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太原锣鼓指挥艺术风格

主题:锣鼓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2

简介:本文是关于艺术和文化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跟锣鼓类论文如何写.

艺术和文化论文范文

锣鼓论文

目录

  1. 一 太原锣鼓指挥的重要性
  2. 二 太原锣鼓的指挥形式
  3. 三 太原锣鼓的指挥流派风格
  4. 四 太原锣鼓指挥风格的培养
  5. (一)对原作曲牌的深入体会和正确理解
  6. (三)專业知识系统化与立体化
  7. (四)与乐队成员深入沟通
  8. (五)熟悉各种乐器的艺术表现特色
  9. (六)发挥自我个性形成指挥风格
  10. 五 结语

摘 要:不同音乐指挥对应的艺术风格存在很大区别,这种艺术风格反映了其对音乐的领悟.音乐指挥领悟乐器音色的过程中,结合其理解能力,融入对音乐的想象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使音乐作品呈现出不同形式,使音乐艺术表达风格多元化.本文从将从不同角度对太原锣鼓指挥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包含太原锣鼓指挥的重要性、形式、流派风格以及独特风格的培养.

关键词:太原锣鼓;锣鼓指挥;艺术风格

一 太原锣鼓指挥的重要性

音乐的艺术风格,代表着不同时代、各个民族、各大艺术流派创作的作品当中呈现出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名优秀的艺术家或是一个精湛的艺术品必然形成了其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指挥艺术也不例外.指挥风格代表音乐指挥者的智慧水平步入成熟阶段,相比初步阶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不是所有音乐指挥者均可以展现其特色,仅仅创新力较强以及相对独特的音乐指挥者,才可以展现其指挥风格变化.

锣鼓指挥,是近年来在太原锣鼓艺术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表演形式.在现代鼓乐指挥艺术在演奏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指挥者所具备的技法水平,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等,直接决定着整个鼓乐团队表演的效果和水平.太原锣鼓指挥艺术风格代表着鼓乐队以及文艺创作过程形成的长期稳定性的总体特色.一个好的锣鼓指挥,可以调动整个乐队的恢弘气势.所以太原锣鼓指挥风格代表了指挥者的精神特质,以及创作内容、与音乐表现形式的融合.同时因为太原锣鼓指挥的出现,使得太原锣鼓这一门地方艺术更加专业化,为整个锣鼓队的表演带来的画龙点睛的功效,因此太原锣鼓指挥地位极其重要,尤不可缺.

二 太原锣鼓的指挥形式

太原锣鼓指挥在统一之前,是没有固定的指挥方式的.根据当地艺人讲解到,在整个太原大大小小的村落中,都会有一个锣鼓队,并且指挥方式各自不同.后来锣鼓艺术发展壮大之后,为了需要在排练过程当中、表演时,能够更好的配合融合在一起,所以才把之前各具特色的指挥方式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了统一的制度.因此,太原锣鼓指挥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不同的时期:

(1)改革开放前:太原锣鼓以鼓为乐器之首,每一个锣鼓队都有一个专门敲打节奏点的鼓,通常人们称之为“鼓王”.在准备表演时,或者是在更换曲牌时,由“鼓王”率先敲击曲子的前四个小节,以此来提醒整个锣鼓队需要演奏的是哪一首.在此阶段,也有写锣鼓队为了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起势时,领鼓的人会加入挥动鼓槌的动作来进行表演.在这一时期,体现出来的整体风格是,队员之间的默契,心灵相通.在演奏过程中,靠耳朵、眼神交流,以此来达到演奏过程中的力度、速度的变化,以及“对打”这一形式的预备.

(2)改革开放后:随着时代变迁,根据社会需要,学习和表演此门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多.太原锣鼓的发展需求已经不能单单靠队员之间的默契了,独立出来的指挥者逐渐代替了以鼓为首的指挥形式.通过艺人们的专业判断和探讨研究,为了使太原锣鼓事业壮大发展,在排练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统一,形成了一套统一的指挥手势.在此后来也出现一批专职的指挥者,他们常常站立在整个锣鼓队最显眼的位置,双手持红、绿两种不同颜色的令旗,嘴含口哨,再配合各自风格的肢体动作来进行对整个队伍的指挥.

三 太原锣鼓的指挥流派风格

太原锣鼓的指挥产生时间不长,根据不断地表演实践,和专职人员的不断探索,80年代之后,锣鼓指挥分成了四大流派,并以认师为徒的方式传承至今,可以说是锣鼓指挥有了更完整化的体系.

