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怎么写 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教育教学博士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5

教育教学博士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
  2. 第二篇摘要范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3. 第三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研究
  4. 第四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模板: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教育博士发展研究
  5. 第五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怎么写:教师教学实践感研究
  6. 第六篇摘要范文: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
  7. 第七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范文: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动力与变革模式研究
  8. 第八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格式: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研究
  9. 第九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研究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基本问题研究

【100篇】免费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摘要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我国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

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护理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护理教育发达程度和发展水平,及其潜力和前景的重要标志.有研究表明,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晚的国家,其护理学科的发展也较为滞后.甚至有学者认为目前护理教育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好护理博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培养目标一经确定,院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作为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培养目标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培养目标不同,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也不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护理院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与培养要求,是一切护理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开展护理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可以为护理教育发展提供方向和评价依据.

纵观我国内地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仅在2004年才开始招收护理学博士研究生,但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和较大的发展空间.至2010年,我国内地能够招收护理学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已发展至20余所.但由于我国护理博士生教育发展历程短,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尤其在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仍达不到可操作性、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等级化等要求,各院校自成体系,对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要求尚不明确.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质性访谈法,从学习者、护理学科以及社会等多个层面及视角了解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需求,初步架构了我国护理博士的角色定位、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培养要求,进而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其进行验证、预测与筛选,明确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要素、结构、特点等理论分析结果,遵循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相关路径,最终从护理博士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要求的角度对我国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培养类型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理论概括,为发展与完善我国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凝练,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与界定,并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线索,即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质性访谈法、专家咨询法以及理论分析法,遵循提出问题、析出假设、数据支撑以及理论概括等途径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探索.

第二部分: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研究

从世界范围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一部各国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与融合、交流的历史,也是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过程.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情况有所不同,本部分选择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历史较为悠久、发展较为成熟、教育质量较高的美国做为参照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了国内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管理等情况,明确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以便对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

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三大问题,即确定培养目标、构建基本能力培养要求及课程体系.但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教育背景、医疗卫生政策、护理学科的发展实际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借鉴国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立足于我国的现状与实际需求,明确定位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发展其基本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系统的、具有我国护理专业特色的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是目前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需求研究

培养目标是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的说明,对培养目标的制定需要分析本专业的要求,并考虑社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后,逐步归纳而成.因此,了解本专业及社会对护理博士能力的需求,对明确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十分必要.本部分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学习者、护理学科(主要从护理专家角度考察,包括:院校护理教育专家、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专家)、社会需求(主要从医护合作需求角度考察)三个角度,探讨和描述了护理专业和社会对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需求,初步构建护理博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制定奠定基础.

根据访谈结果,初步架构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护理博士的能力框架,提出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多元化,以满足社会和护理学科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个体学习者执业领域期望的多样化;并且,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体现差异性,不同培养类型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各有侧重,以满足不同执业领域对护理博士任职需求的差异性;同时,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强调综合素养的提高.作为护理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所谓高层次的护理人才,不仅应该在护理教育体系中居于顶端,而且也应在知识、素质、能力上居于最高层次,体现出较于护理本科生及护理硕士生更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更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引领护理学科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此外,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需加强配套条件建设,包括导师及学术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

第四部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在前述文献分析及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本部分通过德尔菲法对初步架构起来的护理博士研究生的能力框架和培养目标定位进行验证、预测与筛选,明确不同培养类型护理博士的角色定位、角色功能,以及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知识体系的具体要求,以作为进一步分析、归纳和提炼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现阶段科学学位护理博士应主要承担“护理研究者”和“护理教育者”角色,而专业学位护理博士则应承担“护理执业者”和“护理教育者”角色,并且二者发挥的角色功能应各有侧重,科学学位护理博士应主要进行护理理论及护理教育研究,能够从事护理院校教学工作,并对护理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发挥学术带头作用,而专业学位护理博士应能够实施专科护理技术,从事护理实践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改进护理工作,实施健康教育、紧急救护等工作;两种培养类型护理博士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涵盖护理科研、护理执业、护理教学、护理管理、专业发展及自我发展等领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科学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在教学领域需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知识,专业学位护理博士研究生在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需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知识,而在科研领域、专业发展领域及自我发展领域二者要求大同小异.因此,两种类型护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应建立在科研领域、专业发展领域及自我发展领域基础上,体现在教学、执业及管理领域的差异.

第五部分: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

通过对培养目标的要素、结构、特点等理论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比较、理论分析、质性访谈,以及专家函询等部分的研究结果,遵循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原则,以及培养目标理论概括的相关路径,在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理论概括.

