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5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31

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论文范文

《在情境教育过程中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方法探究》

该文是关于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语文课程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情境教育是特级教师李吉林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可行性已然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尤其令小学语文课堂的创设情境更加有理可循.随着情境教育在一线教学的广泛应用,我们不得不思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情境教育应该如何正确地被应用在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就是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情境教育与语文课程目标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和教师在应用该教学方法过程中常见的失误现象,来探究二者融合的一般原则和最优方法,以期让广大语文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情境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李吉林;情境教育

1 在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融入情境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首先,是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要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来是实现教学目标.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过于强调“分数”本位的教学情况,即使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主体性的地位仍然没有更好地在课堂中体现出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教师虽然有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意识,但囿于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匮乏,在实际课堂操作中也难免会落入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的窠臼.李吉林情境教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则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抓手”.而且,根据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学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这一阶段的学生要以直观感知来认识事物,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注重调动儿童的主观体验,既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其次,李氏情境教育的多数观点及教学方法,都是与课程标准不谋而合的,这更加提高了将语文课程目标与情境教育相融合的可能性和价值性.从学生学习方式上看,新课标和情境教育都强调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等.可见,李吉林情境教育是适应了新课改的形势,是与新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的.

最后,李氏情境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又能够为语文课堂上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加系统学理依据,更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有效发挥“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促进语文课程内容目标的实现.情境教育通过对“形真”“情深”“意远”“理念寓于其中”等特点的阐述,明确地指出了创设情境的一般要求,使创设情境更具规范性,避免空洞、生硬和浮于表面的无效“情境”的产生,给课程内容目标的实现带来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还是新课改强调的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在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融入情境教育,都是时代和学生个体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认识和理解情境教育对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推动作用,是正确运用情境教育方法论的必要基础.

2 情境教育在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目标过程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童话等,产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能够感受到作品表达的不同语气、生动的形象,形成关心自然和生命,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感受,并且能够就自己的阅读体会来与人进行表达和交流.情境教育认为,阅读教学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学习,其中涉及的不仅有语文知识的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还有语文能力素养的整体提高.李吉林情境教育提出创设情境的四个基本模式,以此引导教师从儿童的生活空间、心理距离、主体和目标四方面来实现语文课程“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的总体课程目标.

面对抽象和平面化的教材语言,李氏情境教育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出发,有意地为儿童创设“形真”的教学情境,让教材上的场景和形象“活”起来,从而让学生参与和感知,让学生从真切的感受中体会作品的形象和理解作品的语句语感等,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而“形真”的情境通常是通过具体的教具等媒介实现的.例如在讲授寓言故事《狐假虎威》这一课时,老师让学生分别戴上画有狐狸和老虎卡通形象的头饰来进行角色扮演,营造出一种活跃有趣又如身临其境般的情境,让学生更加切实地体会到狐狸的狡猾和仗势欺人,达到理解作品中形象的阅读目的.这种“利用角色效应,增强主体意识”的教学策略是李氏情境教育的重要基本模式.

这样的情境创设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并不少见,但是要做到真正有效地围绕和实现课程目标,情境不仅要“形真”,还要“情深”. 那么,情境教学的“情”是什么?李吉林老师认为,其中的“情”是根植于教材及生活中的.语文教材常常借助生活实践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或祖国的秀丽风光来向学生“揭示世界的奥秘”,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从中逐步掌握语文工具在日常交際的使用.不仅要让情境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情境教育还强调教师自身要为情境注入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情”,达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可想而见,如果教师自身对所创设的情境都缺乏认同感或者参与感,那么他是一定不能够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相应的情感的.

