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怎么写 石油能源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石油能源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2

石油能源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Ⅲ)——石油能源产品在交通运输等行业中的应用和碳减排
  2. 第二篇摘要范文:尺度政治视角下的地缘能源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
  3. 第三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新时期中国石油能源安全战略探析
  4. 第四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模板:中俄石油能源合作探析
  5. 第五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怎么写:对我国石油能源战略问题的研究
  6. 第六篇摘要范文:中非石油能源合作问题研究
  7. 第七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范文:新能源安全观与中国的战略——基于对石油能源现状的分析
  8. 第八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格式:中国石油消费强度收敛性及成因分析
  9. 第九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日本“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透析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日本的拉美石油能源战略透析

【100篇】免费石油能源论文摘要范文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可用于相关摘要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初探(Ⅲ)——石油能源产品在交通运输等行业中的应用和碳减排

在我国中长期的终端能源需求中石油将占约15%的份额,其中55%~60%将被用于交通运输行业.逐步减少交通运输领域石油能源产品的使用量,对减少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预测的中国2050年货运周转总量(8×,104~9×,104Gt.km)及公路货运周转量均明显偏高,造成预测的运输燃料消耗量太高,这也反映出调整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结构的紧迫性.减少私人乘用车的拥有量和出行量也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私人乘用车的比例,预测中国2050年将拥有5×,108~6×,108辆乘用车不符合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的特点,将乘用车数量控制在3.0×,108辆的水平比较恰当.目前全球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20%~25%,中国运输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逐步上升,占总排放量的份额将从目前的7%提高到2050年的30%以上.应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使2050年乘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到40g/km的水平.除了减少化石能源石油产品使用量、使用生物质燃料、推广纯电动汽车和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外,改变出行方式、发展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显得十分重要.预计我国2050年燃料电池汽车将占到小汽车保有量的20%左右,纯电动汽车占30%左右,各种混合动力汽车将占50%左右.为了使中国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40×,108~50×,108t的水平,有可能也有必要将石油的使用量控制在6.0×,108t,交通运输领域石油能源产品使用量控制在4.0×,108t以下.

第二篇摘要范文:尺度政治视角下的地缘能源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

通过引入政治地理学的尺度政治、国际关系学的安全理论和能源安全理论,考虑到能源争夺中的尺度转换、地缘环境中的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以及安全的三个属性等因素,重新构建了地缘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1995-2010年俄罗斯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中的中国地缘石油能源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在俄罗斯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中的地缘石油安全指数不断攀升,中国在此石油能源尺度政治争夺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考虑到今后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参与,竞争将更加激烈,②从地缘关系上看,中日两国能源竞争指数趋于减少,但是两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竞争加剧,③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长期以来一直偏重欧洲,但是已经出现转向的趋势,其能源出口战略指数已显著下降,④中国石油消费的比重稳定和中俄之间友好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地缘石油能源安全,⑤从地缘结构上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下的整体综合国力的增强,将会加剧东北亚地区的地缘石油竞争.

第三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新时期中国石油能源安全战略探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与日剧增,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中国面对严峻的石油供求形势,只有积极探索自身安全战略,才能保障本国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本文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21世纪世界石油能源安全为背景,以现代石油能源安全的内涵为理论基础,透过国际、国内严峻的石油能源安全形式的分析,展开对中国石油能源安全战略的探析.文章大体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通过对国内、国外研究成果的探讨,分析现代石油能源安全的内涵,认为石油安全是涉及到从本国以外的范围获取石油资源的问题,而且其中包含价格和获取资源的能力两个重要因素,所以石油安全应定义为一国能以合适的价格自由地在国际市场上获取该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石油资源.

