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位论文 > 文章内容

保护环境论文范文参考 保护环境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保护环境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2

保护环境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保护环境论文范文参考: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2. 第二篇保护环境论文样文:我国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完善
  3. 第三篇保护环境论文范文模板: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
  4. 第四篇保护环境论文范例: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行为研究
  5. 第五篇保护环境论文范文格式:环境政策研究

★100篇免费保护环境论文范文,可作为优秀保护环境论文写作参考,适合保护环境方面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相关写作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保护环境论文范文参考: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提高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今天,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问题.保护环境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理念,对于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任务.在具体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对于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负有主要责任,但由于政府的有限理性和行政的自我偏好性,必须要对政府的环境保护行为加强监督,以促使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更加完善.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是公民环境权实现的具体路径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的环境公众参与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律制度的供给难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环境公众参与理论阐述和国外立法模式的比较,并在梳理我国现阶段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得失上,提出完善、构建我国公众参与的各项具体制度措施.

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环境保护公众参与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本文采用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一般理论.这部分主要就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概念厘定、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主体、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范围、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途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价值目标、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特点、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意义、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内容这八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主要是考察和借鉴国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第四部分:论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在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方面,就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经济学基础以及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理学基础进行了阐述;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实基础方面,就公众参与的民众基础以及公众参与的组织基础进行了分析.

第五部分:研究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及缺陷.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方面,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范围的制度现状、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主体的制度现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环境立法参与制度的现状、环境行政参与制度的现状、环境司法参与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方面就: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范围的缺陷、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主体的缺陷、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环境立法参与制度的缺陷、环境行政参与制度的缺陷、环境司法参与制度的缺陷进行了分析.

第六部分:针对上一部分提出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及缺陷,分别从各个方面阐述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各项具体对策措施,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第二篇保护环境论文样文:我国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完善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在生产能力和水平急剧提高、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成为了我们一个不得不认真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一定要解决,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单靠行政处罚和追究民事责任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各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工作,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来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

所谓环境犯罪是指自然人或法人主体,出于主观上的罪过或无罪过的行为所实施的污染大气、水体、土壤或破坏土地、矿藏、森林、草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或其他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具有现实危害和危害后果的行为.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初开始选择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来加大惩治破坏环境行为的力度.迄今为止在发达国家中已经形成了非常严格和完整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和相应的刑事司法体系.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环境污染犯罪的立法上起步较晚,现有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体系仍然显得薄弱,加之全国各地正处在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利益的情况十分突出,环境破坏和环境犯罪行为十分严重,因此我国更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刑事立法,以保护好我国的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https://www.mbalunwen.net/yuzhou/76700.html

当前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十分严重,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遏制,环境问题将危及社会稳定和国民生存.刑法是保护环境的的重要工具,但我国现行刑法有关环境犯罪的规定还存在诸多缺陷,因而需要加以完善,以适应环境保护任务日益严峻的现实之需要.因此本文旨在遵循现代环境保护的理念,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相关经验,分析我国对于环境犯罪惩处的立法现状与困境.笔者认为,在刑事政策普遍倾向于犯罪轻刑化的今天,对环境犯罪的处罚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即将多种原本仅仅规定为违反行政法律的行为入刑,以刑罚方式来加重处罚力度,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法益需求.本文立足于为构建国际一体化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制度,提出一些立法及司法中的改革建议,以期能够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日趋完善,以切实保护环境,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除了导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内容,全文13余万字.导言部分对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对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作了一定的概括.

论文第一章对环境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说,本章首先对环境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论文讨论了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接着,本文进一步梳理了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体系,就我国现有的追究环境保护责任的三类法律责任方式:环境保护的民事责任、环境保护的行政责任和环境保护的刑事责任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这里对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特别规定之处在于,就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来看,这三种环境保护法律责任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的,即可以产生双罚制甚至三罚制的方式.这意味着,行为人的一项严重违法的环境破坏或环境污染行为,可能导致被同时追究环境保护的民事责任、环境保护的行政责任和环境保护的刑事责任.这种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同时追究的环境法律责任体系也是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方式.

