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针灸论文摘要怎么写 针灸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针灸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6

针灸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
  2. 第二篇摘要范文:激光针灸对CIA大鼠血清IL-1β、IL-15、IL-17、TNF-α、VEGF和COR的影响
  3. 第三篇针灸论文摘要: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穴特点
  4. 第四篇针灸论文摘要模板:从三个著名案例看针灸临床研究的复杂性
  5. 第五篇针灸论文摘要怎么写:近10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规律的探讨
  6. 第六篇摘要范文: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效果及机制
  7. 第七篇针灸论文摘要范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用穴特点
  8. 第八篇针灸论文摘要格式: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历代文献研究
  9. 第九篇针灸论文摘要: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

【100篇】免费针灸论文摘要范文,可作为优秀针灸论文摘要写作参考,适合针灸方面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相关摘要写作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

目的:

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痹证有丰富的文献记载,文献涉及针灸治疗痹证的理论和临床的各个方面,为我们研究针灸治疗痹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应用分析和统计的方法对针灸治疗痹证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针灸治疗痹证的应用特点和经穴的应用规律.具体包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针灸治疗痹证的理论研究,总结针灸治疗痹证的应用原则、方法和特点;对痹证古代文献的针灸治疗部分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痹证的经络选择倾向和经穴应用规律.

方法:

1.理论研究:过阅读古代的文献,找出针灸治疗痹证的相关内容,从针灸疗法应用的角度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文献中的针灸疗法的应用原则、方法和特点.

2.经穴统计: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升级版的针灸专著部分并配合手工查阅的方式收集与针灸治疗痹证有关的文献进行梳理.

①计算机检索的方式是以《中华医典》升级版的针灸专著部分为主.检索词为:“痹”、“历节”、“痛风”、“鹤膝”、“风湿”等.②在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升级版的基础上手工查阅先秦到清代有关针灸指教痹证的文献,以针灸专著和综合性医著为主.共得到相关古代医学著作22部.对22部古医籍的针灸治疗痹证的条文进行统计分析,挖掘经穴在针灸治疗痹证中的应用规律.

结果:

1.本文对痹证的的渊源沿革、命名分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进行整理研究.

2.分析总结《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痹证的针刺原则、针刺方法、针具选择、取穴方法,及《内经》针灸治痹证的特点.

3.分析总结《针灸甲乙经》针灸治疗痹证的的论述和特点.

4.在对22部古医籍的针灸治疗痹证的条文进行统计分析过程中,通过对其穴位应用规律的研究,总结不同类型痹证的经络使用次序和高频次穴位.并对针灸治疗痹证的经络选择倾向和经穴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好的指导针灸治疗痹证的临床应用.

结论:

1.《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痹证的特点:《内经》虽然较少的提出具体的治疗穴位,但其对针灸痹证的原则明确、针法丰富、补泻分明.

2.《针灸甲乙经》针灸治疗痹证的特点:明确穴位的具体主治;治疗取穴不列具体穴名;治疗仍以痛为俞.

3.针灸治疗痹证的经络选择倾向和经穴应用规律.

4.不同类型痹证的痹证的经络选择次序和使用的高频次穴位.

第二篇摘要范文:激光针灸对CIA大鼠血清IL-1β、IL-15、IL-17、TNF-α、VEGF和COR的影响

研究激光针灸在不同的作用方式和参数设置下,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皮质醇(COR)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深部激光针灸1mW组、5mW组、10mW组,表面激光针灸50mW组、100mW组、150mW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针灸穴位选择足三里和肾俞.治疗10d后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清因子水平.模型组的血清IL-1β、IL-15、IL-17、TNF-α和VEGF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OR较正常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各治疗组的IL-1β、IL-15、IL-17、TNF-α和VEGF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个别组外,与模型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各治疗组的COR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治疗组间相比,血清IL-1β水平在针刺组中最高,在表面激光针灸50mW组中最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5水平在针刺组中最高,在药物组中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水平在深部激光针灸1mW组中最高,在表面激光针灸100mW组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TNF-α水平在深部激光针灸1mW组中最高,在药物组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VEGF水平在深部激光针灸50mW组中最高,在深部激光针灸5mW组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OR水平在针刺组中最低,在表面激光针灸150mW组中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光针灸能够有效降低CIA大鼠血清IL-1β、IL-15、IL-17、TNF-α、VEGF等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血清COR等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其作用效果与激光针灸的作用方式和参数设置有关.