当然,由于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院校对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均处于摸索阶段,加之培养目标本身具有复杂性以及动态性等特点,可以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因此,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不断对其进行动态调整.本研究对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概括只是探索性研究,是否妥当,还需要在护理教育实践中进行验证和完善.

第二篇摘要范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专业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日益发展起来的.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问题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推动学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核心是提高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的种类在不断增长,培养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在外延式发展的同时,应当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的发展,这与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建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完善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基础之上.

对专业学位内涵的溯源需要对学位和学位制度进行历史追溯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学位发展至今其内涵演变经历了执教资历、科研资历和职业资历内涵的变迁和延展.通过对学位的历史演变的梳理可以对现代学位制度的内涵进行深刻的把握.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是在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生成的,从20世纪90年代专业学位制度建立以来,历经了发展与变革的过程,其发展与变革的趋势与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变迁趋势相一致.我国目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的实践之路上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发展定位、结构管理、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四个方面.其中发展定位的问题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系统,我国目前主要存在着专业学位在身份认同上遭遇“山寨学位”的尴尬.在结构管理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体系结构保障,目前存在着权力与结构失衡的现状和问题.人才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领域,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过程和人才评价环节均存在相应问题.在质量监管保障上比较典型的问题在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者权力失衡所引发的质量危机和社会力量缺位引发的监管不力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首先从逻辑和理论层面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然的逻辑内涵.从理论逻辑和制定原则上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理念;从教育的结构管理的普世意义出发,审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结构管理中的规范性要求;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施过程和结果评价的规定性要求出发,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质量监管保障的重要性和学理性层面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保障的重视与完善.专业学位在我国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时间和发展程度上的较大差异.借鉴以美国和英国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可取经验对于我国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调整的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问题上,适应了产业结构升级和行业专业化背景下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使专业学位从学术型学位中分离出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共存的格局.

结合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并将其应用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中,构建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首先,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定位的考量纬度的选择上,应当强调市场驱动,关联职业需求;重视专业能力,突显职业特性;落实教育分权,发挥高校自主性.定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石和根本出发点,在定位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方向.其次,在专业学位发展结构的问题上,应当注重学位层次建设的协调性、学科门类开设的合理性以及学位规模发展的内涵性.第三、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应当学习国外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人才培养途径的选取和学业成就的评价三个方面的经验,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性高层次人才的终极目标.最后,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规范上,应当选取多维度的教育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强专业学位质量控制与执业准入制度的衔接,实现专业认证机构的介入,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必须构建出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要从定位、立法保障、权力平衡、模式创新、结构重组五个方面入手,探索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路径.首先,应当从立法和政策保障上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据,不仅包括制定政策,还包括政策执行.其次,应当从定位上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定位应当是一种最高学位的职业教育.在定位上体现出职业性和知识性的价值统一,以及发展定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和适度超前性.第三,构建政府、市场和大学相互协作的运行模式,在管理体系和结构规范上实现三者权力的协调.第四,创新教育模式,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执业准入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机制.最后,增强社会力量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中的地位,通过专业协会组织的专业认证的典型形式实现这一目标.

第三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研究

课程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从提出动议、确立理论基础、明晰课程目标、架构课程结构,到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的一系列环节,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教育要求,体现着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实现和教育质量提高.

我国教育博十培养刚刚开始,在短时间内其课程发展成绩斐然,但问题也不容小觑.以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为例,由于对“研究型专业人员”的具体指向不清,导致教育博士课程目标与教育学哲学博士趋同;模块课程划分标准模糊,降低了模块间的关联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学校特色;课程实施局限于课堂教学,脱离实践情境,远程教育、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缺失,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且结构有待调整;课程评价尚未形成有效标准,评价方式、主体和对象单一,缺少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导致课程评价功能失调.教育博十专业学位作为新兴人才培养类型,确立独特课程理论基础,支撑其构建富有特色并能有效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成为当前教育博十培养的关键.正是基于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的现实需要与困惑,以成果导向课程发展理论为支撑,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博十课程发展”这一课题.


https://www.mbalunwen.net/hqx/64928.html

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融合成功教育、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育以及人本教育理念,明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所有学生均能获得成功”、“强调课程与职业相联系”、“聚焦学习者最终拥有能力”为课程发展理念.

