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初中教育论文范文参考 初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初中教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4

初中教育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初中教育论文范文参考: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
  2. 第二篇初中教育论文样文: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
  3. 第三篇初中教育论文范文模板: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
  4. 第四篇初中教育论文范例:中国教育不平等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5. 第五篇初中教育论文范文格式: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100篇免费初中教育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您写初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的优秀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初中教育论文范文参考: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

教育均衡化是近年来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愈演愈烈的竞争趋势和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及西安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本论文从地理学区位论的角度出发,利用空间网络分析方法,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空间布局的均衡性进行研究,对西安市乃至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为此,本论文选题定位于基础教育均衡的系统性研究与实证分析,立足于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学校布局为切入点,以西安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展开研究,为进一步制定西安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首先,通过现状分析揭示城区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学校区位与居民居住区位的空间点格局类型;其次,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度基础教育学校资源配置的水平和类型以及区域差异程度、探究学校空间布局的效率与公平性;最后,根据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定量和定性的判定了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①近10年,西安市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增长迅速.②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年上升,耦合类型依次为勉强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2002-2005年为教育滞后型,2006年后均为经济滞后型.

2.居民点和校点的空间分异研究.

通过对研究区内156所初中、324所小学、2532个居民点从分布现状、分布密度和点格局类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碑林区居民点和小学校点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但和初中校点的分布存在差异性.新城区、雁塔区、未央区和灞桥区居民点和初中校点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但和小学校点的分布存在差异性.莲湖区居民点和小学校点及初中校点的空间分布均具有一致性.

3.基础资源配置水平的测度、分类与均衡性分析.

①构建了测度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加权指数和模型计算小学、初中的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依据该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分为Ⅰ(高质量高配置高经费)、Ⅱ(中质量高配置高经费)、Ⅲ(中质量中配置高经费)、Ⅳ(中质量低配置低经费)、V(低质量低配置低经费)五类.分类结果显示,西安市城区小学和初中教育资源的投入都有向本身就有优势的学校倾斜的倾向,这会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化.并且教育存量与流量具有相同趋势,这也将加大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

②运用差异系数来分析小学和初中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结果显示:在2012年,雁塔区、灞桥区小学和初中的资源配置综合水平都是均衡的,碑林区和新城区小学资源配置都是均衡的,初中资源配置都是不均衡的;未央区小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初中资源配置均衡;莲湖区小学和初中的资源配置都是不均衡的.

4.基于ArcGIS网络分析中的服务区分析和可达性的哈夫模型分别从基础教育学校空间布局的效率和公平来分析其所承载的教育资源的空间均衡性.

①学校服务区效率分析.在53个街道中:小学和初中服务区覆盖率最高的是碑林区,最低的为灞桥区,两者之间的差值小学为0.55、初中为0.5.小学和初中服务区重复覆盖度最大的是新城区,最小的为灞桥区,两者之间的差值小学为0.56、初中为0.47.服务区覆盖效率较好可以保持现状的街道小学和初中均占39.6%;效率良好在将来需要完善的街道小学占56.6%、初中占52.8%;效率较差需要调整的街道小学占3.8%,初中占7.6%.服务区重复覆盖率低、效率较好可以保持现状的街道小学占70%,初中占64.2%;重复率较低、效率良好在将来需要完善的街道小学和初中分别占18.9%和20.8%;重复率较高、效率较差需要调整的街道小学占11.1%,初中占15%.

②居民区就学公平性分析.在2532个居民点中:到小学和初中可达性较为理想、公平性较好,可以保持现状的居民点分别占3%和9%,可达性能够接受、公平性尚可,但在将来需要完善的居民点小学和初中均占60%;到小学和初中可达性较低、公平性较差,需要调整的居民点分别占37%和31%.

