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从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题材纪录片的变化看农村

主题:农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6

简介:本文是关于农村和农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和农村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农村和农民论文范文

农村论文

目录

  1. 二、农民角色定位趋向多元化
  2. 四、结语

【摘 要】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中国农村题材纪录片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在该类题材作品中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迹可循的变化,关于农民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生活状态的日益多元化,以及传播方式的日益现代化.而这些变化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巨大影响.本文从农村题材纪录片中的表现内容为切入点,探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经济、生活、传播的一些变化.值得特别注明的是,本文研究的农村题材纪录片的范围是指表现农村的纪录片,并不对农村电视专题片、农村微型纪录片进行区分.

【关键词】农村纪录片,农民角色,农民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073-02

纪录片是观众了解一个国家的媒介载体,尤其在大事件当中,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正确记录,向国人和国际友人表现真实的中国故事,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1978-2018年对于纪录片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从农村题材纪录片角度来说,这些纪录片记录了很多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纪录片中的体现

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题材纪录片比较关注农村的经济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换言之,留在故乡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窘境,外出务工是子女教育得不到保障的未来窘境.贫穷农村产生的根源离不开“经济”二字,经济起初被引入的含义是“经世济民”,这个解释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明显,《空山》中的农民因缺水和交通闭塞难以发展,《阴阳》中的村民因为找不到水源处于穷困之中,《山里的日子》中的山民同样有交通的困扰.

近期的农村题材纪录片则展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从精神方面来说,《种植人生》于2016年播出,以离开都市自诩为“自然农人”的老贾为角度表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民对新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农作物新的种植方法的探索,这是对当下机械化种植方法的反向思考.从文化方面来说,《了不起的村落》于2017年播出,这部纪录片关注即将消逝的乡村,着重突出农村文化的保存.从经济政治和生态方面来说,《好在了,我的家》于2018年播出,更为关注农村的多角度融合发展,例如第一集《共生》中人与鸟的和谐共处表现的是生态,第二集《下山》怒族人民的易地搬迁表现的是政治政策,第十二集《转变》中阿昌族猕猴桃产业的转型表现的是经济.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题材纪录片中可以归纳出一些共同点,例如所拍摄的地点以闭塞山村为主,农民的经济来源单一,以土地收入为主,经济结构脆弱.此外农民的收入只能靠外出打工,然而外出打工会造成类似于《山里的日子--嫁女》中女儿女婿外出多年一无所获的情况和《归途列车》中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以及《乡村里的中国》中张自军因打工意外去世对家庭毁灭性的打击.

而在近期的农村题材纪录片中,这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开始有了解决的办法,《好在了,我的家》中各具特色的乡村开始凭借自身的优势与外界接轨,凭借多种经济模式获得收入,从乡村留不住年轻人,到乡村开始召唤年轻人,以前的乡村只能凭借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支持,现在的乡村有了多元化的经济,开始立足于自身,发展旅游业、农产品产业、特色服务业,让农民不再需要离开故土,漂泊异乡,继而使乡村的基础教育得到重视和改善.例如《娃儿》中开始建立的儿童活动中心,让农村孩子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

由此可见,在这变化的四十年中,改革开放在农村也卓有成效,经济的发展开始让农民和农村和谐共处,美丽的乡村带来了收益,农民能够在保存传统文化遺产和习俗的基础上利用这些传统获取收入,农民由经济之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开始逐渐得到改善.这种变化反映了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关注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始取得成效.

二、农民角色定位趋向多元化

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呈现当中,农村的闭塞和匮乏以及农民作为一个生活困难需要被援助的角色成为了一种纪录片艺术工作者广泛选择的拍摄角度,例如王海兵导演选择《山里的日子》《深山船家》作为“二十世纪末乡村图景”,彭辉导演选择以《空山》和《王老汉和他的儿女们》表现他眼中的乡村图景.《山里的日子》聚焦于邓友仁一家和乡亲们的真实生活,这些农民在纪录片中在没算种子和人工的情况下,一亩地产一千斤稻,收入500元,还要除去100元抽水费、50元肥料钱,在嫁女的时候有繁琐的“仪式”,会为了抽水问题而打架.《深山船家》中可以看到“张家长”一家从事“船工”这一个古老营生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到国华妻子对繁华城市的向往.《空山》中的农民饮水全靠背,会唱山歌,会因为在修路的时候因占用了邻村种菜的土地而起争执.《王老汉和他的儿女们》中的乡村教育工作者王老汉.一个好的拍摄角度往往能够为片子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些初期的农村题材纪录片中,虽然真实的反映了农村当时的一些现状,但是观众在观看这些纪录片时,通过这些人物和事件,容易把农民定位成生活贫困渴望外界生活、贪图小利不顾全大局、仍然从事一些老旧的活计或乡村教师等一些较为单调乏味的形象.