课程目标是课程理念的具体化,是课程发展的关键.依据目标陈述抽象化程度,从抽象到具体,教育博士课程目标垂直分为“课程目标”、“学习成果”和“核心能力”三个层级;就某一层次的所有课程目标,依其种类异同,划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水平领域.以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博士为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他们作为教育领导与管理实践中知识的创造者与使用者,是超越学科范围的问题解决者,是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教育家.参酌国际标准、理论基础、学生需求、国家社会与教育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产业发展和职业需求等向度,初步确定了该专业教育博士未来学习“成果”,并归纳为五项“核心能力”,包括“自主、创新和变革能力”、“促进自我与他人发展能力”“课程与教学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每一项“核心能力”都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领域的外在综合表现,共同构成教育博士课程目标体系,体现出学生中心、聚焦清晰、高度期许、彰显特色、层次区隔与连贯、沟通达成共识等特点.

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教学博士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函授论文、2000字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教育教学博士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结构强调以专业实践为中心,以行动反思为起点,与实践场景和工作场域相结合,注重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聚焦学生未来学习“成果”,利用“核心能力”组件实现课程模块化.借鉴美、英、澳等国家教育博士课程,以及现行教育博士、教育学哲学博士、教育领导与管理者培训课程的有益经验,模块课程打破学科体系束缚,围绕“核心能力”,重组课程实质要素,构建课程实质结构;整合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方法类知识与实践知识,优化课程实质结构.根据课程实质要素的内容属性,组建由核心模块、拓展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在场学习模块、补救性辅导模块有机结合的课程形式结构.

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要保证课程顺利实施必须具备相应条件,涉及现有理论研究、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物质保障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源于对教育博士“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认识,以及对教育博士“成人”、“在职”等个人角色意识,决定了教育博士课程实施无法脱离实践.因此,在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博士课程实施中强调师生共同参与,以教育领导与管理实践“问题”为导向,结合自主学习、团队学习、远程学习、案例分析、在场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配合导师现场访问指导、国内外教育组织参观考察、教育领导与管理者论坛等环节,全方位促进教育博士“核心能力”形成.

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评价的焦点是学生学习”成果”,并基于该核心扩展评价范围,包括课程学习评价、毕业论文评价、职业资格认证以及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相关因素分析,构筑多维度、多主体、整合性、常态化的评价体系,并以此作为课程持续发展的依据.

虽然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输入式、学科导向课程的缺失,但仍存在诸多偏误与不足.强调“成果”的明确定义,难免使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陷入“科学化典范”的窠臼;强调能力的发展,造成忽视知识学习的印象.问题的存在不断鞭策我们反思,在现代与后现代思想的交融中重塑成果导向课程理论,重新审视“核心能力”培养与“知识学习”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教育博士“核心能力”的确定及其指标的落实.尽管我们从理论与应用两方面对“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进行了探讨,但这些尝试显然不够,很多问题有待深化.展望未来,加强基础性研究是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的必要保障;开展实证性研究是推动教育博士课程发展的必要手段;探讨微观操作模式是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实践价值的体现;课程推行策略的选择是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第四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模板: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教育博士发展研究

教育博士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尽管教育博士和哲学博士的趋同性问题始终困扰着教育博士的发展,但教育博士在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快速发展并占据相当比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哲学博士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以后,美国还要设置新的博士学位类型——教育博士呢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个问题展开的.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导论,首先提出了要讨论的问题,即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哲学博士的位置在哪里二是教育博士的产生.这部分分析了当前哲学博士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当前单一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使命的哲学博士学位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随后分析了教育博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和必然性.这部分还对三个重要研究对象,即中世纪大学、教育博士和新知识生产模式理论进行了文献的分析和综述,然后对专业、学位、知识等五个关键概念做了分析和界定,最后介绍了论文主要运用的几种研究方法.

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第二章由远及近,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了大学和学位的起源以及学位制度的演变,还原了学位和大学的历史面目,揭示出:现代大学和学位制度均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而学术性行会是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原型,教师资格证书则是中世纪大学学位的起源.历史证明:学位的内涵和大学的功能是紧密相连的.学位既是学习者完成某个阶段学业的证明,也是学习者从事某个职业的资质证明.随着德国大学的改革,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核心功能,学位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美国大学学术和应用并重,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第三功能,这进一步促进了学位内涵的不断丰富.学位类型和内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学位制度演变的共同趋势,这为教育博士在许多国家的兴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基于此,人们才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当前学位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充分理解教育博士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及其职业性的本质特点.

