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消防电气论文范文参考 消防电气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消防电气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7

消防电气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消防电气论文范文参考:中国群死群伤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2. 第二篇消防电气论文样文:基于金相分析与烟熏图痕数值重构的火灾调查研究
  3. 第三篇消防电气论文范文模板: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系统改造策略研究
  4. 第四篇消防电气论文范例:超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模拟实验研究
  5. 第五篇消防电气论文范文格式:经济发展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火灾时空变化的宏观影响

★100篇免费消防电气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消防电气论文范文参考:中国群死群伤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火灾隐患大量滋生,消防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火灾防控压力前所未有.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前火灾形势基本平稳,但群死群伤火灾(High-casuatly Fire,HCF)的形势较为严峻.为对我国的HCF有深入的认识,本文从频率-尺度幂律分布、影响因素与死亡人数段的关系、各省份火灾特点、火灾的时间标度性、火灾风险,以及特别重大火灾引起的火灾防治工作对火灾的抑制作用等6个方面对中国HCF开展研究.由于火灾受伤情况相对难以界定,且数据不容易收集,本文用死亡人数不低于3人的火灾来代表HCF.文中使用的火灾数据源自中国火灾统计年鉴和中国消防年鉴.


https://www.mbalunwen.net/lishi/090955.html

在频率-尺度幂律分布研究中,无论尺度使用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或过火面积,频率-尺度都满足幂律分布.通过对国际数据的分析,发现频率-死亡人数分布在火灾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运用标度指数,分析了6种影响因素(火灾场所、原因、时段、季节、年份和地域)对频率-死亡人数分布的影响.一些因素,如非居住类场所、电气原因、冬季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会引起火灾频率随着死亡人数的增加下降较慢,或者说,这些因素与高死亡人数相联系.

由于频率-死亡人数幂律分布只能从整体分布上研究影响因素与死亡人数的关系,本文再运用对应分析,研究上述6种影响因素与4个死亡人数段(3人、4-5人、6-9人和≥10人)的关系.结果表明,火灾场所中的宾馆、福利院和医院与死亡人数≥10人的火灾强烈地联系.生产原因引起的火灾倾向于造成较大伤亡,与死亡人数6-9人联系紧密.发生在白天(8:00-19:59)的火灾比夜晚(20:00-7:59)火灾更倾向于和高死亡人数段相联系.寒冷季节的月份,比如冬季和早春,和死亡人数4-5,6-9和≥10人相联系.对应分析还动态地给出了HCF在几年中的发展趋势,其中2007年倾向于与死亡人数≥10人相联系.各省份的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山东和吉林倾向于和死亡人数≥10人相联系.为了对比中美两国的HCF,收集了两国死亡人数≥5人的火灾数据.结果表明,两国的影响因素与死亡人数段的关系存在较大差异.

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省份火灾特点开展了研究,在分析中着重考虑了HCF.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采用的四个主成分为:“综合火灾形势”、般火灾与HCF的比”、“综合亡人火灾形势”和“高伤亡火灾与低伤亡火灾的比”.使用这四个主成分作为指标来描述各省份的火灾特点.为了使结果更加简明和容易理解,运用聚类分析对各省份火灾特点进行了归类.从上述4个指标来看,浙江和广东两省的火灾形势最为严峻.最后,通过省份的地域信息获得的相关社会经济等信息,进而研究了GDP、人均GDP、人口、每百万人口*消防站的数量和年代等5个因素对4个火灾特点指标的影响.

运用Fano Factor (FF), Allan Factor (AF)和去趋势波动分析(DFA)对HCF序列的时间标度性进行了研究.FF和AF表明,死亡人数≥3和≥4人时火灾表现出了明显的时间标度性.随着死亡人数阈值的增加,标度性逐渐减弱,这意味着火灾序列随着阈值的增加逐渐转变成泊松序列.通过将FF(AF)曲线与95%泊松置信曲线相比较,可以认为死亡人数≥6人的火灾序列为泊松序列.死亡人数≥3人火灾的DFA标度指数为0.551±,0.005,表明该序列呈现长程相关.随着死亡人数阈值的增加,DFA标度指数逐渐减小,意味着序列逐渐变得不相关.死亡人数≥6人火灾的DFA标度指数为0.496±,0.003,可以认为该序列是不相关的.

