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8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
  2. 第二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样文: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
  3. 第三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模板: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例:心理生活质量研究
  5. 第五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格式: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

★100篇免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可作为优秀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写作参考,适合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方面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相关写作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

互联网的诞生和飞速发展是20世纪后期最让人振奋、最引人注目的科技事件,网络交往正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也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广泛、最高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具有鲜明的网络信息时代色彩.网络交往的出现引起了哲学、社会学、传播学、信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者的积极关注,并成为这些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本研究选择“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主题.首先,将网络交往的基本理论探索作为本研究的基础,试图对国内外网络交往的基本理论研究做一总结.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网络交往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考察,旨在引起国内心理学界对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问题的关注,进而明确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基本问题,为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在系统考察网络交往基本理论以及综述国内外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包括:(1)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2)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网络交往现实状况的调查研究,(3)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4)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5)大学生网络交往个案深入访谈研究,(6)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通过研究,一方面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具有心理测量学意义的研究工具,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系统科学研究,促进了我国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心理学依据.

第二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样文: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

人际信任是影响个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标志.已有研究从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人际信任的概念、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及形成与发展机制等方面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是,人际信任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社会心理现象,因此研究者对它的思考与研究显得纷繁复杂,不同的学科取向、研究视角、研究层次以及研究者各种不同的解释均导致人际信任研究较难取得一致的结果.

受到内隐记忆研究的推动和启发,Greenwald和Banaji (1995)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的概念及其研究的体系和范式,明确地指出个体的社会行为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征.人际信任产生于人际互动的过程当中,是个体对与人际交往有关的社会信息进行判断、评估和认知加工的结果.那么,人际信任是否也存在内隐加工成分,且这种内隐成分指导个体对人际互动过程中的社会信息进行内隐加工现有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是否也适用于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信任研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人际信任研究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视角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特征、大学生对不同人际情境中人际信任相关信息的内隐社会加工阶段、各加工阶段的特点及其可改变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对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对内隐人际信任进行了系统探讨.本研究分为3个部分,由5个实验构成,依次涉及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特征、不同人际信任水平大学生在内隐社会认知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及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可变性等问题.

根据以上研究的结果及分析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1.内隐态度上,人们更倾向于用表示信任的词汇来形容他人,从而表现出对他人信任的倾向.

2.内隐人际信任存在于高外显信任水平的被试群体中,而不存在于低外显信任水平的被试群体中.

3.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与外显人际信任之间存在低相关,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

4.词的情绪属性导致不同信任水平的被试均出现内隐人际知觉易化现象,词的积极情绪属性(积极信任词汇)加快了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信任词的知觉速度,而词的消极情绪属性(消极不信任词汇)加快了低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不信任词汇的知觉速度.

5.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在人际信任社会认知印象形成过程中出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而低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则未曾出现启动效应.但是,对于不同评价对象,高信任水平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启动效应.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亲人进行评价时,不延迟时最近激活的概念或结构有优势,但在长延迟时频繁启动的概念或结构将占优势,这支持了突触模式.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熟悉人进行评价时,刺激类型及是否延迟主效应均显著,具体表现为不延迟时有优势的概念或结构(近因即最近激活的刺激)在长延迟时也有优势,支持了电传递模式.高人际信任水平被试对陌生人进行评价时,启动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深入分析发现,为不延迟时有优势的概念或结构(近因即最近激活的刺激)在长延迟时也有优势,支持了电传递模式.关于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图式具有条件性和对象性.

6.在不同交往对象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信任词和不信任词汇在反应速度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具体表现为在亲人词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信任词汇反应更快;在熟悉人词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不信任词汇反应更快;而对于陌生人则无差异.