第三章先后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教育博士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了上述三个国家教育博士发展过程*同面临的困境,即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的趋同性问题,分析了上述三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努力,并分别通过其典型大学的案例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国外教育博士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几个典型大学从产生背景、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入学要求、培养方式等七个方面对上述三个国家的教育博士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

第四章在对中国教育博士总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最早的两批即2010和201*教育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研究对全国教育博士首批15所试点院校的教育博士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做出结论并提出了建议.

第五章基于新知识生产模式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专业博士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了在此背景下专业博士的代际嬗变.目前一些国家专业博士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二代,即职业导向的“混合课程+专业实践”模式,正在朝着第三代即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导向模式迈进,而根据专业博士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中国教育博士的发展仍处于第一代,即学术导向的“课程学习+学位论文”模式.因此,根据新知识生产模式理论及国外专业博士的代际嬗变情况,未来中国教育博士发展模式的特征已经非常清晰:即培养模式将变得更加开放,应用研究将成为教育博士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优势,对博士导师的评价将变得更加多元.基于和国外教育博士发展状况的比较和分析以及国内相关政策文本研究,本文从价值取向、入学要求、专业方向、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九个方面构建了中国教育博士的未来发展模式.

第五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怎么写:教师教学实践感研究

教师教学实践感是作为特定主体的教师所特有的,由于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对象存在才产生出来的一种实践感,它在根本上是教师特有的理性化的对象性直觉思维能力.教学实践感是教学实践能力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教学实践能力之智力基础的核心,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感有助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此,该论文把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感作为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和教学创新之迫切的现实需要的一次尝试性的理论回应,以期使教学实践感研究成为感觉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探讨其他教师理论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为重建教师主体性、确立教师教育价值打下基础,从思维上弥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裂缝,最终促成对教师专业成长及教师教育的整体认识深化.由于教学实践感几乎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该论文借鉴先贤前哲诸感觉学说所提供的丰富学术资源,主要尝试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厘清教学实践感的内涵、属性、特征及其机制;二是结合教师教学实践实际,探索教学实践感的现实价值及其培养策略、培养方式;三是进一步探讨教学实践感与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感基点论”主张;四是明确教师教育贯彻教学实践感基点论的基本原则;最后昭明基于教师教学实践感培养的教师教育展望,为教师教学实践感的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首先,该论文从教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的特殊性和感觉的实践性发展开始,讨论了教学实践感的内涵.在评析既有的“教学”界说、明确“教学”是指教师的“教”的基础上,基于汉语词源学考察,将“教学”重新界定为: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中的教师,根据时*展的育人要求和规定,基于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主观认识理解和现实社会的支持,遵循并利用人的天赋学习能力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呈现与自然、与社会和与自我等三重关系中的自我个体生命,示范性地激发、引导、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助其成长为人的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教师以神相感的生命示范活动.该论文接着指出,感觉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最基本实践形式,而实践感是感觉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是人把握实践的主要方式,是人对实践的理性化直觉思维能力,是人类掌握世界之感觉方式的实践性深化和具体化.一个教师只存在于他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感知中,他只能在对自己一次次的教学活动的感觉过程中确证自己的教师身份.该论文得出结论:教学实践感是以教学实践为对象的理性化的对象性直觉思维能力,是教师作为人的一般感觉在教学实践塑造下实践性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既是教师把握教学实践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职业生存的最小生命单元,表现为教学直觉认知能力、教学直觉判断能力和教学直觉构形能力等的辩证统一.教学实践感也有复杂多样的“社会感官形态”,如教学主体感、教学对象感、教学环境感,等等,既是教师感觉社会历史化发展的产物,又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向前发展着,始终保持着感性形态.该论文还对教学实践感作了概念辨正,指出教学实践感既不是教师的教学知识,也不是教师的教学机智或教学智慧,更不是人在实践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并强调在教师教育领域,“教学实践感”将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流变的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会在流变中逐步变化、丰富、清晰,对它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接着,该论文就教学实践感的特征、属性和机制进行了详细探讨,指出教学实践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历史继承性与创造发展性的统一,以及其生成发展的非逻辑性、功能发挥的直接性、实时监控性和把握教学实践的有机整体性,明确教学实践感是教学实践各构成要素及其整体对象化的结果,就其生成来说,神经活动习性化是其生理性机制,实践思维意志化与小群体交往是其社会性机制;就其作用机制而言,则一方面是生理感官和社会感官的分工协作,另一方面是以普遍统率特殊和以个别体现整体相统一.至此,该论文为理解教学实践感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其次,该论文分析了教学实践感的影响因素,指出在主体性方面,教师身份角色意识是教学实践感的内在动力源,教学生活体验是教学实践感的主观内容源,专业文化素养是教学实践感的主观内环境,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感的内在指南,职业生存理想是教学实践感的精神旨归;在客观性方面,教学环境是教学实践感生成的客观时空,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感的客观化了的主观性事实基础,教学形式是教学实践感的客观对应物.在此基础上,该论文对教学实践感的培养进行了大胆构想,认为依据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互补发展原理,感官感觉之间叠加代偿、互渗互扩、互核互证原理,以及感知目标孤立化与对象要素、属性呈现多元化互补原理,对教学实践感的培养可以根据其“社会感觉器官”进行感知目标孤立化的训育,如教师角色感训育、教学对象感训育、教材感训育、教学环境感训育、教学形式感训育、教学理论感,等等,并提出了“三习”交互并举、“四化”同步升华的培养策略,以及教学观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事实感知、以冥想为主要形式的视觉-运动行为演练法(VMBR)、以亲历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以及撰写教学实践感随笔等培养方式,从而为自觉培育教师教学实践感、充分利用教师教学实践感为教学实践服务提供相应的依据.

