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经典论文 > 文章内容

现代诗歌论文范文参考 现代诗歌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现代诗歌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4

现代诗歌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现代诗歌论文范文参考: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研究
  2. 第二篇现代诗歌论文样文: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3. 第三篇现代诗歌论文范文模板: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
  4. 第四篇现代诗歌论文范例: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
  5. 第五篇现代诗歌论文范文格式: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

★100篇免费现代诗歌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您写现代诗歌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的优秀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现代诗歌论文范文参考: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研究

大量现代汉语虚词的入诗,是中国诗歌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整个汉语诗歌的发展格局中,虚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词类,对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发生发展、现代汉语诗歌思维、诗歌形式和诗歌美学趣味的新构型都起到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从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发生、现代汉语诗歌文本虚词的审美、现代汉语诗歌虚词的功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现代汉语诗歌语言、形式的转型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关系问题.

第一章研究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语言发生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思潮、*思潮、思想文化变革以及文学审美变革的大背景下,现代汉语诗歌虚词入诗是建立在现代白话的汉语语言和借鉴欧化语法体系的现代汉语语法基础之上的,形成了“言文合一”的语言思维和诗歌观念的转换.现代汉语诗歌虚词的激增及合理使用,与诗歌语言的散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解构了古代汉语诗歌严谨规范的诗体形式和格律形式,为现代汉语诗歌新的自由诗体形式和新的节奏构型创造了条件,适应了开放多元的文化症候与审美需要.

第二章至第七章以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诗人与作品为主要考察对象,从不同侧面探讨了现代诗歌文本中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的关系问题.第二章探索了现代汉语虚词与胡适《尝试集》新诗体形式建构的关系.胡适《尝试集》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诗体的解放.这种诗体解放与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尝试集》大量地采用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改变了古代诗歌固有的语言组合规则,促成了汉语诗歌新的表意语法体系和思维模式的转变.现代汉语虚词入诗也是胡适“作诗如作文”新诗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使过去整饬有序、节奏分明的句式松动变形,影响了新诗体式的形成;同时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古诗的语音节奏、声调韵律,对现代诗歌的音节建构有重要作用,整体上有力促进了新诗诗体的转变.

第三章关注的是郭沫若《女神》中的虚词使用及审美效应.郭沫若《女神》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极大地促进了新诗审美效应的现代性变革.这种变革与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改变了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与思维方式,促成了汉语诗歌新的主体精神的高扬.现代汉语虚词入诗,以虚词频率组合的变化、名词短语的罗列、诗句的倒装、反复等方式,使郭沫若的浪漫主义激情的书写得以充分地表达,有力地促成了《女神》自由体诗歌形式的构型.同时,虚词与多种修辞格的运用,使诗歌的情感脉络更加流畅多变,是郭沫若诗歌新的美学趣味凸显的一个形态标志.

第四章专门分析了现代汉语虚词与郭沫若《女神》的诗歌节奏形成的关系.郭沫若注重“内在律”的情绪节奏实践,在大量语气助词、介词结构对应中的排比重叠应用中,实现情绪节奏与语义节奏的互动;以虚词的合理使用构成自由灵活式、圆融平衡式和回旋递进式的语形节奏,推进了情感节奏的放纵与收敛.同时,也改变了诗句的轻重音和声调的高低升降,以大量感叹和反问的句式形成语调的变化.句末助词的反复使用及押韵特征,构成了现代的韵律节奏.《女神》以大量虚词调适自然音节的急缓、停延、抑扬等要素,与情绪节奏、语义节奏相配合,打破了传统诗歌固定的格律形式,形成了多元开放的现代节奏新形态.

第五章探讨现代汉语虚词与冯至诗歌的“沉思”特质.冯至《十四行集》浓郁的沉思特质,与建立在新诗散文化基础之上的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冯至讲究美的形式和语调的自然,以虚词的合理使用调适诗句的扩展、省略或浓缩等单复句式的变化,形成倒装形式的突出、跨行跨节的连锁与隔断等现象.《十四行集》较多使用介词和关联词语,有效地契合了诗人丰富思想和复杂经验的表现.冯至借鉴关联词语对现代诗行、诗节的探索,丰富了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语法结构关系,扩大了现代诗歌语言的内涵,以回旋跌宕的诗思开拓了现代汉语诗歌的表意空间,凸显了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对现实世界的观照与思考.

