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媒介生态学角度看网络受众的双重身份

主题:受众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1

简介:关于网络受众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网络受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网络受众论文范文

受众论文

目录

  1. 一、网络受众特殊的地位和角色
  2. 二、中国网民现状分析
  3. 三、网络舆论对媒介生态的影响
  4. 受众:圆梦啦_网络推广营销之百度竞价推广帮助企业精准锁定需求明确及潜在目标受众

【摘 要】媒介生态学是探索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和规律的学科.近年来,随着网络传媒的影响力增大,网络受众作为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本文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对网络受众的双重身份进行分析总结,探讨网络舆论对社会,对媒介生态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生态学网络受众双重身份网络舆论

所谓媒介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媒介生态学是人类在处理“人一媒介一社会一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它既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现象和媒介生态规律的漫长认识过程,也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经验和媒介生态知识的逐步积累和系统建构①.

从媒介生态学角度来看,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对整个媒介生态系统的影响重大.网络较以往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受众具有接受信息和即时传播信息的双重身份,可以说,网络传播中受众行为对于媒介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之前的都广泛和巨大.

一、网络受众特殊的地位和角色

在以往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的终点和归宿.但是,在网络这一新媒体中,原有的“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和解读信息,而是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克拉珀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中提出:“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产生受众效果的必要的和充足的原因,而更可能处于各种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而起作用”.在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处于两端,传播者(媒体)是传播活动的中心,而受众则处于被动的接收端.网络传播的发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单一的传一受关系,网络用户不再被动地处于传播活动的接收端,而是可以主动地搜寻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可主动与传播者进行交流互动,而且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有些受众(网民)甚至对媒体所传播的内容提出质疑,并且通过调查对事件进行再报道,成为了网络这一特殊媒体的记者,而其本身也被称之为“受众”.于是,网络受众——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既是传播内容的消费者,也可以是传播内容的生产者.这种现象对现有媒体既是一个挑战,也是加强舆论监督,增加社会透明度的助推器.

现代社会中,网民意见的参与无处不在,甚至有很多时候,一些不曾被媒体论文范文的典型事件都是来自于网民的披露和揭发报道.如果说,以往的媒体是社会的耳鼻喉舌,那么,作为特殊受众的网络受众则深化和加强了媒体的这一作用.似乎每一个细节性的社会问题都逃不出这群特殊的“记者”的视线.网络舆论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不言而喻.了解网络受众的行为特征,引导网络舆论向良性方向发展,对维持媒介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网络受众的这种双重身份,是传媒的进步还是危机,学界褒贬不一.其积极因素在于:受众的角色转换,体现了现今媒体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进步.这能够使媒体与受众最大程度地互动起来,从而保证了舆论的自由和受众的权利.同时,媒体与其受众的这种互动,还起到了加强舆论监督,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例如在揭发“周老虎”事件中,网民的力量不可小觑.另一方面,保证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广度,加强了世界的沟通.论文范文的报道中,网络报道以及网民的帖子对“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这一精神的宣传令人感动.而这种双重身份的消极因素也引发了争议:如信息没有经过认真调查和把关人的筛选,导致一些有害或是虚假信息流入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例如“论文范文”事件,对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经济损失.

二、中国网民现状分析

作为网络受众,其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自主性;主动性;虚拟性;个性化.而其网络上的行为一般包括:浏览新闻;通信交流:消遣娱乐;自我表达;获得服务.

网络受众一般有如下心理特征:首先,匿名心理.这是网民最显著的特征.这种匿名性可以让人们在因特网上摆脱身份、地位的约束,展现自己不为人知的、受到压抑的一面,满足自我实现、角色扮演的需要.第二,自我实现.这是人的基本需求中较高层次的需求.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这一需要的人退而求诸网络.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人们往往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轻易地使自我在某种程度得以实现.这类转瞬即逝的幸福感、快乐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在网上比在现实世界更容易获得,这是一些人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原因.第三,娱乐心理.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文化和娱乐的形态.网络的互动性、虚拟性、多媒体传播特征,使网民寻求放松、消遣,追求刺激和娱乐的心理得到满足.根据CNNIC历次调查,休闲娱乐一直是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第四,角色扮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无法擅自改变自己的身份、职业,不能随心所欲地转换角色.而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使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在网络上的身份、职业,乃至性别.甚至一个人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扮演多个角色.在网络上,人们随心所欲地扮演各种角色,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重新塑造自我,获得精神的满足.最后,心理宣泄.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面临多重压力.因特网的隐匿性、开放性、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渠道,为人们适时的转移、倾诉自己的不良情绪提供了机会.

根据2009年CNNIC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对于网络信息的接受状况如下:

首先,在对网络信息信任方面,目前,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渠道,48%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比电视更高.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结构,使信息的渗透速度和传播范围更广,这给信息真伪验证带来巨大挑战.目前网络新闻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78.7%,是网民第二大的网络应用类型.在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信息信任状况下,网络信息治理和信息安全的问题尤为重要.

分析发现: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极高(90.5%),但是他们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的信任程度却又极低(37.1%),这种反差值得深入研究.

其次,在社会参与方面,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在促进网民关注和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81.7%的网民表示上网以后,比以前更关注社会事件,较2008年提升了4.8个百分点.深入分析发现:年龄越高,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在网上发表意见的比例越低;从职业身份分析,中小学生比大学生在网上发表意见的比例更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产业服务业工人比企业公司管理者发表意见的比例更高.

由这些报告结果可以看出,网络受众中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并不具备发布信息的能力.如果要从源头上治理网络信息传播泛滥,必须要提高网民的素质.同时,媒体也要发挥好意见领袖和把关人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信息传播向良性方向发展.

三、网络舆论对媒介生态的影响

网络舆论较之传统意义的舆论,有着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很多事件一旦在网上形成舆论,其参与人数会剧增,参与意见也数量繁多,很快会引起社会的重视,从而成为热点问题.

通过对舆论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网络舆论的主体多为普通的网络公众,而客体多为政府组织或个人,主客体间有着明显的社会资源的强弱势差距.而较之以往舆论网络舆论又具有如下特征:

受众:圆梦啦_网络推广营销之百度竞价推广帮助企业精准锁定需求明确及潜在目标受众

首先,语言上呈现出对舆论客体谩骂、调侃、攻击性的倾向.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舆论传播中伴有视频、漫画、图片等技术的应用.而且,很多敏感的话题如“贪污腐败”,“权力滥用”都成为舆论的话题.这些情况在以前的舆论中很少出现.

其次,网络舆论更容易将舆论压力转化为现实的压力.随着人肉搜索手段的出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舆论客体最终被网民找到并且直接对其进行指责或调查.而且网络舆论一旦产生,便以很快的速度转向现实舆论,从而实现现实舆论所造成的压力显化出来,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受众的行为也具有双重性.网络受众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推动社会向理想方向发展,但也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要力图通过对网络受众的研究,改造网络受众或网民身上对社会进步不利的一面,促进其对现实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受众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监督和促进作用.同时,网民通过参与网络社会中的各种社会事务,在网络社会获得相应的网络身份和网络阶层归属,这种虚拟的归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从而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流动.网民对社会事务参与程度越来越高,这对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都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①邵培仁,《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新闻与写作》,2 008年第1期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网络受众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受众引用文献:

[1] 目标受众和营销漏斗模型论文范例 关于目标受众和营销漏斗模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2] 受众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消费习惯和互联网电商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2万字
[3] 受众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微信公众号和读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3000字
《媒介生态学角度看网络受众的双重身份》word下载【免费】
受众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