根据时间标度性研究的结果,对死亡人数不低于6人的HCF和死亡人数非常高的极端HCF (EHCF)开展了风险分析.以贝叶斯层次模型为框架,通过广义Pareto分布(GPD)模型和泊松序列模型,求出火灾的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进而得到火灾风险.本章涉及到风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评估极端事件的风险.由于数据的缺乏,极端事件的风险具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接近极端事件的现有数据进行外推来计算.中国、美国、中国非居住类和中国居住类HCF的风险分别为162.26、91.67、120.23和40.72人/年.EHCF的风险通过1%超过数和年发生频率的乘积来衡量.中国、美国、中国非居住类和中国居住类EHCF的风险分别为511.51、292.64、391.48和142.50人/年.

在发生特别重大火灾后,消防部门一般会集中开展火灾防治工作.火灾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人们的关注.运用时间序列干预模型研究了由特别重大火灾引起的6起火灾防治工作对月份火灾起数(1997-2010)、死亡人数(1997-2010)和HCF起数(2000-2010)序列的抑制作用.干预模型检测出由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和央视新配楼火灾引起的防治工作的抑制效果.洛阳东都商厦引起的防治工作对火灾起数和死亡人数都有抑制作用,而央视火灾引起的防治工作只对火灾起数有抑制作用.防治工作对火灾起数的抑制效果呈指数衰减模式.在防治工作开始后,火灾起数有一个“脉冲”的下降,然后抑制效果呈指数衰减,抑制效果随时间变化逐渐消失.东都商厦火灾引起的防治工作对死亡人数的抑制效果呈正弦阻尼振荡的模式,最终的抑制效果是死亡人数减少约43人.火灾防治工作对HCF起数的抑制效果没有检测到,这与火灾防治工作的目的是不一致的.

第二篇消防电气论文样文:基于金相分析与烟熏图痕数值重构的火灾调查研究

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大,火灾调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火灾调查工作中的一些调查和分析方法仍然停留在经验和半经验的水平,火调工作人员的经验和水平等诸多因素均可能对火灾调查结论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同时,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也对火灾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火灾调查中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如何从理论和定量分析的层次开展火灾调查工作,为火灾调查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改进电气火灾事故调查中常用的金相分析方法,本文引入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金相图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和改进了人际交互式半自动图像分割算法Live-wire,并利用成功提取金相图中的各晶格的轮廓.借用数字形态学方法对提取出的晶格轮廓图进行分析和处理,有效去除了金相图中冗余信息,并将每一个晶格单独提取出来.接着,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多种描述子参数对实现晶格分类的作用和影响,并最终确定采用离心率、圆形度和晶格标记方差三种描述子作为晶格类型自动分类的主要参数依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两幅金相图中的共40个晶格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能够对大部分的晶格实现正确分类,但分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接着,引入fisher判别法,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再处理,结果表明,fisher判别法能最终实现对金相图中胞状晶和柱状晶两大类晶格的自动分类,准确度较高.

随后,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物理实验,对火灾调查中常用的火灾图痕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第四章对火灾烟气在壁面黏附的机理做出分析,分析了火场中烟气颗粒的受力模型,分析和模拟火场中烟气颗粒与壁面碰撞和黏附动力学行为,并提出临界逃逸速度概念,用于判断烟气颗粒是否能够黏附在壁面上.随后,本文第五章开展实验研究,研究火源功率,燃烧时间对壁面烟熏图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火源功率的增大,烟熏图痕覆盖的范围逐渐增大,相同位置的烟熏浓度也逐渐变大,同时,烟熏图痕的结构特征也发生变化:较小火源功率情况下,烟熏图痕由V型痕和倒U型痕构成,火源功率增大后,在原烟熏图痕的上部逐渐出现漏斗型烟熏图痕,同时,烟熏浓度不断增大,继续增大火源功率,图痕中部的倒U型痕逐渐被V型痕和漏斗型图痕共同覆盖,整个图痕可以认为是由典型的V型痕和漏斗型图痕构成.将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第四章提出的烟熏图痕预测模型能较好的预测特定燃料和特定壁面材料的烟熏图痕,精确度较高.

