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参考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2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参考: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
  2. 第二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样文: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
  3. 第三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模板: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
  4. 第四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例:青藏高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
  5. 第五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格式: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运一体化研究

★100篇关于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参考: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各地的农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现代农业的引入、河流的整理、城市的扩张使得全国出现了“千村一貌”的情况,传统农业景观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成都平原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耕作区,孕育了底蕴深厚的农耕文明;同时,成都平原以“林盘”聚落、网络状水系为核心的农业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当前,成都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农业景观的发展.对成都平原农业景观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发掘其特征和价值,理清其演进规律,而且在科学规划农村、城乡统筹发展和集约利用土地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论文系统性地将农村社会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学、景观美学和现象学等相关理论综合应用于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中,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农业景观之中包括自然要素与文化要素,以往的研究之中往往关注于自然要素而对文化要素有所忽略.要使农业景观的地域特征得以延续必须对其文化要素加以保留和发展,而生产生活模式是其文化要素的重要载体,场所精神是其灵魂,在农村规划中应该高度重视.


https://www.mbalunwen.net/lunwendaquan/079710.html

(2)以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形成原因.结果显示:现有的成都平原农田格局是明末清初移民后形成的,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成都平原网络状的水系结构,同时也受当时的土地政策、农民的地缘关系、血缘关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3)揭示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形态特征与演变规律.

a)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形态既不同于北方农业景观、也与江南农业景观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水系结构、聚落形态、农田格局上.

b)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呈现出一种无序之美,聚落形态是呈林盘——幺店子——场镇——城市这样的结构关系,林盘与农田联系紧密,“随田散居”,农田与网络状的渠网系统紧密结合,呈半湿地状态.

c)近三十年成都平原的城市化进程之下,传统的农业景观形态已经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林盘聚落的消失和融合上,影响程度的大小与区位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现代农业的引入使得农业景观呈现出单一化趋势.

(4)剖析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价值

成都平原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区,其农业景观中蕴含着先辈们几千年改造自然的结晶,融合了多种价值,其中最为主要的有生产生活、生态、旅游、文化、美学这五种价值.

(4)初步探寻了农业景观的设计策略.

a)在农业景观的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其多重价值的发挥,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实行多维并举的设计策略.尤其是在成都平原农村地区的灾后重建中,不仅要建设物质家园,更要建设精神家园.

b)传统农业景观作为一种符号,是千百年来文化的沉淀.在农业景观设计中,提取传统景观符号,可以有效地连接过去和未来,彰显其地域特征.

c)成都市要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应该批判性地吸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摒弃其过于理想化所带来的不足,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继承传统农业聚落离散布局、紧密结合自然的特色.

第二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样文: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

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

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第三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模板: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震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处文物保护单位、无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灾区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解决,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审视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对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地震灾害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考虑的思路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历史文化恢复理论和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震后现状,分析其价值的变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进而实地考察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都江堰、汶川、什邡、绵竹、北川5个城市,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地震灾损,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应用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并对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从名城价值、防灾系统的构建、景观风貌的塑造、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政策法规导向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供操作的一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价值高、文化遗存丰富、地理区位独特、历史影响深远、地域特征明显等特征.震后,文物点本身的属性发生变化,传统风貌、现状肌理和整体格局的改变导致名城价值受到影响;同时,地震遗址和纪念物等物质载体及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精神等方面的成就也给名城价值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地震影响评估、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4个一级指标,继续分解为13个二级指标,29个*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再依据分级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

三、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议:

1.修复紧邻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的历史街区建筑,划分有价值的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蒲阳镇古廊桥地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分级设置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儿童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休憩和疏散场地;拆除文物古迹周边的棚户区和工厂区,更新城区老化设施,开展水域综合环境治理,引导商业文化设施集聚中心.

2.合理引导、强化汶川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扩大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协调地带,如姜维城遗址;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禹羌文化特色,并借助震后“汶川”的名气,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3.绵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增加对文物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整治*巷历史文化风貌,开展*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新城区与旧城之间必要的过渡和引导,明确风貌控制区和建设协调区,新建筑应体现川西建筑特色.