第二章,通过对当前世界石油能源形势的分析,认识到世界石油供需紧张,且地域分布不均衡,低油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地缘冲突、石油投机活动以及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严重威胁着世界石油能源安全,世界各大国美、日等以及后发石油消费国印度等都构建自身石油能源安全战略,并取得了较大成效.这些对我国石油能源战略的探索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章,通过对中国石油资源历年数据分析可知,石油产量增幅不明显,而消费量激增,近几年来油价居高不下,我国石油供求缺口日益增大.我国石油安全出现的问题具体体现在:自给能力不足,进口来源和渠道单一,石油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海外投资困难多,石油储备法律体系尚属空白,实物储备刚刚起步等几个方面.由此看出探索石油能源安全战略已是迫在眉睫.

第四章,从地缘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世界石油几大供应地的政治、经济现状,以及中国与这些地区石油能源合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利弊,为中国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提供依据.同时也看到中国石油边疆拓展的过程中与某些国家存在着地缘性冲突,指出中国应积极开展石油能源外交,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第五章,针对中国石油安全存在的问题,在增强国内石油供给的前提下,对建立中国石油外交战略、石油进口战略、石油储备战略、价格战略以及保障石油供需的国防建设、国内国际法制建设展开分析和探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安全战略.

第四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模板:中俄石油能源合作探析

随着近年世界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石油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一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中国作为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进口需求越来越大,石油安全现状不容忽视.俄罗斯作为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推行多元化对外石油战略.中俄两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有着利益结合点.两国在石油能源方面进行了积极合作,但合作并非一帆风顺,石油管线改线事件一度给中俄石油合作增添许多波折.中国俄罗斯互办国家年、三个中俄能源合作文件的签署以及近年来中俄在石油能源中、下游市场的进一步合作为中俄石油能源领域消除障碍进一步加深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正由于中俄两国在能源问题上的这种互补性和依赖性,加上两国之间地缘政治的优势,决定了中俄两国之间在能源问题上可以密切合作、互惠互利.中俄两国的石油能源进一步合作也将会对维护和保障世界能源安全,推动中俄经贸关系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推动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开展和地区能源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能源合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可以说,中俄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是建立在中俄政治协调和经济互利基础上的双赢和共赢.

第五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怎么写:对我国石油能源战略问题的研究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和特殊商品,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世界石油价格大幅攀升.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并连创新高.2005年8月30日原油期货触及每桶70.85美元的记录高点.但世界经济既未因此停滞不前,也没有出现人们预期的衰退,相反,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超出了想像.据IMF统计,2003至2005年间国际油价上涨了87.7%,但2004、2005年世界经济却分别强劲增长了5.1%和4.3%.IMF的最新估计表明,原油价格每上升10%,全球GDP增长只会减少0.1—0.15个百分点.2005年,原油的国际均价为53.6美元/桶,较2004年上涨42.1%,世界经济因此减缓了0.8%,但该数值远低于年初预测的2%,这一现象值得高度关注.为什么此次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与以往的石油危机迥然不同是偶然现象还是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国内的石油需求出现了强劲的增长态势,而国内石油生产却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基本需要,且供需缺口进一步拉大.此次高油价对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中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 在此情况下,本文首先运用国民经济、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世界石油价格、库存状况等诸多经济指标,分别以回归和时间序列模型的形式对国内外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并对未来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做出相应的预测.其次,在对美国全球石油资源控制现状与未来战略发展趋势进行评估的同时,对中国石油资源国际竞争战略进行利弊分析,以认清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基于上述分析,从六大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它们是:实施能源多元化发展战略;实行油气资源进口的多源化;构造多元化的石油运输通道,减轻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借鉴国际石油储备的成功经验,建立多元化的石油储备体系;利用石油期货市场,防范并化解油价格风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

具体结论如下: (1) 在本轮高油价背景下,世界经济依旧强劲的主要原因归结如下: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牢牢掌控了世界的大部分石油资源,高油价会给他们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其次、随着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大力发展,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高耗能的工业化阶段转变为低能耗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大大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性,从而使得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变得较为微弱.因此,油价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较高水准的可能性极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次高油价伴随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现象,极有可能预示着新趋势的出现.

(2) 鉴于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仍然是石油消耗大国,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必会因为高油价而付出昂贵的代价,故应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到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鼓励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升级,标本兼治,摆脱我国经济对石油的过度依赖性这一瓶颈.