论文第二章是对环境犯罪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简介.本章首先从环境犯罪的基础理论出发,辨析了环境犯罪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要件.认为我国的环境犯罪的概念可表述为: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基于主观过错的行为,所实施的污染大气、水、土壤或破坏土地、矿藏、森林、草原以及其他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产生危害后果的行为.通过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环境犯罪的客体归结为“双重客体”,即环境犯罪不仅侵犯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还侵犯了人与自然产间的生态关系.环境犯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一般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三个因素,有的环境犯罪必须有因果关系的存在,有的环境犯罪则并不需要因果关系也可存在,即仅有环境犯罪行为就可单独构成犯罪.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比较复杂,包括故意和过失并存的复合罪过、故意和严格责任三种情形.

本章进一步列举了环境犯罪产生的原因.从犯罪产生的本源来看,环境犯罪就是在工业化运行的过程中相伴产生的现象.从环境犯罪产生的外部原因来看,经济全球化为环境犯罪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是环境犯罪产生的一大诱因.而从其他社会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导致环境犯罪频发的原因,就是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如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实施危害环境的犯罪可以使得行为人节省环境保护所需要的高昂成本,并获得高额利润,同时面临刑罚的机率又很小,这样必然促进危害环境犯罪的高发案率.如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来看,污染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得各种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许可*,往往虚构事实,夸大自身能力,以欺骗手段获取相关许可*,并导致非法排污和超标排污的产生.

论文第三章中笔者对我国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综合论述.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环境保护的观念,并采用立法的方式来确立环境保护制度,如殷商时期的《礼记》就是现今可考证出的最初有文字记载的环境保护规定,在《唐律疏议》中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范围也涉及了堤防和水利、文物、山林树木、城镇环境等很多领域.这些规定在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关于环境保护的刑事立法也历经了数个不同时期:从最初的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交互使用时期,到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颁布后对该刑法典进行补充时期,再到1997年《刑法典》颁布实行时期,以及近几年来对1997年《刑法》修订和完善时期出台的一系列修正案和司法解释,最后笔者对我国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归纳和小结.

论文第四章是关于域外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研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首先遇到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就早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要通过环境保护刑事立法来惩治环境污染行为的必要性.这些立法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笔者按照法系和国家区域划分,分三个部分介绍了域外各国和我国除大陆地区外的其他几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具体来看,第一部分以英美法系国家为标准,介绍了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典型环境犯罪刑事立法体系并对这几个个国家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进行了比较和总结;第二部分以大陆法系国家为标准,介绍了德国、日本、法国、前苏联、奥地利、韩国等几个具有代表性和本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体系,也对这些国家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进行了小结;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有区域特色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在比较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期对我国的环境犯罪刑事立法完善有所帮助和启发.

论文第五章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刑事立法存在的缺陷.本章首先对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而应予以犯罪化的污染环境的犯罪及抗拒环保行政监督的犯罪进行探讨,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刑事立法中存在有关污染大气罪、污染内水罪、污染海洋罪、施放噪声危害人体健康罪以及抗拒环保行政监督罪的立法缺失.虽然97刑法和至今为止的八个刑法修正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框架和基本雏形,给予了环境犯罪以一定的重视即设立了专门一节——破坏环境保护罪,同时在其他章节也规定了一些与环境犯罪相关的犯罪行为,使得我国运用刑法手段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更加严厉.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刑事立法处于初级阶段,环境犯罪的立法状况还很不科学,诸如污染大气、污染内水等危害行为尚未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不利于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制度,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这些罪名都入刑.

第六章中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刑事立法和司法的建议.针对以上几章所分析的问题,本章提出完善刑事立法的建议主要有:将现有的罪名专节扩展成专章,扩展后专章的名称应改为“危害环境罪”、对污染环境罪个罪的最新解析、合理确立环境犯罪体系以及改革与完善对环境犯罪人的处罚体系等几方面.同时由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对有些普通刑事诉讼程序应加以调整、改进,以适应惩治环境犯罪的现实需要.同时笔者还在立法建议的同时对我国环境犯罪的司法实践中的立案管辖、审判管辖、起诉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期能够从程序法的改革上对实体法有相辅相成的帮助作用.

