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中西比较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中西比较文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8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参考: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2. 第二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样文: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探源
  3. 第三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模板: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探微
  4. 第四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例: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
  5. 第五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格式: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

★这是100篇免费优秀与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相关的资料,为中西比较文学方面的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参考.

第一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参考: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2000字硕士学位论文、8000字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中西比较文学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题目

作为一名跨语际、跨文化的理论家和批评家,刘若愚既是古今文学的传承者,也是中西文化沟通的实践者.他运用自身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努力从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不同视角来研究和阐释中国文学与文论,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将隐含在中国批评家著作中的文学理论提取出来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和框架,将中国诗学纳入世界文论系统中,建构独具特色的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本文以刘若愚艰苦卓绝的用西方诗学的理论骨骼支撑和托起中国诗学的思想血肉,将中国传统诗学进行世界性转变的理论体系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跨文化对话和融合的语境出发,梳理刘若愚的学术思想基础和脉络,重新审视他的伟大尝试,探讨其跨文化诗学思想体系在现代视野中的拓展与延伸,并由后殖民语境向后现代和全球化转换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让中国诗学走出“失语症”,发出“自己”的声音,发现“自我”的价值,让全世界都能听得到,同时也为未来世界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全文包括导论、正文四章、结语,共六部分内容.

导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疑难问题.刘若愚作为一名誉满全球的美籍华裔汉学家,他是跨文化沟通的典型代表,并形成独特的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其理论素养扎实深厚,著述视野宽阔、立论精当,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古典诗歌、诗论和文论,以及中西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他从自身的文化基础出发,既不赞成把西方现代的理论、概念、评判标准和方法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地运用在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的研究中,同时也不固步自封,仅仅拘泥于中国传统的诗学,而是采取审慎的考辨和严谨的比较态度,汲取中西诗学的资源并加以综合,热情洋溢地为中国文学的研究建构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顺应世界文论研究的发展新趋势,积极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的方法论转向问题.他开创了融合中西诗学以阐释中国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学术道路,他的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化也有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刘若愚的思想为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比较诗学的兴起以及深入发展指明了重要路向.其次,中国近现代文论界一直围绕着“要回到中国还是全盘西化”的问题走不出来,甚至患上了所谓的“失语症”.中国诗学走向世界势不可挡,只有把民族文学理论放置在世界文学理论的宏大背景下,在跨语际和跨文化中进行审视,民族文学理论的世界性才有可能变得澄明起来,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学理论交流与对话打造一个共享的平台.探寻刘若愚的学术之路,综合评价其贡献和存在的不足正是中国诗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为我们今天的研究和更好前行积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第一章是探寻刘若愚的学术道路并对其主要著作进行简要剖析.刘若愚1926年出生于北京,其家庭是书香门第,秉承着诗礼传家的优良传统,他的父母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文化教养,其兄弟姐妹也是勤奋好学,因而在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中成长起来的他此后走向学术研究的道路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刘若愚在国内就读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都是选取中国当时教育理念最先进、教育模式最正规、教育程度最扎实的学校,而且由于他自小就表现出来的语言天赋使得他的英语才华极为突出,所以他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就争取到去英国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他在英国取得硕士学位,在其指导教授的直接引领下走向跨文化和中西比较的研究道路,在毕业之后选择留在英国的高校教授中文,而后辗转到香港的新亚书院任教,随后又在美国的好几所高校待过,最终在美国西部加州的斯坦福大学找到了最佳的学术单位、事业平台和终生依托,并登上了事业发展的巅峰.追寻刘若愚所走过的路,只有在真正了解之后我们才会深刻体悟到他的学术信仰和追求.刘若愚共著有《中国诗学》(1962)、《中国之侠》(1967)、《李商隐的诗——中国九世纪的巴洛克诗人》(1969)、《北宋六大词家》(1974)、《中国文学理论》(1975)、《中国文学艺术精华》(1979)、《语际批评家》(1982)和《语言·,悖论·,诗学—一种中国观》(1988)八部英文专著,每一本著作的构思与写成都是在岁月的辗转与磨砺中,部部都是精华,都是泣血之作,而在此处对其八部著作做简要的剖析,既是对他的尊重,也是全面展现其学术思想的需要.


