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水利调研论文范文参考 水利调研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水利调研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1

水利调研论文范文

水利调研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水利调研论文范文参考:基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研究
  2. 第二篇水利调研论文样文: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3. 第三篇水利调研论文范文模板: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研究
  4. 第四篇水利调研论文范例:福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需求与制度创新研究
  5. 第五篇水利调研论文范文格式: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这是100篇免费优秀与水利调研论文范文相关的资料,为水利调研方面的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水利调研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参考.

第一篇水利调研论文范文参考:基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化建设有显著促进作用.我国耕地面积位居全球第三,农业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关系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供给状况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产出效益.纵观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发展,在经历了曲折之后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效灌溉面积从建国初期的2.23亿亩增加到2012年的9.05亿亩.站在崭新起点的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设施的维护及管理等问题日渐凸显.实际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虽然农田水利设施基本配套到位,但由于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缺失以及管理的薄弱所导致的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而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过程中,忽视不同收入水平农户需求意愿,又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与不同收入水平农户需求偏好错位现象严重,供给路径发生偏差,这进一步降低了农户对政府提供的农田水利设施的预期反应,加剧了其供给的不合理性,供给效果亟待改进.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评价不仅包括客观效果(有效灌溉率),也包括主观效果,即众多农户个体在综合了需求意愿、供给现状和理性预期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主观判断.从理论上看,复杂多变的个体需求行为可以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同质性假设,通过农户收入差异等个体异质性来表征.而在农户因收入增长诱发的分层演化趋势明显增强的前提下,不同收入水平农户越来越表现出具有明显个体特征的行为偏好和需求偏好,对农田水利设施等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因不同收入水平引发的不同偏好日趋显现,由此所导致的农户个体层面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评价,通过需求偏好的反应带有明显的收入差异的印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诱使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产生需求,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意愿会影响供给者的行为,进而促使供给水平和农户的需求意愿相耦合.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和农户需求意愿的耦合程度不仅会影响到有效灌溉面积率,也会影响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心理预期.因此,从农户收入水平视角出发,注重农户个体的需求表达以及个体参与的能动性,并结合客观效果来研究评价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是当前公共管理领域及其政府在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命题.那么,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如何?供给水平、农户需求意愿与供给效果三者的内在关系?如何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效果?这些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在系统梳理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供给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有效且丰富的研究方法,从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评价、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需求意愿、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首先,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各发展阶段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特点,并讨论当前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规模、供给结构及地区差异;其次,构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综合评价所调查省份(自治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比较各省份(自治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结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计量经济模型考察影响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因素;再次,将农户按收入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农户需求意愿随收入所产生的变化;采用分层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将农户家庭特征、村庄特征、及其他控制变量等引入模型中,探索农户需求意愿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影响机制;最后,采用农户满意度和家庭有效灌溉率来反映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效果,构建结构方程计量经济模型,探索供给水平、农户需求意愿与供给效果之间的影响路径以及其他因素特别是收入水平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的影响机理.

论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1949-至今,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先后经历了政府组织性供给方式、农村集体经营供给方式、以农民义务工为主供给方式、以农民积累工为主的供给方式和多元化的供给方式五个历史阶段;这五个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长期、低谷时期和持续增长时期.通过各阶段的分析总结得出,政府依然是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主体,政府供给的突然缺失必然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停滞,甚至倒退;从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方式的演变轨迹来看,政府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中的角色逐渐淡化,民间供给日益增多.我国水利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从整体水平来看,东部位居首位,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落后,其中中部地区发展迅速.调查地区近五年有新建农田水利设施的村庄占58%,设施建设总投资额的均值为43.96万元,政府投资所占比重最大;灌溉水源主要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约占1/5;渠道硬化率接近60%,支渠硬化率高于干渠硬化率;机井数量不足,其配套设施主要以私人供给为主;基层水利管理者职责单一,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不到位,且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