③学校布局公平性分析.在324所小学和156所初中里,学校布局公平合理可以维持现状的小学占39%、初中占34.6%;较为公平合理但在将来需要完善的小学占47%、初中占45.5%,其中资源配置稍有冗余的小学占27%、初中占25.6%,资源配置稍有不足的小学占20%、初中占19.9%;公平性较差需要调整的小学占14%、初中占19.2%,其中资源配置冗余较多的小学占3%、初中占5.8%,资源配置较为缺乏的小学占11%、初中占13.6%.其中,未央区和碑林区的小学和初中接近公平合理的比例均最高,灞桥区均最低;莲湖区的初中没有需要调整的学校,公平合理的程度也很高;碑林区和新城区小学都没有学校教师配置过剩,生师比过低的学校,没有产生资源的冗余;新城区初中需要调整的比例最高.

5.基于前述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①增加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②基于泰森多边形和邻域分析建立“大学区”资源共享互助模式.③建立布局结构均衡合理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空间体系.④从空间可达性的角度在基础教育学校布局阶段提供给区域范围内所有学生相对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⑤基于哈夫模型,利用ArcGIS重新规划出各个学校在空间布局上相对均衡的新学区.

第二篇初中教育论文样文: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数学史教育价值的发现和重视,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从HPM的历史、文献综述、理论基础、教育价值、实际调查和行动研究入手,论述了初中数学教育融入数学史的意义、初中数学教育融入数学史的内涵、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策略等.这篇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仔细追溯了HPM的发展历程,概括了中国近30年数学教育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整体情况,定义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涵义,明确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理论根据,揭示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价值.通过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发现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要深入分析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有效地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真正利用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为数学教育服务.二、通过初中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的调查、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调查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料的调查,基本掌握当前初中数学教育中数学史融入的现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掌握数学史知识总的情况可以,但是与课标的要求有差距.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不令人满意,表现在有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同时也没有很科学的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形式单调,涉及的内容不是很广泛.三、从教师、教学和教材三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策略.明确了数学教师数学史素质的涵义,提出了增强教师数学史素质的策略和途径.认识到数学史融入教学中有直接融入法和间接融入法,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形式.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要采用多种呈现的方式,内容要丰富和广泛,要考虑文化的多元性等.同时也介绍了信息技术在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四、虽然前人已经研究过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但是关于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入数学史的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研究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看成是一种教育现象,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来探讨这种教育现象.在研究的过程中,以提高数学教育的有效性为目标,积极推动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研究和行动的反思.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理解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第三篇初中教育论文范文模板: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

教师结构变迁可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可以满足学生发展之需要,同时可以满足教师个体及其群体发展需要.因此,教师结构变迁具有教育教学发展的工具价值,学生发展的社会价值、工具价值以及教师自身发展价值.但是,教师结构变迁未必能取得其应然的功能效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统计、访谈、历史比较和推理计算等方法,通过对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地缘、学历、性别、专业、身份、年龄结构五十多年发展变化情况的研究发现,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特别是相关政策以及社会环境、自然因素影响,西部农村地区外省、外县籍教师比例总体在持续减小,本地教师数量及比重总体在持续增大;中专学历教师总体是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学历的历史主流,但近十多年其小学专科、本科教师比重总体在持续增加.本专科学历中学教师比重在计划经济时代比较高,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专科特别是本科学历中学教师比重有继续上升趋势.

在社会动荡和单纯追求教育数量快速发展时期,公立中小学正式教师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且小学正式教师比例下降幅度大、下降趋向明显,中学正式教师比例下降幅度相对小.改革开放和教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以后,中小学正式、非正式教师比例呈相反的发展方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女教师增长速度比男教师快,而高中阶段男教师增长速度比女教师快.但不论中学还是小学教育阶段,男教师总量和比例在任何时期都超过了女教师,而男女教师性别比总体呈降低和减小趋向.目前农村地区男女教师性别比达到了历史最小值.高中教师的师范专业化程度高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师范专业化程度高于小学教师.20世纪90年代前,师范专业毕业的小学教师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其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小学教师比例呈相反的发展趋向.2000年前农村中学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其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比重呈现下降趋向;2000年后中学师范专业毕业教师比重呈相反的发展趋向.在教师年龄结构方面:(1)小学教师队伍中25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长期不稳定,但该年龄段小学教师比例长期高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比值长期高于高中教师.(2)小学教师队伍中26-35岁青年教师所占比重一直比较稳定,而该年龄段中学教师所占比例长期不稳定;小学、高中36-45岁中年骨干教师在教师总数中所占比例一直不稳定,但除个别年代外,该年龄段初中教师发展总体平稳.(3)小学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前、初中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重在2000年前持续下滑,从该年之后则开始持续增长,而高中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重一直保持了增长态势.(4)小学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始终在增加,初中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前持续减少、以后又持续增加,高中教师队伍中50岁以上在教师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表明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初中教师老龄化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高中教师中年化趋向明显,但老龄化速度在下降.

