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海洋地质论文范文参考 海洋地质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海洋地质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7

海洋地质论文范文

海洋地质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海洋地质论文范文参考: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
  2. 第二篇海洋地质论文样文: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3. 第三篇海洋地质论文范文模板:中国近海典型区域粘性土工程地质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研究
  4. 第四篇海洋地质论文范例:现代黄河三角洲钓口叶瓣地层层序研究
  5. 第五篇海洋地质论文范文格式:自然延伸概念在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中的作用研究

★100篇免费海洋地质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可用于海洋地质方向的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写作参考研究,每一篇都是经典优秀的范文格式模板,【赶紧阅读吧!】

第一篇海洋地质论文范文参考: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

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是整个地质工作的基础,事关国家资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生态管护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形势变化的影响,地质调查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科学发展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十一世纪前三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大转折、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高瞻远瞩,顺应国际大趋势,依托高技术,多学科综合研究、探索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地球科学难题.为此,地质调查工作驱动机制必须由供给驱动型转变为需求驱动型,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的领域需要不断拓宽.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本论文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在理论创新、指标构建、预测模型、战略设计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对地质调查需求变化、国内外对比、现状与问题、队伍能力建设等专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战略选择,包括业务发展、队伍发展、体制机制等战略重点及相关政策措施建议.论文研究内容概述如下:

(一)通过地质调查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分析,揭示了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为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奠定了系统的理论基础.(1)地质工作需求可以分为常态需求和非常态需求.一般情况下,地质调查需求表现为常态需求.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具有长期稳定性,地质调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永久性基础支撑作用.(2)地质调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含准公共地质产品)和公益服务.公共产品存在市场失灵,采取政府提供的方式具有高效率,因此地质调查工作是需要国家财政出资的公益性工作,其工作内容由国家需要决定,经费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成果提供全行业、全社会使用.公共地质产品应当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支专门的,一定规模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才能高效率、可持续地提供公共地质产品和服务.地质调查具有常态需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建立有稳定国家财政资金保障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提供了理论依据.(3)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地调局的定位应当是集调查、科研、服务于一身.

(二)论述地质调查发展现状和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矿产勘查逐步分开运行.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7月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一批重大专项,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基础性支撑和保障作用.地质调查工作新体系基本形成,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与资料信息服务迈出重要步伐,地质调查“走出去”初见成效.*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基本建立.面对新形势,地质调查工作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存在八个方面问题:一是基础地质工作薄弱,严重影响了矿产勘查、社会服务、海洋权益的维护和大地质事业的发展;二是集中统一的地质调查管理体制、*地方协调运行的机制没有形成;三是地质调查持续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四是地质调查投入的快速增长对现有工作体系提出新挑战,需要创新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五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六是激励约束机制欠缺;七是*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滞后.队伍规模过小、结构欠合理,队伍能力亟待提高,野外一线地质调查人才急缺;八是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有待进一步建实建强等.

(三)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局的发展趋势.国外地质调查机构经过重组与调整之后,世界地质调查及机构发展的基本态势有如下特点:一是地质调查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二是地质工作的技术于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三是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注重社区服务;四是服务对象日趋广泛,采用个性化服务;五是重视信息机构,强调信息服务质量;六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七是机构实现精简合并.

(四)开展了我国地调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的对比,并根据其中的重要指标研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目标.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存在差距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质调查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效果欠佳,服务能力不足:二是人才总量不足,人才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总体水平不高;三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差,缺乏地质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地质科技创新基地不是很完善,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是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五是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等.

海洋地质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海洋地质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本科毕业论文、5000字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海洋地质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海洋地质论文范文选题

(五)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及预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地质调查需求重点不同.根据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演变历程可知,随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山工业化初期——中、后期——后工业化阶段演变,地质调查工作也由资源型——资源环境型——社会服务型演变.我国地质调查需求发展趋势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能源资源保障问题凸显,多元投入,国内矿产勘查投入将持续保持高水平.矿产地质调查评价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二是环境地质调查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三是基础地质调查需求稳定增长.四是地质调查需求相继出现新领域.五是资源利用方法和技术水平需求提高.六是地质调查社会服务功能发生变化,对服务水平需求明显提高.