https://www.mbalunwen.net/lunwendaquan/094714.html

第二章较为系统地梳理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的中西方文化背景,以及在后殖*义和文化认同中的冲突与抉择.刘若愚的父母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代表,而他自小就是在中西文化融合、汇通的家庭教育中汲取着养料而走向成熟.一方面,他的中国文化积淀和根基极为深厚,诗词歌赋、理论文学随手拈来;另一方面他后来一直在西方文化和学术圈中打拼,因而对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用得较为娴熟,所有这些都是为其日后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他能够自觉运用西方现代的文学理论、概念、方法等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学理论,所以他与现代西学的关系是极为深刻和密切的,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新批评和现象学.刘若愚在其研究中对“作品”、“语境”、“语言”、“语言悖论”等问题的关注是在对新批评理论的吸收与改进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而他的关于“诗是不同境界和语言的探索”这一概念中对“境界”、“创境”的讨论,存在主义中的“存在”概念对于形而上学文学理论中的“道”的并比性等问题,以及在他的思想中与现象学的某些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等等,正是其理论建构与现象学理论相得益彰之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西方中心主义文化下从事中国文化研究,刘若愚在后殖*义和文化认同的冲突中坚守着、抉择着,他努力纠正西方学界对汉字、汉语、诗学有意或无意的误读,他凭借自身的奋斗占据欧美学术前沿,在自身不断的辛苦努力中寻找和建立文化身份,同时也争取着一份他人的认同.

第三章重点阐述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问题.刘若愚建构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他的《中国文学理论》一书中,这也是为他赢得身前生后极大声誉的代表作.他撰写此书主要有三个目的,即:第一个也是终极的目的,在于提出渊源悠久而大体上独立发展的中国批评思想传统的各种文学理论,使它们能够与来自其他传统的理论比较,从而有助于达到一个最后可能的世界性的文学理论(an eventual universal theory of literature),第二个也是直接的目的,是为研究中国文学与批评的学者阐明中国的文学理论;第三个目的是为中西批评观的综合铺出比迄今存在的更为适切的道路,以便为中国文学的实际批评提供健全的基础.为此,他在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曾提出的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四要素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即改创为“宇宙—作家—世界—读者”双向流动的过程,并进一步将中国诗学理论分为形上理论、决定理论、表现理论、技巧理论、审美理论、实用理论这六大板块,为每一种理论形式找寻中国文论的依据.这既是刘若愚为建构中国传统诗学理论体系的伟大尝试,因为他确实做到了“为中国文学的实际批评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也是日后他饱受其他学者批评的所在,将中国传统文论的丰富性、复杂性强塞在这个不甚完美的框架中,总是有些削足适履、强而为之.而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中对语言为中心的方法论转向也是其努力之处,他自觉的语言文字贯通达至文化贯通的意识、方法论转向的探索与创新、以及努力对其建构的诗学理论体系进行实践,既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也从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理论,都可看出他扩展和深化中国诗学的不断努力.

第四章重点探讨刘若愚跨文化诗学理论体系的当代现实意义.刘若愚的综合性诗学研究之路对其他汉学家或是从事比较诗学思想研究的学者可谓影响深远,其中就包括比较文学学者叶维廉.叶氏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和扬弃了刘若愚的理论,他根源性地质疑与结合西方新旧文学理论应用到中国文学研究上的可行性及危机,肯定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寻求中西共同的文学规律,共同的美学据点,并通过中西文学模子的“互照互省”,试图寻求更合理的文学共同规律建立多方面的理论架构.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他对思维模式、语言等方面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绝对化的色彩,还是没有走出比较文学的圈圈,因而在探寻文学作品表面之下更深层的理论方面还是稍显逊色.而比较文学必然要走向比较诗学才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中外很多学者一致看到的地方.中国诗学研究既要拿来也要送去,只有在中西互为借鉴、互相融合、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才会走得更远、更深入,因而文化认同、双向阐发的原则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秉承的,也只有这样中国文论研究的“失语症”问题才会消失.

中西跨文化之间的诗学或文学理论的比较,不是要求所有的部分都要达到对话的完美结局,即寻找到最好契合点,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两者可能进行对话和结合的地方,进行有重点的努力,将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作为今天的资源和基础,然后与新时代的诗学和文论进行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沟通,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有重点、有目标,而我们所看到的刘若愚就是这样去做的.作为一个有偏见的、执着的批评家,刘若愚也为让更多的西方学生和读者更深入地去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文化精华,他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他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但是由于英年早逝,他毕生的努力却只是未尽的事业,今天的我们任重道远,我们要接过其手中的笔,让其思想和精髓可以走得更远!

