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基于ISEC教学新理念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主题:解剖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4

简介:本文是人体解剖学方面论文范本和解剖学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

摘 要:ISEC项目教学是一种开放、互动、明辨性的教学模式.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要以开放、互动、明辨性的理念为指导,围绕本课程的大纲、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及评价模式等进行整合与改进.本文对ISEC项目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旨在为培养通才取向的医学人才探索新的教学范式.

关键词:ISEC教学模式;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0)10-0040-04

1 引言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Undergraduate),简称ISEC.ISEC项目是由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外知名教育专家发起的,其指导思想是,借助国内部分本科院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幅度提升教育質量.学习时间为4年,模式为“2+2X”,即国内两年的在校教育加境外合作院校的两年的在校教育[1].学生在国内外所有课程考核都达标之后,毕业可以取得国外合作院校颁发的书、学位证书以及国内院校颁发的书和学位证书[2].如果国内院校的考核没有达到标准,境外合作院校不接收后两年的继续深造,可留在原学校继续学习,达到学业水平后也可以毕业,毕业时仅仅取得国内就读院校的书和学位证书.这种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的合作教育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学生可以在就读期间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取适合本人的培养模式[3].

ISEC项目办在培训师资教育理念、提供教育技术支持的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进行了补充,即由原来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支持者”[4].教师的教学理念关乎教学行为,只有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ISEC项目定期培训ISEC教师,提高教师的知识层次,完善并提升国际教育、学法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训后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思,通过反思理清思路,积极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而对学习者来说,由于受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受教师教学方法的驱动,学习方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获得、乐于学习,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更加突出.由于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性考核,重点考核学生所学知识的水平,以及应用知识交流的能力,打破了教育主体永远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

2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体解剖学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授课方式比较传统

应试教育的灌输是目前课堂授课主要模式.灌输式教育是一种被动教育,在这种授课方式下,师生之间互动不畅,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很难发现,更很难及时的纠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鱼牛”问题.同时,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讨论和团队协作,以致交流不充分,难以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也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外,医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很少有机会在众人面前“发言”,缺乏在讲台上锻炼的机会,导致有些学生上讲台后非常紧张,给聆听者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对以后学生的职业生涯带来负面影响.

2.2 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意识

因为无法督促学生预习的情况,上课时直接讲解知识点,导致课堂上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唯教师讲解为准,缺乏质疑意识,即:老师教的都是对的,教科书上写的都是对的.这样就难以培养学生的Critical Thinking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5].这就如同把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学生变成了被动的知识的储存罐,使他们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也难成系统.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他们未来成长之路造成不良影响.

2.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高.经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普遍认为学习《人体解剖学》较难.“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程,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由于人体结构名词繁冗、记忆困难等原因造成的.可人体结构名称恰恰是医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不予以重视.另外,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抽出时间讲解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就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在实验课环节,有的学生难以接受的气味,实验课不积极辨认标本结构,有偷懒现象,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验知识脱节,无法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使他们的知识链断裂,失去学习兴趣.

2.4 考察方式单一

现有的考核构成:平时成绩占20%、期中、期末各占40%比例.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时过于重视卷面考试的成绩,没有重视学习过程,没有好好重视学生平时能力的提高,结果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平时学习很认真的学生,考试时却发现,会的都没考,考的都不会;没有认真学习甚至旷课的学生,到考试之前的两三周才开始突击学习,却得到很高分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都与教师的上课方式有关,因为人体解剖学这门课是要一点点地把知识积累起来的,不可能用一个通宵就可以把人体结构都掌握,这种突击学习也是临床实践不可接受的,而加强过程考核是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精力的.

