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马克斯和韦伯学术论文怎么写 马克斯和韦伯学士学位论文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马克斯和韦伯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6

马克斯和韦伯论文范文

马克斯和韦伯论文

目录

  1. 被误读和被追捧
  2. 倒数第二次演讲:暗黑和守夜人
  3. 现代性精神危机:萧瑟与冷峻
  4. “出劲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
  5. 韦伯是谁?是玛丽安妮的男人

《守夜人马克斯韦伯》

本文是马克斯和韦伯学术论文怎么写和守夜人马克斯韦伯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在給那位自杀身亡表弟的双亲的安慰信里,韦伯吐露出某种心曲:“或许正因为他的病,他发展出一种敏锐的感情,一种自我清明,以及一种深深隐藏着的、骄傲而高贵的内在自我;即使在健康的人身上,我们也绝难见到这些.”

在妻子的照料和陪伴下,韦伯忍受着断断续续的精神折磨,整整四年无法正常读书、写作和思考.直至1903年,逐渐康复的韦伯才重新开始学术生活,他参与了德国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文库》的编辑工作.

此后20年间,他时不时地受抑郁症困扰,在紧张的学术工作、精神崩溃和治疗性旅行中来回切换.

在和周期性精神崩溃的角力中,韦伯的学术生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研究成果的数量在攀升.1904年,他撰写、发表的研究主题,包括对普鲁斯容克贵族庄园的研究、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以及他最为广大中国读者所熟悉的《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第一部分.

被误读和被追捧

——“精神”、与天职

马克斯·韦伯在中国影响最广的代表作,当属《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让他一举成名的著作,最初是以系列论文的形式于1904、1905年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上世纪80年代,《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被介绍到中国大陆,三联书店于1987年12月出版了这本书.

《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带给中国的思想冲击极大.

在人们过往所熟悉的政治经济话语里,资本主义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东西”,何以谈及“精神”与“”呢?如果对德国思想传统略有了解,都知道“精神”一词在德文中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它具有统领意义、引人接近神圣之境的崇高文化意涵.

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下,《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一本特别容易被误解和误读的书.

一是因为中国缺乏欧美那样的宗教传统和教改运动历史.二是因为思想界几十年来受单一决定论的影响,人们很容易从对庸俗“经济决定论”的反对,走向另一个思想极端——误以为韦伯鼓吹的是“文化决定论”,以及以为韦伯主张的新教观念是欧洲率先产生资本主义的单一原因.

韦伯在《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里追溯了宗教观念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事实上,韦伯在历史因果模式上一直持多元、相对的立场,强烈反对“单一决定论”.1890年他研究农场工人工资时,就提出它并不遵循某种经济“铁律”.1894年,他在弗莱堡大学做任职演说时,认为在生存竞争中,民族、种族方面的差异比经济、阶级方面的因素在因果上有更大的重要性.

对资本主义时代的企业家工作,韦伯也有着亲身体验.他的父亲来自亚麻和纺织工厂主家庭,叔父卡尔·大卫·韦伯则是一位颇有名望的企业家,在家庭手工作坊基础上创办了一家企业.老卡尔勤奋工作、省吃俭用,为人既仁慈又矜持.

老叔父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韦伯的共鸣——当韦伯深受精神疾病困扰、无法充分履行在大学里的教学工作时,他被这种未能全面尽职的“良心不安”所困扰.

韦伯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是和经济上的“传统主义”作比较的.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求而劳动,不追求财富的积累,在必要的忙碌之外,就会选择舒适和休闲.

在《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揭示了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资本主义精神和基督新教之间存在高度伴随关系.他从人口统计和社会调查中发现:自16世纪起,新教徒聚集的地区与资本主义发展明显的地区有相当程度的重叠,资本家、企业经营者、工厂的高级工人和管理人员绝大多数为新教徒.

