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参考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初中数学教育教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1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参考: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
  2.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样文:数学概念的教科书呈现研究
  3. (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归纳素养、抽象的基本素养,必须综合治理.
  4.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模板: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
  5.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例: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
  6. (二)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因素的研究结论教师知识和教师观念是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
  7.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格式: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比较研究

★100篇免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可作为优秀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写作参考,适合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方面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相关写作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参考: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数学史教育价值的发现和重视,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从HPM的历史、文献综述、理论基础、教育价值、实际调查和行动研究入手,论述了初中数学教育融入数学史的意义、初中数学教育融入数学史的内涵、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策略等.这篇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仔细追溯了HPM的发展历程,概括了中国近30年数学教育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整体情况,定义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涵义,明确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理论根据,揭示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价值.通过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发现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要深入分析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有效地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真正利用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为数学教育服务.二、通过初中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的调查、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调查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料的调查,基本掌握当前初中数学教育中数学史融入的现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掌握数学史知识总的情况可以,但是与课标的要求有差距.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不令人满意,表现在有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同时也没有很科学的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形式单调,涉及的内容不是很广泛.三、从教师、教学和教材三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策略.明确了数学教师数学史素质的涵义,提出了增强教师数学史素质的策略和途径.认识到数学史融入教学中有直接融入法和间接融入法,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形式.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要采用多种呈现的方式,内容要丰富和广泛,要考虑文化的多元性等.同时也介绍了信息技术在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四、虽然前人已经研究过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但是关于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入数学史的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研究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看成是一种教育现象,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来探讨这种教育现象.在研究的过程中,以提高数学教育的有效性为目标,积极推动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研究和行动的反思.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理解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样文:数学概念的教科书呈现研究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素养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数学素养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已经写入了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以下简称为《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标准(实验)》(2004年)的基本理念之中.新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为《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进一步强化了数学素养的培养.然而,关于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又如何学校教学中适合初中生的数学素养如何培养相应的初中数学教科书应该如何突出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数学思想的渗透归纳思维如何在教科书中加以呈现其基本的核心概念的呈现又是如何其课程载体—教科书究竟应该如何呈现才能对教师使用教科书更有帮助国内对这类操作性问题,尚未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本研究以初中数学概念为例,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归纳、数学抽象的基本素养为核心目标之一,旨在探索数学概念在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规律

论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从“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角度,提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数学素养、基本数学素养的内涵;而后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访谈法,分析国内外不同教科书版本的初中数学教科书,总结出目前教科书中针对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培养与提高的设计现状与教师理解水平现状,分析有利于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培养与提高的数学教科书的基本特点;最后,选择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典型概念“平行与平移”“(一元一次)方程”等进行案例设计,对所设计的教科书文本进行师生认同调查,归纳总结基于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培养的教科书概念呈现的基本特点,并提出若干实施建议.


https://www.mbalunwen.net/lunwendaquan/077811.html

研究表明:

(一)对于东北地区357名初中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概念的教科书呈现的调查显示:被访教师对于三个版本的概念呈现方式认同度分别为HSB版67.2%、BSB版55%、RJB版67.5%,属于较好程度,而对按照主题方式引入、注重联系实际的BSB版认同度仅为55%,问题集中反映在“概念呈现中的实际问题过于复杂”等方面;而对于教科书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认可率较低,仅为53.2%、60%、63.35%,问题集中表现为“教科书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没有明确表述,渗透不够充分”.

(二)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归纳、抽象等基本数学素养,实施启迪智慧的教育,必须在数学教科书之中、在课堂教学之中,提供有效利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问题解决等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数学抽象、归纳推理、猜想验证、预测等显性化的过程,达到数学思维方式的学习与数学知识技能学习并举的效果.

1.对学生而言,数学素养包括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想(即“四基”)四方面的内容,是一个融“四基”于一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层次的综合产物.

基本数学素养包括有关数学抽象的基本素养,有关数学归纳、演绎的基本素养,以及有关数学建模的基本素养,其中的核心成份在于,归纳、演绎、抽象、建模的经验和经历并由此而形成的基本能力.

2.教科书概念的呈现必须遵循数学抽象的三个基本阶段“简约阶段、符号阶段、普适阶段”,把归纳抽象的几个层次显性化.采用如下的基本步骤,即,实物层面的抽象→半符号层面的抽象→符号层面的抽象→形式化层面的抽象,以帮助学生积累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尤其是感性经验和逻辑经验),培养数学直观,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包含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思考、判断等丰富的机会及其相应活动.

3.在数学教科书中,呈现数学概念必须关注“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三步曲,而其中的“数学内部规律化”的核心和要害在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是数学内部得以发展的关键化”具体表现为“数学概念的类化”.