第三篇保护环境论文范文模板: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

本文试图论证环境保护义务应该作为一种“普遍义务”予以规定,由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承担之.“普遍义务”蕴涵着义务的履行目的是为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义务人的范围是全体社会成员、义务的履行具有强制性等意义.各国和国际社会如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普遍义务”规定于环境法律中,对于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实现良好环境的愿望功莫大焉.环境不正义、不公平现象的广泛存在,就说明了在人类社会内部,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承担了保护环境的义务,环境保护义务没有被公平的分配.本文力图通过理论论证环境保护应该作为“普遍义务”的合理性、正当性.

本文分为导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章.

导论部分首先提出了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环境保护作为“普遍义务”的正当性同时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综述了过往研究文献,并且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导论中,本文除了提出问题这一任务外,还着重解释了“普遍义务”与“环境保护普遍义务”的法律意涵,指出把环境保护义务设定为“普遍义务”,蕴涵了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方式、人类利益的认同等特殊认知.

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支持环境保护作为“普遍义务”的第一个理由,即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无论如何发展、向何处去,人都必须是活着且健康的.这样,人生的意义才有可能显现出来,人才能够体会自己作为“人”所具有的价值.作为基本需要,人的生存与健康必须以良好的环境为前提条件.缺乏良好的环境,人的生存与健康就失去了坚固的客观基石.保护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有利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保护环境是一种负担,这种负担对于社会是有利的.不过如何在人类社会内部分配这种负担却成为一个社会难题.

第二章论述了环境保护义务应该作为一种“普遍义务”的第二个理由.前一章分析论证了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确实需要有人承担环境保护的负担,但并不等于环境保护的负担一定会在人类社会内部被普遍地分配.环境保护负担被普遍地分配,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在这一意义上环境保护义务成为了“普遍义务”——这是社会正义原则的要求.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的社会制度可以凝聚社会成员对自己身处其中的制度的认同,为社会成员准备必要的社会条件以实现人生理想、保证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历来众多哲学家、法学家等对社会正义判断标准问题争议不休,功利主义者、自由主义的平等派与极端自由主义者有着不同的正义观念.他们之间最低限度的共识成为了判断社会正义的底线.这些共识就是——“得其所应得”、“不伤害他人”、“遵守法律”.

在一定的社会之中,正义问题的发生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如果社会资源并不稀缺、民众之间对于社会正义的标准没有分歧,社会就不会发生关于某种社会资源的分配是否正义的争执.环境负担能够成为社会正义考量的对象,正是因为环境利益与负担在社会内部是稀缺的,应该由哪些人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享有环境利益,民众之间缺乏共识.

应用社会正义原则的标准去权衡环境保护义务人的范围,发现如果我们希望环境保护的义务被公平地分配,就只有一种方式——在全体社会成员间分配保护环境的负担,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作为保护环境的义务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环境恶化的肇事者,也是环境合作利益的享有者.当然,这不是说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彼此间承担了完全均等的环境保护环义务.我们共同承担环境保护义务,我们也有区别地承担着这种义务,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承担能力不一、对环境恶化的影响力不一、享受的环境合作利益也不相同.

第三章论述了环境保护义务应该作为一种“普遍义务”的第三个理由.除了根据社会正义原则,我们在人类社会内部应该普遍地分配环境保护义务外,实际上,我们更应该根据自然规律对人类社会制度安排的限制而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普遍地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环境的自然特性如整体性、承载力的有限性、污染的严重性与公共性牢牢地束缚了人类社会安排保护环境义务的选择范围.根据这些自然特性,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人类社会只能够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承担环境保护的义务.不如此,环境就无法得到最佳地保护,人类社会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础.