3 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ISEC项目不断被纳入高等院校的教学程序,赤峰学院也于2013年加入该项目.2014年医学院的护理专业获批加入该项目,同年,人体解剖学在ISEC护理专业开课.根据ISEC项目教学理论,结合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笔者从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该项目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3.1 关于教学大纲的改革

ISEC項目的教学是注重学习成果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本身及授课对象、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授课.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同时也是检测在校学生学业成绩的准绳,是衡量与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结合项目办要求,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共计涵盖以下要素:课程描述、学习成果、教学形式、课堂活动、教学内容计划、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参考资料.其中学习成果(LerningOutcome,LO)属于顶层设计,是课程的灵魂所在.但目前ISEC项目的教学大纲却有许多不适宜之处,需要适当进行调整.比如,人体解剖学课程属于大一新生第一门医学基础课,LO不宜设置过多,故本门课程提炼出3个LO,即LO1:辨熟记并解释的位置和形态;LO2:辨认并讨论人体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LO3:应用解剖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教学形式以课堂活动为支撑,由单一转变为多样,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教师-学生”.根据成果检测学习效果,成果检测所对应的就是考核形式(Assesent event,AE)、考核标准(Asseent criteria,AC)、评价细则rubric.大纲却是连贯的、固定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而AE、AC、rubric是随着LO变化而变化的,整个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思维、教材体系、知识系统.因此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横向整合,基于LO进行模块化教学;知识体系要紧密连接,不能出现孤立的知识点.比如LO2的学习过程,以往是按照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腹膜这样的顺序进行学习的,整合后为一个学习成果,完成这一成果,主要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例如:阑尾炎、肺炎、胆囊炎、胰腺炎等典型临床案例,指导学生分小组研讨、学习,汇报,形式不限,这就需要打破系统界限,使知识系统之间发生关联.

3.2 教学设计改革

根据人体解剖学的课程教学大纲、学习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培养方案七大模块要求,在对教师的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人体解剖学的课程进行如下优化:提炼学习人体解剖学课程所有的重点和难点,有一部分内容要规划到线上教学,线上教与学顺应了现代教学理念,这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的教学设计,都是为了服务教学,是为了营造恰当合适的教学情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兼顾分组任务,按教学流程分解学习任务,任务的分配要符合学生的承受能力,以学习者为主,教师观测或监测学习进展,及时进行补充说明或指导.人体解剖学的课改,其知识点提取要围绕LO进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空间要灵活,让学生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课堂上老师主要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及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习“关节学”内容为例,总体设计如下:课前将人体关节归纳为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并抛出问题:关节炎患者为何能预测天气?不穿秋裤到底会不会得关节炎?这是一些常见又受到关注的问题.提前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以抽签形式决定每组课下学习内容(带着问题).通过学习的“讨论区”保证组与组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以便随时交换学习意见,随时交流学习心得体验.通过线上指导,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课上展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课堂上让各小组展示丰富多彩的学习成果:PPT汇报、情景剧、案例分析、文献拓展、影视作品嵌入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达到了同伴学习、知识共享的良好目的.课上教师主要是巡回指导,通过鼓励、参与、评价等方式支持并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课堂延展(课下)主要是以学习通的形式进行,可以讨论针对课上某一组提出的问题,抑或是相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应用等;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参与讨论的可以积分,累计折合为平时成绩.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每位学生给家里长辈打电话,询问抑或聊聊有关关节炎及其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问题;利用本课所学关节的知识,检验能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利用所学知识,与家人、朋友沟通,以示关怀,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在这种线上智慧环境下学习,不仅提升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3.3 授课方式改革

良好的授课方式,需要达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安排几个要素的一致及平衡.人体解剖学共21章,只有通过多样的授课方式,才能完成LO.(1)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设计是由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决定的.例如: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理论基础是情景式教学,这个教学方式适合章节内容简单,通过自学能够掌握.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师生共同营造一个真实情景,实境模拟学习,这样的授课方式,实践并践行ISEC教学理念.(2)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式,它在影响着教学模式的程序操作的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组合方式,它还是评价教学的尺度和标准.甚至教学方式构建和设计也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可以说任何教学方式都是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例如,解剖学案例教学方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明辨的意识、发散的思维、沟通的能力和创造的才能.(3)如果从教学意义的生成方式上,ISEC理念下的解剖学授课方式属于“指导性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者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同时又发挥着指导作用.这种模式使教师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扬长避短,又使两者的优点得以彰显.除以上列举的以外,教学中还嵌入了思维导图、撰写小论文、阶段测试等.让各种授课方式服务于不同的LO,使它们之间在结构上既彼此联系又有区别;在内涵上相互蕴含,相互依存;在实现LO上,取长补短,构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模式链.