(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

中国地质调查局使命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主要对象,不断创新地质调查成果和地学知识,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基础知识和地学信息的需要.主要职责任务是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战略性矿产勘查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地质基础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信息服务.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对象,不断提高地质调查程度,提升地球科学研究和认知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基础支撑和公益服务,持续创造社会效益.把地调局建成国家地质调查中心、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和地学服务中心,争创一流成果、一流服务、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

论文具有以下主要创新之处:

(1)在研究提出了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规律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建立了适合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预测模型,对地质调查需求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具体预测需求上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基数结构比例增长法,即以2009年实际投入为基数,确定各结构年度增长比例,再测算到2020年的总需求;二是地质项目概算法,即按照预计需要完成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再把任务进行分解,最后用概算费用标准具体计算出总需求.综合预测结果:2011年到2020年地质调查常态需求平均每年90亿元.并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进行了定量预测,得出预测结论:如果不考虑整合行业队伍,*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2-1.5万人;如果考虑整合行业队伍,*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7-2万人.

(2)在研究并提出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国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地质调查机构对比,找出差距,并构建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的需求、制度保障体系、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战略规划体系、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地质调查工作效果等6个指标为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一步分解,形成17个二级指标.通过对地质调查科学发展二级指标的深入分析,比较系统地把握地质调查科学发展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从而正确认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状况,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3)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核心业务体系战略选择,围绕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第二篇海洋地质论文样文: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地震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三维立体观测与探测重要支持体系之一.它对于资源调查、沉积构造单元划分和工程地质灾害等调查,特别是海洋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的调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的多道地震探测由于排列长、道间距大、近海施工灵活性差等特点,通常适用于海底千米深度以下深层探测,一般用于海洋油气资源的探测;浅地层剖面由于频率高,穿透地层深度能力差,通常用于海底以下50m深度以内的高分辨率地层探测,一般适用于近海海洋工程建设的地球物理调查,而单道地震由于缺少多次覆盖,信噪比低,不能获得速度等资料,因此,对海底以下50-1000m深度范围内地层的高精度探测,目前常用方法达不到地质目标要求的深度和精度.基于小道距的高精度海洋地震探测手段可以弥补目前方法的不足,由于国外的小道距高分辨率海洋地震全数字拖缆技术对我国实施出口限制,因此,研究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依托国家973计划“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研究”的子课题“基于共反射面元的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特性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海洋地震学的近海海洋水体特征研究”,对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突破了宽高频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技术、小道距高分辨率数字拖缆技术及提高勘探精度的优化和处理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在对海洋地震勘探主要震源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震源频率低、穿透地层能力高,换能器震源频率高、穿透地层能力低的结论.针对宽高频大能量电火花震源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基于脉冲电晕放电方式的宽高频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技术.首次利用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精度更高的昂尼斯方程来表征气泡的运动,探索了等离子体电火花震源电极阵列设计的原理和原则,获得了适合高精度海洋地震探测的电火花震源电极阵列方式.

针对目前海洋地震拖缆存在着道间距大、分辨能力低、不能很好地控制等缺点,系统的分析了各个构成单元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构成了小道距高分辨率数字拖缆技术.对用于拖缆工作性能测试的各个参数的意义及其测试方法进行了逐一研究和验证,通过实验手段对由相同水听器组合方式、不同填充介质组成的拖缆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提高地震拖缆探测精度的方法.综合各项研究结果,研发了两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辨率海洋多道数字拖缆.

根据虚反射和多次波的形成原因,研究了基于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系统的虚反射和多次波的主要特征及识别方法.对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适用于该系统的野外工作方法.建立了野外观测系统布设和观测参数选择的流程,提高了野外观测的精度,建立了基于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的参数选择和处理流程最佳方法.

通过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技术与单道地震、浅地层剖面和大排列多道地震探测技术的比较,研究了海洋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的主要应用范围和勘探目标,在我国首先实现了利用小多道地震高精度探测方法探测温盐细结构.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海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和“高分辨率海洋地震勘探多道数字拖缆”在我国南海、东海、北黄海和渤海完成了近20000km的地震剖面.


https://www.mbalunwen.net/biyelunwen/81905.html

通过宽高频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技术、小道距高分辨率数字拖缆技术及提高勘探精度的优化和处理方法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或突破:

(1)首次利用非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昂尼斯方程来表征电火花震源激发产生的气泡的状态方程,该方程能够更好的反映实际气体的变化,基于此建立的震源子波模型也更接近实测子波信号.

(2)研发了“高分辨率海洋地震勘探多道数字拖缆”和“高精度海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探测精度高、分辨能力强、作业方式灵活、机动能力强等突出优点.