第三篇针灸论文摘要: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穴特点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在收集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现代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共纳入中风后遗症的针灸处方682条,共使用腧穴253个,总频次5395次,选用的腧穴遍布十四经脉,四肢和头颈部分别占76.5%(4128/5395)和13.8%(744/5395),阳经的使用总频率为74.7%(4029/5395),特定穴占83.8%(4522/5395).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选穴以循经为基础,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用穴.首选阳经腧穴,分布主要在四肢,阳明经与少阳经的配伍关系最为常用,特定穴为选穴的主体,特别重视交会穴及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

第四篇针灸论文摘要模板:从三个著名案例看针灸临床研究的复杂性

",孔最穴治疗痔疮",、",迎香透四白治疗胆道蛔虫",、",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作为当代针灸穴位临床应用新发现的三个代表,对国内外针灸学教科书及针灸临床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案例的层层剖析,揭示了这三项针灸治疗经验在传播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明显失误,指出了当代针灸临床研究设计,特别是近年来国外著名医学刊物发表的针灸临床研究设计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第五篇针灸论文摘要怎么写:近10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规律的探讨

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针灸",为关键词,通过万方、维普、CNKI三大中文数据库对近10年中文文献中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546篇,排除无效文献后,最终有效文献173篇,主要使用穴位49个.采用分层聚类统计方法分析前20个穴位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结果足太阳膀胱经穴(膈俞、小肠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关元俞、委中、秩边、承山、昆仑)10个,足少阳胆经穴(环跳、阳陵泉)、督脉穴(腰阳关、水沟)、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巨髎)、足太阴脾经穴(三阴交、血海)各2个,其余为经外奇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故腧穴以膀胱经为主,配合胆经、督脉、胃经、脾经腧穴、经外奇穴及阿是穴,选穴所取的部位以腰骶部、腿部腧穴为主,以背部、面部腧穴及阿是穴为辅.

第六篇摘要范文: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效果及机制

背景:研究表明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效果.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及效果评价.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检测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含量的变化,对应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针刺主穴结合配穴,中药服用或外敷熏蒸,观察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明确应用针灸结合中药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针灸治疗能够通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3、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延缓膝关节软骨的破坏,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应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后,获得较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0%以上,并且与单一应用透明质酸钠或针灸治疗相比较,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的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好.

第七篇针灸论文摘要范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用穴特点

分析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从先秦至清末178种涉及针灸内容的文献中收集相关数据,建立偏头痛古代针灸临床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统计筛选出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常用的经脉、腧穴以及腧穴配伍,并分析这些经穴使用的潜在规律.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以胆经选用频次最高,且具体腧穴的选用上既有病位局部腧穴,又有病位远端的四肢腧穴.从针灸治疗偏头痛的腧穴运用频次统计来看,历代都非常重视阳经腧穴的选用,其中又以少阳经脉的风池、丝竹空和率谷使用最为频繁.从特定穴选用的类别看,除了重视头部经气相贯相交最为集中的交会穴外,还重视选用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如原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和五输穴.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手段对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文献进行提取和分析发现,经络理论是指导临床的基础和选穴的前提,特定穴是组成处方的主要部分和配伍选用的核心.

第八篇针灸论文摘要格式: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历代文献研究

产后疾病是产妇在新产后6周或产褥期发生与分娩及产褥有关的疾病.产后疾病的成因多由气血亏损,百脉空乏,若稍有不慎,易致诸疾.产后疾病常见的有产后血晕、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发热、产后腹痛、产后痉症、产后大便难、产后排尿异常、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抑郁、产后身痛、产后缺乳和乳汁自出等.古代医籍中关于治疗产后疾病的内容丰富,针灸在治疗上有另类的特点,对于妇女的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及经、带、胎、产的病理特点,历代医家在选取腧穴的原则和方法上与中医内科的治疗又有所不同.