第六章从虚词角度阐述穆旦新诗语言的复义生成.穆旦新诗虚词的大量入诗,构成了诗歌繁复句式间的层次关系、抽象词语和跳跃性思维的逻辑理路,扩充了诗歌知性内涵,表现了诗人细腻复杂的思想、情感.同时,穆旦新诗具有一定的翻译体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将虚词融入欧化句式,打破固定的汉语语序,充分表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复义性,深层次地反映了诗歌主体的现代人生体验与审美感受.

第七章论及现代汉语虚词与艾青诗歌的散文美效度.艾青诗歌虚词应用,是诗人自觉追求“散文化”诗体形式的选择;在探索新诗自由体形式方面,实现了外来形式与民族风格的巧妙链接.艾青诗歌虚词的使用,使得诗行长短不一、句型多样,特别是介词短语和助词等虚词的大量使用,如修饰性名词与助词的搭配,动词与助词的搭配等,较好地实现了艾青诗歌散文美的抒情效度.

第八章为中国现代汉语诗歌虚词的功能研究.在叙事方面,大量虚词入诗对叙述主体、叙事内容以及时空关系有重要影响.大量分析性、逻辑性叙述语言的进入,影响了诗句的散文化倾向,改变了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的现象,推动了现代汉语诗歌叙事功能的发展.在哲理方面,虚词的合理运用使诗歌语言更具有逻辑性、多层次性.特别是关联词语的使用,极大增益了诗歌的思辨性、哲理性的内涵,大量抽象词与具象词的连接,大量连词、介词、副词的使用,构成了修饰与被修饰、限定与被限定的表意关系,拓展了诗歌的知性空间.在节奏方面,大量虚词入诗令现代汉语诗歌突破了传统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形成新的音步划分、语音组合和自由的押韵规律;带来了句子成分、功能、形态以及语流中轻重感知的变化,影响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建构,对现代语音节奏、语形节奏、语义节奏、情感节奏、生理节奏等的构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现代汉语诗歌中虚词成分的激增和合理使用,极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诗歌语法构成的复杂化与精细化,使得诗歌语言的表意关系趋向丰富与复杂,在诗体、节奏、修辞和诗性等方面,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美学趣味与现代艺术审美风格.

第二篇现代诗歌论文样文: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诗学范畴,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因素.诗人的创作灵感与对生命的体验、人生的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中.它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呈现方式.本文是以意象为视角对中国现代诗歌所展开的一项系统性的专题研究.论文从意象诗学论、意象艺术发展论、意象艺术比较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依诗学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点,将发展论作为具体研究意象文本与总结现代意象艺术嬗变规律的主要内容,从比较论*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特征,初步形成一个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研究的体系.


https://www.mbalunwen.net/jiazhi/90889.html
第一部分诗学论主要系统地梳理总结现代诗学理论,提炼出具有中国现代意象诗学意义的概念范畴.按现代意象诗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线索,分阶段,以群体、流派或有代表性的诗论家为中心,进行现代意象诗学的系统总结与阐释.首先,探讨了中国现代诗学的理论源头.对中国古代意象诗学的流变按两次基础建构与三次理论提升作了简略描述与分析;西方意象诗论重点介绍与阐述了影响中国现代意象诗学最突出的西方现代主义意象诗学.并比较归纳了中西意象诗学的不同特征.20年代是意象诗学的发生阶段,主要总结阐述了英美意象派诗学对胡适诗学观及其白话新诗运动的多方面影响;评介了闻一多所代表的新格律诗派的本土性、现代性、幻象论、玄密性、兴象论等意象论观点及其意义;评介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所倡导的意象与象征同一性、神秘性、晦涩性的象征主义意象诗论.