7.内隐人际信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本研究中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未能改变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探索并证实了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存在性,并初步分析了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特征;第二,提出并验证了内隐人际信任的三阶段模型,即内隐人际知觉、内隐人际印象和内隐人际判断;第三,考察了大学生内隐人际信任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第四,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特征、大学生对不同人际情境中社会信息的内隐加工特点及其可改变性进行了研究,为人际信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第三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模板: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产生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建成了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提高了大学生心理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也促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新理念,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完善、丰富和革新.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尝试厘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探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绩与问题,提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对策.对该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进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一章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性和作用.本文从社会进步、文化传承、自身发展三个维度上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性.本文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基础性、全员性、互动性和针对性.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让其具备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激励大学生开发潜能积极性的重要作用.第二章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视角着手,展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凝聚着的高校和社会的共同愿望.从必要性来看,它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要求,是提高育人质量的保证,更是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从重要性来看,它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还是提高心理素质的要求,更是营造集体心理的必备条件.第三章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经验启示.文章以改变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的重要事件为线索,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恢复、探索和发展三个阶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恢复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1993年恢复心理学科学地位开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引起学者和教育家的关注,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陆续恢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阶段:从1994年至2000年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内容的重要地位,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阶段:自2001年至今以党和政府陆续发*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一揽子从管理到课堂教学的制度,在制度的坚强保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每一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采取一定措施谋求发展,并在诸多方面获得丰硕的成果,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验也给未来的发展道路指出了五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二是要有与时俱进的制度作保证,三是应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四是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五是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第四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本研究于2013年12月和2015年2月两次向1604名来自全国52所高校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工干部、辅导员发放调查问卷1604份,收到有效问卷1587份,同时与103名被调查者就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障碍进行了格式化访谈.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五大主要问题:一是工作管理体系庞杂,二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够,三是教学安排欠缺规范,四是师资队伍“三化”程度不高.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总结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教辅研的有机统一,三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尚未完善,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存在区域和校级差异,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第五章探讨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对策.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问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结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对策.首先,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创新人才观作指导.其次,要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增加和调整小康社会的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教育,学习能力的元认知和全面化教育,潜能开发教育,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归属感教育.再次,要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打造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辩证借鉴西方优秀教育方法,合理运用科研教育方法,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然后,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补充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训体系,改善师资队伍的工作条件.最后,要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2000字专升本毕业论文、2500字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选题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例:心理生活质量研究

世界的物质化发展与精神化发展如车之双轮,同步趋动.社会不断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已成为人类永恒的动力.同时,人类又无时无刻的不在追求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从来没有间断对物质世界推动的信心和对精神世界丰富的信念.随着人类进步的车轮不断撵过,物质世界已经得到较高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然而,人类精神生活追赶的脚步却似乎相对滞后,这必将促使人类对精神生活产生更为广泛的关注.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非常关注生活质量问题,关注焦点也主要以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为核心.生活质量是人类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而追求的永恒生活主题,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则是探讨人为什么生活和怎样生活的核心问题.生活质量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生活质量研究被提出,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等从不同角度对生活质量进行探索.社会学关注的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过程中把握生活质量;经济学关注的是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获得的生活质量;生态学关注的是将生活质量看作是一个内在因素,并在与人口和环境要素互动关系中不断变化;文化学关注的是文化传承、发展变迁和冲突中感受现实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体验.这些研究互相补充和拓展,使生活质量研究不断深入,并形成不同视域下的生活质量观.

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将关注的视线转移到了人类生活的幸福程度方面,通过对人幸福感的研究,揭示人类物质生活带给人类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特别是一些心理学家,从心理生活入手,探索主体人的心理生活体验及物质生活质量对人心理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力图揭示物质生活质量对人心理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生活质量应当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是说更多地关注精神生活质量.而人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由认知、情感、态度、需要和价值等方面所形成的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健康、价值判断和心理成长等内容.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生态学等视角探索生活质量无疑为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如何促进人的物质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然而,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将体现在以物质生活质量为基础的精神生活质量方面,而精神生活质量核心的表现是心理生活质量.


https://www.mbalunwen.net/hqx/78374.html

尽管人们十分关注物质生活质量,但内心却非常明确物质生活质量并不是人们追求的终点.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依然感觉不到幸福、愉快和心灵的安宁,人们会产生疑问,人到底在追求什么样的生活?高质量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高质量的生活使人处于怎样的心理状态?这就推动人不断探索怎样的生活是人内心最幸福的体验.心理生活的研究为深入研究生活质量问题打开了一扇门,心理生活是由生活者自主体验和把握的,或者说是由生活者自主创造和生成的.人不是自己心理被动的承载者或呈现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和生成者.由此看来,人们生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高质量的心理生活,什么是心理生活质量,什么样的生活是高质量的心理生活,影响心理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心理生活质量等,这些都是本研究需要深入分析和全面探讨的问题.