本文第六章以实际发生的某古民居电气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借助第二章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现场提取铜导线残留物的金相图,确定火灾原因为电热作用引起,排除了电路短路的可能性.继而,采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对火灾过程进行数值重构,重现了火灾过程,得到了现场勘测所无法得到的诸多信息.分析和研究了火场中关键部位温度、烟气浓度及FID指数等参数的发展变化趋势,经与证人证言的对比,证明重构结果与实际火灾场景相符,同时,提出针对该类建筑的消防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火灾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火灾过程进行对比,证实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完善和拓展了火灾调查结论.

第三篇消防电气论文范文模板: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系统改造策略研究

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由于城市人口骤增和城市土地的愈发稀缺,高层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社区由于建筑密集,人口集聚,在灾害面前愈发脆弱,而社区作为城市最基本的防灾单元,社区安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安全.但是,我国城市既有高层社区普遍缺乏系统的防灾规划设计与建设,大部分高层社区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灾害,极易引起灾害的扩大和蔓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城市既有高层社区的防灾减灾改造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已有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以城市既有高层社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解析,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总结了我国城市既有高层社区的现状情况与防灾问题,分析了居民灾时的行为心理和应急反应,建构了城市既有高层社区的防灾改造系统,并初步归纳了防灾改造关键指标,以指导具体的社区防灾改造策略.其次,文章引入社区防灾空间理念,结合高层社区防灾空间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适宜的防灾改造策略,并在既有高层社区改造探索中,始终贯穿平灾一体化理念.再次,文章结合实际高层社区案例,利用FDS等分析其灾害机理和防灾救灾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高层住宅常态防灾减灾改造策略,并探索了高层住宅防灾减灾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趋势.最后,本文还归纳了既有社区灾害管理与救援系统等非工程措施的优化策略.

综上,笔者综合运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灾害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炼出研究对象各构成要素的灾害特性和致灾机理;通过对研究对象各构成要素的整合分析,归纳出系统的城市既有高层社区防灾改造策略;并将工程性防灾技术与非工程性防灾措施相结合,形成整合型社区防灾减灾体系.

第四篇消防电气论文范例:超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模拟实验研究

针对电气设备场所的消防系统在消防工程方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过去,气体灭火系统如哈龙系列、二氧化碳等常被应用于这类场所.然而,气体灭火系统存在一些缺点:密闭空间内,气体灭火系统的误动作会威胁到里面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紧急情况下的灭火启动,需要人员疏散,影响启动时间.不少研究人员针对这类场所开展了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实验研究,但是常规细水雾也存在以下缺陷:难于熄灭小火、难于熄灭障碍物火、对于障碍物火,提高细水雾流量的效果不明显、对电气设备带来水泽危害.常规细水雾的这些局限性与重力引起的较高液滴沉降率有关,液滴沉降将会降低水雾的浓度,尤其是降低远离雾化锥的区域的水雾浓度.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雾化技术,可以产生出具有气体流动特性的超细水雾.前人的研究发现超声雾化可以产生粒径不大于10μm的超细水雾;这种细水雾类似于气体,可以绕过障碍物而没有较大的水雾损失.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超细水雾的灭火有效性,增强超细水雾系统灭火有效性的方法和超细水雾的流动特性.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总结如下:

1)超细水雾临界灭火浓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分别基于极限氧气浓度和燃烧极限温度建立了超细水雾临界灭火浓度的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两个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得出了超细水雾的吸热作用较氧气稀释在熄灭火焰方面潜在的效能更高.然后,在修改的杯型燃烧器中开展了超细水雾的灭火实验.同一个工况的实验重复多次以记录灭火时间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在临界灭火浓度方面,实验结果与基于极限氧气浓度的预测模型吻合较好,而与基于燃烧极限温度的预测模型不吻合.实验结果与基于燃烧极限温度预测模型不吻合的原因是超细水雾在火焰附近具有不同于气体的流动特性:a)超细水雾在火焰附近完全蒸发,无法进入火焰燃烧的核心区域;b)只有在蒸发的水蒸气在卷吸气流作用下进入火焰,与火焰相互作用.超细水雾的浓度应该高于临界值才能获得较为稳定的灭火时间.然而,没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超细水雾的浓度,因为再提高浓度却无法显著提高超细水雾的灭火有效性.由于更具潜力的灭火机理无法发挥作用,因此超细水雾的灭火有效性有待提高.合理的增大超细水雾的粒径可以提高超细水雾在火焰周围的存活时间,使得大颗粒水雾可能进入火焰.使用超细水雾添加剂可以在超细水雾完全蒸发后生产子颗粒,子颗粒可以进入在卷吸气流作用下进入火焰燃烧核心区域.