(3)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利用自主研发成果对我国部分海域开展了沉积构造单元划分、工程地质灾害调查、海洋能源尤其是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在我国某海域调查时发现了多处疑似BSR显示,在我国某海域首先实现了利用地震方法探测温盐细结构.“高精度海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1000m海水深度时能够穿透1000m深度地层,且地震波的主频能够达到1000Hz,高分辨率剖面能达到2m,浅层最高分辨能力达1m的目标.

第三篇海洋地质论文范文模板:中国近海典型区域粘性土工程地质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研究

海洋粘性土在我国近海分布广泛,其多数分布在经济高度发展,近海海洋工程比较密集的区域,然而由于其具有含水率高、压缩性大、抗剪切强度低等特征,是不良的地基土,极易形成海底的不稳定性,因此研究这些区域粘性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莱州湾、南黄海中部、浙闽近岸三个区域不同成因的粘性土为研究对象,对粘性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微结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地形特征、物质来源、水动力条件、物质组成等方面对工程地质特征差异性进行了成因分析.

对三个区域粘性土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差异性的分析,发现莱州湾粘性土以淤泥质粘土为主,含有少量的淤泥和粉质粘土,总体特征为含水率低、密度大、孔隙比小、塑性低、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大、十字板剪切强度和微型贯入阻力大.南黄海中部粘性土以淤泥为主,含有部分淤泥质粘土及少量的粘土、粉质粘土,总体特征为含水率高、密度小、孔隙比大、塑性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十字板剪切强度和微型贯入阻力小.浙闽近岸粘性土主要为淤泥,含有少量的淤泥质粘土、粘土及粉质粘土,其工程地质特征介于上述两个区域之间.

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影响三个区域粘性土工程地质特征的指标均可提取4个主成分.含水率、密度、孔隙比、液限和贯入阻力均以较高的荷载进入了第一主成分,其它主成分中占主要荷载的指标差别很大.对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对比,发现莱州湾粘性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受物理性质指标的影响,南黄海中部粘性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受物理性质和压缩性指标的影响,浙闽近岸粘性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受物理性质、压缩性指标及内摩擦角的影响.

对三个区域粘性土微结构特征的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莱州湾粘性土具有粒状胶结、粒状链接和絮状链接3种结构类型,以絮状链接结构为主.黄海中部粘性土具有粒状链接、絮状链接和粘土基质3种结构类型,以粘土基质结构为主.浙闽近岸粘性土具有粒状链接、絮状链接和粘土基质3种结构类型,以絮状链接和粘土基质结构为主.三个区域粘性土主要的微结构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

利用IPP图像处理软件和Matlab图像处理功能对莱州湾和浙闽近岸粘性土的微结构图像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两个区域同种微结构类型的参数特征的差异性分析显示,莱州湾粒状链接结构粘性土的孔隙比浙闽近岸粒状链接结构粘性土的孔隙大,絮状链接结构粘性土的孔隙则比浙闽近岸絮状链接结构粘性土小.莱州湾粒状链接和絮状链接结构粘性土的颗粒均比浙闽近岸粘性土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液限外,两个区域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均受相同的微结构参数影响,只是回归方程的系数存在一定差异.物理性质指标主要与表征孔隙大小和数量的参数有关,而力学性质指标除受孔隙的大小和数量影响外,还与几何形状有关.

莱州湾对沉积物向外海的扩散起着限制作用,黄河源物质在该区大量沉积,沉积速率较快,且易遭受后期较强水动力的作用,沉积物中粉粒含量高,矿物成分以原生矿物为主,使得本区粘性土以淤泥质粘土为主,含水率较低,工程性质相对较好.南黄海中部离陆较远、水深较大、地势低洼,现代黄河、老黄河和少量长江来源的物质能够扩散至此的以极细的粘粒物质为主,沉积速率较低,加之水动力条件较弱为还原环境,沉积物中的粘粒和有机质含量高,沉积物不易受后期水动力的作用,粘性土的含水率极高,以淤泥为主,工程性质很差.浙闽近岸离陆较近,沿岸河流、岛屿众多,长江及近岸河流来源的物质能够扩散至此的也以细颗粒为主,在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发生絮凝沉降而形成,沉积速率较高,沉积物不易受后期较强水动力的作用,粘性土也以淤泥为主,但由于离陆相对较近,粘性土中粘粒、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含量低于南黄海中部粘性土,水动力条件也较南黄海中部强,粘性土的工程性质比南黄海中部粘性土好.