四大流派的指挥风格各具特色,分别是:霍金升的传统指挥形式,他是太原锣鼓指挥鼻祖,并且创造了“对打形式”,为未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流派奠定了基础.王冶太的幽默诙谐风格,借鉴了民间灶火中的表演形式,将其游戏舞蹈的动作,融合了舞狮、背棍等多项灶火表演的动作,在传统的指挥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李春生和张爱仙的英武洒脱风格,将戏曲中夸张的武术动作演化成指挥动作,张爱仙是李春生的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此种指挥风格上体现了一种女性的刚劲美,将这种指挥庚哥发挥到了极致.冯连宝的刚劲稳进风格,学习了艺术体操的表演形态,将体操中部分优雅的动作,融合进指挥中.

每个派别虽风格各异,但在指挥形式上亦有相似之处,均有旗语.指挥旗分成红旗和绿旗,通常指挥者左手拿绿旗,右手拿红旗.红旗代表队形的转换、特殊动作的展示,绿旗代表着锣鼓敲击的强弱力度和旋律的变化.在现代指挥风格中,旗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指挥是锣鼓队的掌舵者,那么旗语就是掌舵者的灵魂.

四 太原锣鼓指挥风格的培养

锣鼓指挥要保持自身艺术风格,并获得指挥艺术较高的成就,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原作曲牌的深入体会和正确理解

音乐指挥者并非直接创作乐谱,其基本任务是重现原谱的思想内涵,这一点与作曲家迥异,其如同戏剧演员般,要想呈现出更好的戏剧效果,则需要了解剧本、同时对自己所扮演人物生活的历史背景、性格特点、思想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而锣鼓指挥者也不例外,只有对演奏的曲牌一是要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对原谱全面掌握,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指挥风格进行设计.指挥者自身的社会地位、思想观念、艺术形式、审美意识的差异,对同一作品的领悟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其在“再现”原作基础上的创作,也会导致其艺术风格差异,根本原因在于指挥者个性因素导致.从这一点来看,指挥者的劳动带有创造性,展現出了其个性化的特征.欧洲国家有“指挥之王”之称的卡拉扬,他的成功是指其忠实原作,对作品进行打磨,或是精心布局,丰富其音乐形象.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者,那么指挥者的艺术风格应当尊重原作,并保持良好的艺术效果,或是加以创新.而演绎音乐作品过程中,指挥者以及作曲者存在很大差异,指挥并非作品直接创作人员,而是呈现出原谱的思想内涵为主,展现自己的艺术风格为辅.

(二)掌握锣鼓指挥艺术的基本表现形态

随着近现代音乐艺术的高度发展,太原锣鼓指挥艺术的技法亦愈加丰富,风格多样、精彩纷呈.尽管如此,从基础理论方面来看,指挥艺术中的动作、眼神和口头语言表述仍然是最基本的三大形态.

1.动作.太原锣鼓指挥艺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用“动作”来表达“语言”.这是指挥艺术的核心手段.除了要把握总的音流之外,诸如用动作向锣鼓队说明、表达音乐变化的各种手势都是对总的音流予以充实、深化、支撑的绝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指挥者,从概括性地统领到音乐细节上的描绘,都是通过内场丰富的动作语言来完成的.指挥的双手绝不是单纯的挥拍,而是通过动作“说话”来解读作品.动作能力对任何一位指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用娴熟的动作流畅准确地解读作品、用清晰的动作同演奏家如鱼得水般地默契合作、用潇洒而富于美感的动作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用精准细腻的动作展示指挥者驾驭乐队的水准和较深厚的学养.

2.表情.面部表情是指挥者传递意图,并同演奏者进行心灵沟通最微妙、最有效的手段.其中包括眼睛、面部表情和头部恰当有限的运动在内,只要表达适度得体均具有指挥意义.目光的交流可以传递内心的情慷、在许多特定的环境下它比动作或讲解简单得多,也更容易被接受.因此,表演预备前指挥者用目光迅速扫视全体演奏者,当看到大家严肃认真、充满期待的准备状态时,指挥者会得到来自乐队成员的鼓舞.同时,指挥者镇定、诚挚的目光也为演奏整体带来稳定感和全神贯注的演奏状态.不同情绪的音乐,要有不同的表情变化,不能只有一副面孔,恰当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这一手段,可以有效地诱导和启发演奏者更加积极主动地表现作品.因此指挥者要掌握好面部表情的运用,通过眼睛观测队员,并以合理的面部表情向队员传达感情用意.

3.语言.指挥者语言的应用是指在排练阶段由指挥者做启迪式的说明讲解或提出有关演奏处理上的要求.所以要做到有效的配合,每一个指挥者都需做到:有的放矢、简洁洗练、有趣内涵的说话方式,有效快速的传达意图,形成更和谐的演奏与配合.

(三)專业知识系统化与立体化

作为指挥,应该与时俱进,提高学习能力,获得更为宽泛的,同时也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学习指挥专业知识.学习关于指挥艺术的专业图书、文章、视频等,思考、归纳,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借鉴综合,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需掌握太原锣鼓指挥艺术的十字要诀:齐、和、头、尾、值、听、讲、变、比、情.