30、40年代是意象诗学的发展期.这一部分总结分析了现代派的以朦胧性、和谐论、意境化为核心的意象诗学观;京派的契合论、意象与情趣论、显隐论、灵感生成论、意象联络论等意象诗论;七月派意象论主要阐述了艾青的具象化的感觉论、意象想像论、意象与形象论以及胡风的体验意象论为中心的诗学观.九叶派的诗论研究,分别从诗质论、智性化、意境化、结构论、沉潜论、凝定论等范畴展开,九叶派意象诗学代表了现代意象诗学的基本成熟.

第二部分发展论系统地探讨了现代意象艺术的发生、发展、成熟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性与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发展史论.每一阶段选择馨博士学位论文DOCTORAL DISSERTATION了有代表性的诗人或流派的创作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在诗歌发展史的环节中在意象艺术上的独特性探索及其意义,并总结三个不同阶段意象艺术整体上的不同特征,达到从意象艺术这一具有诗学本体意义与艺术审美属性的研究视角,对现代诗歌30年历史发展的总体性观照的目的.

20年代是诗歌意象艺术的多元探索期.胡适倡导的白话新诗运动是以意象派理论作为外缘性动力与理论基础的,但他的创作基本上没脱离传统意象诗的轨道.郭沫若的《女神》初步体现了包括诗歌意象观念、意象审美形态、意象思维方式在内的意象诗质与意象呈现方式的现代性变革.闻一多所4代表的新格律派意象艺术探索,以诗歌意象的繁复性与视觉性以及对传统意象的转化为特征,体现了对五四诗潮的反思倾向,显示了其与中国诗歌意象传统较为深层性的联系.新月派后期诗歌的“恶之花”倾向反映了受象征主义诗潮影响的转变趋势.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人以“审丑”意象形态、象征意象的创造与象征意象思维为突出特征,把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纳入到了西方象征主义意象艺术审美形态,体现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体系初期的异质性变革.整个2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总体少以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作为现代意象建构的对照物,经历了一个与古代诗歌的意象传统纠结(初期白话新诗),从传统意象体系中突破(郭沫若为代表),重新审视回应传统(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格律派),对传统的叛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新诗意象的现代性蜕变与诞生的过程.

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分析了以戴望舒、何其芳为代表的现代派前期诗歌,以卞之琳、废名为代表的现代派后期诗歌以及艾青的诗歌在意象化探索上的特征.现代派前期体现了中西诗歌意象艺术的沟通与融合,他们诗歌意象体现了鲜明的感性化的抒情特征与象征性的意境美.后期现代派诗人主要接受的是后期象征派艺术的影响,意象艺术转向了沉潜的智性表现方向,并表现出诗歌意象的日常化、生活化特征.艾青的诗歌意象探索体现了意象艺术的综合性特征.把意象之根深深扎根在民族土壤里,较成功地实现了时代精神的表现与艺术美的追求的统一,在意象的表现策略上,探索了一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有机融合而又自由开放的道路,把中国现代诗歌意象世界推进到了一个开阔壮观的宏大境界.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探索的特征,体现了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意象艺术的自觉兼容,从意象的生成方式、意象的审美理想、意象的思维特征,到意象的形态选择等方面,体现了意象本体建构更全面、更自觉的意识,体现了现代意象艺术的发展馨蕊六糕蠢,与深化.

