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优秀论文 > 文章内容

教学设计和原子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教学设计和原子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教学设计和原子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1

教学设计和原子论文范文

教学设计和原子论文

目录

  1. 一、教学理念
  2. 二、教材分析
  3. 三、学情分析
  4. 四、教学目标
  5. 五、教学重难点
  6. 六、教法学法
  7.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
  8. 二、分子的特征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该文是教学设计和原子方面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与教学设计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分子和原子》一节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首次接触微观粒子,也是学生在认知上开始由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转换,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文章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与构建,设计了《分子和原子》的教学过程.在该教学中设计多项课堂实验,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微观粒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7-0065-03

一、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1].宋心琦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从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出发,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从而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启蒙课.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本文主要对第一课时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第一单元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同时为后面学习元素、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打下基础.本节课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虽然学习这一课时前,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内容,此外在小学的自然课中还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知道热胀冷缩等自然现象,但是由于微观粒子是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抽象性的,而且在此之前学生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知,加上学生还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因此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现象,他们仍然会感到非常困难[3].

四、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以及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

六、教法学法

教法: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开展实验,采用问题驱动法、分析归纳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以自主探究、动手实验、听授、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计实验,宏观辨识

【教师活动】布置学生分组实验:每小组桌子上有三瓶编号为1、2、3的无色液体,它们可能为酒精、水、醋酸.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实验鉴定这三瓶液体并写上标签.

【学生活动】学生以4人为一组进行实验,通过“闻”的方式确定三瓶液体分别是什么;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

【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鼻子没有接触到这三瓶液体,却能够把它们分辨出来,我们闻到的东西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闻气体的实验操作,通过真实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实验真实地感受到了微观粒子,感悟“宏观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激发学习,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过渡】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比如我们经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微观粒子.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学习吧!

环节二: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教师活动】利用科学技术可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现在通過先进的仪器我们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教师投影分子、原子图片)

【学生活动】看图片,听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微粒性,以及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那么分子、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水分子写给我们的信吧!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让学生一起读“来自水分子的一封信”: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们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l0-26千克,在每滴水中大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人类用肉眼当然是看不见的.若让10亿人来数一滴水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三万多年才能数完.

【学生活动】看PPT读文字,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问题】读完水分子的来信,你知道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对文字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课本第49页的探究实验l、探究实验2,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再做分析讲解,同时带领学生思考实验3存在的弊端:浓氨水用量大,操作复杂,氨气会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最后,引导学生设计改进实验方案.

【改进实验】把酚酞溶液喷在滤纸条上,然后把处理好的滤纸条贴在大试管壁上,把大试管倒扣在装浓氨水的试剂瓶上.

【学生活动】观看实验,做好记录,思考并归纳出分子的相关特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实验改进,不仅克服了浓氨水用量大、污染空气的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分子的运动,同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展示CO2和02分子运动的Flash动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总是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会互相碰撞”,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微观世界.

【过渡】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那么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实验】分别在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加入一小粒品红,进行对比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并观察现象,然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实验的趣味性、科学性,增加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探究实验:在图1装置中加入一定量滴有红墨水的水,然后再加入等体积的无水酒精,盖紧胶塞,将两种液体混合均匀,观察实验现象[4].

【问题】根据实验你能得出分子的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发现混合后液面居然下降了,总体积变小.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制造认知冲突,思维碰撞引发学生思考.强调两种物质混合时体积一般不能相加,但质量可以相加,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过渡】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间隔是一样的吗?下面请同学们来做图2的探究实验.

【学生活动】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孑L,将栓塞慢慢推进.

【问题】液体与气体,谁更容易压缩?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去体验与感知,从宏观辨识到微观探究,得出不同状态的分子间的间隔是不一样的.

【教师活动】PPT投影气、液、固三者在通常情况下分子间隔的动态图片.结合PPT以及前面的探究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液体分子间的间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和动态PPT图片展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子间的间隔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问题】固态酒精、液态酒精、气态酒精都能燃烧,而不管什么状态的水都不能燃烧,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常识的描述,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进入对物质的本质的学习,从宏观现象进入微观本质的探析.

八、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

二、分子的特征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③分子间有间隙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九、教学设计特色

初中化学学习在进入第三单元后学生会进入一个分水岭,这是因为第三单元的化学知识突然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世界,由于微观的东西看不到、摸不著,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设计教学时,教师以实验为切入点,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先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分子是客观存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考虑到分子、原子比较抽象,设计了多个实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微粒;同时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还结合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微观粒子的一些动态,让微观的东西可视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和理解微观世界.如此教学,既突出了重点,突破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桂华,吴海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学设计:“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J].化学教与学,2018(3):82-86.

[3]焦青字.《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2017(11):105.

[4]张立言.初中化学教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罗艳)

此文总结,本文是一篇适合教学设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教学设计和原子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教学设计和原子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设计和原子引用文献:

[1] 教学设计和原子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教学设计和原子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新颖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论文选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专业论文选题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论文题目怎样定
《教学设计和原子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教学设计和原子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教学设计和原子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