其中,有些农村教师结构呈现向前发展、改善的特点,有些教师结构呈现出倒退状况;有些农村教师结构呈现出积极的正向功能,有些农村教师结构呈现出负向功能.但总体而言,外省、外县籍教师的正向功能总体在减弱,本地、本县籍教师的功能在逐步增强;教师学历发展的正向功能在增加,但教师学历提升的负向功能一直也存在;一个时期、一个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师范专业化的正向功能在增加,而另一个时期、另一个教育阶段教师队伍非师范专业化的负向功能也在增加;女教师数量、比例上的功能在增强,男教师数量、比重上的功能在减小;改革开放前非正式教师的功能总体在逐渐增强,正式教师的功能在逐渐下降.改革开放后正式教师的功能总体在逐渐增强,非正式教师的功能在逐渐下降.但随着师范专业毕业生进入非正式教师行列,非正式教师的正向功能总体在增加;教师年龄结构方面,小学25周岁以下和50岁以上教师因比重上的优势所起的作用一直大于中学教师,35岁以下小学教师因比例稳定一直能发挥稳定功能,40岁以上高中教师也一直能发挥稳定作用,但50岁以上高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一直在下降.因此,一个时期、一个教育阶段的一种教师结构变化具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性,另一个时期、另一个教育阶段的另一种教师结构变化也可能存在发展的不合理性.为促进西部农村教师结构的正向、合理化发展,本文根据西部农村教师结构发展特点预测了其发展趋势,并针对农村教师地缘、学历、专业、性别、年龄、身份结构变化效果制定了教师学历、性别、年龄结构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教师结构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以及教师教育政策建议与方式.

第四篇初中教育论文范例:中国教育不平等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调节收入分配政策的实施,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适度缓解,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仍较大.201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近十年的基尼系数,其中,2013年基尼系数为0.473;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为0.61,世界银行发布的2010年世界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44.按照国际上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标准,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较大,在世界上也处于较高水平,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成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思考的问题.

国内外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多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工业化、全球化、垄断和权力收益、代际收入传递性等角度展开分析,从教育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笔者认为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个体或群体在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的配给上不平等造成的,其中,教育不平等就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教育是影响个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历史上,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都曾采取改善教育不平等来缩小本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举措,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竞争性和流动性都大幅提高,个体能力和素质在决定自身职业选择和收入水平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此外,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低收入人群占70%的国家来说,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平等,对于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能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教育不平等程度大幅下降,一些以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计算的教育基尼系数显示我国教育已经很平等,但以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来评价的教育不平等却仍然很高,尤其是,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和地区教育发展不平等问题仍很突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教育和居民收入分配在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两者又都是当前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矛盾,因此,本文选择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从我国教育不平等角度探讨其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定量测度教育不平等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作用,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有助于我国教育部门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教育投资决策,并为相关部门从教育角度制定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初中教育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初中教育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年论文、2500字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初中教育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初中教育论文范文选题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一、统计分析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问题.收集整理了我国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统计数据,通过各类指标数据分析,揭示了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类不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体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和地区教育发展不平等等几个方面.分析时,采用的指标主要有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和办学设施条件、升学机会以及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等,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

二、对国内外经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探索教育对个体收入、社会收入分配以及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分析教育对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影响时,采用两期世代交叠模型,构造了包含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函数的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刻画了个体先赋因素、家庭培养教育、学校教育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四个因素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个体间收入差距的产生根源于个体先天能力禀赋上的差距,而后天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则发挥了对个体先赋能力差距放大或者缩小的作用.对于天赋较高的个体,如果后天家庭给予其更好的教育培养机会,则将扩大其与天赋较低的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反,对于天赋能力较差的个体,如果家庭能够为其提供较好的后天教育,则可以极大的弥补其先天能力不足的弱势,缩小其与天禀赋能力较高的个体间的收入差距.因此,后天受教育机会是否平等是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