40年代七月诗派、冯至、九叶派意象艺术的探索,代表了中国现代意象艺术成熟期的成就.七月派的

第三篇现代诗歌论文范文模板:知性诗学与中国现代诗歌

本文从知性这一概念切入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分析.知性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一种重要的美学精神.它的萌芽、兴起、发展与成熟离不开西方知性诗学的影响.西方知性诗学的主要倡导者是艾略特和瑞恰慈,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诗歌主张,对20世纪的诗歌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对诗歌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以艾略特、奥登等为代表的英美现代主义诗人和以瓦雷里、里尔克等为代表的后期象征主义诗人,他们的创作逐渐朝着知性化方向发展.本文以西方诗歌理论批评和诗歌创作实践为参照背景,来考察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知性精神.一方面,重在揭示西方知性诗学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本文在概述艾略特、瑞恰慈等人知性理论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他们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知性诗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促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知性化进程.另一方面,还着重于史的梳理,即考察知性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萌芽、兴起、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20年代,中国诗坛已经出现了知性诗的滥觞.30年代,通过卞之琳、废名、金克木等诗人的探索和努力,知性诗在中国诗坛得以兴起和发展.其中,以卞之琳和废名的知性化色彩最为浓厚,他们的作品为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方向.40年代,在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推动下,中国现代诗歌的知性精神走向成熟,知性成为中国新诗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中成就突出的是冯至和穆旦.本文将主要以“两个群体”——30年代的“知性诗群”、40年代的“西南联大诗人群”和“四个诗人”——卞之琳、废名、冯至和穆旦等为研究重点,由此勾勒出知性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历史线索和发展脉络.

第一章,探讨西方现代诗学中的知性思想.最早将知性作为一个诗学概念加以论述的是柯尔律治.他在批评著作《文学生涯》中论述想象时,用“知性”(intellect)一词对想象进行界说,认为它是“使对立的或不协调的品质取得平衡”的一种本领或力量.柯尔律治的思想成为知性诗学的源头.艾略特和瑞恰慈的批评理论构成西方知性诗学的主要内容,他们承继了柯尔律治的思想,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批评原则和主张.艾略特最突出的是“非个性化”论和“玄学派诗人”论,这表现在他的一些重要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哈姆雷特》、《玄学派诗人》和

第四篇现代诗歌论文范例: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曾经风靡欧美的文学流派,对中国现代诗歌有着巨大的作用与影响.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诗歌意境的亲合性,开拓并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视野与艺术表现形式.象征主义在中国的被引入、影响及嬗变,绝不是偶然的,是纷繁多样而又错综复杂的中西文学思潮相互碰撞与整合的结果.

本文由绪论、象征主义及其诗学主张、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创作、在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诗人个案研究、结语六部分构成.

绪论评述了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论题的由来,界定了研究对象;介绍了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的研究现状与意义,清理了国内外关涉本论题的研究情况,评述了相关论著,明确了本文研究意义,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象征主义及其诗学主张一章研究了象征主义的定义,象征主义文学运动,象征主义的诗学体系及对原有诗歌观念的影响,象征主义诗歌发展的线索和文学批评界关于象征主义研究所作的综述和评论.

象征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一章研究了在中国现代诗歌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象征主义的传播线索.这一条线索,把握了两点基本特征.其一,象征主义的引入是一种综合性的渗透,从社会文化思潮着眼,象征主义是与世纪末的颓废主义和神秘主义一起传入的,从诗学角度上看,是象征诗艺在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层面对中国作家的具体的影响.其二,在传播方式上,对象征主义的介绍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结合.在第一阶段(1920—1927)以共时性倾向为主,各种象征主义倾向和象征派作家几乎同时涌入中国文坛,在第二(1928—1937)和第三个阶段(1938—1949),则在共时基础上又体现为历时特征,表现为与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进行中的历史过程的一种同步关系.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一章研究了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以及象征主义的深层意蕴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体现.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我认为首先是文学主题的交鸣与内在情绪的共振.相比起来,那种唯美的纯诗倾向的影响是第二位的.而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从20年代大量引入至40年代持续发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现代主义思潮所共同表现的那种现代人的孤独苦闷心理情绪,与对社会、人生的失望而归向内心的倾向所致.在这种深沉的思考与心理体验中体现出的是对现实的深刻的理性批判,对人类自我的冷峻反省.