2.学习作曲专业知识.懂作曲知识不代表指挥者一定是会作曲,只是使指挥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曲牌内容,根据音乐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

3.学习演奏知识.这对于一个乐队指挥来说重点.不懂演奏知识排练起来将会十分艰苦,但任何一位锣鼓指挥也不可能什么乐器都能掌握,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事情.如果指挥者能较孰练地掌握一种乐器,懂得在演奏上的一般规则,就可以触类旁通地了解各种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这还是可能和可行的,许多指挥大师正是如此.

(四)与乐队成员深入沟通

我国影响力较大的音乐指挥家黄贻钧对演奏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强调自身属于乐队的一部分,在演出过程中以指挥者以及普通团队的身份,保持整体的协调性.指挥者属于整个锣鼓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挥者需要充分让全体演奏人员保持高度热情,对每次排练投入全身心,并向演奏员呈现出指挥者所有动作,呈现出动作细节.指挥者要让全体队员领悟作品思想内涵,使其在演奏当中呈现出“所扮演的角色”,执行指挥命令,与其他成员动作一致、相互协调,才可以完整呈现出演出.而不同的鼓手需要全面的领悟指挥者指令,才可以通力合作,达到指挥者要求,呈现出作品艺术性特征、给予听众美的享受,达到更好的音乐效果.

(五)熟悉各种乐器的艺术表现特色

任何乐种的演奏都离不开乐器.乐器是乐种展现本身艺术个性时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色彩基础.由于乐器的结构以及材质的差异,使其呈现出不同的表达风格.太原锣鼓的乐器主要分为大家具,重扣重击,粗犷阳刚,包括堂鼓、铙、钹.小家具则轻敲细打,细腻阴柔,包括马锣、小战鼓、绞子、二钹、手锣.这些乐器有的雄浑刚劲,有的高亢兴奋,有的凄婉阴柔,性能不一.各个乐器特长不同,指挥者应当掌握所有乐器的特色,才可以实现艺术风格多元化,加以创新.

(六)发挥自我个性形成指挥风格

太原锣鼓指挥与其他指挥存在很大差异,其并非利用口令、文件或是公告等传播信息,或是提出指令,而是以锣鼓指挥指挥者的肢体动作、眼神等发布指挥.因此,太原锣鼓指挥艺术家风格展现出其个性化特征,以及对曲牌的领悟,利用其双手,将其个性展现在不同音符理解当中,锣鼓指挥的艺术风格是建立在指挥家对曲牌的全身心创作基础上形成的.而指挥的艺术风格反映出指挥家对不同乐器的认识、对总谱细节的全面化研究、对其个性特点以及指挥特色的呈现,表达了指挥者鲜明的特色、独特的风格曲调、指挥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指挥家掌握创作者时代背景差异、多元化音乐风格形式的表达、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艺术特性.指挥家自身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了其对传统音乐艺术的不同理解,也是指挥家对双手的最高敬意.

五 结语

根据对太原锣鼓指挥艺术的综合分析,锣鼓指挥者要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应当对原作品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这是指挥的基础.原作曲牌为乐器配置提供了基础、给予了演员相互配合的依据以及指挥动作选择的主题,如果没有原作,就无法根据指挥棒创作出全新的音乐形象.太原锣鼓指挥流派对应的艺术风格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艺术风格反映出了其对音乐领悟的差异.音乐指挥对不同乐器的领悟,以及表达能力,包括对创新音乐声音表现形式的差异都会导致最后演出效果的差异.而鼓曲作者对作品的理解差异,也会导致音乐艺术表现风格的多元化.此外,锣鼓指挥者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以及文化风格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了音乐指挥特色,导致了锣鼓指挥者音乐风格领悟力的差异,也是导致锣鼓指挥艺术风格多元化的重要原因,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着个性化的指挥艺术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常峰,张雨林.太原锣鼓[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 关文荣.音乐指挥艺术风格研究[J].艺术品鉴,2019

[3] 秦鹏.音乐指挥艺术风格的形成研究[J].黄河之声,2019

[4] 王玉娟.太原锣鼓的艺术特色及价值功能[J].黄河之声,2014

[5] 韩晓莉.太原锣鼓探究[J].中国音乐,2013

[6] 赵希琛.太原锣鼓流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7] 崔秀清.太原锣鼓研究[D].山西大学,2008

作者简介:何霞,女,1995年9月,汉族,四川泸州人,四川轻化工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

指导教师简介:吴踊,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四川轻化工大学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MYZC2019-6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

总结:回顾述说:此文为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锣鼓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艺术和文化本科毕业论文艺术和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锣鼓引用文献:

[1] 艺术和文化论文范文集 艺术和文化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2] 艺术和文化论文怎么写 艺术和文化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8000字
[3] 艺术和文化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艺术和文化论文例文2万字
《太原锣鼓指挥艺术风格》word下载【免费】
锣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艺术和文化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