(2)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且差异较大,宁夏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最高;其次是山东;陕西位居第三;河南排名第四;内蒙的得分值最低.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高的地区在渠道建设、渠道的清淤及相关设施建设方面建设较快,而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低的地区在新设施建设方面停滞不前;五个地区的平均得分中保障性供给能力因子及激励性供给能力因子超过了平均水平,分别为0.01、0.05,而基础供给能力因子、发展性供给能力因子和社会性供给能力因子的平均得分值均小于0,表明其水平低于平均水平;收入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提高有正影响;外出务工人数、打工工资水平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负影响;距县城距离、地理特征、基层水利管理者待遇水平、宗族势力这四个变量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3)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有提高的趋势.通过零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各村庄间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存在差异,村庄层面和农户层面的因素均对农户的农田水利设施需求意愿产生影响,进而利用随机截距模型验证了这两个层面的因素对农户需求意愿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层面因素比村庄层面因素对农户需求意愿的影响更显著.地理特征、水利管理人数、机井总数、可灌溉面积率、灌溉价格期望差和灌溉等待时间期望差是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需求意愿的共同因素,其他因素对农户需求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而受访者个体特征和种植意愿对农户的需求意愿无影响.

(4)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效果包括农户满意度和可灌溉面积率两个指标.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的占到39.8%,可灌溉面积率的平均水平为0.58.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并不理想,农户的感知及客观效应水平都比较低,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效果有较大提升空间.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相关分析过程的验证以及路径的修正,最终确定了各潜变量的观察变量.农户收入水平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效果产生了负影响,收入水平越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效果越差,拖累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提升的主要原因可能为农户的高需求所导致的农户满意度下降;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对供给效果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供给水平越高,供给效果越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对农户需求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对供给效果产生了间接影响,间接影响系数为0.27;农户需求意愿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有直接影响,农户的需求意愿越低,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效果越好;农户需求意愿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的影响最大,说明农户需求愿意是影响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

第二篇水利调研论文样文: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节水技术是促进粮食增产、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世界上粮食增产中25%归功于扩大耕地面积,75%归功于提高单产.虽然单产的提高是综合措施的结果,但灌溉却是其中重要措施.随着世界性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灌溉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进一步发展灌溉面积就必须加大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因此,研究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对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促进农业节水灌溉面积的推广十分必要.

本文从理论与实际操作角度研究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关键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对全文的总体性介绍.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阐述与本研究有关的农业节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和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影响因素等概念和农户行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应的理论,为下文提供了理论准备.第三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情况,并介绍了国外典型代表国家的现状、趋势及我国的情况,内外兼论找出问题、明晰发展趋势,进而提炼出影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水资源、投资、农户参与和激励等四大关键因素.第四部分分析影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在对水资源研究中,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总体供求及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2001-2009年农业灌溉用水压力指数,发现平均数接近1,有的年份超过1,压力逐渐增大,通过对样本地所采取分区布井、集雨蓄水和明晰水权水价等措施的探讨,指出如何缓解灌溉水资源压力:在对投资研究中,设计了17张表,其中14张表数据通过实地调研获得,调研范围包括自然地理概况、经济总体情况、水利建设情况和农业节水灌溉投资情况等四个方面,涉及水务、农委、财政和金融等相关部门,其他通过年鉴等文献获得,实例对比分析了试点县和全国财政、信贷和自筹资金的水利投资情况,总结了T县的成功经验,在对农户参与的研究中,设计了影响农户参与节水灌溉的调查表,采用逻辑斯谛(Logistic)模型对26个变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算出每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对激励研究中,通过对激励的经济分析,以博弈论为理论指导,提出政府对农户和节水设备生产商进行组合激励理论,结合试点T县的情况,进行了组合激励实例证明;在对四大关键影响因素独立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总体评价,采用AHP层次分析模型对16个二级影响因素指标进行了排序评价,得出各指标对我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影响的重要程度.第五部分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关键影响因素视角提出促进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16方面建议,并总结全文得出8个方面结论.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归纳法.本论文在确定选题后,即开始大量文献检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总结,如对农业节水技术和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影响因素的总结等,通过文献的归纳,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细节,并形成了初步调查方案和调查表.

2)定性分析方法.在对影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因素探讨之后,对水资源、投资、农户和激励等关键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定性分析.

3)定量分析方法.在研究农业灌溉水资源供求时,采用水资源压力指数法对农业灌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在进行大量调研基础上,对影响农户参与节水灌溉因素用逻辑斯谛(Logistic)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影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用AHP法进行定量分析等.

