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

主题:采访新闻稿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6

简介:适合采访新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采访新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采访新闻论文范文

采访新闻稿论文

目录

  1. 一、新闻采访时的现场意识
  2. 二、记者采访中的交流能力
  3. 四、结语
  4. 采访新闻稿:110303.9Ent.Aum與女友Nat出席品牌活動採訪新聞

■李志灵

随着媒体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和各类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为满足普通观众对获取生活中相关信息的渴望与诉求,一系列具有“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民生类新闻栏目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如今此类新闻也渗透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影响着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认识.民生新闻的崛起并非偶然,它是在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得到有效提升的社会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伴随着政府亲民形象的着力塑造和对“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深入贯彻,民生新闻发展的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民生新闻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涵盖了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公交车线路更改,城市小区的供水供电,到住房论文范文,农民工欠薪,天价医药费以及诸如此类的受到广泛瞩目的社会问题.此外,许多过去被视为“新闻禁区”而鲜有涉足或者浅尝辄止的话题也成了民生新闻的活水源头和关注点,也是民生类新闻不断深层挖掘的目标所在.

可以预见,随着多元化文化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国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人文精神与人本思想的深入人心,这一类民生新闻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不仅仅需要知道天下大事,他们最感兴趣的和最想要了解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自己密切相关系的“小事”.在传媒面前,人们也不会甘于被动地接受信息的灌输,将会有条件地对新闻进行选择,甚至通过先进的传媒工具自己发现新闻,报道新闻,或者使自己成为新闻的中心.在民生新闻以其地域的接近性,反馈的及时性极大地满足普通百姓的了解与参与论文范文的同时,其制作的开放性和题材的多样性也相应提高了民生新闻的采访和编辑工作中对于参与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增加了对民生新闻采访尺寸把握的难度.本文作者从《帮女郎,帮你忙》的实际采访经验出发,阐述和讨论一些关于民生类电视新闻的基本采访要求和技巧.

一、新闻采访时的现场意识

在现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电视新闻作为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信息传播载体,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直观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使得观众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信息——记者的现场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观众对信息和观点的取向,而记者本身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怎样能够在不同的现场采访情境下表现自我气质和语言特点,使其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电视新闻记者的现场意识在这里就显得尤其重要.

1、记者的形象设计与定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记者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也就是记者所代表的公众形象.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记者需要在采访前和采访中对自己的具体形象进行统一的规划——综合意义上的形象是指记者在具体采访中的思想感情和言谈举止所给予观众的整体印象,而这种大众传媒所赋予的角色要融合一定的社会价值观点,也要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

在生活中,大众普遍接受的是健康向上的,真诚热情,平易友好而又总能给人以启迪的朋友.电视是大众传媒,对观众来说出镜记者不能以专家学者的专业形象出现,也不能以演艺明星的身份出现,要成为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邻家朋友——除了平等亲切之外,在思想修养等方面最好能胜人一筹.

2、记者的角色定位.记者在节目中也扮演着沟通节目、新闻当事论文范文观众的作用,记者的表现关乎着观众、新闻当事人以及传播者间的心理距离.记者的采访大多是临时发生的,其内容具有不可预见性,采访对象的文化层次也参差不齐.因此采访前,记者要通过对采访任务的掌握,较为准确地把握采访中的形象定位以及自己出境的形式和语言风格特点,新闻当事论文范文观众的心理预期,结合以前的采访经验,强化自己的优势.比如,在民生新闻采访中,要对采访性质进行划分,对一些批评性的新闻,要以敏锐和干练的气质,揭示和剖析性地进行采访;而对于一些社会上近期发生的趣味性较强的事,则应当选取比较具有亲和力和包容的态度进行介绍.

