10家医院,应用本研究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采用两种传统综合评价方法加权秩和比法和加权TOPSIS法对10家医院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相似性检验.

4.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调查问卷均录入到EXCEL表中进行数据核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并分析专家的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等.结果:

1.本研究对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全国73家医院共完成1929项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按照地域划分;主要集中在北京(512项)、上海(259项)、广东(249项)、浙江(185项)等经济发达省市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按照药品注册分类,主要为化学药品(1379项,71.5%),而我国传统中药完成数量较少(120项,6.2%);按照系统分类,主要为抗感染(318项,16.5%)、抗肿瘤(372项,19.3%)、心血管系统(254项,13.2%)、内分泌系统(187项,9.7%)和呼吸系统(165项,8.6%)药物,而泌尿系统(39项,2.0%)和免疫系统(40项,2.1%)等创新药物研究相对较少;按照试验分期,主要为III期临床试验(959项,49.7%).调查显示我国各医疗机构*委员会对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审查相当重视,有1474项试验(占76.4%)*委员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跟踪审查.有760项试验(占39.4%)为多中心试验,其中国内多中心试验和国际多中心试验各占一半比例,有35%左右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申办方为外资企业,而配备药物临床研究协调员的创新药物试验只占到22.6%.此外,只有22%的临床试验使用了电子病历报告表,临床试验信息化程度还较低.在对创新药物临床试验负责人的调查中,基本上都具有高级职称,52.5%的负责人具有博士学历,79.5%的负责人曾经有过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的经验.

2.通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的研究可知,美国及日本、欧盟等临床试验监管有关的法律条款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我国药物临床试验GCP法规法律地位较低,限制了相关部门对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监管.在记录的规范化管理方面,美国等ICH国家特别重视对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文档资料保存的规范化,我国缺少试验数据及电子记录等法规.对于*委员会,美国联邦法典有具体监管条款(21CFR56,106.3)对其职责、组成等进行了规定,而我国法规缺少对*委员会监管可操作性的条款.随着临床试验走向国际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接受在美国境外进行的临床试验的数据资料,而我国法规在此方面规定缺少相应的灵活性,不利于国际多中心项目在我国的开展.

3.本研究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检查资料会审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机构出现的问题主要存在于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占42.5%),包括质量保证SOP未及时修订,可操作性不强,质控质保体系不完整等.*委员会出现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审查制度和SOP方面(13.4%),其可操作性不强,此外在*审查记录(11.9%)方面和成员资质(含成员组成)方面(12.7%),存在问题也较多,主要为*审查缺乏相关记录,研究成员无相关资质,研究人员组成也不符合GCP要求等.专业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研究人员方面(34.3%),包括研究人员无相关研究资质,缺乏临床研究经历等.试验项目存在问题中最多的是试验记录(75.4%),主要表现在试验记录不及时、不准确,试验记录修改不规范等.

4.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初步构建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新药物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维度结构指标集,再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集进行了相应修改,构建了一套包括4个一级指标(试验组织管理风险、试验方案管理风险、质量保证体系风险、试验过程管理风险)、16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机构管理风险、*委员会管理风险、研究者管理风险、受试者管理风险、试验专业管理风险、归档资料管理风险、临床前研究资料风险、方案设计风险、*审查风险、机构与专业质量保证体系风险、申办方质量保证体系风险、试验实施风险、试验记录管理风险、数据统计与分析风险、试验用药管理风险、不良反应风险)和98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集.再利用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各指标权重方案后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最终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方案,四个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均为0.25,并对各级指标进行量化和赋值,最终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分评价模型.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咨询均有30名专家参加,所有专家熟悉程度系数、判断系数和权威程度系数均在0.7以上,专家权威程度较高.各级指标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均在0.6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经过实证研究发现,被调查的10家三甲医院,用本研究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后的排名情况是:I、G、H、J、E、F、B、D、A、C;用加权秩和比法评价后的排名情况是:I、J、G、H、B、E、C、F、A、D;用加权TOPSIS法评价后的排名情况是:I、G、H、J、D、C、B、E、F、A.将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与加权秩和比法和加权TOPSIS法排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0.733,3种综合评价方法的排名结果呈正相关,验证了本研究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论:

1.本研究对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国已有19个省市开展了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创新药物试验数量明显增多,绝大部分机构设立了独立的*委员会并进行了跟踪审查.但是调查也发现,我国创新药物试验存在品种较少、中药品种匮乏、水平层次不齐、信息化程度较低、地域差异明显等问题.此外,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在质量管理体系、人员资质等软件层面上,试验的设备设施等硬件层面则问题较少,从而导致在试验项目上,大部分的机构均有试验记录不规范的问题等.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新药物风险管理评价体系,以降低创新药物临床研究可能出现的风险,来指导规范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研究.