第六篇摘要范文:中非石油能源合作问题研究

摘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薪柴时期、煤炭时期和石油时期三个能源时期.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已经日渐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国际政治中所说的能源主要是指石油、煤炭、天然气、地热能等一次性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与煤炭相比有更多的优点,又因为石油和天然气可以互换,石油的投资收益比最高,因此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资源.非洲的石油储量高,产量稳定,种类多样,质量上乘,开采成本低廉,投资收益比高,运输的地缘优势明显,投资政策宽松使得非洲成为世界的焦点,有着“世界第二海湾地区”的美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虽然是能源大国,但是我国能源总量只居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品.我国石油呈现出分布不平衡的态势,供求的矛盾始终突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能否有效的解决能源问题,这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中非合作源远流长,中国长期与非洲进行经济交往和援助,随着中非友好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中非能源合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有:传统的友好的中非关系、非洲石油工业发展迅猛、非洲石油勘探开发主体多元化战略、中非能源投资与贸易有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空间、世界石油开发投资格局的变化等.中非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有:中国和非洲自身存在的问题、外部因素的干扰,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大国对非洲资源的觊觎等问题.

非洲正在实现能源开采形式和格局的多样化发展,对于发展中非能源合作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中非的能源合作一方面解决了制约中国发展的能源短缺,另一方面将非洲国家的能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对于实现中非的互惠双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中非的能源合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与美国的能源交流以及深化中非的政治合作对于促进中非之间的能源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应该在发展能源合作的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应对西方的“新殖民”理论.今后,我们要更加积极的开展能源外交,稳定“贸易石油份额”,提升“份额油比重”、创新石油的贸易模式.

本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为对于非洲能源的研究在我国和世界上都比较薄弱,我国对于非洲能源状况的研究只是散见与个别著作中,没有通过专著的形势出现.本文想要达到两个目的是:一方面全面了解中非的能源状况和能源的合作状况;另一方面了解世界大国美国、日本和欧盟与非洲的能源合作状况,对中非能源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第七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范文:新能源安全观与中国的战略——基于对石油能源现状的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石油能源危机逐渐凸显,油价也随之不断飞涨.石油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经济发展变量问题,而日益成为当前国际政治和国家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敏感的议题.文章立足于对当前世界石油能源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外交定位,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的石油能源安全观,阐明了我国的基本战略选择.