(三)在教学中,对于某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归纳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尤其是对于概念的抽象过程,必须让学生获得理解性掌握,进而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

以“平行与平移”“(一元一次)方程”等核心概念为例,进行的教科书呈现新方式的单元设计及其师生的认同调查表明,按照“实物层面的抽象→半符号层面的抽象→符号层面的抽象→形式化层面的抽象”的环节呈现数学概念,能够得到初中生的普遍认同,认同度达到67%.这种呈现方式“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能够经历一次思考的过程”“知道了一个概念的抽象过程”,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性掌握,而且在获知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归纳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熏陶.两个单元设计对初中数学教师访谈表明,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同这种新颖的设计方式,也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担心“在情境创设上较为生动,对学生的注意力恐有影响”.

(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归纳素养、抽象的基本素养,必须综合治理.

不仅需要改善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概念呈现方式方法,在保障数学基本概念的基础知识、相关基本技能获得的同时,让初中生经历一次归纳的过程、抽象的经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有关归纳、抽象的基本素养;与其同时,初中数学教师也必须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教材观与课堂教学观念,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课程素养、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将教师外在的观念物化为学生所习得的课堂教学行为,将数学概念的文本形式,转化为课堂实施状态,进而被学生习得.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模板: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

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期间在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下最终与世界数学教育接轨.自1902年中国新学制颁布之后,在欧美数学教育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下,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迈进了现代化的道路.欧美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自明末至清末,欧美的数学著作直接或间接地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走向.1902年新学制颁布实施后,中国数学教育在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在数学教育制度、数学课程设置与实施、数学教学法研究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从发生这些变革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环境出发,以研究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内容、过程及相关影响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为主,以其他研究法为辅,深入而系统地分析了1902-1949年欧美数学教育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论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创新之处.

第2章,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概述.基于对1902年新学制颁布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育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分析学习欧美数学教育每一阶段所呈现的形式和特点.另外,通过梳理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中提出的数学教育改革思想的要点,阐明《壬戌学制》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受欧美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3章,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制定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是中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文中从数学教育制度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它所产生的影响.

1.在中小学各阶段数学教学总体目标方面的影响.从数学观的养成、数学学习心理的关注、数学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数学教育尤其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影响.

2.在中小学各阶段数学教育理念方面的影响.从数学教育联系生活、数学问题解决理论、数学态度与习惯三个方面剖析了受美国数学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数学教育的变革.

3.关于民国时期数学教学法要求方面受美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设置数学游戏、教学联系生活经验、数学教学使用发现式、启发式教学和归纳法与演绎法并注重理论思维的培养.

第4章,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国时期欧美数学教科书由起先的通过日本传入到从欧美直接翻译引进,在中国经历了使用外文原版书到翻译编译的过程,最终经过众多研究者的融合改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的过程.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

1.概述清末和民国时期对欧美数学教科书译介背景的基础上,对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使用的外文原版书及翻译版的情况进行分析,考察数学教科书的译介团体与出版机构,同时通过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讨论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使用的优点与缺点.

2.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中规定初中实施混合数学教学,数学教科书也在以往分科的基础上从欧美翻译引进混合数学教科书,并在混合数学理念指导下,国人编写了三套混合数学教科书.文中分析了分科数学与混合数学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归结了分科到混合数学教科书过渡的过程.

3.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提倡实验几何教学,使得实验几何学教科书一度成为20世纪初几何学改革的重点,文中从实验几何教学以及与论证几何教学的区别入手,论述了实验几何教学在中国的实施过程.

4.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主要表现在内容方面的转化,该过程是翻译和编译的内容与课程纲要规定内容逐渐相符最终实现自编的过程.另外,从欧美数学教科书的翻译目的、使用范围及自身特点的角度分析其特点.以此阐明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转化过程.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院论文、2000字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选题

第5章,欧美数学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中国自清末实施新教育制度后,学校采用的数学教学法大多模仿欧美,中国在借鉴欧美教学法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现了自主创新.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转化:

1.清末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学法,即通过日本学习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以及单级教授法.文中通过算术科单级教授法的具体实施情况的介绍阐明中国在清末对赫尔巴特教学法的借鉴.

2.论述了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此分析欧美教学法在中国的探讨与转化.

3.阐述了数学教学实验,从借鉴欧美的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情况及相关实验结果直至自主实施教学实验的过程,并以民国时期算术科教学实验中具体的几种类型及特点分析,总结中国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情况.

第6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通过蔡元培、黄炎培、庄俞等学者的观点,论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2.基于实用主义的倡导者杜威、孟禄关于数学教育的观点,摭取黄炎培在算术科中实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应用,从教材的选择、教学设施的制定及教学方案的选取等方面论述实用主义与数学教育的联系.

3.论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及数学教学法的选择方面的回响.

