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深度嵌入其驱动力

主题:跨国公司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4

简介:关于汽车公司跨国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汽车公司跨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汽车公司跨国论文范文

跨国公司论文

目录

  1. 一、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入
  2. 二、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深度嵌入的驱动力分析
  3. 跨国公司:中国市场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全球业绩增长热点

许树辉

(韶关学院地理系,广东韶关512005)

【摘 要】文章指出,随着供应链由早期的销售嵌入发展演变为研发一采购一生产一销售一管理的供应链深度嵌入与整合,跨国汽车公司在华供应链已构成其全球供应链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区域性市场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供应链深度嵌入及其链网整合,主要缘于市场和低成本战略的经济驱动以及中国产业发展的政策驱动.

【关键词】供应链;深度嵌入;驱动力;跨国汽车公司

【中图分类号】F41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1)03-0173-03

【作者简介】许树辉(1971-),男,湖南宁远人,韶关学院地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组织与区域经济.

一、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入

从中国一全球这一开放视角来看,中国汽车制造业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与德国本茨合作的早期开放发展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和东欧合作的半开放发展时期,以及20世纪60-80年代中期以前的封闭式发展时期,最后演变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逐步开放发展过程.新中国乘用车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与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入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人中国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从早期的出口贸易到投资生产再到适应性研发等逐步嵌入的过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

1.销售嵌入为主的阶段(1984年以前).销售整车产品、转让成熟技术、销售生产线或成套设备,是当时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活动的主要特征.据《中国汽车制造业引进技术专辑》(1986年)记载,自1972年至1986年7月期间,我国共计引进相关技术与设备468项,其中许可证贸易59项,技术服务与转让31项,两项分别占中外合作比重的40.4%和21.2%.合资经营/生产为7项,比重仅占1.5%.当时,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金额有限,1979-1984年,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年均6.84亿美元,外商其他投资年均1.74亿美元,还不到1985年的36%和59%.这一阶段,国内轿车生产尚未达到规模化生产的技术要求,乘用车消费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加上对汽车进口实行高关税和配额制度,国外汽车产品通过出口贸易销售到中国的数量也被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

2.生产与销售双嵌入阶段(1984-1993年).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生产投资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重要形式之一.1985-1993年期间,轿车进口总额与当年利用外资金额比值呈现出快速下降的趋势.其比值已由1985年的18.7下降到1993年的3.7.在乘用车领域,生产性投资开始涌现,1981年,湖北汽车公司与美国派克公司合资成立湖北派克密封件厂,生产0型密封圈;1984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AMC汽车公司合资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开业;1985年,上海拖拉机厂、上海汽车厂与德国大众合资成立上海大众公司;同年,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宣告成立;随后有一汽大众、神龙汽车、重庆长安铃木、贵航云雀、天津夏利等轿车合资企业相继组建,并在全国形成了“三大三小两微”的乘用车生产格局.此时,中国成为跨国汽车公司成熟技术和成型汽车产品CKD组装与生产的重要基地,进口贸易与本地化生产相结合逐步取代先期的进口贸易.合资企业汽车产量在轿车销售总量中的份额已由1985年的4.7%,增加到1998年的56.0%.这一时期,跨国汽车公司形成了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以及内部供应链生产和销售双环节嵌入的组织模式.

3.生产、销售与部分研发嵌入阶段(1994-2001年).1994年以来,中国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加速投资的重要场所,先后有东南(福建)汽车制造公司(1995年,福州)、中德联合汽车电子公司(1996年,上海)、上海通用汽车公司(1997年,上海)、广州本田汽车公司(1998年,广州)、天津丰田汽车公司(2000年,天津)等合资企业成立.1998年,全国共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15家,其中外商合资企业14家,占总生产企业比重的12.2%.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数已增加到229家,是1992年的5.2倍.合资经营进一步发展,2001年外商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为18.1%,2006年,这一比重增加到23.9%.本地化生产、销售与进口贸易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1994年,全国轿车进口量为17万辆,1999年降为2万辆,2001年虽略有增幅,也只有4.7万辆;同期,国内轿车生产量却由1994年的25万辆增加到2001年的70万辆;国产轿车在全国轿车销售中所占比重由1994年的59.6%增加到2001年的93.8%.此时,部分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在华设立研发机构,1994年,通用汽车公司和清华大学合作在北京成立通用汽车,清华大学技术研究所;同年,日本论文范文C株式会社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论文范文C清华大学气动技术中心;1996年,通用汽车公司与上海交大联合成立通用汽车一上海交大动力总成研究所( PTI);1997年,通用汽车公司与上汽集团共同出资5000万美元,建立泛亚汽车技术中心;1998年,丰田汽车株式会社在天津设立丰田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这一阶段,跨国汽车公司开始着力于供应链的生产、销售与部分研发与设计的本土化推进.

