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传统民族音乐命运的新台北国际学术会所闻所思

主题: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0

简介:关于民族音乐传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民族音乐传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民族音乐传统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论文

目录

  1.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世界流行音乐】论文范文民族乐团用传统乐器演奏Katy Perry的《Roar》

文/周凡夫

“三十而立向世界发声”,这可是台北市立国乐团建团三十周年的豪言壮语,亦是这次举办为期八天(5月30日至6月6日)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背后理念和精神.这次活动可以说是钟耀光自2007年出掌台北市立国乐团以来,为“台北市国”开创一个崭新局面,再向前推进一步,为大型民族乐团的发展进行探讨的野心之作.

传统民族音乐(不单是中国的)走到今日光景,应该怎样再走下去,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问题,这次研讨会冠上“国际”之名,很显然是因为邀请了好些活跃于国际乐坛上的民族音乐学家、民族乐器演奏家、艺术经理人、作曲家、艺术行政人员、评论人出席,但个人却认为这次研讨会所探求的并非只是中国,而是世界性的民族音乐发展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而且这次还是将演奏、创作、研究、教育、营销推广、文化融合等议题都放到议程中,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表演,对谈研讨等不同方式来进行,可说是一次对民族音乐发展前景,未来命运颇为全方位式的探讨,是极具野心的设计.传统演艺带进市场有文化障碍

此行应邀出席主要是参加5月31日上午由台湾师大音乐系教授,台湾两厅院董事长陈郁秀主持的第一场研讨会,主题为“当代文化营销中的亚洲传统表演艺术”,对谈的两位是Earl Blackbarn和MariyaDolgikh.EB是美国著名艺术经理人公司Opus 3 Artist的高级副总裁,专责马友友丝路合奏团的活动,MD则是专责处理图瓦喉唱乐团(Huun Huur Tu)的行政事务人员,她特别分享了图瓦喉唱乐团在欧洲地区演出的经验,尤其是在俄罗斯,要采用“艺术节”的方式来营销的做法,并特别强调要将传统音乐带进不同地方时,不同文化听众的接受能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EB首先介绍了Opus 3Artist的历史,被ICM收购后又再独立营运的过程(2006年成立,可追溯到上一世纪二十年代Sol Hurok创立的公司).对马友友丝路合奏团能够超越传统民族音乐原本不多的观众,能够做出市场,他认为确是不容易的事情,他指出要打造品牌很重要,所以现时考虑是否与艺人艺团签约,已不仅是负责艺术的部门便可作出决定,还必须和市场营销部门一齐来考虑. 对于亚洲传统表演艺术如此广泛的课题而言,本人只能算是有皮毛的认识,但对亚洲多个国家的传统表演艺术的接触却已有一段颇长的日子.从人类各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过程,都不难发现有不少共通的地方,传统的民族表演艺术大多是歌舞乐剧等等众多元素混杂在一起.音乐能独立发展已是较后期之事.而内容则大多与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祭祀有关,所以难免存在着一定的隔阂.

为此,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个人便首先就1976年香港市政局创办亚洲艺术节的经验和出席者分享.当年“亚艺”初期好几届都大受欢迎,有很不错的上座率,但曾几何时,新鲜感慢慢消失, “猎奇心态”再不易满足时,票房便不断走下坡,每年一度的活动便变为来年活动,最后则无法避免停办的命运,香港亚洲艺术节此一已成历史的经验,说明要将亚洲传统表演艺术带进今日的演艺市场,存在着文化上的阻隔障碍是不少的.

音乐营销视觉效果较内容重要

而今日亚洲传统表演艺术要打入市场,便要作出不同的包装,丝路合奏团能够成功,EB认为首先要有市场概念,要明白艺术家会问Who amI观众要什么?节目的焦点在那里?特点在那里?才能去建立品牌.品牌推出去时便要思考Logo的设计,照片的设计,也就是说视觉部份较内容更重要,从营销部门来说,视觉上的东西是吸引观众至为重要的东西.