第7章,结论.阐明欧美数学教育的影响下中国数学教育的走向,同时提炼这一演变过程中的经验对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例: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而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对学生的学习错误进行分析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活动,错误分析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需具备的一种重要的专业能力.但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错误分析活动本身,研究者并没有从教师能力的视角入手,对教师在错误分析这一特殊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由于缺乏错误分析能力这一明确的核心概念,相关的研究不仅零散,而且应用价值受到了限制.

本研究以数学活动的教学理论和认知建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学科概念.所谓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是指数学教师为了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和成功,将学生学习中的数学错误作为思维对象,对其进行识别、解释、评估和纠正的能力.在此概念基础之上,研究了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和策略是什么.

基于研究问题的探索性与开创性,整个研究以现象学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具体的方法为问卷法和访谈法.问卷由3份具有同样效度的问卷组成,每份问卷的核心部分是4个关于初中学生的数学错误及研究者所设置的相应问题,问卷对象涉及107位初中数学教师.访谈包括基于任务的访谈和半结构性的深度访谈.基于任务的访谈主要是在问卷的基础上展开的,对象为来自问卷中的36位教师,其中有18位教师包括9位专家型教师和9位普通教师接受了二次访谈.半结构性的深度访谈主要针对9位专家型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发展的途径而展开.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一)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现状的研究结论

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存在4种不同层次的水平:零分析水平,模糊分析水平,部分-准确分析水平和全面-准确分析水平,它们反映了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某种内在的规律特征.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水平整体偏低,多数处于模糊分析水平.

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存在的问题是:(1)初中数学教师难以识别逻辑性错误.(2)对于学生的数学错误,初中数学教师普遍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3)初中数学教师多数从学生的角度归因数学错误.

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有三种不同的表现:(1)“自觉性”与“不自觉性”;(2)“合教师性”与“合学生性”;(3)“开放性”与“封闭性”.

(二)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因素的研究结论

教师知识和教师观念是影响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

专家型教师与普通教师在关于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和课程知识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知识的多或少、丰富或贫乏;专家型教师与普通教师在关于数学观、教学观、学习观、错误观和自我效能感这几个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观念是否坚定明确,教师是否有自己的“理论”.

专家型教师和普通教师在知识和观念上的不同特点,影响他们在错误识别、错误解释、错误评估和错误纠正时的不同决策,从而影响他们错误分析能力的高低.因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就必须在改善教师知识和教师观念这两方面的素质上下功夫.

(三)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发展的途径和策略的研究结论

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发展的途径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它包括经验性反思、交流性反思和学习性反思三个方面.正规的职前教师教育与职后的专业活动并不是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发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种是从教师自身入手,促使初中数学教师学会在教学实践中批判性反思.另一种是从外部入手,对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发展进行培训干预,即在传授一定的关于错误分析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的数学错误的案例分析作为重点,同时辅之以其它数学任务方面的内容.

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和结论,本研究针对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得到了一些关于如何培养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启示,也探讨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1)在数学教师的错误分析活动和教师能力这两者的交叉研究领域内作了初步的尝试,首次将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对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发展途径和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2)提出了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结构模型的构想,为科学解释数学教师在错误分析这一特殊活动中的能力作出了初步的尝试.

(3)在研究方法上没有按照传统的依靠定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研究能力,而是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教师所表现的质的特性来推断其错误分析的思维过程.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格式: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中澳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比较研究

从十七大报告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在多个方面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视.

中国教育部于2011年正式颁布了修订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澳大利亚课程、评价与报告管理局(ACARA)于2010年制定了首次在全澳大利业范围推行的国家数学课程.在两国的国家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与“统计与概率”都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内容领域,且在这两个内容上体现出了相同的理念与要求.在“数与代数”领域,在强调必要的熟练准确的算术计算的同时,更加关注算术学习与代数思维发展的衔接,强调数的学习要为代数的学习作好准备;而在“统计与概率”领域,不再过分强调对理论概率的计算,而是加强对数据的重视,注重发展学生的统计思想与统计素养.

无论在中国还是澳大利亚,在推行国家数学课程改革时,数学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在中国与澳大利亚这两个不同背景的国家中,数学教师在面对国家课程改革时的应对与表现,探究两国数学教师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及原因,从而评估教师这一重要因素对国家课程改革的实施的重要影响,并进而反思国家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些重要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分析、比较中澳两国数学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即教师基于专业知识与素养作出判断与行动的能力.本研究中是指在面对课程改革时,数学教师结合对特定数学内容(“数与代数”与“统计与概率”,鉴于两国数学课程在这两个领域内要求联结算术与代数学习以及发展统计思想的共同理念,本研究中分别使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这两个表述)的认识,深入解读数学课程理念及发展方向,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思考,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教学情境与内容的专业能力.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怎样的理论框架与哪些维度,可以对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进行分析