另一方面,情境教学通过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类似“生活”的小场景,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善恶、美丑、好坏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但是,由于儿童的阅历并不丰富,更加没有形成稳定健康的价值情感,因此单纯放手让儿童对情境现象进行主观评价,并不利于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对此,教师情感对儿童的引导就起到了“导体”和“火种”的关键作用.因此,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善于传导自己对教材的感受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表达出自己对桂林的山川美景的喜爱的真情实感,从谈论“美”作为情境的切入点,引起儿童的兴致,让他们带着对“美”的向往来进入课文的学习,逐步领略“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甲”的含义,在描绘山水的语句中学习写景的方式,感受语言的优美.可见,“情深”不仅是对教师创设情境的要求,真挚的、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情感,它本身也是一种“情境”,为接下来的内容教学和思想教育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

综上,情境教育已然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策略.情境教学要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想旅行等活动方式,加之教师自身对教材内容的情绪体验,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亲、助、和”的师生人际关系和“美、智、趣”的学习情境,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心理距离,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情境的设计着眼于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和体语文素养的提高,让李吉林情境教育在教学一线中发挥更大作用.

3 情境教育的常见失误及反思

情境教育是李吉林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教学理论体系,这对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无疑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也正是由于这一教学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大多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信手拈来,而它的理论和重要内涵常常被简单化或僵硬理解和处理,导致部分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失误,导致情境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影响课堂的效率.以下就结合语文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对实践中常见的失误进行归因分析,并简单总结失误教训,使情境教学的应用更加科学化和合理性.

首先是情境与教学目标脱离.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性质来进行选择和应用.情境与目标脱离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教师没有结合教学目标来进行情境创设,只是单纯将创设情境当作增加课堂特色的手段.其二是没有分清教学的主次目标与目标过于多元化,赋予了情境教学过多的功能,包括语文知识、思维能力、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和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却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些目标的主次关系,忘记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的根本目标,也是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例如,在《月光曲》的教学中,老师利用图画、音乐、语言描绘的手段创设情境,用意在于让学生体会到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关心与同情,虽然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但这样的情境目的却偏离了本课“重在让学生掌握联想在读写中的作用”这一阅读目标.因此,将情境教育与教学目标正确结合,需要教师正确分析情境对于目标的适用性,并且掌握语文识字、阅读、作文等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根本目标.

其次是忽视语境的作用.情境创设不是越多越好,阅读教学还要善于利用课文的上下文语境来感受语句的含义,课标明确要求学生阅读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而不是将某个句子或词语从课文中抽离出来单独为其创设情境进行理解,否则就是在批判传统课堂繁琐的提问之后,又用繁琐的情境重蹈覆辙.正如在学习《燕子》一文时,引导学生对“俊俏”一词的理解,应该根据上下文对燕子的形象描写来理解和感受.

此外,情境的创设不必局限于“正式”的开始或结束界限.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学习情境,有时教师的评价语也会将学生带入某种情境,引起学生相应的情绪体验.比如在复习课上检查学习效果的时候,一位教师通过扮演“没文化、耳朵有点儿背”的“老奶奶”来向学生就学习内容进行提问,面对这样特定的交流对象,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特别重视自己的表达方式等.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以“老奶奶”的口吻作出鼓励:“你看俺孙女多能耐!”从提问到评价,学生都沉浸在真实自然的交流情境中,教师在检查学生内容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起到了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作用.

在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李吉林情境教育给这一教学方式提供了 理论依据,让课堂中的“情境”更加符合课标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情境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理论,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在反思和应用同为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情境教育开启新课题[J].人民教育,2013(Z3):12-13.

[2] 李吉林.情感:情境教育理论构建的命脉[J].教育研究,2011,32(07):65-71.

[3] 孔凡成.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和语境教学法比较谈——关于李吉林语文情境教学实验系列研究之六[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87-89.

[4] 孔凡成.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情境”的反思——关于李吉林情境教學实验系列研究之四[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97-100.

[5] 李吉林.情境教学特点浅说[J].课程.教材.教法,1987(04):15-18.

汇总:上文是关于语文课程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引用文献:

[1] 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5000字
[2] 课程资源和升学考试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于课程资源和升学考试类本科论文范文8000字
[3] 课程资源和升学考试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课程资源和升学考试论文如何写2500字
《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5000字》word下载【免费】
课程目标和升学考试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