他随后探究、分析基督教不同分支中历史上存在过的思想特性和差异,引出了路德宗派所提出的“天职”观——即人在尘世中履行的职责是上帝安排的,工作即是服侍上帝,因此变得神圣和有意义.而加尔文宗派所提出的“上帝预选论”,使得新教徒证明自己是上帝选民的唯一确据,就是在现世里孜孜不倦地进行职业劳动.

在新教各主要宗派的实用观和他们所倡导的尘世禁欲主义里,世间财富被认为归上帝所有,而人则是上帝财富的管家,因此为了神的荣耀,信徒们必须借无休止的劳动来增益这些产业,在生活中厉行节俭,用以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1904年完成“新教”第一部分论文后,韦伯在学者明斯特贝格的邀请下,携妻子到北美参加学术活动,并参观游历数月.回到德国,他于次年接着撰写了第二部分——《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在美国期间,韦伯亲眼目睹了清教徒们勤勉节俭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以及北美大陆上各种教派生活敬拜的场景.在北卡罗来纳州,他兴致勃勃地观礼了一场洗礼派的入教仪式,一位新入会的年轻人将自己浸入冰冷的湖水中.然而,他身边的美国亲戚向他揭了一个“底”——这位年轻人并非虔诚,他要在当地开家银行,为了赢得该地区客户而入教.

如此看来,个体所谓的“信仰告白”,似乎也不过是一种谋取利益的手段或前提.1917年,马克斯·韦伯在德国图灵根州的劳恩斯坦城堡参加一场非正式聚会

但洞察力非凡的韦伯却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一家教会对成员的入会“资格”审查,并未放在个人无法自证的“内心信仰状态”,而在于他外在呈现的、品格上.如果此人一贯诚实勤勉、作风正派,并在社区广受好评,即使他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加入某家教会,这样做也不是虚伪.因为他是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去赢得作为商业信用证明的教会成员资格.

《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刊发后,一度引起许多教内人士和神学家的不满和批评,认为韦伯亵渎了他们的信仰.但正如韦伯在该论文里所强调的,他所探究的,不是新教信仰和教义本身,而是拥有什么樣的、人格与品质的个人、社会组织和共同体才能够真正驾驭资本主义.

但在《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末尾,他出乎意料地抒发了一番沉痛的警告.

韦伯已经预见到:随着物质财富不断积累,利益引诱着人们忘却初心,逐渐在现世的享乐中“沦落”.尤其是伴随着现代科学发展更为彻底地祛魅,以及资本主义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也就产生越来越多“没有灵魂的专家”与“没有心肝的纵欲者”.

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精神”是理性的表现,是西方文明的独特性所在.他将这种精神看成西方文明的支柱,如果西方文明会没落,那很可能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精神”消失了.

倒数第二次演讲:暗黑和守夜人

1917年11月7日晚上8点,在慕尼黑的斯坦尼克艺术厅,韦伯做了一番主题为“学术作为志业”的演讲.

正在慕尼黑大学就读、年仅22岁的卡尔·洛维特如此描述他眼中的韦伯形象——“他苍白而疲惫,急促地穿过爆满的讲堂走向演讲桌等他的脸庞与下巴长满了浓密的大胡子,令人想起班贝格大教堂的先知雕像深沉而炽热的神情.他这场演说从头到尾都没看稿子,也没有停顿索词之处等”

德国的自由青年运动正在激烈讨论大学生们所面对的文化政治问题,特别是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专业化与职业的问题.巴伐利亚的“自由学生联盟”于是决定邀请一批专家,探讨生活与精神在现代世界中的关系.韦伯被视为处理这一主题的绝佳人选.

而韦伯接受这次演讲邀请,是因为有他想回应的重大社会议题.

此前,韦伯应一位书商的邀请,出席了对方在劳恩斯坦城堡举办的非正式聚会.他于5月、10月两度与桑巴特、梅尼克等许多文化人以及青年运动的一些代表人物讨论德国当时面临的文化与政治问题,主题分别是“我们时代的意义与使命”和“国家与文化中的领袖问题”.