4)实例分析法.在研究中使用具体实例,如以黑龙江省T县为例讨论投资对节水灌溉的影响,在农户参与一章中农户的具体参与模式和激励分析中的T县组合激励实例等.

5)规范分析法.论文在对水资源、投资、农户参与和激励等关键因素分析后,根据我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的不同影响排序,提出可操作的、较科学的规范建议.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除了选题方面有创新之外,还力争在以下5个方面实现创新:

(1)构建了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界定了水资源、投资、农户参与和激励四大关键影响因素.

水利调研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水利调研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函授毕业论文、2000字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水利调研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水利调研论文范文选题

(2)运用资源压力指数法,结合我国水资源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得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水资源压力急剧增加的趋势.

(3)实例对比研究了我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财政、信贷投资情况,尤其是信贷投资情况.指出从我国总体来看,信贷对节水灌溉支持作用微乎其微,因为信贷近年平均贷款总额在232678.8亿元,而同期用于水利建设的贷款年均额是91.56亿元,用于水利建设的贷款在比例上接近于零,根据目前情况,至少应达到5%,否则不利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试点县T县的实际情况证明了这一点.

(4)根据调查情况,对影响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和陕西农户参与节水灌溉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指出显著影响因素、一般影响因素和不显著影响因素.

(5)提出对农户和农业节水设备厂商组合激励理论,即对农户和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商进行组合激励,试点县的实例证明这可以突破单一激励的局限.

通过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可能达到如下意义:

1)理论意义.在理论上,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必然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水资源因素、农户参与因素、政府投资因素、节水技术提供体因素、金融机构贷款因素和激励因素等等.通过对我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可以达到以下理论意义:(1)构建了研究影响我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因素的理论框架,(2)运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全国农业灌溉水资源压力进行测算、提出对农户和节水设备生产商进行组合激励的理论;(3)运用AHP方法对关键影响因素的具体指标进行理论排序.

2)实践意义.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全国的水利设施日益完善,节水技术日益丰富,推广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面积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大量问题,通过对其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可达到以下实践意义:(1)有利于对农业灌溉水资源的保护性使用和开发,促进农业灌溉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2)有利于加大财政、信贷等资金渠道支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力度;(3)有利于促进农户参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有效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增加农副产品产量;(4)有利于国家完善促进农节水技术推广的政策和条例.

第三篇水利调研论文范文模板: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研究

小型水利设施是农业发展、农民生活和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当前,水资源短缺、小型水利设施薄弱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民生活、阻碍农村建设进程的突出矛盾.从供给主体视角,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依托村民合作供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合作供给需要由“核心农户”发起并协调和整合不同农户的需求,借助对供给成本的合理分摊以实现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的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合作效率维护小型水利设施的长久合作.但从一些实地调研来看,很多村农户合作供给小型水利设施却困难重重.一是充当发起者的“精英农户”角色无法形成,导致众多农户合作供给需求意愿难以协调整合;二是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太高,无法达成有效的成本分摊方案,农村社区资源动员机制不易形成.此外,合作供给效率低下,缺乏持久性激励,致使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长期不足.农村社区的复杂性、“熟人社会”的特点,决定了社会资本在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供给中不可或缺.社会资本作为表征农户异质性的重要变量,对合作供给过程中的发起人形成和组织方式选择产生影响.那么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发起人的产生?它们如何影响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意愿和支付意愿?对合作供给的效率产生何种影响?社区因子如何与农户社会资本交互作用于农户的合作供给?这是实现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在阐释农户社会资本多维特征和拣选测度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农户社会资本指数,研究农户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互动关系及影响机理,为促进我国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制度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首先,梳理现有社会资本文献,将农户社会资本划分为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社会参与四个维度,采用陕西省咸阳市890户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测度指标权重,最终将各维度赋权加总形成农户社会资本指数.其次,在分析现有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博弈模型和规范分析阐释社会资本及其不同维度对农户自发合作供给形成的作用机理,采用Logistic模型估计农户社会资本及其不同维度对合作意愿的影响效果.然后,运用Heckman两步法模型估计农户社会资本及不同维度对支付行为的作用强度,分别利用Logistic和CVM模型测度农户合作成本分担方式和支付意愿金额,试图回答社会资本对小型水利设施合作实施阶段农户行为的影响.再次,利用DEA-Tobit模型测算农户社会资本对合作供给效率的影响.最后,利用分层模型(HLM)模拟和分析农户社会资本因子和社区因子对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户社会资本由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和社会参与四个维度构成,选取四个维度显性指标构建的社会资本指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农户社会资本特征表现为总体水平不高,其中,社会网络没有显著差异且网络规模较小;农户社会信任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户的声望较高,社会参与度较低.