针灸处方是针灸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指导下,结合脏腑经络腧穴的功能和特性,进行配伍用穴的治疗,当中包括单穴处方和配穴处方.针灸处方的配穴是否得当,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临床的疗效.

本文对古代文献进行的详细研究,总结出比较公认的常用处方,旨在探讨古代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律,期望在临床针灸治疗产后病提供历史文献的依据.如何有效地进行整理并从中发掘出对现今临床具有指导价值的相关成果,是当代针灸文献研究方面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研究收集历代文献中所有关于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记载,经过历代分类整理,总结出有关研究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种类及相关的腧穴证治疗等,为现今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古代关于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文献和分析,进行腧穴的研究规律.首先对古代针灸治疗产后病的文献进行全面收集.初步发掘针灸治疗产后病的特点与选穴规律,分析其常用腧穴,经络部位及特定穴的使用概况,分析其配穴,以发现新思路,为针灸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以《中华医典》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为基础,结合互联网上各大数据库、大学图书馆,上至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经典医籍,下至清代有关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腧穴文献资料,相关著作45部,包括方书、医案、医论、医话、综合性医著等.检索针古籍中有关产后疾病的针灸治疗处方并录入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整理古籍中有关产后疾的的针灸治疗的规律及治疗产后疾的常用处方和配穴规律.

结果:

(一)古代处方统计

1.《中华医典》及《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共收集针灸类古籍45部,记载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条文共495条.

2.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处方*出现的90个穴位,其中单穴处方共352条,双穴处方共71条,多穴处方共72条.

3.记载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针灸处方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针灸甲乙经》,共出现9条条文,明代达到高峰,出现258条.

4.在古籍中查阅到治产后疾病种类的文献有20种:乳痈(145条)、产后恶露不止(141条)、产后无乳(30条)、产后血晕(27条)、产后疼痛(22条)、产后风疾(19条)、产后发强不语(18条)、产后诸疾(18条)、产后出汗不止(12条)产后腹胀(10条)、产后血虚(6条)、产后乳汁不行(7条)、产后脉绝不还(3条)产后阴下脱(7条)、乳余疾(8条)、产后呃逆(6条)、产后噎(4条)、产后大小便不通(4条)、产后劳役(2条)、产后暴卒(2条).

5.有关产后疾病的针灸处方腧穴的经脉不同,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和经外奇穴均有分布,其中出现穴位最多的是任脉,共出现穴位15个.

6.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处方中出现的90个穴位里,四肢部穴位共50个;其次是胸腹部穴位共27个;腰背部8个;头颈部穴位5个

7.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处方中出现的90个穴位里,特定穴有59个,占66%;其中五输穴26个,募穴8个,原穴6个,背俞穴3个,络穴4个,八脉交会穴7个,下合穴1个郄穴4个.

(二)古代针灸治疗产后疾的分析结果

针灸对产后恶露不止和乳痈的文献较多,分别为141条和145条.以下为不同疾病统计结果:

乳痈:治疗的穴位共有39个,出现最多的5个腧穴为足三里穴、下廉穴、临泣穴、膺窗穴和乳根穴.在进行关联分析后,建议使用腧穴:足三里穴、下巨虚穴、临泣穴、乳根穴、神封穴和膺窗穴治疗产后乳痈的参考处方.

产后恶露不止:治疗的穴位共有21个,出现最多的5个腧穴为为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石门穴和阴交穴.在进行关联分析后,建议使用腧穴处方为: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石门穴和中都穴为治疗产后恶露不止的参考处方.

产后血晕:治疗的穴位共有11个,出现最多的5个腧穴为支沟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公孙穴和内关穴.在进行关联分析后,建议使用腧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内关穴及支沟穴为治疗产后血晕的参考处方.