象征主义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还突出地反映在形式本体方面,它给中国新诗带来了更加具有现代特征的审美观念的本质变化.总体而言,这种影响以纯诗追求为价值目标,分别从诗歌的象征性、音乐美、神秘美、全官感效果、语言纯化、客观化、智性化等各个层面表现出来.中国现代诗人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本体特征的关注与借鉴,比起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思想观念来,要自觉得多,成绩也大得多.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注重意象、讲究含蓄的某些特征与形式观念存在着与中国古代诗歌的较多暗合之处,具有中西诗艺的沟通与融汇的可能性.其二,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纯诗化倾向,给新旧交替时期处于失范状态,函待寻求发展的中国新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现代模式.其三,它对古典主义的摹仿写实倾向与浪漫主义抒情的直露倾向的反拨,正适应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竞争发展的潮流,给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之外的新诗,提供了新开一路的重要启示.其四,它是一种更接近于表现现代生活、现代人情绪的艺术,也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潮中最有影响力与生命力的艺术.中国现代诗人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思想观念,是作了某些具有本质属性的剥离或过滤处理的,这种影响常常显现出思想观念的类属性特征,而无本质上的同一性.而它对中国现代诗歌形式本体方面的影响也不完全具有质的相同性,但比较起来,形式的影响方面,中国现代诗歌更接近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某些本体特征.而在这种接近中自然有中国诗人自己的创化,而探究接受中的创化,正是本文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

象征主义对表象背后深层意蕴的探索,对超验本体域的追求以及对幻象世界的营造,使其在总体诗学特征上呈现为一种艺术表现的深度模式.这种深层次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样构成了中国现代作家的自觉追求.对意象性的关注,对文本梦境与幻象的执迷,反映了中国现代诗歌在艺术上趋于含蓄化和深蕴化的两个侧面.

在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现代诗人个案研究一章择取了几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诗人,即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冯至、穆旦,探讨了他们在探索象征主义诗艺过程中所代表的几个重要的方面.李金发是使象征主义诗歌真正在中国扎根的*,但他的尝试在艺术上有两方面的偏枯,一是过于晦涩,二是过于欧化,失却了民族性特征,不易被接受.戴望舒诗歌的内容上更多传统的因袭,少现代性开拓,形式上中西的沟通要做得有成绩一些,但旧的情感价值观念与某些传统审美情趣也严重地妨碍了他形式上的现代性开拓.卞之琳则是智性诗人的典范,他对“戏剧性处境”的追求使他的诗艺呈现出“思想知觉化”的特征.同样追求哲理的感悟与升华,冯至,在40年代则专注于物象的沉思,从而使他的《十四行集》代表了一个沉思的时代.《十四行集》出色地体现出意象为象征并在凝定的意象世界中冥思生命本体的特征.相对说来,穆旦或许是拥有着最为复杂的诗艺的诗人.他的诗中表现出超凡的营造自创性象征的能力,并在象征意象中灌注了同样强大的感性体验和形而上思索.同时,他创作中诗的意向则反映了中国现代诗歌在40年代力图宏观把握历史与人生的超越渴望.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试图引出一些更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颓废主义的世纪末情绪,以及波德莱尔为代表的“恶魔主义”和审丑的美学观,从“恶魔主义”衍生的对神魔统一的人性的探索,象征主义大师笔下所体现的对现代文明严峻的审视和批判意识,从波德莱尔、瓦雷里、叶芝到里尔克、艾略特直至奥登等作家对宗教和神话的关注以及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还有象征主义超验本体论为中国现代作家所带来的超越意识以及对生命和存在本体的探索等都是令人执迷的课题.这些课题大都关系涉及着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歌这一课题,只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个领域的开始.

第五篇现代诗歌论文范文格式: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

诗歌语言是一种超越常规的特殊的艺术语言,是以标新立异或创新为特点的言语实践.对常规语言的扭曲和变异是语言的“陌生化”,诗歌语言被称为“陌生化”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陌生化”是有限的语言形式操作手段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产生作用的结果.“陌生化”这一文学性可以用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阐释.

本研究运用现代语言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现代汉语语法常规体系为基准,对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实现进行调查、描写、比较、分析、溯源和解释,旨在揭示这些“陌生化”语言现象背后存在的规律及其语言学意义.