(二)社会资本对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组织形成有重要影响.社会资本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增强信任、提高声望和参与度等促使农户形成自发合作.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合作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社会资本不同维度方面,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均对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社会资本能够降低交易风险和不确定性,正向促进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契约顺利实施.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支付行为受到社会参与的显著正向影响.合作实施的关键是成本分担方案的制定.合作成本分担方案制定要遵循公平和效率原则,最优的成本分担方式是按照灌溉面积分担成本,最优意愿支付金额为水利设施成本总投入的36.7%.

(四)社会资本能够降低监督成本、协商成本等交易成本,减少合作风险,提高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效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者的效率高于非合作者的效率,合作供给方式对小型水利设施管理技术效率提高有显著激励作用,社会资本也是影响效率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中的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社会参与的影响更为显著.

(五)农户合作行为是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民俗风情等环境约束下做出行为选择的结果.社区环境和个体行为互动关系和作用效果的模拟表明个体间的合作行为有42.3%的变异是由于社区环境不同导致的.此外,社区因素对个人社会资本特征效应作用方向不一,并且还发现同一社区因素通过对不同维度社会资本的增强或削弱效应,进而对合作意愿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

第四篇水利调研论文范例:福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需求与制度创新研究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福建省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此外,由于多山、地块分散的地形特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环境比平原地区复杂和困难得多.因此,福建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现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问题的关键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应该具体由哪些主体负责供给,在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构建什么样的供给体系才能实现农田水利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保障作用.而这些问题的分析,同样离不开对农田水利设施最主要的参与者和需求者——农户的分析,如果忽视需求对供给的约束,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受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有限的制约,一味依靠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来解决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问题并不现实,更好的选择应该是提高公共财政(或者说资源)投资效率,使有限的资金(或资源)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在此情形下,从样本乡镇的供给与样本农户的供给与需求入手,探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决策机制、用水机制、投入机制、管护制度、绩效评价机制等的制度创新,使得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更有针对性、更具灵活性,从而使得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更有效率,这对于解决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问题、稳定粮食生产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研究有四个主要研究目标:一是通过样本农户和样本乡镇的调查研究分析福建省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与需求;二是构建了不同支付水平下样本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模型.运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对不同支付水平下样本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各个因素对农户需求强度的影响程度,丰富农户行为研究.三是构建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运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对该模型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四是根据研究结论,探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决策机制、用水机制、投入机制、管护制度、绩效评价机制等的制度创新.为福建省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内容共有8章: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第2章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本研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简要阐述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历程,探讨福建省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特点与存在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实践的基础.第4章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出福建农田水利设施情况表(农户)和福建农田水利设施情况表(乡镇),并对调查地点的选择、调查问卷的收集进行简要的分析,初步分析样本乡镇和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第5章运用调研数据对福建农田水利设施的供求配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样本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以及样本农户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得出了当前福建省农田水利设施供求存在一定的错配问题.第6章模拟分析完全市场化供给的情况下,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支付意愿,探讨不同支付水平下的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第7章通过横向与邻村对比,纵向与五年前对比,分析样本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满意度的变化,并以农田防洪设施为例,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对该模型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第8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探讨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决策机制、用水机制、投入机制、管护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的制度创新.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上级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资金支持的优先序与农户农田水利设施优先序选择不完全匹配.(2)随着国家、省政府对节水灌溉设施的扶持,政府加大对节水灌溉的投资,但是农户农田水利设施优先序选择中滴管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处于次要选择.(3)福建农田水利设施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严重,主要的管护靠村集体,但是由于各村财政不相同,很难有一块资金专门保证乡村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4)不同的农户在农田水利设施需求方面的支付意愿各不相同,不同支付水平下的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需求有5个变量影响显著,即农户家庭劳动力数、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土地面积、地块细碎化程度和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用水水源的产权.(5)农户的满意度受以下七个变量的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农户是否村干部、农户家庭劳动力数、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土地面积、地块的细碎化程度和主要地块的性质.