2)含添加剂超细水雾的灭火有效性研究:基于超声雾化液滴粒径分布和液滴在气流中的受力分析,建立了预测超细水雾有效质量分数的模型.该模型表明超细水雾的有效质量分数将随着溶液表面张力的升高而降低,还表明溶液温度的升高将增加超细水雾的有效质量分数.接着,开展了测量超细水雾有效质量流率的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吻合,实验表明增加金属盐的浓度将降低超细水雾的有效质量流率,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升高超细水雾的有效质量流率.最后,开展了含添加剂超细水雾的灭火实验.灭火实验结果表面升高水温可以提高超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有效性,这与理论分析非常吻合.灭火实验还表明,添加少量金属盐就可以显著提高超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有效性,然而进一步提高添加剂浓度的边际效果却显著降低,这是由于表明张力的升高降低了水雾的流率.基于所需的超声雾化器数量和添加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各添加剂灭火有效性的排序为:K2C2O4>, K2CO3>,KCl>,KHCO3>,NaCl>,CH3COONa>,KH2PO3>,Urea.实验发现,尿素会引起火焰的燃烧强化.最后,提出了提高超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多组分添加剂方法,即同时添加金属盐和表面活性剂.

3)超细水雾与扩散火焰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FDS中基于氧气浓度的预测火焰熄灭的经验模型不能用于确定灭火结果;由于缺少有效模拟火焰附近颗粒传输和蒸发的模型,缺少有效的火焰熄灭模型.SIMTEC中修改的EDC燃烧模型可以捕捉到火焰的熄灭过程.但是该模型不能预测超细水雾的临界灭火浓度.采用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考虑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基于FLUENT的模拟,可以模拟火焰的熄灭过程,能够较好的预测超细水雾的临界灭火浓度.基于FLUENT的模拟研究发现,超细水雾灭火的主导机理是氧气稀释,这与实验吻合较好.基于FLUENT的模拟研究也发现了NH3和HNCO引起的燃烧强化现象.NH3引起燃烧强化的机理是:a) NH3+H等于NH2+H2,b) NH3+O等于NH2+OH, HNCO引起燃烧强化的机理是:HNCO+O等于NCO+OH, b) HNCO+H等于NH2+CO, c) HNCO+OH等于NCO+H2O.4)超细水雾在灭火过程中的流动与传输特性研究:采用离散相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时并不能反应出超细水雾在动量较低时的输运和流动特性,而采用重气体模型对超细水雾的输运和流动特性进行模拟预测时则可以得到与实验较为吻合的结果.在受限腔室空间中大尺度火灾更容易被熄灭,这是由于大尺度火源本身就能促进超细水雾在受限空间中的流动和输运.然而在隧道空间中则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此时大尺度火灾由于其会阻止超细水雾从火源的一侧输运到另一侧,因此将更难被熄灭.障碍物对灭火效果的影响取决于其所在的位置.如果障碍物位于火源和细水雾入口之间,他将削弱超细水雾的灭火效果;如果障碍物位于火源相对于超细水雾的下游部位,它将强化超细水雾的灭火效果.

第五篇消防电气论文范文格式:经济发展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火灾时空变化的宏观影响

本文首先对中国市域尺度火灾(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山火灾,以下同)及相关因子的时空变化进行探索性分析;然后以重庆、江苏、全国为例,基十向量误差修止模型,研究了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与火灾变化的因果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及经济因子、气候因子对火灾的脉冲影响和贡献度;根据火灾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火灾区划,对比分析了火灾的地域分异,提出火灾Kuznets假说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火灾同化效应、火灾惯性效应、火灾警示效应.

