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诊断性评价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性

主题:诊断性评价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7

简介:关于对写作评价诊断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评价诊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评价诊断论文范文

诊断性评价论文

目录

  1. 诊断性评价:03.卫生部应用疾病诊断分组(DRGs)加强医院日常监管与评价培训班.M2U00099

任亮赵学军张志国李德恒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0)

摘 要:建构主义认为,原有知识结构的诊断性评价对学习者主动建构新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诊断性评价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在应用的可行性,对加强医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诊断性评价医学基础课程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5) 02-0143-01

医学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等课程.通过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医学基础,是学好临床课程,掌握临床技能的关键所在.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潜能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医学基础课程自身的特点,在学习时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内容的枯燥性,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这就要求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吸引、引导学生,提高医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医学基础课程之间时间跨度大,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差异很大,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等课程主要以记忆学习为主,而《生理学》、《药理学》和《生物化学》等课程主要以理解学习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1].尤其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学习认知、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评价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保障医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诊断性评价:03.卫生部应用疾病诊断分组(DRGs)加强医院日常监管与评价培训班.M2U00099

诊断性评价(Diagnostive Asses论文范文ent)又被称为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预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准备状况,判断他们是否具备达成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诊断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并设计某些排除问题的方案,为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使教学活动更符合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2].

诊断性评价的理论依据源于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对原有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新知识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理解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前,对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进行诊断性评价,有利于摸清学习者的认知准备情况,为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提供准备[3].

医学基础课程为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因为医学基础课程之间逻辑关系密切,内容联系紧密,课程与课程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呼应.在新的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活动进行之前,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情感等情况的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的基础和准备状况,从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确定并设计排除问题的方案,为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使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及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医学基础课程中开展诊断性评价的可行性研究,对于提高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布鲁姆将教学评价区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大类.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医学基础课程的评价以终极性评价为主,该评价方式只关注阶段结束时学生已经达到的认知程度,考评方式操作粗糙,结果具有一定的失真性.而诊断性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教师及学生通过评价对自身学习行为的改进情况,从而使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评价手段更加立体,评价内容更加丰富,使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随时评估学习中的各种变量(如认知水平、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帮助教师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始终关注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终极性评价的随机性和武断性,是一种更公正、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方式.

诊断性评价是整个系统评价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是了解学生的真实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在后续课程教学中制定教学策略收集信息和准备资料,为进一步的教学活动进行前瞻性摸底和反馈.教师不仅可以将诊断性评价的反馈结果用于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反拨于教学工作,促使教师全面、深入和细致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找出改进教法与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力争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这些工作,还可以促使教师尝试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在学生身上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理念,弥补教学不足.

诊断性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从自评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自己在医学基础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具备的优势,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一步树立学习的信心.又能从他人身上借鉴学习经验,或者汲取他人的教训,避免在自己在学习中走弯路,学会如何高效率地学习医学基础课程.

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还能让学生定期自我总结和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克服了传统终极性评价的缺点和不足.

诊断性评价的一般步骤主要包括三个步骤:①收集相关信息.通过观察、讨论、问卷、测验等方法获得相关信息;②评价相关信息.对收集的信息首先评价其价值,判断信息的指向性,然后辨别它反映的是正常还是异常,若属异常,则还要再进一步对这些异常的信息进行评价;③作出诊断.在评价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推理,然后作出诊断评价的结论[4].

诊断性评价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对学生学习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情况,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该评价方式结果的真实性很高,但波动性和差异性很大.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诊断性评价.课堂提问可以是集体问答,也可以是个别提问,从而诊断出全班或不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情况.这种评价方式简单易行,但随机性较强,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值得商榷.

师生通过对话方式诊断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水平.该方法较问答法真实性、针对性较强,但耗时长且存在一定片面性,不适用于学生的普遍性评价.该方法要求教师在对话中要注意将话题集中在需要诊断的内容上,并且要对学生发言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学生要通过对话要了解自身存在不足,通过教师的点拨积极改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因材施教有一定帮助.

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相关性内容的学习水平是诊断性评价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针对性强、可信度高、周期短,但存在操作复杂等缺点,且如何提高问卷的科学性是该方法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测验是定量进行诊断性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如何制订测验内容完成该评价方法的关键.要求测验题目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时间不宜过长.题目形式应以客观题为宜,题型一般应采用选择题和判断题.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学习内容组织讨论,可以更迅速地收集到相关信息,也为教师逐步形成诊断意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也为学生了解他人情况提供较好的交流平台.但因注意分组中的层次及普遍性等问题.

从以上诊断性评价不同方法的特点可以看出,在对医学基础课程实施诊断性评价时,既需要以日常观察、提问、讨论为主要手段的定性分析,又需要以问卷和测验为主要手段的定量分析.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诊断性评价过程科学高效,结果真实有效,并且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使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任亮,张志国,李德恒,等.医学基础课程评价工作现状及改革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3,03:34-36.

[2]郎雪南,王斌全,马桂芳. 动态双向教学评价模式在耳鼻咽喉科轮回见习中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7:67-72.

[3]刘永丽.多元评价体系在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91:92-93.

[4]李伟成.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研究[J].教育导刊,2011,03:76-79.

总结:此文是一篇评价诊断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诊断性评价引用文献:

[1] 即时性评价论文范文 关于即时性评价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2] 过程性评价论文范文 过程性评价相关本科论文范文3000字
[3] 即时性评价论文范文 即时性评价方面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8000字
《诊断性评价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性》word下载【免费】
诊断性评价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