3、记者对现场采访的把握.记者的采访风格与临场应对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场的提问与采访对于记者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记者在采访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采访的主题不够了解,对新闻的主题把握不准,机械的按照程式化的风格进行交流,不做临时的处理和应变,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记者要培养自己面对各种采访环境的分析能力和对采访现场气氛的控制能力,通过模拟性的设定问答和采访情景,培养自己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二、记者采访中的交流能力

一些记者在采访中没能把握好自己和受访对象之间的交流,结果是培养了记者的惰性,局限了记者的想象空间,也使采编的新闻缺乏灵性和穿透力,使观众提不起精神来.采访中,记者只有深入到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体会受访者的切身感受,才能写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实现与采访对象心与心的交流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任务.要实现这种深刻的交流,首先,记者要具有反躬自省的精神.每次采访前都要将设计的问题问一问自己,能不能接受,是不是到位.在采访中,我们往往爱问“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你高兴吗?你难受吗?”这样众人皆知的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被不由自主地搬了出来,因为这些问题问起来顺手——这也说明记者在采访前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如果能够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先在心中默默地问一下自己,感受下自己被问的感觉和自己将如何回答,如果对所要报道的事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的问题恐怕就不会出现了.

其次,更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记者是客观地反映事实,在采访的时候切忌居高临下,要尽量避免使用质问或者呵斥的语气和采访对象交谈.记者的采访并不是代表自己个人,应该避免自己情感的宣泄,特别是在深入的采访和了解新闻当事人之前更要坚持做到这一点,尽量保持客观的立场和不卑不亢的态度,从理解对方的角度选择提问的内容和方式,使被采访对象减少乃至消除抵触情绪和防范心理,能心甘情愿地配合采访.另一方面,在采访中也不能陷到特定的角色中去,要能控制局面,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观察者的角色,获取自己所需的材料.

第三,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采访中,时常会出现被采访对象冷落和躲避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沉住气,有耐心,不怕丢面子.此外,采访中不能轻信旁人的介绍,一定要亲自采访,了解事情的发展. 三、民生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误差分析

采访新闻稿:110303.9Ent.Aum與女友Nat出席品牌活動採訪新聞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本身的主观原因往往也是采访中的误差源.“误差源”这个词原本为物理学术语,原意是信号不能被成功测量的干扰因素.这里我们将造成采访失败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统称为误差源.

在采访过程中,由于记者的主观原因而引起的误差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类:最主要的一类误差是记者本身思想的局限性和采访态度的片面性.目前民生类新闻中有一种走向就是制作单位将民生新闻的以民为本思想推向极端,完全站在普通民众的一方或者一部分民众的一方,没有做好政府和普通民众之间,或者普通民众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桥梁的角色,最终导致采访失去了客观性和真实性:另一个采访误差来自于记者的职业道德方面.很多栏目片面强调收视率,热衷于对某些边缘题材进行简单展示,这种行为会降低媒体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其直接后果是在后续的采访中,消息提供者会一定程度地失去提供线索和配合采访的动力,而且受访者也会对后续的采访工作产生抵触的情绪:此外,采访不深入,为表象所迷惑也是民生类新闻采访的误差来源之一,特别是对突发性事件的采访.

在新闻采访中,还存在各种由客观因素造成的误差.包括:相关采访对象有意识地设置采访障碍,刻意隐瞒关键事实,这些在关于民生问题的舆论监督采访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减少这方面的误差就要求记者必须培养自己的洞察力,要求能够清楚地定位自己的采访角色,对于各方面的反应必须事先加以衡量.此外,记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对于减少此类误差也有很大帮助.

四、结语

民生新闻注重贴近性和时效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许多民生类新闻节目频繁报道街头市井的事件性新闻,内容浅显、琐碎、猎奇,在经历过一段时间以后,无论是民生新闻记者自己还是普通的电视观众,都失去了最初的热情和新鲜感.所以民生新闻的发展必须在深度报道上多下功夫,才能保持新闻栏目初创时的锐气和朝气.

要保证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记者必须要善于观察,需要在采访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采访中的问题和语言表达有充分的准备,以实现从被动接受采访任务到主动发掘新闻内涵的转变,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和新闻的内在价值,保证本栏目的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采访新闻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采访新闻稿引用文献:

[1] 经典新闻采访论文题目 新闻采访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2] 新闻采访学论文参考文献 新闻采访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新闻采访论文提纲 新闻采访论文提纲怎么写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word下载【免费】
采访新闻稿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