当时,德国正处于“一战”的炮火中,国内出现了各种对立、撕扯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流派,从左倾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到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再到形形色色的文化悲观主义、新浪漫主义等.

在劳恩斯坦城堡,韦伯夜以继日地与持有各种不同价值和理念的人交流.他激烈反对各种浪漫派的政治主张与文化观点.与会的青年们被韦伯的“个性与理智诚实”所感召,非常渴望韦伯这样的人能在思想上引领他们,在德国政治与文化的危机时刻充当他们的领袖或先知.

在这场面向青年大学生的演讲中,韦伯把话题从“如何做学术”悄然转向了“为何要做学术”.

在演讲中,韦伯一一推翻过往人们通常以为的“神话”——譬如,追求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我们所处的世界,譬如学术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完美的人生.在中国的历史语境里,传统的士人也有类似的观念,即学问之道能帮助我们安身立命.马克斯·韦伯在1917年11月7日发表 《学术作为志业》 演讲的慕尼黑斯坦尼克艺术厅

他也戳破了西方知识界几千年来所信奉的一个“神话”,即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所讲述的“洞穴”寓言——被禁锢在黑暗中的奴隶,走出了洞穴看到了太阳,发现了最高的真善美.这也是西方现代“启蒙”思想的原型.

然而,韦伯指出现代学术和科学恰恰是通往“意义碎片化”的道路,是一条通往“怀疑”的道路.“科学不能告诉我们世界的意义,无法为宗教和信仰奠定基础,无法解决多元价值之间的纷争,也无法为我们选择生活的终极目标和政治判断提供根本的指南”,“所有过往对道路的理想都不过是幻觉,学术已经失去了传统期许的价值和意义.”

在一一击碎种种幻觉和神话后,韦伯提出了学术存在的价值.除实用性、思想方法这两种“浅显易懂”的价值之外,他提出第三种也是最为重要的益处——科学或者学术能使人的头脑“清明”.

在现代世界里,各种各样的信仰、价值立场并存,犹如古希腊神话里的“诸神之争”.当一个人选择了某一种立场,他究竟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达成自己所选定的目标,才会不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并避免事与愿违呢?

韦伯认为:科学或者学术无法替代我们承担选择的责任和危险,但它提供了对行动手段的认识、对可能结果的预期,有助于我们在抉择之后更为清醒而明智地行动.只有具备这种“自我的清明”,一个人才能在“内心一致上”形成完整的人格.

在祛魅的现代世界里,科学或学术虽然丧失了让人安身立命的价值和意义,但它可以“启人清明并唤醒其责任感”,因此仍然值得对其有热爱与的人将其视为志业.

年轻的洛维特以“极其震撼”来描述这场演讲对自己的震动——“他的话语之中浓缩了毕生的经验与见识,所有的话都从内心毫无转折地倾掏而出,都经过他批判的理解彻头彻尾地斟酌过,都由于他的富于人性的凝重气质而显得强劲而有穿透力——而正是这种人性的凝重气质凸显了他出众的人格.他提问题之犀利,一如他拒绝诉诸任何方便的解答.他撕裂一切美好憧憬所穿戴的面纱,但是每个人一定都感受得到,他清明的心智深处,有着深刻而真诚的人文理想.在文艺积极分子们做过了不计其数的革命演说之后,韦伯的话真可说是一种救赎.”

听完演讲之后,这位22岁的犹太裔青年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召唤,决心投身哲学.不久转学到弗莱堡大学,先后投在胡塞尔、海德格尔门下,后来成为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在我作为记者的工作经历中,曾有不下五位学者在采访中提到韦伯这篇演讲带给他们的触动与感召,以及在认清现实中种种不利因素后仍决定投身学术的一份清醒的确定.

“每次有学生找我商量是否应该考研读博,我都会建议他们先读一下韦伯的这篇文章,冷静下来想一想,再来做这个事关个人前途的重要决定.”一位青年学者分享说.“但有点事与愿违的是,好像每次他们都读得心潮澎湃,急着跑来和我说:老师我真的愿意.”

