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创业教育大学文化竞争力的调查建议

主题:创业文化的核心是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7

简介:关于创业文化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创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创业文化论文范文

创业文化的核心是论文

目录

  1. 一、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竞争力现状的调查
  2. 1.样本选取
  3. 2.实测过程
  4. 3.数据处理
  5. 二、创业教育和大学文化存在的问题
  6. 1.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7. 2.创业项目深度不够,局限于校短期创业
  8. 3.大学文化呈现趋同化与边缘化
  9. 4.创新创造的大学文化逐渐流失
  10. 三、几点建议
  11. 1.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12. 2.将创业教育上升到文化高度
  13. 3.注重个性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
  14. 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创业宿迁(7):创业文化润宿迁

李晓凤,孙秀丽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摘 要] 创业教育是个人与高校发展的“第三本护照”,其核心是创新创造,是大学文化的延展之基,是提高大学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提出了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文化竞争力,就要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上升到文化高度和注重个性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 创业教育;大学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1007803

[作者简介] 李晓凤(199-),女,浙江嘉兴人,温州大学商学院学生.

一、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竞争力现状的调查

1.样本选取

为了解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竞争力的现状,从样本的有效性、代表性、科学性和随机性等角度出发,对浙江地区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等若干高校的相关老师、大学生及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调查.一方面,老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对创业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大学生及大学生创业在接受和实践创业教育上存在着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作者结合当地特色、各高校文化和各年级实际情况,通过撒网的方式进行非等比例分阶段随机抽样.

2.实测过程

调查方式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问卷的填写一部分通过调查员发给被调查者,现场填写并当场收回;一部分通过网络传阅即借助论文范文、E-mail等网络平台来完成.前者的受众方主要分布在温州茶山高教园区,后者的面向方主要为杭州、宁波等非温州地区的高校.2012年8月下旬开始问卷的下发及访谈,截止至9月末,共下发300份问卷,收回294份,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作用、大学文化的本质和作用、提高大学文化竞争力的途径等.

3.数据处理

本研究全部的问卷资料、访谈资料及其它文献资料全部由作者核实、录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逻辑查错处理,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分析,在确保真实性、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分析,以定量研究为主.

二、创业教育和大学文化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7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极度不完善,创业教育极不成熟.对于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学生自身素质问题分别占29.3%,46.9%和20.8%.事实上,不论是社会的支持程度,包括高校、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在资金、技术、人脉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还是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师资力量的专业程度等确实不够到位.

一个完整的创业活动应该包括创新想法、开创事业和价值创造,即前奏、进行、尾音三部曲.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和阻碍着学生的创新创造本能,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造,但是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意识与习惯,被动取代了主动,模仿代替了创新.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例如创新创意程度、吃苦耐劳程度等.同时,由于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大学生创业面临四座大山:资金短缺、技术短缺、创意短缺、人脉短缺.于此,价值创造无从谈起.

另外,现有创业教育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创业实战少之又少.温州大学是全国创业教育示范院校,是国家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可以说,在创业教育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虽然他的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班课程设置分为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三大课程模块,但是创业实践的执行率极低.据创业学院2010级A同学透露,他们只有暑假去企业实习过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实习远不等于创业.浙江工商大学的创业孵化班的B同学说,学生能真正走出校园进行创业的机会亦是微乎其微.

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创业宿迁(7):创业文化润宿迁

对比国内外的创业教育,不难发现成熟的创业教育应当配有耳熟能详的创业模式.美国有聚焦模式、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日本有创业家专门教育型、经营技能综合演戏型、创业技能副专业型和企业家精神涵养型.但是,中国没有完善的本土创业模式.据资料显示,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启动较晚,属于一种由政府要求、毕业生就业压力沉重的强制性行为,不是大学价值观转型的自主行为,从而呈现为功利性.

2.创业项目深度不够,局限于校短期创业

调查结果显示:创业项目服务类占69%,网络类占21.8%,技术类占8.2%,即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餐饮、服装、鞋帽、二手书等服务类项目,其中占21.8%的网络类项目中包括网店类似的不具创新性和技术性的项目,相反,最具创新性、技术性和战斗力的技术类项目只占8.2%.

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项目深度不够.80%的大学生创业者都将目标集中在“赚多少”“哪个项目的成本最低”“哪个项目的成本回收时间最短”等类似的肤浅问题上.他们没有把目光放长远,没有将项目与社会长期创业项目对接,只是局限于校园短期创业,满足于在校期间的创业.温州大学的商臣传媒(原名“蓝蜗牛工作室”)开创者安乐和安顺两兄弟,只是在校期间对工作室进行经营管理,毕业之后就另谋生路.至今为止,商臣传媒的每一届掌管者都是做出这种选择,即“在校—经营管理,离校—另谋生路”.

3.大学文化呈现趋同化与边缘化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竞争.故各高校应当重视个性教育,这是应当也是必然趋势.大学的地理位置不同、人文环境不同、学科特色不同、教授师资不同、大学管理不同等必然要求多样性、差异性的大学文化形态[1].然而,当前我国大学办学思想的随意化、组织机构的科层化、办学目标的趋同化,造成了大学精神文化的缺失[2].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普遍注重形式性的师资力量、校园美化、特色活动建设,忽略了大学文化内涵性、本质性的建设,走向愈来愈肤浅.文化的缺失与肤浅即趋同化、边缘化.