2.本研究对通过将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监管体系、法律法规与美国联邦法典、ICH和WHO指导原则中相关条款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我国相关法规与发达国家和组织法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基本相同,甚至在某些细节规定上(如记录保存时间方面等)要求更高,但是在在临床试验监管有关的法律地位、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文档资料保存的规范化,以及*委员会职责、组成等方面规定还存在一定差距,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3.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法规和文献资料,结合专家访谈,提出了评价初始指标集,并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构建了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新药物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综合评分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随机抽取10家医院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本研究的评价模型,同时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和加权TOPSIS法两种传统综合评价方法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三种综合评价方法的排名结果呈正相关.说明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创新点:

1.首次对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了解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2.首次系统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关国际组织的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创新药物风险管理评价体系构建提出了参考,

3.首次构建了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新药物临床试验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实证研究验证了此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首次采用文献分析、现状研究、比较研究、专家咨询、综合评价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风险管理评价体系,专家涉及领域广,代表性和权威程度较高.

第三篇资料管理论文范文模板: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质信息化研究

本文从地质信息化工作即将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角度出发,以大数据(Big Data)、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等前沿技术在地质调查领域信息化工作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各种技术对推动地质信息化产生的影响及应用方案,提出了包括地质物联网、地质云计算平台、一体化显示等内容,探讨了相关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框架体系、应用模式等.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

(1)首次系统化地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地质调查领域的融合性技术框架,

(2)初次提出了地质物联网的框架体系、物理部署,重点展开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地质资料管理、地质装备管理方面的应用方案,将其具体应用到公路高边坡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中,还展望了物联网在地质调查领域的应用前景,

(3)提出了地质云计算平台的构建方法,设计了地质云计算平台总视图、体系结构,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软硬件资源管理,并给出了地学云存储搭建方法,基于SOA初步搭建地质云计算平台的原型系统,

(4)提出了地质信息“一张图”等设计理念,将地质图、矿业权核查等分布式部署的各类地质服务应用RIA技术实现一站式调用.

研究成果已经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整装勘查方案编制、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首都物联网示范工程等项目中推广应用,实现了预期研究工作目标,达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和应用效果.

第四篇资料管理论文范例: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

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海洋环境监测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海洋环境监测不仅为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满足广大公众环境知情权提供了依据.但是,要想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更好地发挥海洋环境监测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仅仅靠现行环境法律中支离破碎的几条规范是不够的.我国必须尽快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立法.建立环境监测法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和规范监测行为的需要,是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实现数据共享和避免重复建设的需要.建立一部完整的海洋环境监测法,有助于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也有利于确保监测数据合理使用的需要.

海洋环境监测法显然不是在法律真空中另起炉灶的一个法律体系,而是弥补现有法律体系不足的一项补充立法.它应当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我国法律体系的现状看,海洋环境监测法有其立法基础.大致说来,环境法是海洋环境监测立法的根本性基础,海洋环境法是海洋环境监测立法的直接基础,而海洋管理制度性需求是海洋环境监测法的现实基础.

资料管理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资料管理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2000字专升本毕业论文、2000字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资料管理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资料管理论文范文题目

“海洋环境监测法”中最核心的词汇就是“监测”.“监测”由“监”与“测”两部分组成,“监”是指监督,体现管理的内涵,“测”是指测量测试,体现了技术层面的含义.明确监和测的区别,按照两者分离的原则规划监测的立法是使监测法充分发挥海洋管理手段作用的关键.当两者由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来进行行为时,监测出的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才能得到保障,才能更加有效地使用监测数据为海洋管理服务.实践中将监督与测量混为一谈的做法表现为管理者与测量者不分,而其结果常常是监测数据按长官意志产生,监测活动随管理者态度的变化而变化.

海洋环境监测制度是海洋环境监测法的核心.我国现行法律中的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包括海洋环境监测站的管理制度、环境监测网的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监测数据资料的管理制度、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制度、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等.自1982年我国颁布《海洋环境保护法》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监测管理机构和监测业务机构组成.