现代性精神危机:萧瑟与冷峻

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结尾,韦伯引用了《旧约·以赛亚书》里的一个片段.当有人从西珥问守夜人——“守望的啊!黑夜还有多久才过去呢?”守望人回答说:“黎明将到,但黑夜会再来.如果你们还想问,再来问吧.”

这是《旧约》中古以色列王国的先知以赛亚指着以东所发的预言.

在描述现代社会特性时,韦伯独创性地提出了一个极为关键的词——“世界的祛魅”(Disenchantment).中文也常常译作“去魅”“去魔”“解魅”“解咒”.它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神权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性转型中.

在前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在一个有神话“魅惑”的世界里——他们相信有神、精灵和鬼怪的存在,而这些超越人类经验感知的存在是冥冥中难以言说的神秘事物.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宗教信仰和仪式,得以和整个宇宙连成一体,并从这种联系中获得自身生存的意义.

待进入现代后,随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西方人越來越倾向于以理性化的方式探索世界和认识自己.一场精神的巨变也由此发生,古代世界那种迷雾一般的“魅惑”(enchantment)被理性化的光芒所驱散,这就是韦伯所谓的“世界的祛魅”.

韦伯以一种不带价值判断的态度来描述这场精神巨变——“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已自公共领域隐没.”

如此,人以什么为信仰,应当如何生活,最终只能依赖于个人的主观选择.而这种选择的自由,很可能成为个人不堪重负的负担——因为得不到理性的凭据,抑或一个超越性存在(上帝或神)的绝对保证.

同样地,在政治领域,现代社会面临着多元价值冲突的挑战,这种冲突也无法通过知识、理性的辩论来获得解决,这就是韦伯所说的“诸神之间永恒的斗争”.2020年,在新冠肺炎重袭下,各国之间爆发的对立、冲突和动荡,让这种困境显得尤为真切、难以找到出路.

专长于西方思想史研究的学者刘擎如此认为:“从整个20世纪到今天,西方思想界反复探讨、争论不息的:现代人的心灵危机、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政治决断论,以及极权主义的起源,都和韦伯所揭示这一知识和信仰的分裂有关.”

在现代世界巨大的荒芜面前,一个人能承受多少真相,是其精神强度的检验.

即使是生命光景坠落于最黑暗的时候,韦伯也不允许自己软弱到投降,而是展现出一种为自己所选择的立场负责到底的勇气抑或“傲慢”.1908年,当个人精神崩溃期间,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如此写道:“逆境教人祷告——一定如此吗?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无法苟同.当然,我同意你的看法,情况经常是如此的——就人的尊严来说,经常得过了分.”

正如韦伯在其最后一次重要演讲《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中所言:“真正让人无限感动的,是一个成熟的人(无关年纪大小),真诚而全心地对后果感到负有责任,按照责任行事,然后在某一情况来临时说:‘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如此.’”

他在海德堡大学的朋友、哲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把韦伯视作这样一种“新型的人”——能够不必诉诸幻觉,把自身内部极度的紧张以及外在生活的诸般矛盾,综合在一个统一的状态,保持精神上的宁静.

“出劲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

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格特和怀特·米尔斯曾把韦伯称为最后一代“政治教授”.

韦伯是卷入政治生活的那种学者教授.雅斯贝尔斯甚至为韦伯感到惋惜,认为他把才智和精力“浪费在政治事务上”而不是用来“使自己更超然”的每一天,都是损失.

受父亲和家庭的影响,韦伯从少年时期就有着强烈的政治关怀.他热爱德国,但对德国的政治现实和政治人物常常感到失望与不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韦伯面对德国在欧洲的孤立处境,感觉自己犹如坐在“一列奔向无底深渊的快车上,不确定下一个转辙处的轨道是否已经转好”.

