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建筑学术论文摘要怎么写 建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建筑学术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8

建筑学术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
  2. 第二篇摘要范文:建筑理论家汪坦学术成就与影响
  3. 第三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
  4. 第四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模板:杨廷宝的建筑学术思想──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00周年
  5. 第五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怎么写: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
  6. 第六篇摘要范文:《湿地建筑》学术讲座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7. 第七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
  8. 第八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格式:杨嵩林学术历程和思想研究
  9. 第九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研究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德国建筑展览历程研究

【100篇】免费建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可用于建筑学术论文摘要写作参考研究,为你的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建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更新相关领域逐渐成为一项学术热门.虽然十几年来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积累了大量学术成果,但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集约化的城市开发力度,建筑更新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将对未来我国城市良性发展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因此随着该领域学术研究的不断成熟,有必要从更高的角度对该领域“学术研究”本身进行一次再研究.本文工作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展开.

本文站在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的一个历史节点上,通过对国内外该领域相关学术及实践成果的梳理与分析,全面总结中西方建筑更新领域的既往学术研究发展脉络,直观的说明到目前为止该研究领域内各个层面的发展情况与研究动向.基于国内外建筑更新领域学术发展脉络,本文再进一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法律法规,学科发展历史等诸多层面对其展开成因分析,通过多角度论证以得出其背后影响因素,力求揭示中西方建筑更新领域学术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规律.

本文结尾对中西方建筑更新领域学术发展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同时还对我国近十余年间建筑更新相关领域的高校学位论文展开深入的统计分析,将我国该领域研究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进一步结合当前形势对未来我国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的正确发展方向进行指导性前瞻.

第二篇摘要范文:建筑理论家汪坦学术成就与影响

建筑理论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史学家江坦先生是当代中国建筑界一位颇有成就和影响的重要学者,对汪坦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但过去和目前对汪坦的研究尚未有显著成果.因此,本文从三方面着手,对汪坦的建筑学术成就和影响加以研究,即: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引介、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和建筑教育的思想及实践.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但却时断时续,一直未成系统,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几乎完全停顿下来,无人问津;对于中国近代建筑,也疏于保护.直至八十年代初期,在我国建筑理论家、思想家、教育家汪坦先生的倡导下,对于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才全面的展开.汪坦先生率先发出对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号召,并组织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出版了相关专著,使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得以系统、深入的进行.与此同时,汪坦先生对于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也有着精深的研究与见地,20世纪80年代,汪坦先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即翻译引介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理论到中国,并开办讲座,系统性地评介西方建筑思潮,为中国的建筑师和学者搭建了与国际现代建筑思潮对话的桥梁.

本文第一章从汪坦的成长与教育背景着手,分析形成其建筑思想和理论的根源.第二至四章分别从现代西方建筑思想的翻译和引介、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和汪坦的现代建筑教育模式几个方面加以描述、分析了汪坦的建筑理论和教育成就.

通过对汪坦建筑学术成就及其影响的认识,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同时代背景下一代中国杰出建筑家的理论和思想,对我国近代和现代建筑思想有着更具体、客观的认识,也对我国当代青年建筑师的建筑学习和实践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第三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徽因

长期以来,林徽因先生对中国建筑学术的特殊贡献因与梁思成相提并论而未能得到中国建筑界的足够认可.在文学界十分重视林徽因,文娱界将她炒得炙手可热的今天,有必要在建筑本行里重新确立她应有的地位.本文正是为此而对林徽因作为中国建筑学术的先行者意义作出了重新评价.

第四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模板:杨廷宝的建筑学术思想──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00周年

将杨廷宝先生的建筑学术思想总结为5条:1.实践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环节.2.从国情出发,依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技术状况做出合理设计.3.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探索建筑文化的传承、转换和创新.4.将建筑看成是社会人的建筑,辨证地对待建筑的变化,了解实施过程又注重其结果.5.尊重自然环境与建筑、城市的融合,尊重建筑历史、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建筑文化境界.