再次,该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教学实践感与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审视批判传统教师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囿限于“知识中心论”、在课程观、教学观上游离于教师、在教师学习评价观上偏重于培养“知识人”等偏颇之后,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感基点论”主张,认为与知识相比,教学实践感是教师教学能力生成的更基本的起点和来源,它造就一个人的教师志向和选择.教学实践感的生成、发展和丰富最能体现教学与教师的生命之一体性关联,因而教师教育应当聚焦于教学实践,以教师的教学实践感为基点,以教学过程激活教师感觉,以提高教师感觉素质、丰富和发展教师作为人的职业化生存感觉即教学实践感为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辅以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有关的技术训练,发展教学思维,培养教学能力,生成教学理论,乃至形成教学思想.

该论文还对“教学实践感基点论”的教师教育作了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诠释.从哲学看,教学实践感是教师整体生命之所属,任何知识、理论都必须经过感觉化才能对现实实践起作用,教师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将教师培养成人,必须致力于教学实践感的培养,即以教学实践感为基点,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感“由片面而全面、由肤浅而深刻、由贫乏而丰富、由迟钝而灵敏”.从心理学看,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教师创造性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感有助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启示.批判地继承、借鉴于既有教学认识的理论成果,吸收间接经验丰富自身,正是使教学实践感得以广化、深化、美化和敏化的重要途径,但必须以成功的教学案例作为培养教师教学实践感的*.从教育学看,教学实践感作为“认识性的感觉”,以审美为最高境界.教师教育应是以经验课程为主的“解放教育”,而不是“驯化教育”.教学实践感基点论是对“知识中心论”的科学扬弃,是教师教育的新方向.该论文还进一步指出,教师教育是一个创造教学实践感的工程,高品质的教学实践感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贯彻教学实践感基点论要遵循教师中心、教学对象化、感性发展与理性提升同步和实践主导等基本原则.

最后,该论文基于教师教育转向“回到教师本身”的时代态势,从将教师教育实践重心下移到教学实践感培养,将教学实践感培育课程化以构建感性与理性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从测评上将教学实践感“客观化”并纳入资格考核范围以推进教师资格制度进一步完善等三个方面,作了走向基于教学实践感的教师教育的实践展望,为教师教学实践感的后续研究指出了一个参考方向.

第六篇摘要范文: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

建国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从1980年到现在仅仅三十多年的时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从1998年的432所截止到2010年已增至1239所,每年以20%-40%的速度迅猛增长,据统计在2009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达964.8万人,比1999年增长了8.2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313.4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多,超过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由2002年的15%提高到2008年的23%,为我国在21世纪初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①,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刑,高等职业教育乘持着能力本位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业考试也试图在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与传统的技能考评和鉴定的体系接轨,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和评价模式.

在经济技术飞速发展,职业变动频繁和职业内涵日趋模糊的现代社会,外显的、单一岗位技能化取向的职业能力本位日益遭到挑战,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兴起促使了新职业主义对人内在、可持续职业发展与成长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伴随着校企合作和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探索,“从技能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从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主的机械操作者到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为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从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传统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到适应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现代技术型人才”.②从单一岗位的封闭任务下的“会操作”到基于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下的“会工作”,其实质是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重构,从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转向为综合职业能力的本位,高等职业教育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指向综合职业能力,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必须要针对跨职业、跨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依据新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来进行.