而在新时代所能够看到的农村题材纪录片中,所展现的农民的角色趋于多元化.导演们的视线由点到面,开始转移到全国各地的农村,例如同样是个人风格很强的纪录片,顾晓刚导演的《种植人生》塑造了回归乡村的“都市白领农民”老贾.由云南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好在了,我的家》则把目光聚焦于云南的少数民族,塑造了留守家乡为家乡做出贡献的新时代农民,例如第一集中开辟了观鸟池的小何,第九集中的和杰林.黎振亚导演的《了不起的村落》更是把眼光落在了全国各地的特色乡村上,如第一季第五集中能歌善舞的老达保村民、第一季第九集中古老文字“东巴文”传承者达祖村村民、第二季第五集中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的“疍家人”.从这些变化中不难看出,之前的农村题材纪录片的农民形象比较固定和单薄,而现在的农村题材纪录片不仅表现了某一位农民,还表现了农民这个群体,不仅有汉族的农民,还有少数民族的农民,观众从中看到的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而是拥有更加多元的形态,是乡村中的致富带头者,是乡村习俗的守护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虽然有些纪录片还在表现贫困的农村,但已不是主流.

三、农村传播趋向现代化农民媒介素养提高

进入信息社会之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上的差距被转移为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具体表现为农村村民在接受来自外界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上远远赶不上城市居民,这种信息渠道和资源的匮乏直接造成了农村村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知沟”.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地位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①,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前期的纪录片作品中,极少见到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因此,我们会看到《阴阳》中在迟迟不下雨的情况下,村民试图通过求雨算卦来解决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村民难以通过现代传播工具了解到凿井而不出水的科学原因,才会形成影片中村民迷信的形象.《山里的日子——嫁女》中女兒从城里带回的一台电视机,成为了她在城市生涯中得到的最珍贵的收获,甚至可以看到全村的小孩都闻讯跑到这家人家里看电视的场景.由此可见,欠发达的农村传播情境成为“知沟”的原罪,而这种现象在早期的一些纪录片中都有体现,因为获取知识的差距而产生的“知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巨大的知识鸿沟由于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开始得到填补,关于“媒介素养”,英国学者大卫·布金汉姆将它定义为社会成员“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按照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领袖会议”的定义,媒介素养是“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②这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其一是外来人员的传授,例如《种植人生》中的“新时代农户”在乡村进行理论指导和以多媒体为媒介工具的经验传授方式,这种方式展现了其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和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娃儿》中的教授和高学历知识分子通过投影仪对儿童的父母进行教育,展现了其媒介信息查询能力和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其二是村民本身传播实力的加强,例如《好在了,我的家》中通过互联网开辟的新型销售途径以及通过传播工具获取当下最先进的一些产品培育模式,同样可以看到村民本身媒介素养的提高.农村与城市之间“知沟”的缩小使得获取信息资源两极分化没有之前那么严重,村民可以通过获得信息的方式使自己不再处于被动之中,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加良好的媒介环境.这种变化说明了农村传播的进步,也说明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更说明了农村改革开放影响的深入性.

四、结语

在改革开放初期,纪录片中的农村是贫瘠的,在当代纪录片中,为观众展现了农村的新面貌,由这些变化可以窥见四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农民逐步享受到了改革的春风.最质朴的农民为自己的未来、乡村的未来而奋斗,在这四十年中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致力于农村的发展,在这改革的大势之中,往前迈进一小步,而纪录片的作用就是把他们的这一小步记录下来.殊不知,在这小小的记录中,四十年风雨中的农村发生了剧变,农耕文明有了新的注脚,成为改革开放中的一大步.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2011,215.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2011,219.

参考文献:

[1]洪妍.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题材纪录片的价值[N].中国艺术报,2012-6-18(06).

[2]韩佳璇.从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看当下农村的公共社会议题[J].大众文艺,2016.

[3]谢忠波.透过人文情怀,传递心灵感动—农村题材纪录片人文内涵探析[J].纪录时代,2017.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题材纪录片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10320066Z.

作者简介:刘水灵(1998-),女,湖南长沙人.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本科生.

总结:本文结论,这是关于经典农村和农民专业范文可作为农村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农村和农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农村引用文献:

[1] 农村和农民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农村和农民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农村和农民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农村和农民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3] 农村和农民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农村和农民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8000字
《从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题材纪录片的变化看农村》word下载【免费】
农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