第五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怎么写: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

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


https://www.mbalunwen.net/weijiezhimi/64585.html

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第六篇摘要范文:《湿地建筑》学术讲座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本文是一篇关于学术讲座口译的实践报告,所描述的口译任务是笔者于2013年在广西大学林学院所做的一场《湿地建筑》学术讲座的英汉交替传译实践.笔者重点回顾了整个译前准备过程,接着以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分析源文本的主要功能,即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并采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来指导实践.在案例分析中,笔者以讲座中的专业术语、以",you know",为代表的语篇标识语和排比句为例,分析任务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策略.最后笔者对该次口译任务进行评估,并对学术讲座口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全面的译前准备必不可少,其中重点是主题知识准备和术语准备.二、套语和反复出现的语句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三、若讲话人带有口音,应将注意力集中在理解句子意思上,而不是过分关注单个词义;四、在口译过程中,可以利用讲话人提供的各种辅助手段对内容进行合理推测以帮助口译;五、遇到没有准备的术语或没听懂的表达时,解释也是一种有用的应对策略.

建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学术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专升本论文、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建筑学术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建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第七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

梁思成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学家之一,其学术实践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一代宗师.

1930年代,梁思成以中国营造学社为学术平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实践之中,在开创性的古建筑调查与研究中,逐渐理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其多项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

新中国成立前后,梁思成积极参与新政权创建工作,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审定国歌、国旗方案,组织设计国徽,这些活动不仅使梁思成得以充分发挥其学识和能力,而且赢得了新政权的信任.进入1950年代之后,梁思成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北京城市规划、文物建筑保护、探索建筑的民族形式实现路径等领域表现出了一名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意识,并努力构建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北京旧城保护及未来发展范式,但由于其观点不被新政权所认可,其学术思想亦受到质疑与批判,学术实践屡遭挫折,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学术批判中逐渐失去学术话语权,亦失去学术研究的活力和创造力.1955年之后,梁思成基本上再未开展大的创新性的学术实践.

梁思成一生还创办了两个大学的建筑系,即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其对建筑教育的理解和改革,对中国建筑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1928年至1955年期间梁思成的学术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的关系,中国营造学社转型的过程及典型做法,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二是梁思成与近代中国的高等建筑教育,研究重点是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建国前后梁思成的建筑教育理念变革及实践;三是梁思成与新政权的创建,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对新政权的选择及其政治参与意识的转变,梁思成与新中国国歌、国旗方案的审定和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四是梁思成与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北京城市规划及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五是梁思成与建国初期的建筑民族形式问题,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大屋顶”建筑理念的转变.

第八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格式:杨嵩林学术历程和思想研究

对建筑学术史和建筑学家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建筑学术史发展的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开拓性、前瞻性指导;作为建筑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个体——建筑学家,其个人学术成果是学术发展链条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建筑学家的学术成果研究不仅梳理了学术史发展的过程,而且揭示了个人学术成果与社会背景的联系.作为我国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建筑教育发展肇始重要地域之一的——西南地区,其在建筑学术与教育领域上的重要地位,可以追溯到“抗战特殊”时期.之后在经历了建国后直到现今西南地区都一直是建筑学术与教育发展独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但从已有的学术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对西南地区建筑学术史和建筑学家的研究相对匮乏,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和作出及时的补救,整理和完善西南地区建筑学术研究史,进一步促进西南地区建筑学术研究的发展.因此,本研究选取作为西南地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权威——杨嵩林教授为研究对象.

本文是学术界第一次系统整理和研究杨嵩林教授的学术思想,以他主要的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为视角.杨嵩林教授作为西南地区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其学术思想研究不仅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意义,同时对深化地区的近代建筑史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杨嵩林的基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学术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一个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发展轨迹.

本文是在详细阅读了杨嵩林教授的著作和掌握了与其相关的口述史资料的基础上,以时间为串线,首先对杨嵩林的成长历程、求学经历、早期工作经历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梳理.然后,参照社会发展和个人学术成果节点对杨嵩林的学术思想历程进行了阶段分期,将杨嵩林基于近代建筑史研究视野的学术历程分为了探索期、成熟期、拓展期,三个时期.对他在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研究活动,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阐述,并作出了客观的评述.

论文最后在结语部分分别对杨嵩林教授学术思想和学术研究历程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根据笔者自己的分析理解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在文章最后指出了笔者研究启示和相关的缺憾.

第九篇建筑学术论文摘要: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研究

岭南建筑学派的建筑师秉承岭南文化开放、务实、兼容、创新的精神,立足现实条件、直面现实问题、把握现实矛盾,以高扬现代主义理论旗帜、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为基点和起点,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基于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的视角,本文以岭南建筑学派的创作思想为研究对象,梳理出自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传入岭南起至今近百年间的发展轨迹及阶段特色,以期将个体建筑师的自我思想表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既可更真实地还原历史全貌,又可促进未来建筑创作实践以及建筑史学研究、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建筑美学研究等的繁荣发展.