1914年,“一战”爆发,已经50岁的韦伯强烈希望能到前线去.因为他是后备军官,被任命设立并管理海德堡地区的九所野战医院.他管理得井井有条,努力将其转化为一个有秩序的官僚组织.《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德文版,1919年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1918年,韦伯以专家的身份,随同德国代表团前往凡尔赛参加和平会议.他和德国陆军将领鲁登道夫有过一次会面,和这位兴登堡最重要的助手有过长达数小时的争辩,他要求鲁登道夫为德国参谋部所犯下的政治错误负责,“牺牲自己,挽回国家的荣誉.”

1919年1月28日,在德国宣布投降的两个月后,韦伯发表了《政治作为一种志业》.在演讲中,他区分了官僚和政治家的本质不同,提出政治家是“为政治而活”的,是将政治作为“志业”的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需要同时具备热情、责任感和判断力.

韦伯很早就认清一个观点:政治不能只当作一件道德事业来判断,两者是有“离”“合”的.在1919年的这次演讲中,他特别提到政治家所面对的两种要求,一是“心志”,一是“责任”.前者要求行动者无条件地忠于自己所信奉的理想原则,不计后果,不论成败;后者则要求行动主体特别关注行动的后果,并对后果负起责任.《经济与社会》 原稿

一项具体的政治行动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后果.因而,韦伯尖锐地批评偏执于心志的人,认为他们“幼稚而且危险”.在他眼中:真正的政治成熟,在于一个政治家最大限度地保持目標和行动的一致性,在信念的激励下,清醒地判断、审慎地行动.

“政治是一种并施热情和判断力,去出劲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他如此说道.

韦伯是谁?是玛丽安妮的男人

在马克斯·韦伯的生命中,有两位对他最至关重要的女性:一位是母亲海伦娜,另一位则是妻子玛丽安妮·韦伯.

今天,我们把马克斯·韦伯和马克思、涂尔干同列“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但是,必须公平地指出,如果不是玛丽安妮的功劳,韦伯的著作不可能在现代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在生前,韦伯也仅仅是德国以及欧洲众多杰出学者中的一员,如研究韦伯的权威学者京特·罗特所言——“韦伯的声音能否在喧嚣的论战中脱颖而出并且传诸未来,还远不是那么显而易见.”

当时名噪一时的社会学家奥特马尔·施潘就宣称韦伯不过是“一位走火入魔、躁动不安的人物”,擅长通过人格力量影响他人,“但是没有人会认为他毕生从事的工作在身后能够历久长新.”施潘还武断地认为:韦伯的时代已经结束,他的学科已经过时.

然而,玛丽安妮坚信自己的丈夫是一个伟人,一位伟大的学者.1920年韦伯去世后,她用六七年时间整理、编辑韦伯留下的大量学术思想遗稿,相继编辑出版了《政治论文集》(1921)、《学术理论论文集》(1922)、《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1924)、《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

其中,韦伯全面表述其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的巨作《经济与社会》,在他生前仍未完成.1921年首次出版后,玛丽安妮四年后又重新修订该书.1998年国际社会学协会445名成员的结果显示,《经济与社会》被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著作.

除整理、出版韦伯的学术著作外,这位遗孀还完成了一部内容厚重的《韦伯传》.这部保留着大量私人书信内容的传记,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有痛苦和挣扎的人间英雄形象——他为保持心智健全和思想创造力所付出的努力,他和家族之间的代际冲突,夫妻之间的紧张,以及围绕着他们的疾病和死亡.

在辛劳地完成这一切后,1926年玛丽安妮给德国社会学家保罗·霍尼希斯海姆的信里这样写道——“在我看来,韦伯的声誉只是刚刚开始.人们在得到他的著作时会目瞪口呆的.我的生活就是为了使他永世长存.”

但是,玛丽安妮绝非人们通常以为的那种隐在名人丈夫身后的“贤妻”.

她本身是一名有所建树的学者,一位活跃的妇女活动家,曾担任德国妇女联合会主席.据说,海德堡曾有两个匠人聊天,一个问:“韦伯是谁?”另一个回答说:“是玛丽安妮的男人.”