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火灾空间聚集显著,近年来火灾态势呈改善趋势

通过对中国市域火灾分布研究发现,2002年以前,中国整体的火灾发生率逐年升高,火灾空间聚集趋势也随之加强,较高火灾发生率单元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京津鲁、长三角、新疆、内蒙、宁夏等地,低火灾发生率单元则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等地,区域差异明显;2003年以后,随着“和谐社会”、“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加强了火灾安全管理和投入,火灾状况逐渐趋向缓和,火灾的空间聚集趋势也随之减弱并趋向分散.改善区共186个,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恶化区共74个,大部分分布于黑河-腾冲线以西地区及陕西、湖北等地;波动区共77个,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其它零星地区.这导致中国火灾重心逐渐朝西部转移.

消防电气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消防电气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在职研究生论文、10000字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消防电气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消防电气论文范文选题

2)经济发展、气候变化是促使火灾变化的宏观原因

对中国全国、省域(以江苏为代表)、市域(以重庆为代表)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气候变干与火灾态势变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经济因子、气候因子与火灾因子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时间之内火灾变化可能偏离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影响,长久来看火灾态势会回归到由经济水平、气候条件所决定的均衡状态.火灾态势对气候因子的影响敏感度强于对经济因子的影响敏感度.气候变化对火灾的贡献度高于经济发展对火灾的贡献度,湿度正向冲击对火灾有抑制作用,但不同地区经济正向冲击对火灾有不同影响,在江苏体现为负向响应,在重庆则体现为止向响应.考虑到未来气候仍将继续变干,这对未来火灾防灾减灾的压力和挑战将越来越大.

3)火灾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异

全国整体上火灾随经济发展呈改善趋势,人均GDP每增加1%,火灾发生率降低0.43%;东北地区由于长期为火灾高发区,对火灾安全较为重视,火灾随经济发展改善幅度最明显,人均GDP每增加1%,火灾发生率降低1.11%;东南地区次之,其经济较为发达,对火灾安全的投入较多,人均GDP每增加1%,火灾发生率降低0.86%;华北、西南火灾也随经济发展而改善,人均GDP每增加1%,火灾发生率分别降低0.69%和0.62%;中南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火灾发生率平均降低0.23%;西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火灾发生率整体早上升趋势,人均GDP每增加1%,火灾发生率上升0.16%.

全国各区域气候变干均会促使火灾恶化.西南地区火灾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最高,年平均相对湿度每降低1%,火灾发生率上升4.06%;东北、中南地区火灾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次之,年平均相对湿度每降低1%,火灾发生率分别上升3.62%、2.14%;东南、华北、西部地区火灾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较低,年平均湿度每降低1%,火灾发生率将分别升高1.99%、1.03%、0.86%.气候季节变化越剧烈、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火灾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越低.

全国总体上经济发展与火灾变化呈“倒U型曲线”,称之为火灾Kuznets曲线(FKC):东北、华北、东南、西南地区存在FKC;而中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火灾变化呈“正U型曲线”,不存在FKC.

4)时空因素对中国市域火灾态势变化影响显著

时空因素对中国火灾态势变化具有很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别引申为火灾同化效应、火灾惯性效应、火灾警示效应.由于存在火灾同化效应,各地区的火灾态势会相互影响,周边地区火灾态势的改善或恶化会促使本地火灾态势改善或恶化;相邻地区火灾发生率若增长1%,则该地区火灾发生率受到连带影响而增长0.57%.火灾受到火灾惯性的影响较大,前期火灾高发的地区未来火灾仍会相对高发,前期火灾已经改善的地区未来火灾仍会继续改善;往期火灾发生率若降低1%,则本期火灾发生率可能降低0.54%.相邻地区的往期火灾,特别是重特大火灾会对本地区产生警示作用,相邻地区的火灾安全投入会对本地产生示范作用并刺激本地区加大投入,进而降低火灾发生率;周边往期火灾每上升1%,则该单元本期火灾将降低0.20%.火灾警示效应与火灾同化效应、火灾惯性作用相比相对较低.

本论文可用于消防电气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消防电气引用文献:

[1] 建筑消防电气论文题目大全 建筑消防电气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2] 经典消防电气论文题目 消防电气论文标题怎样定
[3] 建筑消防电气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消防电气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消防电气论文范文参考 消防电气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消防电气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