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数学和校本课程论文怎么撰写 数学和校本课程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数学和校本课程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6

数学和校本课程论文范文

数学和校本课程论文

目录

  1. 一、注重课本显性材料,加强传统文化渗透
  2. 二、注重课本隐性材料,帮助学生感受文化
  3. 三、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基于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本文是有关数学和校本课程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和校本课程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摘 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局限在题海战术演练方面,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与传统文化学习产生了断层状况.教师为改变此种教学局面,也应结合新的校本课程理念进行传统文化融入,借以凸显出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展开研究,提出了注重显性材料、挖掘隐性材料、开展数学活动等教学策略,将传统文化与数学课程教学进行融合,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数学文化;校本课程;高中数学

新的高中数学大纲已明确指出增加传统文化融入已是发扬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够体现出高考教学的育人功能.教师在教学时应了解新型课堂开启的核心要点,将传统文化与高中数学做到融合.基于校本课程理念,将其合适的进行开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显性、隐性材料做出开发,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效性.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过程中,明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加强传统文化渗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注重课本显性材料,加强传统文化渗透

教材中有着很多以古代数学知识作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数学概念的发展教学.将古代学者融入于自身著作中的数学思想提取出来,帮助学生辨清传统文化[1].

例如在教学《二项式系数》这一课程时,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将“杨辉三角知识”融入其中.通过杨辉三角的鉴赏,让学生了解杨辉三角就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个几何排列.它是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91年创造的一种独特数学解法,通过杨辉三角教师可帮助学生理解二项式系数的具体由来.鼓励学生找准数学思维扩展的新方向,在总结知识点过程中对杨辉三角的形成过程进行论述.教师在教学时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内容,通过显性素材提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注重课本隐性材料,帮助学生感受文化

除了课本中直接可以应用到的一些显性材料之外,教师还应该抓住某些课本没有提到,但是有所涉及的隐性文化材料.挖掘隐性文化材料,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2].在校本课程教学领域着重学生的思维发展,由此强化数学课堂的文化传承功能.

例如在教学《算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选用古典中五不知数的问题,由“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乘,而五五数之剩.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进行引入.这是孙子兵法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它翻译过来的意义是这样的――一个数不知道它的大小,已知被3除余2.被5除余数为3,被7除余数为2,求这个数的大小是多少.这是一道很经典的算法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这一问题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答案.

又如在教学《数列》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由“秦九昭算法”做出教学.一般的一元多次n项式求值需要通过n+1次的乘法,或者除法才能够求出.而秦九昭算数则能够直接简化计算步骤,通过n次乘法和n次除法做出运算.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秦九昭算法的应用价值,将某一多项式改写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秦九昭算式.通过算法赋值未知的變量,将其变为已知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新课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借由文化知识创设一些数学课程教学情景.例如在教学《圆锥曲线》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由赵州桥的由来做出故事引入.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的情景是这样的――赵州桥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同学们,你们知道赵州桥的图形像哪些数学图形吗?你们能够运用自己所学习过的抛物线知识写出赵州桥的计算公式吗?在这样特殊的教学情景引入下,教师可通过问题提出让学生认知圆锥曲线知识.在平常的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怀揣一颗发现的眼睛.基于校本课程进行隐性材料引入,由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新课改教学目标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亲自体验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基于学生的认知进行数学活动开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提高高中数学的课程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圆锥曲线”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由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的割圆术进行引入.通过不断倍增圆内正多边形的边数,求解出圆周率的具体数值.在这样的趣味课堂引入过程中,学生能够借由各元素了解圆周率的形成过程,他们的数学思维也加以得到了拓展.教师需基于校本课程理念应用,将某些数学活动开展到位.又如在教学“几何体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则可以由九章算术中的“有木长二丈四尺,围之五尺.各升其下,绕木两周,问葛长几何?”这一古代文献做出引入.将其翻译成现代语言,让学生探究几何体表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题目的求解方法.开展丰富的数学多样活动,借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各文化知识也是较为丰富的.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基于自己对于文化知识的理解开展校本课程改革,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数学知识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难题探讨过程中,梳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借由这些传统文化进行数学课堂改革,充分发挥出高中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加强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方式转变,借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俞昕.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000(005):P.4-6.

[2]房晓兰.基于数学校本课程实施原则的传统知识读本开发[J].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2018,000(004):70-72.

注:此文为河南省安阳市市级课题:题目为《基于中国传统数学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ayjky19062

归纳总结: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校本课程方面的数学和校本课程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数学和校本课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数学和校本课程引用文献:

[1] 数学和校本课程硕士论文范文 数学和校本课程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3000字
[2] 数学和校本课程论文怎么撰写 数学和校本课程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2万字
[3] 数学和校本课程毕业论文怎么写 数学和校本课程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万字
《数学和校本课程论文怎么撰写 数学和校本课程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数学和校本课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