保护环境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保护环境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在职论文、10000字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保护环境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保护环境论文范文选题

环境保护作为“普遍义务”,不再是理论玄想.本文第四章分析了诸多国际环境宣言、国际环境公约与国际环境司法实践,总结出一个结论:在国际法层面,环境保护义务作为一种“普遍义务”,已经是一种法律制度上的事实.在该章中,笔者还对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与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的规定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国内法中,立法者也已经把保护环境的义务作为一种“普遍义务”予以了规定.

总之,基于正文内容所给出的四个理由,保护环境的义务应该作为“普遍义务”予以规定,是为结论.

第四篇保护环境论文范例: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行为研究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不仅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制约农民增收,而且带来食品安全问题,降低消费者福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大力推行安全农产品生产,以缓解农业生产的各种负面效应.但是当前学术界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效应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消费者福利效应方面,对于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则相对缺乏.任何环境问题都是人类环境行为的客观结果,本文从农户环境保护行为入手研究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效应.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环境保护行为,分析影响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实施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揭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作出环境保护决策的形成机制,为政府制定激励农户环境保护行为的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为此,文本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经典著作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扩散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条件估值法等构建一个涉及到社会学、行为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环境保护行为概念模型.该模型认为,农户环境保护决策经历认知(环境意识)—决策(环境保护意愿)—采纳(环境保护措施采纳)三个阶段,并且各个阶段在时间上存在继起性,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发生的前提条件,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发展的结果.以江苏省321个无公害韭菜种植户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措施采纳的因素,探索农户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措施采纳之间的关系,阐明环境保护决策机制的运行机理,提出鼓励安全农产品生产户采纳环境保护措施的政策建议.

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意识研究中,发现农户的环境意识水平较低、认知结构不平衡,区域差异显著,苏北、苏南两地区农户环境意识水平高,苏中地区低.受教育程度、农产品市场行情了解程度、农产品市场检测制度对农户环境意识均有显著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环境意识水平越高;对农产品市场行情越了解,农户环境意识水平越高;农产品市场检测越频繁,农户环境意识水平越高.

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意愿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的环境保护意愿高,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强.农户年龄、干部身份、家庭经营规模、安全农产品收入、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政府技术服务等是影响农户环境保护意愿的重要因素.农户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保护环境并且环境保护支付意愿也更低;干部是影响农户环境保护的积极因素,若农户是乡村干部或曾经担任过乡村干部,则其愿意支付的环境保护金额更高;态度—行为类变量对农户环境保护支付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态度越积极、越是认为自己有条件保护环境,农户的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就越高,该结果也证明了计划行为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农户环境保护行为方面的适用性;政府为安全农产品生产提供的技术服务频率对农户的环境保护支付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政府提供的技术服务频率越高,农户愿意为环境保护支付的金额也越高.农户的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在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苏北地区农户愿意为环境保护支付更高的金额.

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研究中,发现农户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达到环保“趋于合格”水平.在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的四个维度中,农药使用管理和农资包装废弃物管理行为得分最高,而农田养分管理维度得分最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身份、家庭劳动力、家庭经营规模、种植年限、经济因素和政府管理力度等存在差异,农户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纳情况也显著不同.40岁以下年轻人、男性、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具有乡村精英身份、家庭劳动力多、家庭经营规模超过5亩、种植年限短、政府管制力度大,均会促使农户采纳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措施.

在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关系研究中,发现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之间存在*效应,由此揭示了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环境保护决策机制.具体包括:(1)三阶段决策机制,即农户的环境保护决策经历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意愿—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三个阶段;(2)二阶段决策机制,即农户的环境保护决策经历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措施采纳行为两个阶段.环境保护决策形成机制显示,农户的环境意识不仅可以通过环境保护意愿,来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采纳,而且能够对环境保护措施产生直接影响,这意味着提高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环境意识水平对促进农户采纳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第二,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的示范作用;第三,优化安全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第四,尽快在农村市场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第五,优先在环境意识水平高的地区落实环保政策;第六,加强对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管制和服务.

