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话《军工文化》创刊

主题:遥远军工文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0

简介:关于对写作《军工文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军工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军工文化》论文范文

文/曾良才

我当中同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政治部部长时,就一直想办一份公开发行的文化刊物.当时,集团有一份政工刊物《航空政工研究》,创刊于航空工业部时期,由政治部主管,沈飞公司主办,办得很好,但由于是内部刊物,影响有限.同时,西飞公司也有一份内部刊物《企望》,由工人诗人王德芳先生担任主编,老先生一直想把刊物升格为公开刊物,找我商量,希望先把刊物升格为集团刊物,这样便于他通过省里朋友努力去争取申请一个公开刊号.我非常赞同他的想法.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西飞党政领导的支持,刊物遂改为政治部主管,西飞公司主办.后来,王德芳先生动用了所有关系,努力了很长时间,直到退休都未能如愿.

后来,贺仲明同志任主编,他也是宣传战线上的老朋友了,政工理论文章写得非常好.适应当时形势的发展,将《企望》杂志改名为《企业文化纵横》,仍然是一份内部刊物.

2007年初,已是主管出版和集团众多科技刊物的领导肖治垣先生到我办公室,我和他探讨能否请他帮助申办一个政工类公开刊号,他说申办一个新的刊号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有一个机会,他手里正好有一个杂志,原单位办不下去了,准备把刊号收回,如果论文范文能批准改刊名,我们就可以拿过来用.高兴之余,我们当即商定,立即启动相关申报程序.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国家论文范文批复将刊物定名为《军工文化》,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

《军工文化》杂志的创办成功,首先要感谢肖治垣同志.

公开刊号有了,但如何办刊,我是个外行,心里没底,我的好朋友《凤凰周刊》张健先生就担忧地告诫我“曾部长,刊物不好办,责任重大,政治上有风险,经济上压力更大,弄不好就亏得一塌糊涂.”

怎么办?没有一分钱的经费,没有一个办刊的人员编制,仅有一个公开的刊号,对我是一大挑战,对政治部也是一大挑战.

我和政治部李红旗等几位领导反复商量,围绕三个问题研究,一是刊物如何定位,二是选谁来办,三是用什么机制来办.最后达成共识,既然要办,就一定要办好,办出特色.

一是定位.《军工文化》杂志不是一本企业的刊物,也不是一个行业的刊物,是中同唯一一本军工文化建设的公开出版物,应是大军工,大平台,大视野.所以我们决定成立一个高层的顾问委员会,请国防科工委主管文化建设的领导、国资委宣传部的领导、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防邮电工会的领导、各大军工集团、军工院校主管文化建设的副书记或副总担任委员,请原论文范文常务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徐惟诚老先生担纲主任.还请了国内知名的企业文化专家贾春峰、孟凡驰、魏杰、马仲良、王成荣、司马云杰、许晓平、黄新惠、赵春福、华锐、韩旭、杨文上等担任顾问:同时,成立一个强有力的编委会,由十大军工集团和各军工院校主管文化建设的政治部或宣传部领导组成.在杂志正刊首发之际,在云湖度假村召开首发会,请上述两部分人员与会共商刊物发展之路,徐惟诚先生亲自到会讲话,集团副总顾惠忠到会代表集团致辞.我汇报了刊物出版的筹备情况和今后发展的思路.

会议形成共识:《军工文化》姓“军”,定位要高,质量要高,品味要高.一、坚定地与党论文范文保持一致,紧扣中国军工发展的同家战略,充分发挥军工文化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的导向、保障作用,体现国家意志:二、坚持高质量、高品位办刊,每期都力争有高质量的文章服务读者,请国内知名的企业文化专家赐稿.三、走服务军工文化建设的品牌之路,突出宣传军工名企文化,要把杂志覆盖到军工每一个企业,困难的企业就免费赠送.(从正刊第一期起,每期免费送到企业达六千多本.)特别要突出宣传军工知名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经验、新成果、新人、新事.