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是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组织保证.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国家海洋局是国务院管理海洋事务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全国的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国家海洋局下设的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和南海分局分别负责北海区(渤海、黄海北部)、东海区和南海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了海洋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监测监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组织海洋环境观测、监测、灾害预报警报.沿海各市(地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组织本地区的的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组织海洋环境观测、监测、灾害预报警报.沿海大部分县(区、市)也设立了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按照国家和上级的要求,组织实施本县(区、市)的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

海洋环境监测业务机构是海洋环境监测的操作机构.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业务机构体系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区环境监测中心、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环境监测总站(中心)、沿海市(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所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海洋环境监测站等监测机构组成.

由于没有建立专门的《海洋环境监测法》,我国现有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1)海洋环境监测缺乏统筹规划.这主要表现在:各个环境监测专项之间缺少衔接,重复监测;基础性综合性监测少,重要资料不能进行长期积累,关键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缺少顶层设计,监测工作长期处于应急状态.

(2)海洋环境监测活动缺乏监管.这主要表现在:多头管理,资源浪费严重;监测设施随意布放,重要监测数据存在失密隐患;部分监测单位监测能力和人员素质不能满足监测工作的专业化要求;监测过程缺少质量监督,监测数据可靠性差.

(3)海洋环境监测资料共享不畅.这主要表现在:监测资料统一汇交管理制度不健全,数据资源分散;在监测资料管理上没有形成协调机制,信息共享不畅;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低,社会公益服务功能不强.

(4)监测设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支撑能力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国产化程度低,依赖进口,关键仪器设备进口受限制;对监测设备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海洋科技条件和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落后,创新基础薄弱.

(5)监测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监测标准制修订技术机构和体系尚未建立,监测标准数量偏少,更新速度慢;监测标准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监测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标准化公益服务水平较低.

(6)监测保障水平不高.这主要表现在:监测工作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尚未列入国家财政固定科目;监测队伍规模小,特别是缺乏专业化的环境监测队伍;监测设备数量少,更新慢,功能单一等.

要克服我国现有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存在的问题,改善海洋监测,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专门的《海洋环境监测法》,在立法中做出有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安排.

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法应贯彻公众参与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开放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预防优先原则和协同合作原则.在具体监测制度方面,应当充分考虑:(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总体规划与统筹;(2)建立海洋环境监测共享体系;(3)强化海洋环境监测监管力度;(4)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体系;(5)完善海洋环境监测标准化体系;(6)推动海洋环境监测的科技创新;(7)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保障机制.

第五篇资料管理论文范文格式: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研究

21世纪以来我国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发展使得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从而带动了相关地质工作的开展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给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带来难得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地质资料在信息化与集群化方面也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方面仍处于萌芽状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是地质资料公益性服务的一个重要补充.国内相关学者对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的研究仍旧欠缺.本论文研究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产业理论以及信息服务理论等,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全球主要国家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历史和现状,对典型国家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特征及经验进行总结归纳,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特点、大数据时代背景以及现阶段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状,对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并通过层次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进行选择,最终提出促进我国地质资料产业化可持续的对策与建议.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在全面总结国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对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进行探讨,构建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选择模型.通过对发达国家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研究得出,发达国家的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为满足社会多方需求,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同时服务方式也由简单的借阅服务方式升级为知识服务方式.发达国家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过程中,公益性基础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主要由政府机构提供,并适当通过成本回收法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同时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也可以通过与企业或者*机构进行合作,销售其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企业、个人以及*机构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的主要推动者,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市场的有效补充.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不仅提高了社会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质量,可以更多方面的满足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需求,也促使公共资源得到了有效的配置.尽管我国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地质资料信息化与集群化工作进展快速.建国以来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提供了资源基础,同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未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需求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成为必然选择.本论文将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根据服务提供主体划分为:政府主导产业化模式,公益机构主导产业化模式,科研机构主导产业化模式,企业主导产业化模式以及混合主导产业化模式.并从资源产业背景、信息服务质量、专业化背景、市场化程度与服务价值五个方面构建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现阶段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所适用的产业化模式进行选择,通过评价结果得出现阶段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应以政府主导型为主,逐渐向企业和科研机构主导型过渡.最终针对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中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我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我国应该提高地质资料汇交质量,明确地质资料汇交权责,制定相关的行业规划,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市场主体与环境培育,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同时兼顾与国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行业的交流.


https://www.mbalunwen.net/recommended/95363.html

本文关于资料管理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资料管理引用文献:

[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类论文题目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2] 资料管理论文选题范文 资料管理论文题目怎么取
[3]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英文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资料管理论文范文参考 资料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资料管理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