玛丽安妮原为老韦伯家的一位远亲.1892年,22岁的玛丽安妮到柏林接受专门的职业教育.在韦伯父母家的这次重逢,让两个年轻人彼此有了特别的情愫.之前韦伯曾经爱过母亲家的一位远房表妹.经过一番简·奥斯丁小说式的误会、道德迷茫和困顿后,韦伯和玛丽安妮终于走到了一起.

因为亲眼目睹了母亲在婚姻中的被剥夺和不幸,韦伯从心底认同男女平等的观念,是怀着一种要求平等的自觉意识开始这场婚姻的.订婚后,在给玛丽安妮的信里一边称呼她为“我的孩子”,一边宣告“我们将自由而平等地站在一起”.

玛丽安妮没有受过正规的中等教育,仅仅在20岁左右读过两年女子寄宿学校.但婚后在韦伯的支持和鼓励下,她在学术和组织、领导妇女运动上皆有成就.她的学术著作,甚至引起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和德国学者鲍尔森的关注,并和她进行了严肃的探讨和争论.

这是一段十分艰难、充满挑战的婚姻关系.在短暂的数年甜蜜生活后,韦伯就遭遇了最严重的精神崩溃,此后二十来年反反复复地受这一疾病的困扰.

但玛丽安妮是一名意志坚强、勇气非凡的女子.她从小就是在疾病和死亡笼罩下的严酷环境里长大的.她一出生,母亲就死于难产,身为医生的父亲不久又患上精神分裂症.韦伯病发后,她始终站在他身旁,以顽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面对婚姻的道德责任,和当时欧洲各种时髦先锋的享乐主义思潮进行论争,同时完成了一个女性的自我价值实现.

在玛丽安妮之外,韦伯还和一名叫埃尔泽·贾菲的女往甚密.韦伯的研究者认为:埃尔泽是韦伯晚年的婚外情人,据玛丽安妮描述,她“有着迷人的风度、机智的谈吐”.

在“一战”前,欧洲一些信奉弗洛伊德学说的新潮知识分子开始鼓吹“新”,他们提倡性解放,反对一夫一妻的传统婚姻.在这一派心理学家奥托·格罗斯的影响下,埃尔泽和她的妹妹成为这一“新”的践行者,并和格罗斯诞下了非婚生的孩子.韦伯成为这个私生子的教父.

韦伯的弟弟、学者阿尔弗雷德也追求过这位散发着“女巫”魅力的女性,并一度成为埃尔泽的情人.后因韦伯的“插足”,这段恋爱关系宣告终结,兄弟之间也因此一度失和.

此外,在玛丽安妮为韦伯撰写的传记里,还隐晦地提到了韦伯另一位比较亲近的女性朋友——来自瑞士的女钢琴家米娜·托布勒.

玛丽安妮似乎冷静、理性地处理了这些在她和韦伯二人之外的复杂情感,并和韦伯的女朋友们建立了稳固而长久的友谊.

在最传统的排他性亲密关系里,被人们视作保守的、道德严格主义代言人的玛丽安妮为何会如此行事呢?

在她写的《韦伯传》中可以找到解答——她很清楚,这些来自其他异性的友谊、陪伴和情感滋养,给韦伯精神的安宁、思想创造力的激发带来种种显而易见的益处.

韦伯离世34年后,他的遗孀在他的情人陪伴下闭上了双眼.

(参考书目和文章:《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著,钱永祥等译;《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慧美译;《马克斯·韦伯传》,玛丽安妮·韦伯著,阎克文、姚中秋译;《祛魅时代的学术与政治》,刘擎著)

本文总结,这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守夜人马克斯韦伯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马克斯和韦伯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斯和韦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马克斯和韦伯引用文献:

[1] 马克斯和韦伯论文范例 关于马克斯和韦伯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马克斯和韦伯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马克斯和韦伯方面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10000字
[3] 马克斯和韦伯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马克斯和韦伯函授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马克斯和韦伯学术论文怎么写 马克斯和韦伯学士学位论文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马克斯和韦伯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