文章通过对心理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心理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心理生活质量是以心理学中的认知、情感、态度、需要、价值等维度审视人生活的幸福体验、心理健康、价值判断、生命质量和心理成长等方面的体验水平和感受程度,是主观心理体验和客观心理感受的统一.心理生活质量是以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生命学和心理学为其理论研究基础,受社会经济、人口、文化、环境及心理认知、情感体验、自我实现、人格特质、心理创造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在构建心理生活质量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群体编制了心理生活质量问卷,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进行专业差异、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家庭结构、情感状况、家庭月收入和大学生月消费等8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心理认知方面完善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培养个体对他人的认知能力,提升个体对群体的认知能力;从心理适应方面完善人际交往能力,确立合理社会需求,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从心理成长方面完善心理生活环境,客观评价自我心理成长和合理定位自我价值实现等提高心理生活质量的对策,为不同群体心理生活质量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心理生活质量研究拉开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心理学视角研究的序幕,对于深入探索如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五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格式: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

大学阶段的社会交往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调查显示,约有16%左右的大学生报告有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痛苦.

Clark和Wells (1995)提出社交焦虑的认知模型,认为对信息的消极解释偏向导致了社交焦虑症状的持续,这也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不过目前的研究多采用文本材料范式进行离线(off-line)研究,而在线/即时(on-line)研究较少;对含糊信息的解释偏向研究较多,对积极或消极信息研究较少.为了对社交焦虑的解释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文本材料范式和反应时范式来探究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特点;并且结合解释偏向和记忆偏向的关系进一步考察解释偏向的记忆基础,尤其是关注自传式记忆中的解释偏向;在此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考察解释偏向在临床中的应用.具体分为五个研究来进行:

研究一使用交往焦虑量表(IAS)调查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基本呈正态分布,上海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山东、武汉大学生;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不存在性别、专业差异;存在年级差异:大二时社交焦虑水平最高,大三时最低,大四时又呈上升趋势.

研究二以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为被试(IAS得分的高低27%),采用文本材料范式研究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离线解释偏向.这部分主要包含了三个实验:实验一考察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含糊事件的解释偏向,实验二考察不同性质事件的解释偏向,实验三考察自我相关信息与他人相关信息的解释差异.结果发现,与低社交焦虑大学生相比,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含糊、积极和消极的社交事件既存在消极解释偏向,也缺乏积极解释偏向;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解释偏:向仅在解释自我信息时才表现出来,解释他人信息时会更加积极;对社交情境的消极解释偏向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积极解释偏向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

研究三采用反应时范式考察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即时解释偏向.这部分包含了两个实验:实验一考察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含糊事件的即时解释偏向,实验二考察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不同性质事件的即时解释偏向.结果发现,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含糊事件和消极事件都产生即时的消极解释偏向,对积极事件不仅产生即时的消极解释,还产生即时积极解释偏向;低社交焦虑组对积极和消极事件都产生即时积极解释偏向,对含糊事件未表现出任何解释偏向.

结合研究二和研究三的结果,本文认为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外在社交信息进行解释时,存在两个阶段:(1)即时解释阶段,该阶段受到事件性质的影响,对含糊事件和消极事件都产生即时的消极解释;对积极事件不仅产生即时消极解释,也产生即时积极解释;(2)消极解释的固着阶段,此时,不管是对含糊事件,还是积极或消极事件,高社交焦虑者都倾向于固着在消极解释上,很难调整认知的角度,产生积极的解释.

研究四从自传式记忆的角度来考察解释偏向.通过对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自传式回忆的质性分析,考察自传式回忆中的解释偏向及自传式回忆的特征,结果发现,与低社交焦虑组相比,高社交焦虑组报告的自传式记忆中消极解释更多,积极解释和责他解释更少;高社交焦虑组更关注“他人视角的自我相关信息”,报告的感觉信息更多,表达焦虑/害怕情绪的词更多,也更倾向于回避社交场合.

研究五采用个案研究,考察解释偏向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结果得出:在运用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对社交焦虑者进行咨询和治疗时,突出解释偏向这一认知环节,调整消极的解释偏向,加强积极解释的训练,有助于提升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考察了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不同性质事件的解释偏向,还通过不同的范式研究了社交焦虑的离线解释偏向和即时解释偏向,提出了解释的阶段理论模型,深化了社交焦虑的解释偏向研究,对临床的个案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今后,应加强从多学科的角度对解释偏向进行研究,并加强解释偏向在社交焦虑临床干预中的效果研究.

本文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引用文献:

[1]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题目推荐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标题如何定
[2]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推荐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外文文献怎么找
[3]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提纲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框架怎样写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