第五篇保护环境论文范文格式:环境政策研究

本文研究的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对所身处的环境(大气、水、土壤、生物)造成的损害,是指除火山爆发和动植物循环过程自然产生的地理灾害和气体排放等之外,单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环境造成的质量和动植物数量和种类的下降.

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对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式提出了各种设想,但是有些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因此论文受库兹涅茨倒U曲线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启发,我对现有环境理论进行了发展和扩充,提出环境问题发展阶段论.环境问题发展阶段论的具体内容包括: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措施与其所处发展阶段密切联系,并进一步将其细化为五个发展阶段,指出环境问题属于历史的范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改变自然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出现并趋于严重,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知识和科技的进步而逐步缓解,发达国家环境质量的改善也证实了这个观点.在此基础上,环境问题发展阶段论还提出环境与发展既存在替代关系又互相促进,既一方面可以通过牺牲环境换取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为保护环境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另外,还提出代内公平分为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两个内容,经济不发达国家耗费环境资源取得发展的权力必须得到保证,这是解决国际环境问题和实现环境国际公平的前提.环境的保护要在保护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利的基础上,通过共同分享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成果,实现环境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合理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可以通过私人的方式解决,例如自愿协商、企业合并和道德约束等等.但是私人解决方式发挥作用需要有严格的前提条件,而且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以自愿协商为例,一是要求涉及的协商各方数目较少,交易成本低:二是要求外部性的来源比较明确;三是要求明晰的产权界定,产权归属合理和转移公平,环境产权的所有者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严格的条件在现实中是难以得到满足的,因此政府的介入十分必要.政府介入方式也有其条件、优势和不足.通过对各种政策措施的效果、效益、交易成本等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区分各种政策措施发挥作用的边界.例如,管制手段的优点是效果明显,强制性高,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因此接受度高,准备充分后出台较快,社会效益佳;缺点是简单粗暴,经济效益差,因为每个企业和个人的实现标准的边际成本不同,因此采用整齐划一的标准社会损失较大.另外管制还存在深层次的无法回避的制度缺陷.因此在应用中,各项政策措施要根据需要和条件进行选择.

环境问题因为具有国际性,所以促使国际社会发展合作,目前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各国和国际社会也利用多种组合措施来解决国内和国际环境问题.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管制手段受政府的偏爱,社会也比较接受,能够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效果,但是成本较高.经济措施成本低,效益高,如果政策到位也能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效果,但是部分措施的政府和社会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就我国的环境政策措施来看,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还需要完善,管制仍然是最重要的手段,经济手段还很不成熟.具体来看,虽然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体系已经建立并比较完整,但是环境检查和监测以及环境公开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环境税框架还没有建立,环境税制建设正在讨论之中;环境收费在扩展收费范围、增加费率、增强强制性等方面还处于两难的处境;财政在支出、转移支付、补贴和奖励、政府采购等诸多方面还可以提高资金效率,发挥更大作用;排污权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制度有待完善;地区间的受益者生态补偿机制在小范围应用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总结和推广;还需要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国际间的合作,在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全面增强我国环境保护的能力.

我国治理环境问题面临人口、粮食、能源和发展阶段的制约.因为我国是出口和排放大国,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不断增大.因此论文提出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思路是:强制措施与利益引导相结合,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结合,政策措施要符合我国发展阶段并稳步推进.并提出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政策措施选择上应遵循八个原则:以结果为导向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原则;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损害者承担和受益者补偿相结合原则;审慎原则;公民参与原则.针对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了政策建议.例如提出构建我国环境税体系,该体系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税、二是与环境相关税种、三是与环境相关的税收政策,建议开征的环境税是直接与环境保护相关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税种,可以包括产品税(如对两高一资产品征收产品税)、污染排放税(指现行的收费实行费改税)、碳税、硫税等等.

本论文可用于保护环境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保护环境引用文献:

[1] 保护环境政治方向论文题目 保护环境政治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2] 热门保护环境地理论文题目 保护环境地理论文标题如何定
[3] 保护环境政治小论文题目范文 保护环境政治小论文题目哪个好
《保护环境论文范文参考 保护环境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保护环境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