反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现状与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工学做一体化课程)目标要求和职业领域对人的能力综合化要求则相去甚远,传统的考试体系已经无法诊断与评价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中对完整工作过程设计与实施这样的“知识与技能”.如何建立适应当前改革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首先从历史维度和中外对比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分析的基本框架为评价制度、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功能.在描述事实过程中力求对其背后的“职业能力”及其价值预设和操作模式进行全面解读.历史维度的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一直以考试为话语方式,其知识+技能的实践方式迄今仍在深刻的影响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对其考察主要从我国古代学徒制考试到晚清学校制度化职业教育考试发展至民国职业教育考试,最后到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考试;中外对比的维度则从“职业能力本位”背景下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考试和英语文化圈国家有代表性的英国职业教育考试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

基于历史经验的反思和中外对比,结合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当前企业人力资源所采用的评价模式、以及职业能力测评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体系,包括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制度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主体构成.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基础应当超越传统的行为主义而以理性主义哲学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论和评价论作为理论基础,评价制度设计围绕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在三个层面进行制度化设计,评价内容以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结构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和来源结合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评价方法以先前学习认定和关键事件访谈法,根据学生对完整工作过程的系统性构思的方案阐述、论证和实施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要求,又要体现顾客、委托方、社会组织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的专门性要求的三维一体全面性评价原则.因而作为评价主体必须要有这些不同价值取向的主体构成,因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都要纳入到评价主体之中从而形成多元的评价主体.

第七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范文: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动力与变革模式研究

我国建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基础之一是国际经验,尤其是美国经验.深刻把握美国教育博士的本质和特点对我国实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美国教育博士的发展动力与变革模式为切入点,以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力为自变量,以教育博士的变革模式为因变量,来系统分析美国教育博士的教育理念及其背后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归纳出教育博士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

美国教育博士在学位系统中的背景是哲学博士与专业博士学位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转型则内在地促进了教育博士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博士规模的扩张和学位特点与培养模式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博士的成熟.教育博士形成了专业学院自主的管理制度,而评价制度则遵循内部评价与市场评价相结合的路径.

教育博士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始终处于问题与困境之中,其中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两种学位的趋同是最大问题,由此而引发人们对教育博士的不断争论.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教育博士的性质之争及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之间的关系之争.前者主要涉及两种博士学位的定位与使命及培养模式的异同,后者主要涉及教育博士价值与地位的争论、存废与关系的争论及解决问题途径的争论.争论只是表象,争论对美国教育博士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争论的实质反映了高等教育目的与功能的分合;争论的焦点反映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争论的根源是质量观与文化观的差异;争论本身反映了美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助于维护大学的本质和学位的本质与符合其自身规律的发展.

包括教育博士在内的专业博士的产生可以归因于知识生产模式2的出现.知识生产模式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分析工具,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专业博士学位的代际嬗变构成互动关系,是教育博士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美国社会转型与博士生教育转向也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博士生教育目的与结构的转向,美国社会的转型与专业博士学位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互动.在专业博士学位的认识论方面,正在发生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从知识生产模式1转向模式2;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发生了专业博士学位的代际嬗变: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是“哲学博士+课程”的模式,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是“混合课程+专业实践”的模式,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则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

对教育博士的不断争论及教育博士发展的内外部动力,促使美国教育博士的模式不断变革与创新.CPED模式主要概括了CPED的理论基础和主要任务、主要议程和运行机制、变革主题、主要成果.Peabody模式论述了Peabody Ed.D项目改革的理论基础、Peabody创新Ed.D.培养模式.HGSE模式概述了Ed.D.项目和Ed.L.D.项目.从三个案例中,可以发现美国教育博士变革模式的基本经验是:坚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主、突出第二代Ed.D.培养模式、追求制度完善与个性突出.

从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动力与变革模式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等教育的变革促进了教育博士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教育博士发展的根本保障,教育博士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与变革来解决,教育博士的变革必须依靠多方利益主体的合作.与美国的教育博士相对照,我国教育博士的初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位结构失衡、类型比例失调,现代大学制度缺失、制度保障缺位,理念滞后,培养失范.把美国的经验与我国的问题相结合,本文获得的启示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以保障教育博士的发展,树立教育博士的科学理念,在比较视野中构建我国的教育博士学位制度和培养模式.

第八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格式: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研究

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数量不断扩大,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资金短缺、营利性和公益性的平衡和协调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理论依据和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合理补偿机制的构建,对于规范、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中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挖掘,从微观主体的案例中总结、归纳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及其机制设计的一般性规律,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补偿机制.

