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困境和改革趋势

主题:本科教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8

简介:关于大学本科教育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大学本科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大学本科教育论文范文

本科教育论文

目录

  1. 一、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2. 1.较为传统而又较封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难以培养出适应国际性竞争的人才
  3. 3.中国现行的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4. 4.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5. 5.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6. 6.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7. 二、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趋势
  8. 1.全球化已给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9. 2.全球化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领域出现多元化的主体创造条件
  10. 3.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
  11. 4.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了机遇
  12. 5.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和内容方面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条件
  13. 6.为确定新的大学本科教育各专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体系创造了机遇
  14. 本科教育:《大地芬芳——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教育70周年巡礼》2010.11

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领域,也意味着中国必须享受和承担全球化框架下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使得作为培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级人才摇蓝——中国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着改革的困境.不可否认,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已在不断的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中国大学难以提供满足中国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需要,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明显滞后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因此,面对全球化的双刃剑,我们必须要对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有一个辨证而又清醒的认识:全球化带来的困境和发展机会.

一、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人才已成为今日中国的战略性稀缺资源,中国的大学教育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够满足今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善条件,建立制度,不断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

尽管中国大学的多年持续扩张,使得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面对全球化的历史时刻,则存在如下的困境.

1.较为传统而又较封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难以培养出适应国际性竞争的人才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是设置、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授予学位,安排招生、指导毕业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信息处理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十一个学科门类(无军事学).下设二级类71个,专业249种.与原目录比较,增加了管理学门类,二级类也做了较大的调整,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少至249种,调减幅度为50.6%.”[1]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变高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教育部不断进行大学本科专业的改革工作,但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比较,则显得不尽人意.尽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学持续不断的扩招,规模急剧扩大,专业结构和质量方面却显得不尽人意,缺乏一种质的飞跃.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受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出的具有比较强的国际意识、熟知国际经济运行及规则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极少.正因如此,国家要把培养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

2、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市场[2]的开放,大学本科教育的巨大潜在的市场价值已被发现,国外大学持续不断地在中国拓展教育市场,争夺大学本科教育生源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本科教育的潜在市场价值昭然若揭.特别是伴随留学逐渐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成为美国、英国、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教育市场开拓的热点,这些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吸引中国留学生,许多所大学更是通过多种形式抢生源,加大了在华的招生力度,提供了比以往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以美国为例,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底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突破20万.在过去的一个学年,中国赴美学生增长近30%,中国成为在美留学生总数排名第一的生源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遍布109国,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中国学生.从1999年到2009年,出国留学人员高达130万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明确提升毛入学率的目标:2015为36%,2020年为40%必将导致更多的国外高校进入中国教育市场.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对教育服务领域的开放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经济全球化、合作区域化是加强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背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国大学的合作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支持,并将加速国际学生的流动.事实上,中国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建立了18个教育磋商机制,和34个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证书的互认协议.这些机制和协议支撑着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学生的流动,实现学生跨境流动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对接.国外大学持续不断地在中国拓展教育市场,争夺大学本科教育生源.

面对日趋国际化的人才竞争,面对发达国家更开放的教育优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3],特别是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5],不断提高交流合作水平[5].事实上,国际化已不再为数量不多的一流大学所垄断,在国内居中下层次的其他大学,也开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国际化的活动,这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国际化活动必将成为高校日常性的工作和大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已难以固守原有的一套体系.

3.中国现行的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日趋国际化,国际标准与惯例将逐渐由国外至国内.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较强国际意识、熟知国际经济运行及规则的具有国际竟争力的专业人才.中国现行的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办学实践中的现实瓶颈之一就是大学的课程.大学的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中国大学在国际化观念指导下培养学生在国际意识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匮乏,所有课程都体现国际观点更是高不可及.因此,面对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面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现行的比较刻板、划一、滞后的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必将遭到极大的冲击.

4.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教师.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在“论文范文”至改革开放之前基本上处于动荡倒退中,终迫使大量的原从事大学本科教育各专业教学的教师纷纷改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日益受到注视,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人才汇集到大学本科教育里,形成了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格局.换而言之,真正受过系统学术训练而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太少,学源结构单一,对国外相关学科理论不熟,难以同国外学者进行深入合作,原创性研究成果不足,制约了课程的开设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与发达国相比,中国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较低,再加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的形成,有限的高素质的大学本科教育各专业教师纷纷从教学岗位上跳槽,致使原本不佳的队伍更是雪上加霜,不利于大学国际化的顺利进行.

