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

主题:楹联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0

简介:本文是关于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楹联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论文范文

楹联论文

目录

  1. 二 楹联知识的渗透有利于文言实词的融会贯通
  2. 三 楹联知识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四 楹联知识的渗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摘 要: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楹联知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适当地渗透楹联知识,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古代音韵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融会贯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楹联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031-1

楹联指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借助楹联可以学习古诗,可以研读课文,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楹联知识的渗透有利于古代音韵知识的了解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古代诗词的掌握有一定的要求,尤其律诗中的对仗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楹联严格的格律要求正好与之重合.“上下相对”“词性相同”“平仄相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知识在课堂中通过楹联的渗透得到延伸和巩固.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古代音韵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平仄相对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平仄相对,顾名思义,就是说在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要相对.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例:“西望瑶池降王母(仄),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工整的楹联,每联中词组的最后一个也必须平仄相对.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这些知识的了解,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对联的格律要求,也对古代音韵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许多字的古音和现代汉语相差比较大,许多对句中看似平仄不符,实则比较工整,细细研究,会让学生对古代音韵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增.

二 楹联知识的渗透有利于文言实词的融会贯通

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难点之一就是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掌握,很多时候,对着课文原句虽能够从语境中分析出其意义,而一旦换了陌生的语境常常会理解错误.因此,课堂教学中楹联创作的实践,让一些常用的文言词在笔下有了生命力.楹联语言的凝练性需要对用词反复推敲斟酌,会进一步加深对文言词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笔者请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自行撰写对联.在先行简要复习了对联知识以后,学生们讨论纷纷,一时难以下笔.于是教师先写了一句上联:“韧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学生们在理解了句中文言词的含义以后,开始动笔.有写“坚如磐石,情殉情挂南枝”,有写“痴仲卿抗母缢庭树”“痴仲卿违母挂庭树”等教师将这些句子板书出来,要求学生根据对联的要求去选择修改,结果可以是多样的,这一过程中,“韧”“赴”“殉”“痴”“缢”“挂”等文言实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运用和巩固.

三 楹联知识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代诗词作者是讲究“炼字”的,为了一个词而呕心沥血的故事并不鲜见.事实上,一个词的变动能让一句诗大放异彩,楹联更是如此.通过语文课堂中楹联的创作,可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凝练准确,提高语文素养.当年韩愈、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的典故早已流传千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楹联中炼字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如可以名句填空,将名对中关键的词去除,由学生补充.也可以一句多对,笔者曾将一句上联交给学生:“腊梅吐芳迎红日”,要求对出下联,学生们给出的的下联丰富多彩:“绿柳展枝舞春风”“红杏出墙送寒潮”“春草吸露映春光”“绿柳抽芽接春风”“秋菊怒放送秋雁”等尽管许多句子不尽人意,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词的推敲是用了心的,这对提高學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四 楹联知识的渗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恰当的不失时机的运用对联,会产生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能产生以少胜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对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更好地领会作品精髓起到积极的诱导效果.《项羽本纪》是《史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司马迁在文中以生动的笔墨展现了一代枭雄的风采.课堂教学中,我趁机要求学生就项羽的一生传奇写一副对联,学生写出来的作业丰富多彩:“八面威风退秦军,破釜沉舟名盖世”“四面楚歌刎乌江,别姬赠骓情何堪”“入咸阳烧秦宫当霸王;败垓下别虞姬成败将”等当然也有许多表达不准确的句子,可以列出来让学生讨论、修改.这样,西楚霸王项羽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是“功臣”,还是“罪臣”?学生心中自然会有答案.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既学习了撰写楹联的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文化形式,在文化宝库中绽放着璀璨的光芒,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将楹联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可以使语文教学富有人文性,闪现艺术魅力的光芒,使学生继承发扬楹联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总之,楹联文化可以为语文教学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薛和平.浅议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用[J].语文知识,2014(12).

[2]武晓丽.楹联文化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8(02).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南通226300)

总结:综上而言:该文是关于楹联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楹联引用文献:

[1] 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关于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2500字
[2] 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毕业论文范文 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5000字
[3] 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相关硕士论文范文2万字
《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word下载【免费】
楹联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课堂教学和升学考试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