首先,第二章针对“岭南建筑学派”这一尚未在学术研究中正式立论的概念进行辨析.通过明确现代科学学派成立的基本标准、论述学派存在的重要价值,论文尝试从岭南建筑学派的学术阵地、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代表作品、学术影响等多个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合法性.

其次,第三章从宏观上提出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具有“现实主义”特色,并引入“现实主义”美学理论、阐释了论文的基本认知和立场,进而,就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萌生的时代契机、继承的地域文化传统、引进的建筑思想来源进行了解析,认为其创作思想具有现实主义导向.

再次,通过归纳、整理、提炼相关素材,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深入分析了功能现实主义、地域现实主义、文化现实主义三个维度的创作思想探索,提出其分别体现了技术理性、风格自律、体系建构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出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逐步丰富、完善、体系化的过程.

最后,基于上述内容,第七章展开了关于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评论,勾勒出其创作思想的发展脉络,挖掘出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对于岭南建筑学派的价值,揭示出其整合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未来走向.

本文的目标在于论析“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合法性,揭示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的逻辑层次、内容特征,阐释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的现实主义特色和现实主义精神,进而提出尚有深入到个体建筑师研究、学派整体性研究、各地域建筑思想比较研究等理论拓展空间.

第十篇摘要范文:德国建筑展览历程研究

德国现代建筑是世界建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建筑史研究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本论文试图以即时史学研究的视角,从德国近百年以来建筑发展中的典型建筑展览事件入手,选取了具有里程碑式的达姆施达特建筑展、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建筑展、魏玛包豪斯建筑展、维森豪夫建筑展、汉莎小区建筑展、柏林87’建筑展以及建筑博物馆学术性展览作为研究的对象,以点带面,展开研究.勾勒了德国建筑展览的演变轨迹,探索德国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动因.

通过对即时性建筑展览的评析研究,阐述了19世纪到21世纪德国建筑领域“个体初萌,群体形成,主体建构,观念交锋,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自我创新”的建筑历史背景,较系统地梳理了对德国现代建筑各个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建筑风格、建筑师个体、城市研究以及建筑理论与批评研究.简而言之,即“察清经纬,究明原因,论其结果,谋求趋势”.

本研究重点探讨了德国建筑展览深厚的学术价值内涵,旨在将德国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与建筑展览“提炼、阐明、展示、指导”的显著理论特征相互关联,从而构成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并通过比较论述了建筑实践展览、建筑学术展览以及建筑博物馆对于德国建筑文化的启蒙、塑造与传播的重要意义.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德国1901年达姆施达特建筑展和1914

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展事件为开端,并对同时期德国建筑在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萌芽阶段特点做以研究.第二部分论述了德国魏玛时期包豪斯三次建筑展和1927年维森豪夫建筑展

所共同塑造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以及对国际式建筑的影响作用.

第三部分以德国二战后重建为背景,阐述了1957年柏林汉莎小区建筑展中体现的功能主义建筑特征.以1984年法兰克福建筑博物馆“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建筑展览为理论依据,互为补充的分析和阐述了在德国讨论尤为激烈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局限性问题,并由此引出对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德国建筑师的建筑实践活动的展览评析;以及在战后现代主义建筑与城市规划所引起的冲突矛盾对柏林87’建筑展的影响,提出了“批判的重构”原则下修补城市的未来城市规划法则,并呈现出建筑多元化的风格特征.

第四部分通过国际建筑展创造性的运用设计新思维和建造新技术,提出旧工业区改造模式、修复区域景观模式、探寻城市复兴途径和建造个性化宜居城市模式等多元创新策略.并以2002年的“修正后现代主义”建筑展等学术展览事件为主要线索,从历史评析的角度阐述了在西方建筑理论人文主义思想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修正和多元创新的转变过程.并论述了德国建筑实践展和学术建筑展互为结合的、互为补充的结合模式.

关于免费建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

建筑学术引用文献:

[1] 建筑学术方向论文题目 建筑学术论文标题怎么定
[2] 建筑学术参考文献外国 建筑学术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建筑学术论文大纲格式样本 建筑学术论文提纲怎样写
《建筑学术论文摘要怎么写 建筑学术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建筑学术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