4.供应链深度嵌入与链网整合阶段(2002年一现在).2000年以来,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2001-2003年,年均增长率为18.7%,2005-2006年提高到27.5%.2006年,跨国汽车公司在华企业已达536家,其中合资企业360家,独资企业164家.2007年,又有22家合资企业签约成立.2001年共吸引外资项目329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亿元;2002-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长率分别达20.8%、62.9%和67.4%.2007年,引进国外技术投资高达68.4亿元.2002-2007年,中国轿车产量以年均增长率36.7%的速度迅猛发展,轿车年产销量连续跃上100万辆、200万辆、300万辆三个台阶,2007年我国轿车年产量突破400万辆大关,以479.77万辆产量成为全球第二大轿车生产大国.合资整车企业R&,D机构已由2001年的l家,增加到2006年的8家,先后有北京奔驰、东南汽车、长安福特马自达、东风日产、广州本田和标致雪铁龙等公司宣布成立研发机构或研发技术中心.2007年,大众汽车与上海大众共同签署了一项零部件的开发以及新车设计、试制和试验等论文范文中高级轿车合作开发的联合声明.丰田汽车公司也决定于2009年与一汽集团合作设立研发中心.大众公司宣称未来3年将再向中国市场投资14.4亿欧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也加快了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进程,2006-2007年,先后有伟世通、李尔、德尔福、天合、大陆和东风康明斯等公司在华成立研发机构或研究中心.在华零部件采购上,福特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重要供应基地;通用集团在华大约有400个供应商,执行官皮雷(Puri,2006)表示还将开发50个独立供应商;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企业在中国的配套率只有5.1%,1999-2000年,其配套率已增长到51.3%;①本田公司在2008年底前,在华零部件采购比重甚至高达90%.

这一时期,跨国汽车公司不仅推进供应链中生产、销售、研发和采购环节更深层次的嵌入,追求在华市场份额的稳固和拓展.同时,它们借助于在华价值链的区域整合,并将中国业务纳入其全球供应链网络组织体系之中,实现区域供应链合理化和全球协作,借此提升效率.如大众汽车与上海大众在上海共同签署的合作开发高级轿车项目,将上海大众汽车的研发活动纳入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研发体系中;东风日产投资的广州花都乘用车研发中心,其产品开发项目被纳入日产的全球同步开发计划,成为日产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奔驰在中国设立的研发设计中心,其研发活动,不仅针对中国,还针对全球奔驰所有新车型.

二、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深度嵌入的驱动力分析

对于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深度嵌入的驱动力,可以从经济驱动和政策驱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经济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驱动和成本驱动两个因素,而政策驱动因素更多体现在中国宏观产业政策和地方优惠措施等方面.

1.市场驱动.国家或地区产品消费市场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人口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消费倾向.已有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汽车市场需求发展的增幅,大约是该国GDP的1—1.5倍,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将进入大众汽车消费导入期;人均GDP达到3000-6000美元时,将步入汽车需求较快发展期.2003年,我国人均GDP为1090美元,2006年已经超过2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已具备大众汽车消费的能力.车价与人均GDP的比值(R值)为2或3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临界点.实际上,在我国的深圳、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R值远远高于3.0,轿车进入家庭已屡见不鲜.私家车在汽车消费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也早在2004年就凸显出来,当年私家车数量已占全国汽车拥有量的55%.中国改革开放所释放出来的巨大消费潜力,客观上对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入形成了强大的经济驱动力.据统计,52.5%的跨国汽车公司认为中国市场对其全球战略有着关键意义,中国已发展成为其全球业务的一个“真正的市场”(77.O%)、“前景广阔的市场”(38.2%)以及其“全球供应链中的一环”③(27.6%).有53.1%的北美企业和38.7%西欧企业认为,无论是筹供、制造、工程设计还是市场与销售,中国均成为其未来三年计划进入或者是扩大业务的区域;④对于日资汽车公司,“开拓中国市场”以23.2%的比率成为日本汽车公司在华投资第二大目的.⑤

