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库 > 文章内容

环境生态论文范文参考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环境生态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5

环境生态论文范文

环境生态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环境生态论文范文参考: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第二篇环境生态论文样文: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3. 第三篇环境生态论文范文模板: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
  4. 第四篇环境生态论文范例:太湖渔业和环境的生态系统模型研究
  5. 第五篇环境生态论文范文格式:海洋城市滨水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区域开发协调研究

★100篇免费环境生态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环境生态论文范文参考: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自20世纪末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突出地位以来,我国各地区一直立足自身既有条件,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模式和实施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努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要在全国范围内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对现阶段各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现状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以期探寻各自发展道路上的成绩与不足,及时发现问题,为下阶段的工作提供导向参考.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范围广、问题多,其中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干预因素之一.只有客观、全面的了解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成因,科学地辨别资源环境问题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情况,才能够使不同自然属性、不同发展特征区域的生态文明评价考评结果更加真实、客观、合理.从而更加直观地辨别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阶段,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江河断流、雾霾侵扰、垃圾围城、水体污染等粗放型增长导致的“后遗症”已使我国许多地区群众生命、生活和生产遭受严重威胁,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量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有效的手段,是满足领导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必要工作.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动态、综合的社会实践过程,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把生态文明的美好蓝图向社会实践拉近拉实.因此,必须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量化,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具体实践相结合,使科学理论逐步拓展为具体的直观体现.在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分析,更加客观科学地构建出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差异化指标体系,通过测算结果对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从“厘清问题”“关注进展”到“促进提高”的层面上,把生态文明理念和思想转化为更具实效的生态文明测算,用可以度量的水平指数改变单一的GDP增长评价标准,鼓励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用具体化的、可以持续观测和比较的数量标准解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绩效和问题.首先,在整合目前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针对不同区域资源环境问题、经济发展特征,着重考虑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优化布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并参照科学性、完备性、统筹协调、区域独特和可操作性等原则,考虑地域差异、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差异分别构建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各区域、各评价主体开展生态文明评价工作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然后,运用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从国土空间优化布局、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层面及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总层面分别计算得出了我国31个省份2003-2012年的静态得分和动态综合得分,并以各省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测算结果作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及演化格局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基本与普遍认知一致.运用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武汉市为评价对象,选择GRA-TOPSIS的评价方法,计算得出了2005-2012年武汉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基本得分.最后,本文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和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两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整体包含有八章.每一章节力图能够进行合理的衔接,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展开说明,然后通过文献的大量阅读,对国内外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工作的现状.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和论文的写作框架,并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针对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科学内涵、本质特征、构建路径及现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合评价展开了深入的总结与探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发展方向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本章首先以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分析为基础,分别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出发,并针对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多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及评价工作的重点和具体要求.分别包括落实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推进自然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几个方面.应以此为依据,建立系统完整的工作体系、考评体系及制度保障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常态化、监测化、制度化.第三章,我国现阶段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伴生的一系列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的载体,所出现的问题也必将愈发突出,在区域间的表现形式也将不尽相同.理清资源问题的区域差异状况,探究差异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认识的基础.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及区域差异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以此为依据设计适用于不同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考评提供参考.本章选择水资源问题、森林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从资源禀赋、要素流动、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探讨了资源问题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为后文各区域资源问题相关指标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指出,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省域和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分区域、划重点,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维度及具体指标.这样,才能使各区域资源问题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第四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理清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状况,探究差异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认识的基础.应对我国的环境问题及区域差异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以此为依据设计适用于不同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考评提供参考.本章选择水污染、大气污染、其他环境污染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从经济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生态系统白身特征、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探讨了环境问题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为后文各区域环境问题相关指标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指出,在东部、中部、两部地区、省域和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分区域、划重点,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维度及具体指标.这样,才能使各区域环境问题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第五章,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立足于已有的生态文明评价、考评体系与实施办法,并传承现有研究的通用指标与具体做法,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才能使现有的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合理.本章首先针对生态省(市、区、县)创建指南、模范环境城市指南、两型社会指南、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报告》(ECI)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并对已有研究成果中所出现的指标进行了频度分析,在指标选择过程中对重点指标进行重点考虑.然后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问题及试图做出的创新,提出了完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以此为依据,在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导下,分别构建了考虑地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虑城市规模城市功能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型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型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指标维度选择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绿色管理制度实施;西部地区维度选择为: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管理制度实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维度选择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特大型城市评价维度选择为: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制度保障;中小型城市评价维度选择为: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制度保障;资源型城市评价维度选择为: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产业调整、民生改善.为我国不同类型区域、不同规模功能城市开展生态文明评价工作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第六章,本章首先针对现有生态文明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的优势劣势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选择了生态文明指数法作为本章的评价方法,运用动态因子分析从国土空间优化布局、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分级层面及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总层面分别计算得出了我国31个省份2003-2012年的静态得分和动态综合得分,并以各省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测算结果作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及演化格局进行了分析.通过各地区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收敛性分析可以看出,全国呈现平稳收敛的发展趋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收敛较为显著.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评价选择武汉市为例,运用GRA-TOPSIS的评价方法,计算得出了2005-2012年武汉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基本得分.武汉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总体趋势是先平稳后逐渐增强,从2009年开始,武汉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与国家批准在武汉城市圈设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系列政策的实施呈现一致性,政策意义与实施效果凸显.第七章,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和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两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中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的政策建议包括:1.加快指标评价立法进程,有力保障监测程序顺利实施;2.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统计监测体系:3.加大考评体系研究力度,依托考评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包括: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环境与发展两难选择转向环保驱动发展;2.效率导向转向总量控制,数量控制转向质量改善;3.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4.构建集约高效、宜居适度的城市化格局:5.通过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6.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建立;7.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地方政府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期为日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提炼和总结论文所展开的相关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未来工作提出科学导向.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的做出工作展望.论文通过对各地区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状况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侧重点,结合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选取了各具地区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并以省域和特大型城市为代表进行了相关测算,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点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现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加入针对不同区域资源环境问题差异的思考,明确了各地区的评价重点与评