本文第2章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产品属性及其产业属性;探讨了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理论依据.

第3章介绍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民办高等教育的成本与经费来源、制度环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第4章对美国、日本两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特征和投资补偿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其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机制构建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第5章通过对某地区民办高校的调研,实地考察民办高校的投资经营状况,以及民办高校在师资力量、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6章提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重点构建投资补偿机制框架,包括由投资补偿主体和对象、投资补偿方式、退出机制构成的主体机制,以及评价监督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等辅助机制.

第7章介绍了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式,初步构建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及其组织关系.

第8章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落实分类管理制度,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校进行分类管理的建议,并从社会捐赠税收优惠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界定了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及其机制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理论基础,提出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是研究民办高等教育投资各构成主体和部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把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有机联系在一起,达到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激励机制;通过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宏观环境、发展现状、产权现状的分析,认为中国民办高校资金来源存在银行贷款渠道不通畅、资本市场融资存在制度缺陷、社会捐赠制度不完善等6点制约因素;通过借鉴美国、日本两个典型国家的私立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模式,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完善监管制度、突出办学特色等借鉴与启示;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民办高校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负债率高、收支不平衡、融资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以及科研水平较低等问题;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构建了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框架,设计了基于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分工协作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以及由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以及自我监督三部分组成的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建立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的政策保障体系.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

(1)本文提出了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及其机制的概念,构建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2)本文构建了由投资补偿的主体与对象、投资补偿的方式、投资的退出机制及评价监督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构成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框架;提出了采用间接补偿为主、直接补偿为辅的综合补偿方式,其中主要的间接补偿方式包括:对民办高校教师、学生的财政资助;建立多渠道融资途径;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改革社会捐赠制度,促进社会资源补偿;采取政府购买教育服务产品的补偿方式;建立民办高校投资者的退出机制等.

(3)本文提出了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进行合理补偿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对民办高校的社会法人属性定位和分类管理,以及在社会捐赠税收优惠、金融与财政、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第九篇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研究

教育制度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而教师评价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质量保障环节.完善的教师评价系统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也增强教师专业队伍建设,因此是世界各地教育改革和教师改革的重要内容与趋势.美国近代以来也在联邦政府的指导下遵循一个孩子都不能掉队、力争上游等各种法案项目的号召不断推行着从问责到专业化再到基于标准化的以学生学习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政策改革.在我国,教师改革是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核心,教师质量及其评价和监控也已经成为教师改革的重中之重.对教师评价的研究因而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对教师评价的政策研究又是当前我国相关研究领域中较为匮乏但亟需发展的方向领域.美国在教师评价政策发展和改革领域,以及在教师评价及其政策的相关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和成就,可以为我国及世界各国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型和成功经验及值得审慎思考的教训.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善.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虽然经历了由奖惩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过渡和转折,当前的教师评价政策也虽然建立在发展性评价制度的框架之下,更加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和意旨,然而,实质上在很大程度上我国教师评价政策和实践与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制度混叠在一起,依然具有浓厚的服务于组织人事管理的功利性功能,依然具有很强的人事行政管理倾向,过多地将教师表现和学生高风险考试捆绑在一起,且添加了许多未必能够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来评定教师质量,间接进一步导致了教师与教学核心的偏离,为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造成了无效的甚至起到反作用的后果.这样的教师评价体系亟待改革.美国教师评价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给我国乃至其他国家都有一定的有益启示,它的改革被称为促进了教师教学新纪元的开启,使得教师教学评价不再是一种形式,而将真正影响教师的教学有效性.我国的教师评价改革需要借鉴成功的经验,本研究旨在通过美国教师评价政策的系统研究,提炼出对我国有益的可本土化、可操作化的建议和策略,用来贡献于我国任重道远的教师评价改革中.

本研究选取政策研究的视角,采用政策文本和内容分析方法、比较政策分析、批判政策分析、案例法等,在政策研究基础框架下,对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中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改革、巩固中国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具体而言,本研究剖解了政策研究的核心要素,即政策环境、政策价值取向、政策制定、政策参与主体、政策实施及政策效果等,以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为主体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和分析了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的历史变迁,不同价值取向和环境背景下教师评价政策标准的更迭,美国从政府到地方各级教师评价政策制定的选择过程,美国教师评价政策执行过程中多个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力较量与制衡,及美国教师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考量.最后结合对中国本土教师评价相关政策的梳理与问题分析,在中美比较的基础上,系统提出其对中国教师评价政策改革的启示.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具体为:

第一,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发展的历史变迁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中小学在职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相应制度政策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将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历史划分为四大阶段:二战前、二战后至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至二十世纪90年中期、二十世纪末至今.系统研究发现,各阶段都取得了教师评价理念、框架、技术工具及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成就和重要飞跃.