4.提升什邡历史文化特色和品质,整治周家大院街区和罗汉寺街区,进行城区风貌改造,有条件的街区进行保护,如马井正大街、师古回龙街、蓥华红旗街;改善文物古迹用地现状的局促,对慧剑寺和关帝庙周边进行改造,拆除现代化建筑,划定文物保护控制区和协调区;建立立体绿化游憩网络,保护和完善绿化建设,如留春苑公园内以及筏子河两岸,在重要节点建设相应街头绿地和小游园.

5.北川是汶川地震灾区唯一异地重建的城市,灾后重建塑造了“北川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北川申报“灾难型”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定位为大禹故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灾后重建模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为曲山原县城遗址、县城南部的任家坪地区以及北部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周边;永昌新城大禹文化轴线街区可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中心、北川大酒店、羌族博物馆与羌文化研究综合体、抗震纪念馆等可适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对老城区进行功能疏解,调整用地性质和规模,降低老城区密度;防灾避灾和城市历史空间相结合,利用古城水系等要素形成城市公园兼具疏散作用,整治不合理的历史街巷,满足避难所和疏散通道要求;按照城市新抗震设防要求,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综合解决古城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原真性修复地震中受损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保持地域传统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保护地震遗址,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扩大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范畴,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力.

期望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8000字研究生论文、2000字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选题

第四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例:青藏高原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

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影响了青藏高原上水资源的分配和变化.而空中水汽和云是高原陆地水资源的源、水循环中的活跃因子和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变量,了解其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对深入探讨高原水资源的变化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资料、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以高原气候变化为出发点,从降水、蒸发、水汽、云、积雪等几个方面分别分析了高原水资源的特征及变化,着重分析了空中水资源时空变化的特征,并结合高原水资源各个分量的研究结果初步探讨了区域气候变化对高原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陆地水资源在不断流失,流失的主要途径有两个:(1)气温升高蒸发增强,水资源从空中流失;(2)气温升高使得冰雪融水增加,水资源从陆地上流失;且水资源的空中流失比陆地流失表现的更为明显.此外,大自然虽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否能延缓高原水资源的流失还不容乐观.高原气候变化使得水资源流失,其各分量的时空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高原平均气温在时间演变上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段:两个相对低温时段(1901-1940,1960-1985)和两个相对高温时段(1940-1960,1985-2011).平均气温呈现先缓慢增加、后缓慢减小、再快速增加的趋势,整体表现为增温趋势,增温速率约为0.8℃/100a.气温的区域变化则表现为西北部增温强、东南部增温弱.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年际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相似,且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比最高气温快,使得日较差的年平均时间序列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三种气温对海拔高度都有依赖性,最低气温依赖度最高.

高原降水和蒸发的时空变化表现为,从1901-2011年,高原降水增加区域是减少区域的近2倍,但增加的速率却没有减少速率高,喜马拉雅山区域降水减少最明显,其减少速率大于-3mm/a.就整体而言,平均降水随时间呈现弱的增加的趋势.从1965-2011年,高原大部分区域蒸发皿蒸发量都为减小趋势,符合“蒸发互补”理论,并由经验公式所得高原实际蒸发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现象.自80年代高原明显增温以来,实际蒸发增加趋势也明显增强,而降水和蒸发的差值表现为弱的减小趋势.

高原680-310hPa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高原东南角,约10mm;其次是沿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及高原南侧,约5-7mm;最小值在高原中部.高原夏季大气可降水量最多,其次是秋季、春季,冬季最小.1984-2009年,在680-310hPa层,高原大气可降水量相比亚洲其他区域增加趋势明显,从其中心到四周增幅依次减弱,中部可降水量增速最快,最大值达2.4mm/10a,近十年增加了约平均值的1/2,与高原中部降水增加边缘季风区降水减少相一致.虽然高原大气可降水量增加,但高原反而变干,增加的水汽并没有储存,使得水资源从空中流失,高原快速增温引起实际蒸发增强是最可能的原因.

1984-2009年,总云量的年平均在高原西北部帕米尔高原区域、高原东南部以及高原的东侧为高值中心,总云量的季节分布与高原地形及水汽输送有很大关系.高原上云的辐射强迫始终为负值,从西部到东部逐步增强.高原总云量整体为减少趋势,白天,卷云几乎覆盖整个高原,且变化最强烈,表现为明显的减小趋势,其次是深对流云,分布在高原的西北部和东南大部,呈明显增加趋势,深对流云的增加使降水增加的概率增大,是对水资源从空中流失的一种微调节.云总的光学厚度、云水路径及云顶气温均成增加趋势,云顶温度的减少和高云的减少相一致.这些云特性的变化,对区域气候是一种负反馈.