第二篇环境生态论文样文: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亚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塬面、沟坡、沟谷、川道构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水文特征、侵蚀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征.在长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对黄土高原其他亚类型区而言,这里虽然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但由于拥有平坦开阔的塬面且土壤肥沃,逐渐使其成为黄土高原一个人口和城镇密集区,因此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建构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防止生态破坏的主要区域之一,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化规划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落后的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伴生,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进程长期受到束缚,甚至处于萎缩的不正常状态.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城镇一改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共同认可的努力目标,难以形成有针对性解决当前规划问题的对策.城镇规划与脆弱生态环境相分离,造成生态资产流失,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生态和地质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城镇建设活动与地域空间相分离,导致城镇建设长期套用平原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城镇规划技术规范、规划标准,使城镇建设与平原型城镇趋同,适应脆弱生态环境的能力差.截至目前,对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生态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上存在空白,这些表象背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为此迫切需要针对一系列涉及聚居、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整体研究,从认识论、方法论、对策论和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来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域空间,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当代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手段,力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中,从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诠释人居环境生态化,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和优化模式.

本研究力求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

①立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把脆弱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把国内外人居环境生态化前沿理论与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针对黄土高原一个典型地貌区,来探讨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生态规划方法.

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建构了以区域、城镇、社区和建筑为纵坐标,以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为横坐标的研究框架和生态化综合评价体系,这种将不同层次的人类住区及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研究体系的综合融贯思路,与较为孤立的研究某一层面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所不同的.

③在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人口空间迁居与自然地理单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黄土塬单元”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协调单元”的构想和相应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

④综合运用土地适宜度、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评价方法,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垂直生态过程进行了量化分析,建构了不同类型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功能区划,从而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空间布局和人口空间分布提供了依据.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水平生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模式.

⑤在总结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概念,即塬面和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从功能关系上明确了在人居环境规划中各类由人工参与和经营的绿地、水域的定位,明确了人工物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将长期笼统的“人化自然”空间概念内容具体化,从而在建筑科学与水土保持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融贯研究和协同进化的桥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动态联系的操作支点和工作对象.

第三篇环境生态论文范文模板: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其高速发展中从某一方面改善了人的生活面貌,但同时也从不同程度破坏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当我们自认为聪明地去追求所谓的现代生活时,却不知不觉放弃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换来的不仅仅是建筑形态的趋同化,更严重的是人居环境的平衡系统在不知不觉中被破坏.未来的人居环境应如何构建?发达国家的人居环境构建模式显然已不是人类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通坦之途.