第二,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环境和价值观取向的分析,笔者认为教师评价标准的制定是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管理者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教育发展背景下具有特定价值导向和利益取向的主观建构.不同教师评价标准的不断变更和教师评价政策的演变凝聚和体现了特定时代下特定权力主导者的价值取向.美国历史上中小学教师评价标准的变更受到不同阶段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多方面环境和价值观体系影响,对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的理解离不开对教师评价标准背后的隐含价值取向的剖析.

第三,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制定与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政策需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人们的选择变化而被修订;因此,政策制定的过程其实不是一个僵死的一时的过程而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笔者基于对美国大量的各级政策文本及相关报告的分析研究,侧重于从政策制定过程的视角分析美国教师评价政策在联邦政府、州政府、学区等各层参与决策和选择的过程,并发现这一过程具有*性、多样性、互动性、动态性、立体性的特征与规律,同时在各级政策制定者之间充满矛盾、张力和悖论.

第四,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状况的分析,笔者以美国教师质量委员会的国家级和州级教师政策年报以及州政府的力争上游政策执行年报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对美国全国范围及以麻萨诸塞州为代表的州推进的新教师评价政策实施状况进行分析,侧重教师等参与主体的视角,研究美教师评价政策对教师发展、学生学习、学校发展等多方面产生的效果及满意度考量.研究发现,在汇报—审核—审批的上下级政策实施过程中充满文字张力及其背后的权利的协商.

第五,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主体参与者的分析,笔者在分析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体系中多元参与主体的作用及角色功能的基础上发现,好的教师评价体系是需要各级政府、地方学区、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者,乃至学生家长、社区公众等共同合作与参与的.他们各自分别代表了一定的权利利益关系,也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必要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博弈和权力较量与抗衡才形成了最终的教师评价政策及导向了最终的结果.教师评价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是各利益代表间相互权衡、较量和博弈的过程,最终制定和实施的政策面貌体现了各方力量协商与对抗的结果.

第六,关于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研究对中国的启示的分析,笔者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选取我国二十余个涉及了教师评价内容指示的国家级政策法规文本,和十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作为分析样本,来对我国现行教师评价政策进行剖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在政策制定程序、政策内容建设、政策目的与功能、政策执行环节等多方面显现的问题,结合前文研究问题的发现,在中美教师评价体系的对比基础上,提出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体系给我国的用以改善中小学教师评价政策的有益启示和建议,具体包括:(1)在教师评价政策内容体系方面进行更加系统的完善;(2)加强教师评价政策的立法建设和法律保障;(3)改革教师职称评价制度,使之与教师评价政策分离;(4)建立激励机制,以财政划拨专项经费刺激改革;(5)鼓励教师、学校等多元主体及第三方机构的政策参与和支持;(6)强调科学标准与人文考量的结合;(7)引入评价者培训、评价者考核及资格认*度;(8)建立教师质量评价与监测数据库,实现教师评价政策体系电子化等.

第十篇摘要范文: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基本问题研究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是有其应该认识和遵循的客观规律的.研究高校辅导员工作规律的科学就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学.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对于深化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研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选题从学科学的视角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建构和发展.

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学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从理论和实践出发,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静态与动态相统一、抽象到具体等方法,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基本问题,即逻辑前提、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基本范畴与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进行探讨.

导论:主要论述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相关研究现状,力求把握现有研究的基础与不足,阐明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等.

第一章: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建构的前提分析.本章在界定“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基础上,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分析建构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说明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建构的合理性.

第二章: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本章从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研究对象的内涵、确立依据及内容等方面,论证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内因、本质和依据,同时从主体、对象、实践和环境四个方面确证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研究的内容与边界.

第三章: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本章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自由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指导意义,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的知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借鉴意义,以期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借鉴.

第四章:高校辅导员工作学的基本

教育教学博士引用文献:

[1] 热门教育教学博士论文题目 教育教学博士论文题目如何定
[2] 教育教学博士外文文献 教育教学博士外文文献怎么找
[3] 教育教学博士论文大纲模板范文 教育教学博士论文大纲怎么写
《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怎么写 教育教学博士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教育教学博士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