高原上的积雪1978.10-1987.8期间呈缓慢的增长趋势,1987.7-2008.6期间呈平缓的减少趋势,从2000.3到2012.3没有明显的变化.就区域变化而言,高原上积雪表现为增加趋势和减小趋势并存.高原上冰川自1980s以来呈现全面退缩的状态,且退缩速率在逐渐加剧,气温升高是唯一能够合理解释该现象的因素.降水是影响高原外流径流的主要因素.高原外流径流量并没有随着气温的增加而增加,可能是由于流域内气温的升高导致了蒸发增加抵消了降水增加的水文效应所致,而部分流域春季径流却有增加的趋势,由气温升高引起冰雪融水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也是水资源流失的另一途径.

就目前高原气候变化的情况来看,高原仍然处在一个升温的状态,在未来的几年内没有明显的转向迹象,高原水资源依然会不断流失.应对高原水资源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有效合理规划现有的水资源,并努力以人力影响空中水资源时空分配以延缓流失.在影响高原空中水汽资源的诸多因子中,蒸发在其中占很重要的作用,气温、日照时数、风速均对高原上的蒸发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因子排序为:气温>,风速>,日照时数.此外,高原春夏季沙尘气溶胶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且它和降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是对高原水资源空中流失的又一微调节.

第五篇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格式: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运一体化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城乡间的较大差异和典型的二元结构,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整体健康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乡间的沟通和联系,我国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加强城乡联系,增进城乡交流,实现城乡融合.城乡间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实现城乡间人员、物资的便捷、高效流动,尤其是人员流动,既是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又是现阶段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客运一体化是解决城乡间人员便捷、高效流动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提出了研究城乡客运一体化课题的迫切要求.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研究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是指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

本文从城乡一体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城乡客运场站布局规划、城乡客运组织和城乡客运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提出了城乡统筹背景下城乡客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手段和技术路线.

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在全面介绍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内容、发展模式和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具体界定了城市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等地域名词的特定涵义.基于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全面阐述了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关联关系,重点研究了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具体内涵、基本特征、实现途径和发展目标等内容.同时,以四类城乡交通节点间客流为对象,深入分析并全面总结出城乡客流的特征,为系统深入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研究提供基础性支撑.

(2)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城乡客运枢纽布局的相关定义和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结合城乡客运枢纽场站的特征和功能分析结果,开展城乡客运枢纽布局选址规划的具体研究,提出了布局原则、影响因素,建立了以总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布局选址模型,经算法比选后,选择了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给出了具体的求解步骤,并以算例进行了验证.

(3)系统研究了城乡公交线网的分类、调整线路的选取方法、发车间隔、换乘枢纽点的选取、线网规划及运营组织方式等内容,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发车间隔、换乘枢纽点布局和线网规划.在研究发车间隔时,建立了基于乘客满意度和运输成本的目标函数,该模型中的参数(如乘客到站密度、上下车旅客人数等)可以按实际条件进行调整,使得发车间隔在保证效益的同时,适应不同平、高峰乘客的需要.在研究换乘枢纽点布局时,建立了基于最大覆盖率和运输成本的双目标规划模型,从全局范围来筛选,使得模型所确定的城乡换乘枢纽点一定是全局最优的.在线网布局研究时,利用最大生成树的特点—即线路最短,使得运输费用最低,并且将点的影响权重和边的影响权重相叠加,从而综合考虑点与边对线路布局的影响.最后以某城市新区城乡公交优化为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验证.在研究城乡客运运营组织方式时,提出了四类运营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对比不同运营模式的效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4)概要介绍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政策的基本策略,以城乡客运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城乡客运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城乡客运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宏观政策与市场措施.同时,重点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城乡一体化背景的城乡公交客运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和系统构建.最后,以重庆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为案例,具体阐述有关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于免费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引用文献:

[1] 经典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如何定
[2]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东南大学研究生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3]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外文文献怎么找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范文参考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位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