(2)中澳两国数学教师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这两个内容上的专业行动能力表现如何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不同点

(3)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各维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

(4)理论框架中的哪些维度最能体现数学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可以被视为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关键维度与核心因素

在“学科教学知识(PCK)”与“数学教学知识(MKT)”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在面对教育系统改革与学校变革的“专业行动能力(Teacher Capacity)",的研究,考虑中澳两国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发展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从四个维度考察数学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维度A,数学知识;维度B,对官方数学课程理念的理解;维度C,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理解;维度D,教学设计.针对不同数学内容,每个维度下面各自有四个分析的操作性指标.在研究中,对中澳两国的小学高年级或初中数学教师作了问卷调查,分别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两个内容上随机选取120份(中澳各60份)与82份(中澳各41份)有效问卷,中澳样本中初中与小学教师的比例完全对应一致.根据每个维度下各自的四个分析指标,首先对问卷进行了质性分析.在对教师的回答进行双重编码后,利用SPSS19英文版作量化分析.之后在每个内容上各选取10位(中澳各5位)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访谈并作了深度分析.研究发现了以下结论:

(1)两国数学教帅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上的专业行动能力呈现出了非常相似的正态分布,在两个内容上高、中、低的比例大约都是20%、60%、20%.虽然差距并不明显,但两国教师在不同的内容上的表现并不相同,在“关系性思维”上,中国教师在数学知识(维度A)与教学设计(维度D)以及总分上要比澳大利亚教师得分更高;而在“统计思想”上,澳大利亚教师在所有四个维度上都比中国教师稍好.这支持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即需要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研究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不应给出普遍意义上的描述.

(2)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这两个内容上,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略有不同,但总体呈现出了相同的结果.教学设计(维度D)与其它三个维度之中的任意一个都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若不考虑教学设计这一维度,其余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3)本研究理论框架中的四个维度都能有效区分数学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但其中教学设计维度表现最为直接明显.首先,教学设计这一维度对于不同层次水平专业行动能力教师的区分最为显著,线性多远逐步回归分析(step-wize)显示这一维度为回归模型中的首要维度;其次,教学设计这一维度与其它维度的相关性最为密切,而且其它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也都是通过教学设计这一维度的作用才发生;最后,两国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表现最不理想,要提升他们的专业行动能力,教学设计是需要得到最大重视的一个维度.因此,可以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关键维度与核心要素.

本论文共包含六章:第1章为引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第2章为文献综述,在界定了本研究中“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内涵后,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做了述评.在文献述评中首先回顾了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数学教师知识研究的发展及各种研究路径,指出了已有研究的局限性;接着探讨了在本研究中如何从上述研究中发展出“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理论框架;第3章为研究设计与方法,首先给出了研究理论框架,之后讨论了研究的设计及实施过程;第4章与第5章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发现,分别关注“关系性思维”与“统计思想”这两部分内容,这两章采用完全相同的结构:首先讨论了课程与教学新的理念与要求,接着详细介绍研究过程,之后是对研究问卷进行质性和量化的分析并对研究效度与信度进行了严格的验证,再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进行深度分析,最后对研究发现加以总结;第6章是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与思考,对前面两章的研究发现进行总结与反思,讨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设想.

本研究的拟创新之处首先在于首次在数学教育研究中使用“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这一表述并进行了理论框架的架构,框架中使用了四个维度及详细分析指标.与之前的数学教师知识的研究不同,本研究认为对数学教师的研究应该关注特定的数学内容,并且要关注教师针对特定数学内容的具体教学设计.而且,考虑中澳两国国家数学课程这一背景,将对官方数学课程理念的解读作为理论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并用实证的方法对这一框架进行了验证与探索.

其次,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还在于首次系统地对中澳两国数学教师进行了比较.中澳两国都颁布了最新的国家数学课程,而两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教育系统差异明显,因此这一比较研究可以为深入了解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的重要作用提供启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针对特定内容描述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这是本研究在理论发展上的尝试与创新,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数学教学知识”的理论框架更易于描述一个教师的整体知识状况,而本研究框架在如何更有效地描述某一位教师的整体专业行动能力将存在困难.研究中选取了5位教师同时参与两个内容的研究,发现了同一教师在不同数学内容上表现的一些关联,但结论有限.

另一不足之处体现在研究结论的分析上,本研究同时采用了质性与量化分析,质性与量化分析的结果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并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检验了问卷分析的效度与信度.但是对数学教师专业行动能力三个层次的划分难以完全避免主观成分.

此外,本研究没有观察实际课堂教学.虽然本研究中问卷与访谈很好地反映了样本教师的专业行动能力,但没能进一步研究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之问的关联.

这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引用文献:

[1] 热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题目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题目怎样取
[2]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专著类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大纲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框架怎么写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参考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