通过构建家庭和政府对公共教育与私人教育的投资选择模型,深入分析了家庭和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选择及其对社会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演变的作用.研究发现,对公共教育投资越多,越有利于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但将导致经济效率损失,而对私人教育投资越多,越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但将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兼顾效率和公平,政府需要对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投资做出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对社会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都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投资于公共教育的资源将越来越多,公共教育质量也将不断提高,最终将有利于促进社会长期收入分配日趋公平.而在公共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中,由于私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大,因此间接加速了公共教育质量的改善.发展私有教育长期来看也有利于社会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三、采用CGSS2006微观调查数据,定量测度了教育对我国居民个体收入的影响.采用多项logit模型,将样本个体收入从高到低按20%人口比例划分为五个收入组群,将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户籍、居住区域、工作行业、工作年限、家庭背景等9个变量列入模型控制变量进行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对我国居民收入提升到更高组别具有显著正促进作用,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可能获得的收入水平也越高.但不同受教育程度对个体收入提升的贡献不同,获得初中和高中学历并不会为居民获得中高等及以上收入提供帮助,而取得大专和大学及以上学历则对个体获得中高等及以上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性别、家庭背景、居住地、户籍、工作年限等因素都对个体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


https://www.mbalunwen.net/kexueqianyan/077678.html

四、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指数,并以此指数为基础,建立计量模型,定量测度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在不平等指数构建中,选取了一系列综合反映城乡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构造了全国31个省份2008年的各类城乡教育发展不平等指数的截面数据和包含1999年至2009年全国城乡整体教育发展不平等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先后建立截面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截面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显示,各地区城乡普通小学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平等对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显著正作用,而城乡普通初中教育发展不平等对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都对各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显著正作用,而城镇化水平提高则有助于缩小各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时间序列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城乡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教育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显著滞后正影响,滞后1期值系数显著为正,而城乡在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不平等指标无论是本期还是滞后各期系数均不显著,显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没有显著影响.

限于数据可获得性,时间序列分析采用的数据样本期较短,不能充分捕捉教育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滞后影响,且前述研究没有考虑高等教育不平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高等教育多在城市,农村地区较少,因此没有农村数据可供分析),研究结论可能有失偏颇.为此,又进一步以城乡家庭人均年消费支出中的教育支出差距指标做为解释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样本期扩增到29期.在VAR模型滞后期设定检验时,AIC、SC等指标均显示城乡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差距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滞后1期、6期和8期上都十分显著.对VAR模型作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在滞后20期时,城乡教育支出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34.8%,并且此后一直稳定在这一水平上,说明我国城乡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具有长期的滞后影响,城乡教育不平等能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扩大.

五、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测度了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对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各省市居民收入指标做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收入都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分析我国地区居民收入问题,需要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运用Mantel空间相关系数检验法计算了地区间各级教育经费投入差距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矩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地区财政教育投入总量差距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生均各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却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都高度相关,其中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和普通高中三个阶段的地区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差距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性都高达0.7以上,而职业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生均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差距与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稍低在0.5-0.6之间,但统计上也十分显著,说明地区各级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能够导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此外,采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空间收敛模型,检验了地区财政教育投入与物资资本投入对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收敛性的影响.各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普通小学和普通高中教育投入能显著提高各地区居民收入,地区物质资本投入差距是导致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更主要原因,我国近年来地区财政教育经费配置模式实际上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区物质资本差距对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其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作用更强.

六、考虑到地区教育投入不平等可能会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进而造成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还建立随机面板模型测算了各省市地区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各地区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提高,1999年各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贡献率还普遍为负,平均水平低至-0.223,但到2007年,已经有超过半数的省份贡献率达到0.3以上,有超过1/3的省份贡献率达0.4以上,个别省份贡献率甚至高达0.6以上,当前教育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强劲.但同时,我国各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也十分显著,集中表现为东部和西部地区整体偏高,中部地区偏低,而同一区域内部各省市间贡献率差距也较大.各地区教育投入不平等,也是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

最后,总结全文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一些缩小我国教育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研究的方向.