从大量的语料事实观察到,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在词汇、句法和语义三个层面得以实现的途径有十四种:词汇添加、删略、替换、重组、重叠、复合和混杂;句法添加、删略、替换、重组、重复和跨行;语义替换.通过以上途径,“陌生化”在诗歌中有如下相应的语言表现:

词汇层面“陌生化”分两类:一是引进不同来源的词汇,呈现出现代汉语词语、外来词语、古词语和方言词语的语码混杂;古词汇的复活等;二是创造生造词,表现为加缀式、复合式、重叠式生造词;仿词;语素或音节的减少;词语拆分;语素逆序等.现代汉语诗歌中的生造词反映了汉语韵律构词的特点.从功能角度来讲,“陌生化”词汇具有命名、加大信息密度、标示诗歌文体等功能.

现代诗歌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现代诗歌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本科毕业论文、10000字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现代诗歌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现代诗歌论文范文题目

句法层面“陌生化”包括:长定语;结构助词“的”的添加;添衬成分的使用;主、谓、宾语的省略;数/量词省略;虚词(助词、连词、介词)省略;词类活用,包括名词转类、动词转类、形容词转类和超常量词;语序错位:相邻重复和间隔重复等.“陌生化”句法现象主要来源于欧化语言和古汉语,并反映了汉语“意合性”的特点;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转类以及省略导致的名词短语并置是词语的语义属性和功能发生改变的非范畴化过程;“的”字的隐现和信息焦点有关.

语义层面“陌生化”主要表现为定中、主谓、动宾和述补超常搭配.“陌生化”搭配是语义替换的结果,包括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替换、有灵和无灵之间的替换、不同感官感觉特征的相互替换;同时,搭配成分的词义的指限性弱化,变得“不透明”和具有“复义性”.从认知角度来看,“陌生化”搭配形式以及效果的实现建立在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上的,糅合和截搭是其线性实现的主要方式.

现代汉语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学意义体现在语言演变、语言规则、语言机制和语言学价值等方面.

从语言演变的角度来看,“陌生化”创新性语言具有触发某种语言演变的可能性:反映了汉语历时不同演变阶段的词汇和句法;一些生造韵律词汇处于“短语到词”的语法化阶段.

在语言规则方面,“陌生化”现象以语言系统原有结构特点为依据,表面超越规则,深层却遵循规则.如生造词遵循汉语“语素必单,音步必双”的韵律构词规律,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对词法的巧妙运用;“陌生化”句法破坏了常规语序、句子成分的完整性、改变了词语的句*能,违背了题元准则和经济原则等,但这些违反是符合汉语“意合性”特点的.“陌生化”语言是“规则控制的”创新,整体上来说是在语法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内的“离经叛道”.

从语言机制角度来看,在类推机制、对称机制和调节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当突破某一规则时,“陌生化”语言得以和更高层面的规则达到和谐和统一.

从语言学价值来看,陌生化”语言现象是对新的语言形式的尝试,是对语法规则边缘的探测;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同时这种超常规临时性语言形式在语言理论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应该纳入到语言研究的统一体之中.

总而言之,诗歌是典型的创新性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认识语言内部规则的窗口.诗歌创作“陌生化”是有限的形式操作在不同的语言层面产生作用的结果;它导致对一定规则的某种偏离或突破,但是这种突破是受限于语言的总特点的,并在更大的范围内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即自由是相对的,限制是绝对的.“陌生化”语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变化的规律.通过对现代汉语诗歌在词汇、句法和语义搭配三个层面的“陌生化”语言实现的考察、描写和解释,不仅从语言学角度阐释了“陌生化”这一文学性,而且对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汉语词法、句法以及语义搭配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论文可用于现代诗歌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现代诗歌引用文献:

[1]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选题推荐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最新诗歌赏析论文选题参考 诗歌赏析论文题目哪个好
[3] 现代诗歌学论文题目 现代诗歌论文题目如何定
《现代诗歌论文范文参考 现代诗歌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现代诗歌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现代诗歌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