第四篇海洋地质论文范例:现代黄河三角洲钓口叶瓣地层层序研究

三角洲依陆面海,既有农耕之便,又有渔盐之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和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对现代三角洲的研究,不仅对现代三角洲地区的滩涂围垦、港口航道的选择和防淤、尾闾河道的整治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也为认识古三角洲提供了识别标志和对比模式,并可进而指导古三角洲中的油气等沉积矿产的勘探和开发.

黄河1964年改道钓口河入海至1976年废弃,历时12年零4个月,在河口段经历了漫流、归股、分汊、摆动的复杂演化过程,经历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完整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了一整套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历史资料记录也是最详细的.因此,本文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与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合作课题“Deposition Processes and Styles of Modern Yellow River Delta”,选取钓口叶瓣为重点研究对象,在陆上布设10个共计170余米的地质全取芯钻孔,海上布设108km的浅地层剖面,形成了点、线、面的三角洲立体研究模式,室内完成所有钻孔的编录和地层剖面解译工作,共取得样品3372个进行粒度和测年工作,为深入研究现代黄河三角洲获得了详实可靠的数据.

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以细粒沉积物为主,粘土质粉砂和粉砂是其主要沉积物类型,以分选差、极正偏和峰态尖锐等为主要沉积特征,其主要由跃移质和悬移质两部分组成,普遍缺乏推移质.研究表明黄河流体属于重力流范畴,由于其颗粒物细、含沙量高而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牵引流和浊流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区别.

建立了现代黄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概括为“一个长嘴,两片烂泥,相互叠覆,结构复杂”.现代黄河三角洲基本符合进积型三角洲自下向上粒度逐渐变粗的三元结构,主体呈现海退沉积序列,但是在三角洲边缘地带出现了正粒序而呈现出海进的沉积现象.其沉积模式在垂向上分为河口坝型和三角洲侧缘型,纵向上分为主河道型和分流河道型,在横剖面上表现为河口沙坝与三角洲侧缘相互叠覆,河口坝相间出现.

研究结果证明现代黄河三角洲属于重力流堆积体类型,海底地质灾害严重.黄河三角洲水动力条件及黄河来水来沙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综合其演化模式及影响因素,黄河三角洲并非一个单纯的河控三角洲或者是浪控三角洲,洪水期的巨量泥沙使得三角洲处于高速建设期而具备河控三角洲的特征,但是冬季强烈的波浪作用对大部分三角洲堆积体都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而使其表现出浪控三角洲的特点.黄河高含沙使得三角洲沉积速率快,河道摆动频繁,各叶瓣相互叠覆形成了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沉积模式,正是这种沉积模式使得黄河三角洲存在大量的地质软弱层,内部地质结构的不稳定导致海底滑塌、滑坡、差异性冲蚀等地质灾害频发,对海洋工程设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黄河塑造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她在赋予了华夏儿女广阔土地和丰富资源的同时,也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黄河以其水少沙多,水沙异源而世界闻名,黄河的高含沙流体使得黄河三角洲堆积速度快,河道淤积严重,决口改道频繁发生,灾害地质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形成了黄河三角洲独特的沉积模式和地质特征,因此,对现代黄河三角洲的研究不仅能够提高三角洲研究体系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帮助.

第五篇海洋地质论文范文格式:自然延伸概念在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中的作用研究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解决有关海洋空间使用的问题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框架体系.它不但体现了国际习惯法的编纂,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的法律规则与自然科学技术的结合.《公约》包括17个部分,320个条款,9个附件和1个最终法令.本论文主要关注《公约》中与大陆架有关的条款,包括第七十六条至第八十五条、附件二(关于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和最终法令的附件二(包含关于在特殊情况下确立大陆边外缘所使用的具体方法的谅解声明).其中,在第七十六条第一款中,“自然延伸”这一明确具有地质属性的概念作为海洋划界条款的首要条件被提出,成为了划界条款的核心要素,而如何考量和运用它,怎样处理不同地质背景下自然延伸的法律与自然属性问题,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因此,本文从“自然延伸”这一概念的法律渊源与演化入手,通过剖析这一概念的形成、建立到被提出,探讨了它所包含的不可缺少的地理与地质要素,通过整理、收集、分类分析已提出的各国海洋划界案建立自然延伸的不同模型,研究在不同地质背景下,自然延伸的不同作用与意义,进一步充分论证了自然延伸不仅具有双重属性(法律属性与地质属性),同时在海洋权益与海洋划界两个方面都不可忽视.本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进展与认识成果:

1.论证了自然延伸的法律演化背景为划界过程中地质要素的探讨提供了合理依据.