5.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大学本科课程和师资队伍的状况,决定着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依旧是围绕三个中心[6]模式而展开的.首先是教师教育理念存在问题,国际化水平较低,国际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对在全球化时代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清楚.其次是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欠缺,绝大多数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机会进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几乎没有出国进修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再次是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不足和课程内容的重叠、陈旧和滞后.第四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单一、僵化,灌输式教学方法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上课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模式依旧延续,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本科生面对纷繁多变而又复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显得那么不合节拍,致使相当多的毕业生在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都要经过1至2年,甚至更长的适应现实实践的磨合期.第五,无法培养大批量的具有国际眼光,适应跨文化的生存环境、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

6.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对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培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首先要求在生源上,各专业应注重招收具有一定专业潜在素质的学生进入该专业学习.可在入学关,统一的考试达到一定分数后的学生,均可进入某一专业类别来学习,从而造成“错位”,难以“雕刻”成高级专门人才.尽管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实行“3+X”高考制度的改革,但面对大学本科教育的实际状况而言,差距还很大.其次,在大学本科教育各专业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单一的、静态的着重对学生知识方面学业评价标准体系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

二、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趋势

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论文范文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改变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1.全球化已给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本身就是在不断用更现代和更开放替代或打破传统与封闭格局的一个演进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目标导向.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交流.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的中国大学必须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建构科学有效的体系.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已从局部的改革开放趋向全方位的改革开放,许多院校纷纷加大引进国外同类教材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比例或者采取国际标准进行教学,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这些事实表明:全球化已经给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2.全球化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领域出现多元化的主体创造条件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人才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结构性人才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这就使得许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利用其明显的优势,抢占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巨大市场.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本科教育:《大地芬芳——江西农业大学本科教育70周年巡礼》2010.11

事实上,发达国家已在实施打开中国教育市场的行动.早在1998年,一些国家来华举办教育展览,持续不断的开拓,使得中国大量的本科生生源流失到国外.同时,国内民办学校和大量民间游资,也会因其潜在投资价值而纷纷加盟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领域.跨国界留学预科、留学学生低龄化、中外合作办学、国外学校在中国设立分校和无边界高等教育等,从而为国内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主体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为促使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更趋向于国际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机遇.

3.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

一个科学而有效的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是任何一个大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条件.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制度基本上是在学年制框架下运作的,大学课程体系呈现出整齐划一而又呆板僵化的特点,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复杂多变的快节奏.尽管一些院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相当力度的改革,但与全球化时代的大学要求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需要用一种全新的国际化高等教育课程理念来建构大学课程体系,就是将课程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整体设计,在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改革时始终贯彻国际化的理念,才能推进大学课程国际化的顺利进行.因此,伴随先进国家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冲击与客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良好的机遇,弹性学分制的真正实施,将使培养的人才由现在“千人一面”的单一色彩而变成“千人千面”的五彩缤纷的喜人局面.

4.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了机遇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而非大楼之谓也”.就大学国际化方面而言,目前中国从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国际化水平是先天不足而又后天失调,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将使这一特点更加凸显,影响了中国大学课程的国际化和学生培养的国际化.但伴随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和各类别各层次从事教育的专业人才的纷纷拥入,国内相当多的从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大学采取了更加灵活可行的措施,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和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发达国家的优秀专家来华执教,并采取传帮代等形式,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了机遇.

5.为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和内容方面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条件

当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模式依旧是在三个中心的模式下运作,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外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新思想与新模式涌入中国,中国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更迫使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而又低效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采用现代电子技术与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追踪当今世界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促使其潜在能力得以充分挖掘,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培养具有比较强的国际意识,熟知国际社会经济运行及规则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业型创新人才,能够更好地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匹配.

6.为确定新的大学本科教育各专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体系创造了机遇

传统单一的、静态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体系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经济的需要.国内许多院校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没有质的突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客观现实的需要,要我们更新观念,重新设定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从着重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评价转移到对学生全面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上,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做人、创新、创业、合作共事、国际意识、跨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评价,使新设计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体系与客观实际需要更加匹配.因此,需要采取更加多元化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体系.首先不同高校应根据大学本科教育不同专业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标准的不同,独立地设置招生考试科目与标准,进行新生的选拔录取工作.其次,在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彻底改变现在比较通行的传统笔试方法,采取更加灵活多变而又能测出和激发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学业评价标准体系.再次,灵活多变的学分制度,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

[2]庞红卫,方凌雁. 略论全球化教育的陷阱[J]. 教育发展研究, 2001,(03) .[3]杜屏,钟宇平. 中国大陆高中生国际化高等教育的需求状况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06,(01) .

[3]乌利希·泰希勒,陈洪捷. 欧洲化 国际化 全球化——高等学校何处去[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01) .

[4]HUIB de JONG,HANNEKE TEEKENS. The case ofthe University of Twente:internationalisation as edu-cation policy[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3, (7) :45 .

[5]裴文英. 高校发展视野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J]. 江苏高教, 2007,(06) .

[6]汪尧田,李力主编.国际服务贸易总论(第1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3.[7]张圣翠,赵维加著.国际服务贸易法与中国(第1版)[M].上海三联书店,2000,6.[8]许军珂编著.国际服务贸易法律与实务(第1版)[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3.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大学本科教育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本科教育引用文献:

[1] 大学和教育管理本科论文范文 关于大学和教育管理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2500字
[2] 大学和教育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大学和教育类本科论文怎么写2万字
[3] 大学和教育管理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大学和教育管理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000字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困境和改革趋势》word下载【免费】
本科教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