跨国公司:中国市场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全球业绩增长热点

2.低成本驱动.当前,原材料和劳动成本依旧是汽车制造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两者在汽车制造总成本中分别占到47%和21% (IWK,2001).2008年2月,笔者在广州花都进行调研时,据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汽车采购部经理介绍,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成本占到该公司总成本的30%~70%,库存成本也占到其总成本的20% ~60%.可想而知,原材料采购成本和劳动成本低廉的区位,不仅直接给企业带来成本节约,同时也因汽车制造产品生产成本的节约,带来更多的市场论文范文竞争优势.这对于汽车产能过剩,论文范文持续走低而工资和原材料成本大幅度攀升的汽车制造业来说尤显重要.与传统的汽车生产大国甚至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具备一定的优势.Mai,et a1.,(2004)研究发现,中国的劳工成本,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和韩国的1/25、1/22、1/21和1/9,是墨西哥的1/3.“在中国投资,能为制造商节省20%—50%的到岸成本,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在中国,一座工厂的建设和设备论文范文,要比发达国家少70%,可以节省20%~30%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⑥

3.政策驱动.对于跨国汽车公司而言,东道国政府的激励制度和优惠政策刺激往往是其供应链顺利嵌入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我国,对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入的直接或间接利好,可以从国家或地方相关产业政策中得到体现.我国是在轿车生产长期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严峻形势下,决定发展乘用车产业的.国家致力于发展乘用车产业的关键性政策主要体现在:(1)产品生产、经营与销售权的逐步下放,行政管制的逐步改革、松动;(2)汽车制造业和轿车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地位的确立;(3)国内重点企业的扶持,以及外资融论文范文零部件国产化的推进;(4)《汽车制造业发展政策》和《汽车和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相继出台;(5)地方经济型轿车使用限制性规定的取消,私家车的消费鼓励;(6) WTO的加入和国内公共交通事业的大力发展;(7)自主品牌战略的提出.这一系列关键性政策事件为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入和在华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推力”和“拉力”作用.它们预示着:一是在很长时期内,中国将出现汽车制造业发展的有利环境,进入中国不会存在政治风险;二是中国汽车论文范文管制的解除和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成长,将为跨国汽车公司提供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三是在中国,通过与本土企业的合资经营,是获得政策优惠,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路径;四是中国致力于发展民族汽车产业的相关贸易政策和刺激手段,意味着跨国汽车公司必须推进生产、销售、采购和管理,甚至是研发与设计的本土化.

对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深度嵌入形成推动作用的不仅仅是国家产业政策,地方政府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各地方政府致力于本地汽车制造业发展的热情,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地方“汽车城”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建设论文范文.2004年,全国有27个省市确定把汽车制造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有22个省相继建成32个轿车生产基地.⑦2006年,大量的“汽车城”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在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山东、广东、吉林、辽宁、重庆、湖南和江西等省(市)规划和兴建.河南省就提出培育郑州、洛阳、焦作、新乡、南阳、安阳、许昌和鹤壁8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培育和发展地方汽车制造业,一系列地方优惠政策和健全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相继出台,借机吸引跨国汽车公司及其供应商的进驻,并对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区位嵌入产生微观层面的影响.如山西省设立了18条优惠政策,内容涵盖了企业所得税减免、地方所得税免征、企业退税与抵扣、契税、资金扶持与行为奖励、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苏州市对于设立研发中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给予100万元科技基金补贴,给予零部件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并优先供应土地、保证电力等基础设施服务,等等.

注释:

①毛蕴诗,跨国公司在华撤资:行为、过程、动因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5.

②韩颖,潘志刚.汽车工业对其关联产业的带动效用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6):139-143.

③黄继新.跨国公司重估中国市场[N],经济观察报,2004-09-27.

④Peter Koudal, Douglas A.Engel.Globalization and Emerging Markets-the Challenge of Continuous Global Network Optimization,Hau L.Lee and Chung-Yee Lee(Eds)Building Supply Chain Excel-lence in Emerging Economies.2007.

⑤张健,外商直接投资区域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42.

⑥(美)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著,王振西译.崛起的4大国[M].北京:论文范文出版社,2008.68.

⑦邹广德,庄继德,汽车工业系统优化与技术创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6.

【责任编辑:黄兴豪】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汽车公司跨国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跨国公司引用文献:

[1] 新颖的保险公司论文选题 保险公司论文题目哪个好
[2] 关于保险公司会计的论文题目 保险公司会计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新颖的财务公司论文选题 财务公司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深度嵌入其驱动力》word下载【免费】
跨国公司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