产后无乳:治疗的穴位共有6个,分别为膻中穴、少泽穴、前谷穴、合谷穴、三阴交穴和中庭穴.在进行关联分析后,建议使用腧穴:膻中穴、少泽穴和前谷穴为治疗产后缺乳的参考处方.


https://www.mbalunwen.net/kexueqianyan/075066.html

产后疼痛:治疗的穴位共有12个,出现最多的5个腧为三阴交穴、照海穴、列缺穴、关元穴和水分穴.在进行关联分析后,建议使用腧穴:三阴交穴、气海穴、水分穴、膏肓穴、照海穴和列缺穴为治疗产后身痛的参考处方.

产后风疾:治疗的穴位共有6个,分别为申脉穴、后溪穴、百会穴、临泣穴、外关穴、巨阙穴、心俞穴和神阙穴.在进行关联分析后,建议使用腧穴:外关穴、申脉穴、临泣穴和后溪穴为治疗产后风疾的参考处方.

产后大小便不通:治疗的穴位共有5个,分别为神阙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关元穴及三阴交穴.

产后汗出不止:治疗的穴位共有3个,分别为后溪穴、申脉穴和太冲穴.

产后呃逆:治疗的穴位共有3个,分别为期门穴、肩井穴和中脘穴.

乳有余疾:治疗的穴位共有4个,分别为肓门穴、中极穴、石门穴、阴交穴和期门穴.

产后脉绝不还:治疗的穴位共有1个,是合谷穴.

产后阴下脱:治疗的穴位共有5个,分别为玉泉穴、神阙穴、照海穴、身交穴和少海穴.

产后劳瘵:治疗的穴位共有5个,分别为膏肓穴、少商穴、曲池穴、肩井穴和心俞穴.

产后血虚:治疗的穴位共有9个,分别为照海穴、神阙穴、血海穴、承浆穴、天突穴、十宣穴、少商穴、膏肓穴和气海穴.

产后发强不能语:治疗的穴位共有9个,分别为列缺穴、照海穴、三阴交穴、肩井穴、会阴穴、巨阙穴、心俞穴、中脘穴和神阙穴.

产后饮食不调:治疗的穴位只有1个,期门穴.

产后腹胀:治疗的穴位共有9个,分别为外关穴、神阙穴、临泣穴、命关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关元穴、三阴交穴和阴谷穴.

产后噎:治疗的穴位共有2个,分别为期门穴和陷谷穴.

产后暴卒:治疗的穴位共有2个,分别为三阴交穴和会阴穴.

产后诸疾:治疗的穴位共有3个,分别为期门穴、膏肓穴和百劳穴.

结论:

历代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经脉以任脉为主,部位的选取上以胸腹部较多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腧穴的经络与肝、脾、肾经多有关联;腧穴在关联分析中,具活血通络、祛瘀、补气养血、温经散寒、宽胸理气及行气散结等功效,对于针灸治疗产后疾病具有提示作用,反映了本病多虚多瘀、虚实错杂的病因病机的特点.

针灸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针灸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2500字大学毕业论文、3000字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针灸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针灸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根据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的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在导师的指导下,对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治则治法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了腧穴选取的规律,并归纳了产后疾病常用腧穴处方.

第九篇针灸论文摘要: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西药组、等待组,每组30例.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疗法,穴取血海、内膝眼、犊鼻、足三里等,西药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待组不采取任何治疗.运用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及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36)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10周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6.7%、西药组90.0%优于等待组的60.0%(P<,0.05),温针灸组与西药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西药组的60.0%(P<,0.05).温针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WOMAC和*-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温针灸组WOMAC和*-36评分改善优于西药组(P<,0.01,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与口服西药布洛芬相当,远期疗效优于布洛芬.

第十篇摘要范文: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至2011年12月)、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79至2011年12月),纳入针灸与假针灸或西药对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两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1.0标准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合计9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结合灸法在有效率[RR等于1.27,95%CI(1.09,1.49)]上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结论:针刺结合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这是一篇与针灸论文摘要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摘要范文资料.

针灸引用文献:

[1] 容易写的针灸推拿学论文选题 针灸推拿学论文题目怎么取
[2] 优秀针灸论文题目 针灸论文标题怎么定
[3] 针灸推拿学学论文参考文献 针灸推拿学参考文献有哪些
《针灸论文摘要怎么写 针灸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针灸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