第二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样文: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探源

本论文从当下中西比较文学或比较诗学的理论体系建设角度出发,将对现有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中国古代传统诗学理论中某些一些重要的核心术语概念的重新梳理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同时对与传统的术语相关联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再思和重新阐释.这一问题的探讨这也与国内文艺理论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努力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或诗学的若干术语概念在现代文论中的使用进行清理,从中筛选出一些能够融通中西诗学或文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基本核心概念.只有在这样的基点上,才可能真正地进行中西比较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论文首先对现代语境下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重新认识和清理,指出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基本上是在现*论话语形态下开展的.而现代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基本上是在引入西方文艺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目前这套理论话语已经体系化地进入到我们的文化思想领域.它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和诗学研究领域,而且还普遍地作用于我们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辨识,并作为基本原理性的概念,自动性地成为支配着我们认识、接受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和诗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潜在理论思维定式.目前中西比较诗学出现的问题均与此相关.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中西比较诗学的命名问题上.它所涉及的问题关键是中西方文艺能否相互贯通.因此,本论文并以此为基点,对中西诗学的学科命名问题展开讨论,确立比较诗学存在的合法性.

对此,本论文的结论是,既承认二者间的差异,但认为二者间是完全可以找到可以融通彼此的共同点,寻求二者之间的融通才是我们进行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最终目标和最大难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就是一件求同存异的理论难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建立起我们所追求的比较

第三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模板: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探微

本文以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陈寅恪具体的文学研究实践和相关文学理论的论述,概括出其特殊的文学研究方法,并在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和西方思想理论中追寻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的渊源,考察陈寅恪整合中西以转变成自己独特研究模式的历程,为现今的文学研究在方法论层面提供借鉴.

本文力求实现三大目标:方法层面,通过个案总结出普遍规律,对陈寅恪在长期文学研究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独特研究方法加以提炼;实践层面,梳理陈寅恪在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西文化学术的比较,所表现出的对这两种文化的不同理解和把握方式,探究其对知识消化运用进而产生新思想方法的方式,理论层面,厘清陈寅恪融会中西的的文学研究方法与其整个学术思想体系的关系,展示出其对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指导思想和学术方法的示范性和启发性.

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思路如下:

“绪论”部分通过梳理和分析陈寅恪文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研究的成绩与不足,确定以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其文学研究方法的中西学术渊源及其结合西学将传统方法转型使其现代化的方式为研究重点.

第一章旨在总体把握陈寅恪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的理论渊源.义宁陈氏家学、启蒙时期的国学教育以及多年留学的西学浸染对陈寅恪学术观念与方法有着重要影响.陈寅恪所坚守的中国文化本位的学术立场,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托命意识与文化研究意识,决定了他历史与文学的研究特色.探求中国文化出路的问题意识又使陈寅恪一生的治学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应了三种不同文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回国初期,陈寅恪治学的重点在西域史地学,采用“原典比照”方法研究佛经翻译文学和古典文学;中期,他转向了中古民族文化史研究,运用“诗史互证”方法笺释唐代诗文;在学术生涯晚期,陈寅恪进行“心史”研究,主要以“了解之同情”法研究明清文学.

第二章探讨陈寅恪“原典比照”文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渊源、理论观念、研究实践和突出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陈寅恪的“原典比照”方法吸纳了宋代史学、佛学等传统学术精华,并借鉴了西洋东方学、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等西方学说.他以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的比较观念,立足文化本原的语言基础研究,在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及流变、唐代文人之间和文体之间的比较等方面都有卓越的研究实绩.

第三章论述陈寅恪“诗史互证”文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背景、运用依据和研究情况.陈寅恪继承了在古代诗史不分情况下形成的传统“诗史互证”方法,并因其对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德国历史主义理论方法的吸纳与转化而使该方法得以现代化.在不同文化的比照下,中国古典诗歌迥异于西方的特性是陈寅恪“诗史互证”方法运用的依据.在早期的“诗史互证”研究实践中,陈寅恪侧重于文学的文化整体研究,揭示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第四章阐明了陈寅恪“了解之同情”文学研究方法的准确内涵,对其中的传统与西方因子寻根溯源,探讨了该方法的特征与实际运用情况.陈寅恪的“了解之同情”法吸收了西方浪漫主义史学思想方法,并接续了中国心灵化文学批评、“以意逆志”等诗学传统.陈寅恪晚年“心史”研究与“新史学”思潮下的心理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同步,是其“诗史互证”方法的进一步深化.该方法更追求“时、地、人”三要素的密扣,以“古典”“今典”的辨析为基础,并以细微的心理分析达到与古人“同情”.