二是选人.谁来办刊?当时我们考虑办刊的人一定是文品、文才、文风都强的人,首先是文品要强,品德好,刊物是党的喉舌,一定是和党同心同德的人.其次是文才要强,是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专家.再次是文风要强,创业者必须能吃苦、能创新、能奉献.经过几番比较,最后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两个人身上,一位是《企业文化纵横》前任主编贺仲明同志,当时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他对企业文化建设情有独钟,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阅历,特别是有丰富的办刊经验,更重要的是有办好刊物的热情和论文范文,有创新的思路,有不怕困难的执着精神.另一位是《企业文化纵横》杂志的副主编姚远同志、他当时很年轻,刚三十出头.他当编辑时我就认识,小伙子在上大学前,当过清洁工搬运工,当过押运货车的保安,大学期间一边打工一边听课的难看,炼就了他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在各种挑战面前云淡风轻的人生睿智.他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独特研究,思维也很敏捷,写过很多大块头文章.这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化积淀,他把儿子的培养交给了当教师的夫人.把能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阅读和写作,长年的读书底子才有了熠熠生辉的散文、小说集《论文范文流年》和报告文学集《天之舞》.于是,经请示集团领导,政治部给西飞公司发出了一份特殊的借调函,借调贺仲明、姚远两人到北京来办《军工文化》杂志.这件事得到了西飞党政领导的特别关照和支持,特别是当时主管西飞政工系统的党委副书记孙洪波同志,亲自出面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很快让两人成行.时任西飞总经理的高论文范文同志亲自给我打电话说,他们两人的工资奖金由我们公司来负责.

在大北窑一间租来的民居楼里,《军工文化》杂志出版发行的历程开始启航.贺仲明、姚远两人不负论文范文,两人9月底到京,11月就出了试刊第一期,12月出了试刊第二期.2008年元旦一过,正式的《军工文化》杂志就步入了每月定期出版的轨道.这不能不说创造了一个奇迹.两个人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撑起了一份月刊,对于专业办刊人士来说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他们两人做到了.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网络功能,聘请了当时分别工作在试飞院的姜丽丽、西飞的雒海军、黎明公司的贾金莉以及武汉仪表公司的杨关等同志担任*编辑,既负责组稿还负责改稿.姚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外公关事务上.为了拜访和求见某些集团的领导,往往在办公楼外面一等好几个小时.愣是凭着这种精神,杂志很快就在十大军工集团打开了局面.节假日,当所有人都在享受长假的休闲与快乐时,贺仲明、姚远两人却在吟诵论文范文上流出生命的乐章.从组稿、改稿、编稿、设计封面、排版、联系印刷厂、校对、发行,这其中的困难和艰辛,委屈和失落,无法诉说,一老一少两个从黄土高坡上走来的陕西汉子,用华山论剑的气魄扛起了《军工文化》的大旗.

三是机制.办刊物,常规的路子是向集团要编制、要经费.但对《军工文化》杂志来说,此路不通!当时两办发文,明令企业不能办报纸,此时要人要钱办刊物只能是死路一条.《军工文化》杂志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子,用市场机制办刊.人自己选,钱自已筹,自负盈亏,自办发行,合法经营.办刊要钱,从试刊第一期开始,每期一万多册,每期各类成本就要十几万,政治部是清水衙门,拿不出钱,逼得我们想了两招,一招拉广告.当年政治部正在组织职工服装大赛,全国有一百多家服装企业都参与投标.我们抓住这一契机,主动联系了一批知名服装企业,建议他们利用《军工文化》这个平台,向全国几千家军工企业宣传他们的品牌.军工这个大市场一直是服装企业渴求的大蛋糕.《军工文化》的平台优势,赢得了服装企业的青睐,收获了第一桶金.二招推出一批高端栏目,请企业帮助协办,一个栏目一个企业协办一年,收费不高,平等协商,三、五万不少,十万也不多,互惠互利,当然第一批协办的企业都是本集团的大厂大所.创刊第一年两招收获了二百多万,除掉成本,还为来年准备了一点经费.同时,在刊物的发行、广告刊登、员工的工资奖金等方面都采取了与市场接轨的办法.创刊十年来,《军工文化》杂志没有要集团一分钱,年年盈利,实属不易.这一不易,来自于姚远同志玩命的付出和创造性地劳动,来自于编辑部几位帅哥*的论文范文和强大的协同力和执行力.

我衷心地感谢他们.

我衷心地感谢那些在杂志初创时期鼎力相助的领导和朋友们,是你们的关爱,浇灌了《军工文化》这棵小树苗,使它今天长成了一棵大树.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军工文化》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遥远军工文化引用文献:

[1] 《数据库应用》课程网站设计 开题报告范文
[2] 教育研究论文写作一般格式 《教育研究》杂志论文格式
[3] 谈论文写作及论文界一些事情 《谈节约》作文仪论文
《话《军工文化》创刊》word下载【免费】
遥远军工文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