https://www.mbalunwen.net/lunwendaquan/089192.html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福建省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现状,提出以下五条福建省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制度创新策略.(1)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供给决策模式,(2)改变农户注重供水的用水机制为供水和节水相并重的用水机制,(3)构建多元化的农田水利设施投资机制,(4)建立第三方的专业化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组织,(5)建立自下而上的农田水利设施绩效评价机制.

目前对农村公共品的研究集中在道路、教育等方面,对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研究较少,没发现有学者从农户和乡镇的供求角度入手对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机制进行研究,本研究的视角和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构建了不同支付水平下样本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和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运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层次聚类分析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两个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福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创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的结论有一定的新意.

第五篇水利调研论文范文格式: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随着国内滨水城市经济发展的领域拓展与重点转移,兼具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的水资源成为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滨水型城市的水利游憩空间规划是近期国内外水资源开发重点项目,规划的亮点在于以现实的空间展示历史的时间、以循环的开发手段映衬生态的规划理念.新型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应该依据生态循环理论,并且着力于实施“城市景区化”和“景区城市化”两大规划机制,即:前者为城市水休闲旅游的发展促使内部生态循环型水利游憩空间的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城市整体环境得以审美改善和生态优化;后者为城市水休闲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生态循环型水利游憩空间及其周边区域呈现城市商业化现象和城市环境生态效益化现象.而如何在城市水资源开发规划过程中确保规划步骤的可行性和生态经济的有序性,对生态循环型地理规划模式和规划程序评估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论文以生态循环理论为核心指导理念,以“水资源整合评价—空间布局结构设计(空间规划)—水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实体开发)—旅游品牌营销推广(形象策划)—区域水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水资源转化过程为水休闲旅游循环型规划步骤链条,构建城市水休闲旅游“不规则锥形”规划模型和规划步骤评估体系.研究目的在于,使创建的水休闲旅游规划体系(包括机理、内容、步骤和方法等)能在城市滨水空间的实际规划过程中发挥实践指导作用并正确引导水休闲旅游经济的规划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1)可以通过旅游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因子与企业集群的关系研究和滨水城市水休闲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分析以评析水休闲旅游开发条件;(2)可以通过构建水利游憩型生态缓冲交替模型和游憩空间水利定量规划模型以评析空间发展模式与规划布局;(3)可以通过构建旅游者偏好成本博弈模型和产品开发型旅游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评析产品体系及其开发;(4)可以通过旅游客源市场供需平衡分析和基于生态循环感知能力调研的品牌规划方案筛选体系构建以评析品牌推广与维护;(5)可以通过宁镇扬区域旅游产业运作效果分析及扬州对区域旅游产业的贡献程度解析(利用数据面板模型)以评析辅助支撑体系,进而优化旅游规划反馈纠正系统.(6)以生态型旅游城市扬州为实证案例的研究表明,“不规则锥形”规划模型和评估体系在实际规划运营中是基本可行的.该规划体系的构建拓展了生态循环理论和休闲旅游理论的应用范畴,提高了规划模型运行的精准度,同时也维护了城市休闲空间的生态平衡和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增强了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生态循环意识和低碳行为.另外,生态型城市开发规划体系的构建和评价体系的创新有助于大区域内其他滨水城市的水休闲旅游开发规划,并为区域内生态循环型规划技术的改革与普及提供价值驱动力.

为您写水利调研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水利调研引用文献:

[1] 水利调研论文题目推荐 水利调研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2] 水利调研学论文参考文献 哪里有水利调研参考文献
[3] 水利调研论文大纲格式范本 水利调研论文提纲如何写
《水利调研论文范文参考 水利调研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水利调研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