自然延伸是海洋法演化史中一个关键概念.通过了解与探究它在海洋法中形成、演化与修订过程,可以充分论证,在处理海洋划界与边界争端事务过程中,这一概念不能被忽略或回避.在海洋法的法制史中,包括三个重要阶段:

(1)在1969年北海大陆架划界案以前,所有有关大陆架权利的主张(包括1945年杜鲁门宣言)旨在扩张沿海国家海洋管辖权,并论证海洋领域的相关争议需要一个新的制度—即大陆架制度.进而,1950年国际法委员会第69次会议明确建立了这一制度.1958年《大陆架公约》为这一阶段画上了完美句号,它通过水深条款与当时技术可达到的开发性条款规定赋予了法律框架下大陆架一个崭新概念.

(2)1969年北海大陆架划界案标志着第二阶段的开始.针对这一系列的划界案,国际法院明确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参考意见,即:对于海洋边界划定,等距离原则并不是唯一的基本要素.事实上,如果仅依靠这一准则解决划界争端,往往会出现不公平的结果.因此,为了寻求公平的解决方案,根据1958年《大陆架公约》,越来越多的沿海国家开始在“特殊背景”这一概念上寻找突破口.在这一阶段,何种地质背景属于特殊背景,又应在大陆架划界过程中做如何考量等问题并没规范化,因此,它仅是“自然延伸”这一概念的萌芽.

(3)在1969年-1985年间的海洋划界案例开启了第三阶段的发展.各沿海国不约而同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大陆架的各种地质要素上,比如各种脊与海底高地的延伸形态,海沟的深度与规模大小对陆架延伸的影响程度等.在《公约》中,“自然延伸”作为关键性要素在第七十六条第一款中被明确提出.

相较于1958年《大陆架公约》,《公约》不仅直接提出了“自然延伸”这一概念,并将其用作定义法律意义大陆架的关键性要素(article76.1-2).在海洋法框架下的大陆架是可以根据距海岸线的距离分为两个部分:

(1)第一部分为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延伸200海里的海底区域.《公约》赋予沿海国对这一领域拥有陆架管辖权,即这一区域的陆架管辖权与各种地质要素无关.因此,在这一区域,即从领海起算向海188海里的区域,自然延伸概念对赋予沿海国陆架权利没有任何影响.但由于这一区域的上覆水域属于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因此,实际上这一区域重叠覆盖了两种不同的制度:专属经济区制度(《公约》第五章)与大陆架制度(《公约》第六章).对于已有的典型划界案例分析,本文充分证明在这一重叠区域划定海域边界时,国际法庭对专属经济区制度赋予了更多权利,而弱化了大陆架制度与地质特征对海域边界的影响.而实际上,根据《公约》规定,这两种制度应具有同等地位与权利.

(2)第二部分为外大陆架部分,即从200海里线起算,根据海床和底土的地质特征、向海自然延伸的区域.正因为这一法则,用于定义法律大陆架的自然延伸概念将法则与地球科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公约》第六部分,法律大陆架概念包含诸多地质要素,并且对于200海里外的大陆架区域,沿海国权利的赋予必须以“自然延伸”为首要条件.除了确定“自然延伸”概念与陆架权利的关系外,本文前三章还在《公约》的基础上,提出三种基本模型用以阐述自然延伸与不同地质背景下相邻沿海国的边界划定的关系.

2.从科学属性方面探讨并论证了自然延伸概念是《公约》第76条中前六条基本法则的核心与首要条件.

目前对于“自然延伸”出现在《公约》第76条第一款中的意义,其中一种多为西方学者支持的观点:它仅为一种法律名词指代,而不具有任何地质地貌要素.本文通过对第76条1-6款法则的定义与《大陆架外部界限一科学与法律的交汇》中的科学问题分析,认为:第76条第一款为一原则性条款,是随后五条法则的基石,也是海洋权利与海域划定必须遵循的准则.根据第76条第2-6款,实际将大陆架区域分为两种地质背景:(a)理想的简单地质背景,即由陆架、陆坡至陆基的大陆边的自然延伸(Article76.3),(b)由于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引起的特殊地质背景(Article76.6).