“结语”部分总结了“原典比照”、“诗史互证”与“了解之同情”这三种文学研究方法对当今文学研究批评活动中出现的弊病的纠正以及其中包含的学术思想给当代古典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的启发,认为对陈寅恪在文学研究领域成果的梳理、研究与借鉴是21世纪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四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例: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

这是一篇偏正型的中西比较文学论文,一如标题所示.本论文述评的主要对象是西方前现代的泛诗传统也即西方绵延两千多年的泛诗现象.在述评过程中,本论文把中国古代诗歌的相关传统作为其参照系,从而构成了一个中西比较研究的语境.本论文试图从诗歌这一概念、诗歌理论和诗歌实践这三个层面理清泛诗现象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学理评析, 除“导言”外,本论文正文共分为三章.“导言”解析了本论文标题.第一章在中西比较语境中述评了西方概念层面的泛诗现象.第二章在中西比较语境中述评了西方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泛诗现象.第三章对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作出了总结性的评析.

就西方前现代诗歌而言,泛诗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本论文还尝试着对因泛诗而衍生的西方诗歌研究、中西诗歌比较研究和诗歌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的种种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论文作者希望,所有这些基础的工作能对今后的诗歌研究产生有益的影响.

第五篇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格式:中英文学交流语境中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思研究

一部英国汉学史同时也是一部中英交流史.汉学家在其间承担的是中英文学、文化交流的媒介角色,是比较文学与汉学领域研究者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尤其,二战后英国专业汉学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专业汉学家,是个极具研究价值的群体.从译介为主到译研并重,是20世纪汉学研究的基本走向,而专业汉学家的出现使得译研工作走上更加专业化与学术化的道路.他们阐释中国文学文化比前辈学者更为理性与精准,他们传播中国文学文化也比前辈学人更为全面与接近源文化的真实状态.汉学家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1923-2009)接受了专业的汉学训练,整个汉学生涯正好活跃在英国的专业汉学时代,是英国第一批专业汉学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交流的角度综合梳理与评述其一生主要的三大汉学活动——汉学教学、汉学研究与汉学翻译,不仅有利于霍克思汉学面貌的清晰呈现,也裨益于中国文学、文化的域外传播以及*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这一交流语境中的霍克思个案研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暂付阙如.

论文借鉴历史分析、“推源溯流”及整合描述等传统中西学术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西方新史学理论、接受传播学理论、文本发生学理论、文本细读理论、跨文化研究理论、文化诗学及文化传递中的误读、误释理论等汉学领域、翻译领域、社会历史领域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语料库分析,从中英文学交流的角度契入对霍克思一生三大主要汉学活动进行全景扫描,准确定位其在英国汉学史上的地位,清晰勾勒其汉学活动促进中英文学、文化交流发展的脉络.

论文在汉学史大背景下,首先梳理霍克思六十余年的汉学生涯并界定其在英国汉学史中的地位:英国专业汉学的奠基人与中坚力量.其次通过阅读与分析霍克思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书评、译著及其为友人所作序文或前言等一手文献,笔者整理出指导霍克思一生汉学活动的主要汉学观点.霍克思摆脱了英国传统汉学与宗教、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提倡汉学以文学为内容,主张学习汉学旨在体验人类世界遗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瞭望“亚洲尽头的另一个欧洲”.

霍克思就任牛津汉学讲座教授及汉学科主任后对牛津汉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立了牛津的专业汉学时代,培养与储备了一批后继的专业汉学人才,他们是英国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传播中国文学文化的生力军.霍克思的汉学研究坚持人文主义原则,广涉《楚辞》、汉赋、杜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现代文学等领域;研究路径上与前辈学者相比也有较大转向,由传统的史迹考察走向比较思想视野下阐释学术文献的意义.在深厚的汉学修养之上,他对中国文学作品所作的意义解读与文化阐释趋于理性与精准,这有助于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而霍克思的汉学翻译更是其汉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他的译文精准、译笔流畅,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楚辞》、杜诗、《红楼梦》、《蟠桃会》和《洞庭湖柳毅传书》等相继远游西方,真正实现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域外传播.论文逐一解读霍克思中国文学作品的几大代表性译本,通过细读*译者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拳拳之枕;并借助译本海外接受情况的一手文献探究译本的西方地位,以明确其在中英文学交流中的作用并总结其中的翻译启示;同时对于译本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翻译进行归类分析.霍克思的专业汉学家身份,虽然使其译文免于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干扰,但仍无法保证他能够完全准确无误地解读中国文学文化.这些语言、文化或美学意味上的误读、误释及误译是中西文学文化互识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同时也是可以不断完善之处,翻译批评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有关霍译文问题翻译的讨论既裨益于后人的翻译实践,也为霍克思汉学译本的再版修缮提供了警戒与参考.

这是一篇与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中西比较文学引用文献:

[1] 热门中西比较文学论文选题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经典中西比较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西比较文学外文文献怎么找
[3]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大纲样本模板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大纲怎样写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中西比较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中西比较文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