确实是EB所言.其实不仅是传统的民族音乐,即使是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本质上声音都是较抽象的东西,都不及吸引眼球的视觉东西能让人印象深刻.为此,流行歌手的形象早已要用MTV配合鲜明的形象包装(包括独特个性化的舞蹈)来建立,而古典乐手的论文范文照片,更例必是帅哥*、型男美媚的甫士设计,同样要诉诸视觉上的吸引来建立艺人艺团的品牌.不仅如此,这种视觉上的重要性,亦放到舞台上,流行歌手流行乐队已毋须谈了,古典乐手登台,女性的演出服装传专人设计,务求能抢眼球外,即使是男性的演出服装,亦已越来越多不甘于传统的燕尾服.马友友丝路合奏团的演出形式,就更加重视视觉上的效果;就以月来该团在亚洲的巡回演出,于澳门文化中心的首站表演来说,舞台便采用镜框式剧场舞台,而不是音乐会形式,乐手在舞台上的位置亦作出创意安排,有高低布局,而且演出时配合变化多端的灯光效果,音乐会开始时更是全场暗灯,由中日两位吹管手,分别吹奏着笙和尺八自观众席后端走上舞台等凡此种种设计,都务求增添视觉上的吸引力.

民族音乐在现实市场上被“异化”

MD则从图瓦喉唱乐团的经验;中提出要吸引观众来参与是很有趣的事.她认为要将传统的东西完全不变地保存下来不容易,俄罗斯以前便用艺术节的方式来保存传统的东西,今日要吸引观众,她承认将大众流行的素材放进去是其中一种可行方法. MD的说法,其实亦是今日将传统民族音乐推出市场时用的手法,为此,当日研讨会上,个人便以近十多二十年来,在唱片录音市场上的民族音乐营销的变化情况说了一已的看法.

唱片录音市场上的传统民族音乐产品,沿用了在学术上的叫法“世界音乐”( World Music),这是在西方文化本位思维下产生出来的音乐名词类别,泛指“非欧洲古典音乐”(或艺术音乐)及流行音乐以外的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但今日在唱片录音市场上找到被包装为“World Music”的产品,除了少数原汁原味,仍保留着简约质朴风格的“世界音乐”外,大多数产品可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类是非欧洲国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在经济发展刺激下,产生出带有本土民族音乐色彩的现代城市化的流行音乐;第二类是唱片公司将非西方的传统民族音乐素材和西方乐与怒、爵士乐等元素结合制作而成的流行音乐产品;第三类是将不同的民族音乐“加工”,混杂包括“跨文化”等大量各种各样的元素,加以“艺术化”的录音产品.

这些“世界音乐”产品的出现,始自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由于流行音乐市场前景难以乐观,唱片公司出于商业市场策略,看准“世界音乐”潜质,引进众多非西方艺人的录音,将世界各地,特别是第三世界的民族音乐溶入流行音乐中;“世界音乐”一词定义开始扩大,变得芜杂,混和了爵士乐,歌谣、流行舞曲、电子音乐,和流行音乐元素;市场开始充斥着商业性的大杂烩行货式产品; “世界音乐”原来的独特民族文化色彩,多元化和质朴性特色被淹盖遗忘.为此,有人讥讽这类经过商业性市场运作包装的音乐,是“打着世界音乐之名的商业剥削”;但无论如何,商业运作扩展了“世界音乐”的音乐范畴,增加了欣赏人口;其中第三类产品,则包含有将民族音乐艺术化,从民族音乐中寻找素材来创作的音乐作品在内,马友友丝路合奏团演奏的,便大多数是这一类型,将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加工”的音乐.相对于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族音乐而言,这些都可说是“世界音乐”的异化产品.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世界流行音乐】论文范文民族乐团用传统乐器演奏Katy Perry的《Roar》

可以说,今日在演艺舞台上营销的,同样可大别为这三大类型的异化“World Music”.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族音乐,传统表演艺术,势必式微,甚至消失,这当是人类文化上的灾难.为此,古老建筑要保育,要保留下来,传统的民族音乐、表演艺术,政府亦应要有政策、有具体方式将之保留下来.日本人数十年前便将能剧、将雅乐,和相关的艺人视为活国宝,一代一代地承传,作为博物馆内的宝物一样保留下来,那是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文化根源的所系.要能做到这种“保育”效果,政府便要投放不菲的资源,那显然不是经济仍未发展,政府财政仍未健全的第三世界国家能提到日程去做的事,但在今日已富起来的中国大陆、台湾,甚至港、澳政府,却有能力,有条件,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予以落实.

跨界演出早已是一股强大潮流

继后第三日(6月1日)上午的研讨会,由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文化总会副会长林谷芳主持,就“交流.跨界与主体”进行对话,台湾四位具有跨界演艺经验的艺术工作者分别分享跨界演出制作的经验.