在这种形势之下,古老的东方文明却显得比西方文明更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本论文将目光投向我国传统道教生态思想,去寻找消解困顿的钥匙,论文立足国情,试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之路.藉此推动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而我国传统道教中倡导的“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等具有生态意义的基本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符合国情的生态意识平台.因此有必要从道教生态思想的角度对道教建筑、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利用生态学、人居环境学对传统道教文化进行当代解读,从而找到适合于国情的生态人居环境构建的切入点.

论文共七章内容:第1章,绪论.包括了研究背景、目的、对象、意义、综述、方法、内容、论文框架及基本概念与理论.第2章,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概述.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儒、释、道教的生态自然观、*观、实践观一一展开论述.第3章,道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生态思想体系.以道教生态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道教生态思想的理论要素、*构建、现实延伸.对道教中蕴含的生态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阐述.第4章,传统道教建筑中的道教生态思想.通过研究道教建筑自身的文化内涵、选址的堪舆原则、平面空间特征,挖掘其中有益于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元素.第5章,传统民居中的道教生态思想.通过研究传统民居自身的演化、自然生态观、选址、平面空间特征、营建技术及建筑选材,挖掘其中有益于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生态思想.第6章,道教生态思想在当代人居环境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系统总结了道教在人居环境构建中体现出的生态思想,把一类具有内在本质上和外在形式上有共性特征的事物,逐一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使其成为一种能够正确指导当代人居环境构建的思想依据.第7章,结语.阐述了结论及研究展望.

第四篇环境生态论文范例:太湖渔业和环境的生态系统模型研究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水域面积2338km~2,占太湖流域湖泊总面积的74%,具有蓄洪、供水、渔业、航运、旅游、科研等多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太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自然支持系统.近40年来,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极为迅速,1999年以仅占全国的0.4%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0.1%的GDP.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太湖所承受的捕捞强度和污染负荷日益增加.湖泊水质平均十年下降一个等级,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渔业捕捞面临严重的小型化和低值化问题.2000年,太湖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计划及其规划的重点对象之一.计划在1997~2010年间投资204.3亿元,解决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此外,每年为维持太湖渔业资源所投放的鱼苗高达410~924×,10~4尾.然而,有关太湖污染治理和渔业管理的工作尚未在“生态系统的架构”下统一管理目标和行动.比如在强调污染源控制的同时,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尚未充分展开.渔业生产仍然着眼于短期利益,捕捞结构不尽合理,捕捞强度控制不力,过度的捕捞和养殖仍然在加速破坏太湖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

为探讨太湖生态健康恶化的成因,解决其环境污染和渔业资源衰退的问题,有关科研单位对太湖的环境、生态、渔业和生物资源等,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查和长期的监测统计工作,开展了许多深入的研究,积累了相当全面、系统的基础资料.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只针对生态系统中一种或几种环境、生物因子,未能充分整合有关太湖完备的基础数据和资料.采用基于食物网的计算机模型,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探讨渔业和环境影响的研究在国内也不多见.本论文综合运用生态学、水生生物学、生态经济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反映太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发育过程的EwE模型,得出了量化和综合的结果,对太湖的渔业和环境决策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论文首次从生态系统发育(ecosystem development)的角度,指出“幼态化”是太湖生态系统结构的现状特征,其发育的过程是由“成熟态”向“幼态”逆向演替;对太湖生态系统的发育进行了动态模拟,得出了与其发育进程相一致的结果,分析了渔业和富营养化 摘 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对生态系统发育影响的“下行”和“上行”机制,对太湖生态系统各功能组以及渔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相关捕捞策略进行了动态模拟,指出适当降低捕捞强度,尤其是控制对顶级捕食者的捕捞,可显著改善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提高渔业收益,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首次对太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其服务价值主要由间接使用价值构成,太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在30年间遭到了严重破坏.具体结果及结论如下.