第五篇初中教育论文范文格式: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初任教师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关键期”.教师初任阶段的专业成长会深刻地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品质.因此,许多国家都关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对初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当下,教师成为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初任教师的发展态势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着种种责难,作为其承担者的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任语文教师,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同时背负着改革和发展教学与自我成长的双重压力.由此,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注重在真实情境中探寻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倾听故事,思考探究,以解释性理解的方式呈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实意涵和价值.

研究首先对三所学校的三位初中初任语文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型教育叙事研究,三位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处于初任成长的0-1年,1-2年,2-3年.研究关注合作教师的初任成长历程,按照其专业成长的时间顺序,展现每位合作教师在初任阶段经历的成长故事,以及这些成长故事带给他们的影响,并进行思考探究.在一年的教育叙事研究中发现,随着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时间的增长,三位初任语文教师都较为顺利地度过了入职适应期,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成长.由于三位教师各自的主客观情况的差异,以及他们各自在初任成长阶段所遭遇到的关键事件的不同,其专业成长的具体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中用“展示”的方式呈现了27个成长故事,用“讲述”的方式展开了对这些故事的理性思考.故事不同,带来的感悟也不同.文中三位合作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具备可迁移性和可复制性,但一定具备可探索性和可思考性,这些故事可以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而读者的参与和解读也会使故事的启示更为丰富.

其次,在对三位合作教师展开叙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教育叙事视角还关注了由个体汇聚而成的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群体,期望获知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此,研究从专业发展的四个维度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及其指导教师两个群体的访谈,扩大倾听和探寻的范围.一是通过众多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对自身成长经历的述说,了解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及其成长需求,同时了解校方提供的相关支持的具体方式和有效程度.二是通过其指导教师对指导经历的评说,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感受以及在指导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倾听他们对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指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点在于:在专业意识方面,应增强初任语文教师专业认同意识,培养其专业发展意识;在专业理念方面,应理解其专业理想在客观上存在不明晰性的现状,促使其信奉理念与使用理念不断切近;在专业知识方面,应优化其专业知识的内在结构,不断丰富其实践性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应重视其语文教学生成能力的养成以及其研究能力的提升.

第三,本研究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探究.把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看作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来思考,以初任为分界点,对其职前培养进行思考,对其职后成长进行审视.

在其职前成长阶段,首先,要关注师范生的成长意愿,注重语文教师职前成长中幸福感的养成;其次,应该给予师范生成长的动力,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成长能力的养成;第三,要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第四,要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质量,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反思能力的生成.通过这些培养,唤醒其专业意识,丰富其专业知识,锻炼其专业能力,为其未来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其职后成长阶段,首先,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应该主动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构建电子档案袋有利于唤醒其专业自觉,使他们学会规划职业生涯,从被动适应转为主动成长,从而把专业成长引向一条有目的、有系统、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其次,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在职业生涯初期就有意识的学做教育叙事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第三,聚焦语文课堂,锻炼和提高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成能力是其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第四,提供有效支持,完善和创新校内指导教师制度,开辟并推进校外指导教师渠道,构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指导体系,有利于为其提供更好的成长帮助.

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本研究无意于探寻普适性的结构化的理论,而是注重于从故事中得到的感悟与体会,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因此,本研究走进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成长现场,倾听他们的声音,讲述他们经历的教育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成长的思考,思考注重于点的深入而不是面的构架,侧重于从故事中获得的反思与体味,期望为读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空间,也邀请读者在研读故事中进行思考,获得更为丰富的意义诠释.

关于免费初中教育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

初中教育引用文献:

[1]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题目集 初中教育教学论文标题如何定
[2] 容易写的初中教育论文选题 初中教育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3] 初中教育管理专业论文选题 初中教育管理论文标题如何定
《初中教育论文范文参考 初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初中教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