事实上,今日的演艺舞台,不仅是台湾,在香港和大陆,跨界演出已是一股很强大的潮流.管弦乐团、民族乐团邀来流行歌手合作,就更已是“常规”活动;将戏曲演员、话剧演员、小丑,甚至栋笃笑、脱口骚的表演者,等等不同界别的人士亦吸纳到管弦乐团的古典音乐会中,用以增强吸引力的做法,全都是可以理解的市场策略.在民族乐团来说,香港中乐团的跨界节目,早于香港回归前已开始;“台北市国”在钟耀光上场后,更是“全速发展”,而且更着全力与国际乐坛上的古典大腕名家进行跨界合作,并以此提升乐团在国际乐坛上的知名度,甚且以此来标榜乐团走向国际!然而,跨界是否就是民族乐团未来的出路方向呢?

北京论文范文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唐建平当日的发言指出,跨界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能增加市场号召力,吸引眼球和各方关注,亦是一个创作行为,创作便是不断向前跨越,亦是营销与拓展的行为.他更特别指出西方古典音乐亦早已在跨界中发展,李斯特、肖邦的音乐,和匈牙利、波兰的音乐“跨”在一起,中国大陆论文范文时的样板戏,同样都是一种跨界现象.

唐建平这番说话指出了跨界的做法确实已非新鲜事物,而且还是“必然”之事.不过,现今的跨界潮流,很多时都着意于吸引眼球,放在营销的“视觉”效果上考虑,更多于是艺术内容上的考虑.这对民族音乐的发展会带来甚么帮助呢?传统民族音乐未来命运新思考

此行在研讨会之外,还出席了三场专题示范讲座,分别从中亚伊朗、图瓦、中国维吾尔这三种丝路上的民族音乐,去探视今日丝路的互动过程,音乐面对的同化和异化,也就是传统民族音乐的承传和发展问题.很显然地,问题都越来越急切,世界的高速变化,传统民族音乐的存亡危机感确是越来越强烈.跨文化、跨界别的情况,看来亦会很快(实际上亦已出现)在这些民族音乐上,但这确是传统民族音乐的未来路向吗?

这个问题其实存在已久.实质上这是传统民族音乐的承传发展问题,在这几天的研讨会过程中,很自然便重新思考到“传统”的问题,“传统”可以说是过去长期发展下慢慢形成的“典型”,也就是说,“今日”应是“明日”的“传统”所系;就民族音乐而言,过去的“传统”形成,主要是在民间自然发展,逐渐慢慢形成,以民间乐手口传心授方式承传而发展,由此也就形成各民族的传统音乐特有的,完全建基于本民族的民族特性、文化特性,历史传统的特质.

然而,音乐的发展,近数百年来在西方(主要是欧洲)走向艺术化、走向学院式传授教习,工业革命后,社会结构、生活形态更走向城市化,到廿一世纪前后的今日,计算机带来人类社会的转变更是天翻地覆,信息年代的发展速度,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几何级方式推进,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式,承传方法,已与过往很不一样,这是很自然和必然的事.为此,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发展方法和成果,必然已和过去很不一样.也就是说,现今所说的民族音乐的“传统”形成的方式,已不可能和过去一样了.为此,现今的传统民族音乐是否可以将之“定格”来处理,将之作为“文化遗产”,有如古建筑一样以博物馆方式保存下来呢?

过往的民族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形成,至今成为一个“典型”,这个“典型”仍必然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继续变化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方向显然早已出现了,那就是上文所谈到的录音市场上的三大类型的异化“World Music”,也就是说有三个很不相同的方向,一是流行音乐化,二是与西方流行音乐结合发展,三是艺术加工的艺术音乐形式,既可以是马友友丝路合奏团演奏的那一类型音乐,也可以是跨文化的音乐结合,亦可以是跨界合作的成果.所谓“艺术化”,以现代艺术观念来说,可能性无限,娱乐与艺术的界线可以越来越模糊化,甚至形式界别,同样是越来越难以类分,这些发展往往不会被人的主观愿望影响,根本便毋须担心如何发展的问题.

民族音乐“原型”保存是发展前题

为此,对于传统民族音乐未来的路向发展问题的新思考,首先便应将问题加以清楚地“割裂”来考虑,传统民族音乐的“原型”、“典型”务求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保存下来,这是文化上的珍贵遗产,能够保存下来是至为重要的事,也是发展的前题.