3.4 考核构成的改革

考核构成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组成,形成性考核占70%,贯穿整个教学全程,包括平时出勤、课前预习、线上讨论、阶段测试、小组活动等.要完善考核结构,就要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每一项考核都有相应的评价量表,而且要将这个量表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知晓从哪些方面努力能够更好完成此项学习目标,进而从不同环节、多个角度对学生学习课程情况做客观的考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良好的素质能力,确保学生将基础知识能够应用于实践.同时,教师可以参考考核成绩,找出每位学生的优劣势[6],推动学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目标顺利实现.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分三次考核,每次均为闭卷理论考试,出题的方式和出题的内容参照历年执业资格考试,贴近临床,体现岗位需要,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4 反馈与改进

4.1 反饋与改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即使是同一部分知识,无论是用什么方式传授给学生,由于学习者个体差异,授课者个体差异,学习结束后,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对这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予以有效改进,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反馈有多种渠道,首先是同行反馈,从ISEC的内审环节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整改措施.比如,解剖学的教学,承担ISEC护理专业同头课(解剖学课程)或相近课程的教师3-4人/学期,同一学期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师5-8人,所以教师之间的听评课、座谈、交流讨论等方式把反馈的不客观和不准确的误差降到最低.其次是ISEC学生的反馈,也能客观反映教学存在的问题.所以,严谨的调查、科学的分析、及时的改进、做好学生的重复反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4.2 反馈与改进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ISEC明确提出,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及时检查教与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反馈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例如,学生作业,需要做到必反馈、及时反馈,不能对留过的作业或问题熟视无睹、不闻不问.通过反馈,从学生的作业、练习情况来映射教学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教师教学的不足,查找原因,在修正自己的同时反馈给学生,避免存在的问题反复出现.总之教学全程应呈现出反馈-发现问题-改正-再反馈程序,形成闭环式反馈意识和习惯,真正意义上借助ISEC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帮助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5 结论

基于ISEC理念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相比于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TLA(Teaching learning activities)中.不拘泥于一种形式的考核方式使得考试合格变得容易,学习者有一种“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成就感,而想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学生“更努力地跳”.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重视每个阶段的考核,从开课就要紧跟学习节奏,按照评分标准完成各种任务,这就培养了他们学习习惯——做任何事情都找依据、抓重点,注重效率.一些小作业,限时完成的,能够锻炼他们的单位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的能力;课后布置的任务,能够训练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及独立思考意识.在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知识技能的多面手,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持续改进.一是ISEC教学理念下,目前,实验课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如何在实验课上融入ISEC教育理念[7],怎样加大学生在解剖学实验课明辨思维和意识,还有待研究;二是并没有发现原版的、难度适中的英文教材,现在使用的是国内双语教材;三是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需多设计让学生走近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不但符合ISEC考核多样性的特点,也让学生从一个单一的学习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这也与我国培养医学人才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理念相契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使命感与专业自豪感.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如何能让大一学生接受并认可这种教育理念,尽快地适应ISEC的教学方法,养成明辨性思维习惯,习得自我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强化,使学生不仅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更紧密,还渗透着学科间的交叉贯通,也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也可为其他学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涛,陈雨青.浅析ISEC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方法[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04):74-76.

〔2〕洪敏.ISEC教学特点简介[J].福建质量管理,2016,37(05):186.

〔3〕刘文芳,谷青媛.ISEC教学理念对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究——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0):97-101.

〔4〕王小琼.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创造性教学源头活水[J].江淮论坛,2013,56(01):189-192.

〔5〕康颖安,卿上乐,夏平.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21(01):102-104.

〔6〕纪丕友,梁少华,等.小组讨论式学习在护理学专业解剖学实验改革中的运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7,25(04):54-56.

〔7〕包丽坤.基于ISEC教学理念对食品毒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交际,2017,31(01):168+167.

总结:汇总:上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人体解剖学本科人体解剖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解剖学方面论文范文.

解剖学引用文献:

[1] 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 关于人体解剖学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人体解剖学和微课程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人体解剖学和微课程类论文范文数据库10000字
[3] 医学检验和人体解剖学开题报告范文 医学检验和人体解剖学论文范文集5000字
《基于ISEC教学新理念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word下载【免费】
解剖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