当下是文化营销的时代,特色深远的大学文化建设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现实意义和战略高度.然而,当问及“请您简略概括一下浙江高校的大学文化特点,比如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等”这一问题时,将近百分之百的被调查者仅仅知道自己所在学校的大学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比如温州大学的创业文化,有的甚至连自己学校最显著的大学文化特征都无从知晓.很多被调查者反应,大学文化建设停留于口号阶段,很多高校提出的大学文化建设都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本土特色与深刻内涵.若干高校把精力放在“扩大”上,狠抓物质建设、师资力量等,使得大学文化应有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逐年减弱.其次,大学文化的趋同化和边缘化,造成了当今大学生和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教育面临严重警告.

4.创新创造的大学文化逐渐流失

大学文化包括四大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创新创造是精神文化的精髓,是大学文化的延展之基.大学的创新性是由大学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学作为保存、传承、弘扬和创造先进文化的关键阵地,有责任进一步发挥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提升功能,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传承创新文化的神圣使命[3].

但是,对于当今高校文化建设的侧重点,调研结果给予我们的数据是:校园美化占31%,特色活动站23.8%,师资力量占19.4%,专业学术占15%,创新创造占9.9%.显然,当今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其次,大学生创业的众多创业项目也反映了大学生创业者在自主创新、价值创造、吃苦耐劳素质上的严重欠缺.从论文论文范文到网店、餐饮店的加盟,我们感受到了学生不论是在专业领域的发展还是在创业领域的涉猎,都无法摆脱抄袭与模仿的影子,自主创新创造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个人素质又何去何从?

三、几点建议

1.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第一,形成五方联动.知识与网络经济下的创业时代需要创业教育.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份完备美好的创业计划书,一个理念相融的优秀团队,一些必备的创业知识与技能,若干接近有去无回的风险资本等.同样地,创业教育也是一项极具前瞻性、挑战性的大工程.它不可能仅仅由学校这一个角色孤军奋战,而应是一个“家族事业”,应该有高校、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等成员,并以这五者为主要、重点成员,五方联动、凝聚力量、缺一不可,形成“高校主导”“政府扶持”“企业参与”“行业支持”“社会关注”的创业教育体系,不仅使得创业教育得到了全社会人的关注,也能有效地解决资*颈,从而全方面多角度地倡导、参与、完善创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体系.

第二,完善课程设置.创业教育的载体是创业课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理念外化为行为的过程.从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等浙江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及实践情况来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创业课程集中在理论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的创业实践占所有课程的20%都不到.并且,有些课程直接从国外移植过来,没有结合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同时,创业教育应当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普及,高校阶段则是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例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服务指导站等.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夯实的基础必须通过良好的平台才能展现出来.

第三,提高师资素质.教授创业课程的老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没有创业经历的学者,甚至没有在企业工作过,他们的经验与能力局限于理论部分.师资中真正具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的老师都是凤毛麟角,其课程内容和教授方式也就难以“脱离理论,面向实战”.因此,创业教育亟待有丰富创业阅历的企业家的加入,急需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2.将创业教育上升到文化高度

国际创意产业泰斗、“红岁之父”姚研成曾经提出这样一个理论:一个文化家等于一万个企业家.大连大学在短短的20年里,从被撤销建制警告到如今辽宁省名列前茅的高等院校,其质上的飞跃源于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显而易见,大学文化则是一所大学的灵气所在,具有引导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辐射功能等.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处事风格、交谈能力.可以说,当今中国大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当今高校的竞争其实就是大学文化的竞争,大学文化的传承程深度、创新程度决定了大学的厚度与高度.创业教育、创业文化、大学文化是一条循序渐进的文化链,三者的核心都是创意、创新、创造.在某种角度上,创业活动的背后是创业文化的作用、支撑和体现.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硅谷就是最有利的说明.

因此,把创业教育、创业文化转换为外显文化徽证,把创业教育提升到文化高度是时代主流的要求,是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是提高大学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息息相关,创业教育强调的是创新精神、创业精神,这种既内敛又外放的精神凝练于创业文化,作用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应当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创业文化是它的一条主要干流即细分文化,必不可缺.由创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内涵与外显着她所在高校的大学文化,这对于大学文化的宣传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性价比最高、效果最好的宣传,对于提高大学文化的竞争力无疑是最有说服力,最具霸性的一种成品展现.所以,想要将创业教育做到极致,必须采用一颗文化之心.

3.注重个性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文化建设和创业教育的契合点有着高度的相融性,即创新创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个人魅力正在走下坡路.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当今大学生都是全家的宝贝,经历的磨难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中国教育在学生个性素质培养上的短板.

注重个性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文化的竞争力.第一,要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必须传承本土的优秀文化,借鉴外来的经典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加强国际交流;第二,明确办学理念,坚持系统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创新创造的大学文化并非一蹴而就、你我共通.系统性是指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有整体规划,不能盲目跟随,从最初地设想到最后的落实,必须有理可依,有据可凭,有序可循.个性化则指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有本土特色,区别于一般化和大众化,结合当地特色、办学以来的传统特色和成就和世界、国家、学校、师生对未来的展望,制定并实施一种独特唯一的大学文化论文范文.第三,让创新创造之风遍布大学每个角落.可以设立相关的形象标识物,倡导并提供广阔的创新创造创业平台,例如科技园区、创业大赛等,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2]黄国亲,沈国英,郭代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坛综述[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文亮,刘炼春.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文化竞争力[N].光明日报,2012-01.

[编辑:汪晓]

总结:关于免费创业文化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创业文化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引用文献:

[1] 创业和企业文化论文范例 关于创业和企业文化类论文范文集2000字
[2] 班级文化建设德育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班级文化建设德育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创业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集 创业心理学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创业教育大学文化竞争力的调查建议》word下载【免费】
创业文化的核心是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