在将传统民族音乐保存下来的前题下,民族音乐再随着社会变化,采用与过去不同的方式,作各种各样的发展,是变形也好,扭曲也好,“面目全非”也好,亦不会导致传统民族音乐的消失.那么,民族音乐的未来路向发展问题,便由历史发展来给出答案好了.也就是说, “求存”(争求保存)才是今日最需要关心和担心的事,这才是传统民族音乐要发展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或许,现今最关心如何发展者,其实是华人世界中,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以来慢慢发展成型,现在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大型民族乐团组织.毫无疑问,乐团化、交响化,现实上早已是传统民族音乐发展的一种形态,一个方向.民族乐团作为一种音乐工具,一种音乐形式,日后应如何发展下去,那已和传统民族音乐的存亡无关,那只是现今音乐发展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实质上和西方的管弦乐团是相同的.西方管弦乐团演奏的是已累积有二、三百年的艺术音乐,而我们的民族东团在艺术音乐的累积上仍极为薄弱,可见仍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现今西方管弦乐团亦不断寻求跨界演出的情况来看,民族乐团将跨界演出作为一个发展方向亦是必然的趋势了.

但跨界节目在民族乐团而言,则是一个新课题,要做得成功,却不容易,就以“北市国乐”来说,这几年间不断邀请欧美的大名西洋乐器演奏家合作,近者如大提琴家麦斯基(M.Maisky)、朱利安·韦伯(Julian L.Webber),敲击乐家格妮(EvelynGlennie)、长号演奏家林伯格(C.Lindberg),甚至是克诺斯弦乐四重奏(Kronos Quartet),但首要解决的便是有高质素高水平的合适跨界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基本上欠缺参考资料和经验,“北市国乐”要能和这些国际名角儿合作,演奏的曲目主力便全放在身兼乐团重任的团长钟耀光身上(据说团长并无创作费可拿),但即使钟团不惧长期脑力体力透支的危险,亦非乐团健康发展应有的现象,可见发掘跨界跨文化的音乐创作人才的急切性已刻不容缓.作曲比赛与研讨会有连串困惑

为此,在研讨会期间举行决赛音乐会的“台北市国三十周年国际作曲比赛”,既是必然之需,但亦让人感到困惑.何以作曲比赛不将比赛的乐曲形式.规定在“跨界乐器组合”的作品呢?这正是“北市国乐”,甚至是整个同业中目前最急需的曲种啊!

但话说回来,当晚五首入围作品的水平并未见突出,更遑论有惊喜了.最后未能评出冠军奖只得从缺是意料中事,失望的不在于作曲的技法,而在于作品的内容,创作的理念,欠缺创意新意.

在吉隆坡出生,现为北京论文范文音乐学院四年级学生的赵俊毅取得亚军的作品《甘榜乡情》抒发的心中向往的马来乡间纯朴的生活风情;而论文范文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论文范文红取得季军的作品《弦上秧歌》,则借用大西北秧歌音乐来表达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越.其余三首并列为优异奖作品,在高雄市出生的刘昱昀所写的《夸父追日》以音乐来述说传统的夸父追日故事;现于多伦多大学修读博士学位的香港作曲家林兰芝的参赛作品《白云松涛》琵琶与打击乐双协奏曲,描绘的是广州的名胜白云山的风光;马来西亚作曲家余家和的《垚·森》是对土地沙化,林木被砍伐引发的生态灾难带来对环保问题思考的音乐.

这些作品尽管亦运用了好些现代演奏技巧,业余水平的“并合”乐队仍能应付得很不错,有点意外,但各首作品内容表现,都较为表面,欠缺感染动人的力量,难道这真是欠缺深刻的生活体验的结果吗?这亦可说是让人感到困惑迷思的所在.

随后因事要赶回香港,未能出席陈澄雄主持,由来自两岸三地及海外七位作曲家,包括参与作曲比赛评审的吴祖强、陈永华、马水龙、王建民及Enjott Schneider,连同潘皇龙,唐建平就“廿一世纪的国乐创作”的对谈,和林谷芳主持的“廿一世纪的国乐教育”,及陈裕刚主持的“廿一世纪国乐发展之路”,错失了现时各方关注的课题的交流机会,多少感到可惜.

总结:此文是一篇民族音乐传统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引用文献:

[1] 中国传统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艺术和中国传统音乐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5000字
[2] 音乐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5000字
[3] 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论文题目 中国传统文化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传统民族音乐命运的新台北国际学术会所闻所思》word下载【免费】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