第八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格式:中国石油消费强度收敛性及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能源消费迅猛增长,能源的瓶颈效应日益凸显.整体看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环境问题不仅关乎国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结合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及中国特有的国情可知,上述问题的产生既与中国“富煤、少油、贫气”的能源先天禀赋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连.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经验看,相比煤炭,石油作为一种高效能源,不仅使用领域广泛、对于环境的污染也相对较小,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重点方向.因此,从能源效率的视角看,现阶段对于能源消费强度及其收敛规律问题的探讨,不仅能为提升石油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而且也能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提供参考.从现有研究看,目前学术界对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多基于能源总量的视角,对于分类能源的系统研究相对较为鲜见.由于不同类型能源的质量各异且使用效率也各不相同,产生的影响以及使用效果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部分在能源总量视角下的研究并不具备可比性和普适性特征.此外,现有研究中对于分类能源消费的强度、效率等概念、内涵也缺乏准确界定,相关测度方法和评价指标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考虑到中国能源禀赋的特点,分类研究能源的效率更有利于加强对能源消费效应的把握和对能源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基于此,本文围绕着优化中国石油能源的消费效率这一核心问题,在遵循“理论来于实践,并指导实践”这一思想的前提下,按照“理论梳理——现象分析——特征研究——成因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石油消费强度收敛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能源效率的内涵,测度了石油消费强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对现有的关于能源效率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归类的基础上,本文对能源效率的定义、能源效率指标种类的划分及能源效率测度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并借助于已有的研究结论明确了石油消费强度的测度方法.而后基于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系统逻辑关系分析,实证探讨了影响中国石油消费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发现石油消费强度的形成与变动影响因素与总体能源强度的形成和变动影响因素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但两者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即在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研究中技术因素是一个基础且关键的影响因素,但在石油消费强度的分析中这一指标对石油消费强度并不存在显著性影响.(2)基于长期视角分析了石油消费强度的变动特征和演变趋势.本文在石油消费强度的概念框架下,分析了中国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的石油消费强度变化.研究表明,整体上多数省份的石油消费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具体到区域而言,石油消费强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即周边的东部及西部区域的整体降低水平要快于内陆的中部地区.此外在产业层面,各个产业的石油消费强度均逐年降低,其中第二产业的降幅最大.总体看石油消费强度的这种趋势,表明近年来中国能源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从可视化视角看也表明中国石油消费强度可能存在一定的收敛性特征.(3)中国石油消费强度区域差异特征研究.依据石油消费强度的变动特征和演变趋势,考虑到石油消费强度的收敛性与差异性的逻辑关系,本文着重从区域强度差异的角度对可视化结论进行量化检验.基于长期分析的静态面板模型和短期分析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在以石油消费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划分依据的二维象限图中,本文将中国大陆地区30省划分为4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的石油消费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虽然不同区域间石油消费强度变动存在显著差异,但整体上各区域间均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4)中国石油消费强度收敛性特征及其趋势特征研究.基于前文中国石油消费强度逐渐降低的量化结论,为进一步系统地揭示中国石油消费强度收敛性特征,本文在对收敛模型、收敛模型、俱乐部收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等收敛测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石油能源强度收敛性特征.结论表明,中国各省域石油能源消费强度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趋势.且城乡人口结构和交通行业比重对石油能源消费强度的收敛性有负向作用,而人均产值的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和煤炭能源消费比重的提升则有利于缩小各省间石油能源强度的差异进而促进收敛.(5)中国石油消费强度收敛性的城镇化效应研究.在完成宏观层面的石油消费强度收敛性分析后,考虑到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特点,以及城乡的生产消费差异对石油能源的消费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非线性门限面板模型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石油消费强度的收敛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对工业化的优化效应对石油消费强度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收敛作用.(6)中国石油消费强度收敛性的产业效应研究.产业层面的变动规律分析同样也是政府有针对性调节市场的重要依据,且当前中国正处于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核心的经济转型关键期.因此,本文通过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石油能源强度收敛的效应.结论一方面印证了中国石油消费强度逐年收敛的事实,同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导致中国石油消费强度呈收敛趋势主要因素.

石油能源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石油能源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2000字学术论文、8000字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石油能源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石油能源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https://www.mbalunwen.net/weijiezhimi/69091.html

第九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日本“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透析

非洲石油资源丰富且产油国经济是一种以石油出口为主的依附性经济,以及世界大国的全球石油能源博弈,是石油能源极度匮乏的日本出台",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的主要原因.为实现",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日本对内联合和扶持国内大石油公司,改组合并石油公团,以提高其在非洲竞争的能力,对外则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建立并强化与非洲产油国的关系.

第十篇摘要范文:日本的拉美石油能源战略透析

近年来,日本因对中东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走入非洲",石油能源战略的成效甚微及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涨跌不定而出台并实施了拉美石油能源战略.日本拉美石油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从拉美地区直接进口石油和投资于拉美产油国石油上游开采领域.目前,日本拉美石油能源战略已初获",潜在性",成功,但这种成功是脆弱的.从中长期看,日本拉美石油能源战略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合理高效地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在拉美的石油竞争关系,并正视既存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唯此,日本才能寻找到与拉美产油国建立互依互补关系的门径,才能成功地实施拉美石油能源战略.

此文是一篇石油能源论文摘要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石油能源引用文献:

[1] 石油能源论文选题推荐 石油能源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2] 石油能源论文参考文献推荐 石油能源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3] 石油能源论文提纲 石油能源论文提纲怎么写
《石油能源论文摘要怎么写 石油能源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石油能源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