https://www.mbalunwen.net/recommended/82667.html
1.太湖生态系统结构的Ecopath模型分析 构建了一个具有22个功能组的Ecopath模型,并利用其基本分析和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功能,对1 991~1 995年间太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征进行了量化和系统的研究.整个太湖生态系统主要由4个整合营养级构成.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营养级I的营养流量(湿重)达9956.107灯bllZ行ear,然而其利用率极低,浮游植物和碎屑的生态营养效率(ee以rophic efficiency)仅为0.413和0.326.小型鱼虾类如刀鳞、新银鱼、野杂鱼和虾蟹类等在系统中占优势地位,其生产量和营养流量分别占所有鱼虾类的84.26%和86.18%.刀鳞、野杂鱼等低值鱼类与新银鱼之间的饵料重叠指数较高,分别为0.963,0.845,表明其间存在激烈的饵料竞争关系.红白鱼对大多数鱼虾类的混合营养负效应(negative而xedthophic effect)都较低,对新银鱼和虾蟹类反而表现出正值.渔业捕捞对大部分鱼虾类,尤其是对大中型鱼类的混合营养效应都表现出较高的负值,其影响程度大大超过了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过高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净初级生产力/呼吸(NPP瓜)以及较低的联结指数(CI)、系统杂食指数(soI)和Finn、循环指数(FCI)等,则表明太湖是一个典型的尚处于“幼态”的生态系统.

2.太湖生态系统发育的Ecopath比较研究 采用Eeopath,构建了太湖1 960(1 961~1 965),1 980(1 981~1 985)和1990(1991一1995)年代的生态系统模型.比较了这3个模型在基本生态参数、系统总体特征、食物网关系以及营养流的分布和循环等方面的差异.模型参数估计表明,大中型鱼类尤其是肉食性鱼类的生物量在3个年代段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小型鱼虾类生物量则显著上升.各种鱼虾类的P忍系数以及捕捞死亡占鱼虾类生产量的比例在3个年代段均显著上升,表明捕捞压力的日益增强.初级生产力、总 摘 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生物量以及总物流在3个年代段均显著上升.尤其是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上述指标分别增长了135.7%、40.9%和49.5%.因沉积而脱离系统的碎屑,1980年代比1960年代增长24%,1990年代比1980年代增长了4.42倍,表明虽然系统的总体规模

第五篇环境生态论文范文格式:海洋城市滨水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区域开发协调研究

城市滨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城市中最活跃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无论是内陆城市还是海滨城市均把滨水资源开发利用作为聚集产业链和促进城市发展的热点区域.随着海岸带滨水区域城市化的快速扩张,人类的经济行为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加剧了对滨水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巨大损害.进行滨水区域开发与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的协调研究,对于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环境生态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境生态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2000字专升本毕业论文、5000字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环境生态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环境生态论文范文题目

本研究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紧扣区域性重大生态问题,从揭示人类活动对海洋城市亲水区域环境胁迫效应入手,分析建立区域开发与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协调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对策与措施,并探索影响政府决策,调控人类经济行为向有利于生态服务功能保护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成果如下:

(1)在论述海岸带区域海洋城市快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海洋城市滨水区域受到的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揭示典型区域生态破坏与生态修复过程予以人类的启示、教训及人类经济行为破坏环境造成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原因与机制,从而阐明了生态服务功能所面临严峻的环境胁迫效应.

(2)本文选取闽南地区海洋城市滨水环境典型区域为研究案例.其中案例一选取经济发展较快的厦门杏林湾,该区为典型的湖泊类型亲水环境,案例二选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东山岛东南部海滨区域,该区为典型的滨海型亲水环境.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上,提出了调控海洋城市滨水区域开发与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矛盾冲突的九条基本原则,建立并论述协调区域开发与生态服务功能保护一般模式及其应用意义.在分析和识别人类开发活动对滨水区域环境胁迫动因的基础上,针对人类经济行为,系统提出了滨水区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的综合措施和养育方向.对于本文案例研究和我国海洋城市滨水区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3)厦门杏林湾区域生物生态、水质、底质、污染源系统监测表明,杏林湾生态景观资源、鸟类资源丰富,但水质处于重富营养化状况,沉积物中硫化物偏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环境生态论文范文资料.

环境生态引用文献:

[1] 环境生态学论文选题 环境生态论文题目怎么定
[2] 环境生态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环境生态外文文献怎么找
[3] 环境生态论文提纲模板范文 环境生态论文大纲怎么写
《环境生态论文范文参考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环境生态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