3.针对自然延伸在海洋权利与海域划界中的不同影响分别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根据划界案例分析,对于自然延伸在海洋权利中的作用,包括:(1)对200海里内区域无影响.这一区域沿海国的陆架权利是固有的;(2)对于200海里外的大陆架区域,自然延伸作为一基本原则,通过限制地质属性从而限定了大陆架外缘界限.通过案例统计分析和国际法庭与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供的参考意见,它不仅包括地形地貌上的延伸,还包括多种其他地质要素.在这一权利确定过程中,海底重要地质特征作为重点参考要素,用以确定延伸的不同属性.对于自然延伸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法律意义上的大陆架,无论是否超过200海里的海域,都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并且,正如之前论述,大陆架制度与专属经济区制度是同等重要的法律条款,因此,在确定海域边界时,尤其是200海里内的重叠区域,专属经济区制度中的参考要素(主要为水域表面的要素,如沿海国海岸线形态与长度、国家主要经济来源特征等)和大陆架制度中提及的参考要素(如地貌与地质属性的延伸性,海沟等天然隔断的存在)应当具有同等参考价值,结合考虑进而对边界临时线做出适当调整.而事实上,在目前的许多划界案中,参考专属经济区制度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大陆架制度.

4.根据地理和地质要素对自然延伸与邻国海域划界结果的影响,本论文将与脊或脊状物相关的划界案分为四种类型.

在已提交的67个沿海国家提交的划界案中,有关洋脊或者海底高地区域的案例已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关的外大陆架区域主张面积已超过200,000km2.本文按照不同的地质要素对划界结果的影响程度,将这种划界案分成了四种类型:

(1)属于大陆边的自然组成,合理的延伸了沿海国的外大陆架,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划界案.比如,在澳大利亚划界案中,尤其是Kerguelen Plateau、Macquarie Ridge上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避开了对洋脊类型的讨论,而是以海岛为中心赋予了更多的外大陆架权利;(2)结合其他制度中的考量要素的洋脊岛屿上的独立划界案,包括渔业、经济要素,比如冰岛划界案和库克群岛划界案,这种结合使得划界主张的提出更加合理,(3)涉及具体地质属性,比如地壳性质的脊类划界案.以毛里求斯和塞舌尔联合划界案为例,两个沿海国通过说明Mascarene海底高原具有大陆地壳性质,进而将其视为大陆架的自然构成部分的海底高地;(4)借以脊的延伸试图从沿海国大陆进行蛙跳划界,旨在侵占邻国的大陆架区域,比如日本划界案中,日本企图忽略小笠原海台与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海脊地质与地貌的间断性和深度达到4000米的海沟,歪曲自然延伸的真实概念而主张更多大陆架区域.关于这类延伸问题,曾在国际法庭关于相邻国家的海域划界判例中提及--650米深度的挪威海槽已被认为是自然延伸的终断要素.因此,如果说对于前三种类型的脊或脊状物对大陆架划界的影响还存在定性与定量的争议空间,那么最后一种类型的划界案则属于明显违背了《公约》第76条首要条款中自然延伸的基本属性,为主张更多海域而违背国际法准则与科学事实.

5.以孟加拉湾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海底扇作为沉积物延伸的一种特殊地形对海洋划界的潜在分析.

根据《公约》规定,沉积物的厚度与陆坡坡度的变化是影响大陆架划界的重要要素,而现代海底扇通常能够改变大陆边区域内的这两点特征.因此,作为一个独立的海底地质体,海底扇对海洋划界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比如孟加拉扇、印度扇与亚马逊扇.关于《谅解备忘录》是否可以用于其余沿海国主张划界区域还值得探讨,但根据本文对海底扇模型的分析,上扇与中扇的过渡区域对确定陆坡坡脚点具有显著影响.另外,虽然沉积物物源已被国际法庭视为不会影响划界结果的要素,但对于其地质背景演化及构造特征仍存在众多争议,其影响效力未定.

6.根据上述结论,围绕自然延伸核心概念,根据《公约》与存在的各种地质背景,对大陆架划界的程序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出了些许对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处理过程的思考.

该文是海洋地质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海洋地质引用文献:

[1] 海洋地质论文题目推荐 海洋地质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海洋地质专著类参考文献 哪里有海洋地质参考文献
[3] 海洋地质论文大纲样本模板 海洋地质论文提纲怎样写
《海洋地质论文范文参考 海洋地质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海洋地质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