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区域化执法机制,提升执法能力水平——户县交通运输局积极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新思路

主题:交通执法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3

简介:关于对写作交通运输执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交通运输执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交通运输执法论文范文

交通执法论文

目录

  1. 一、户县创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的实践成效
  2.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的重要意义
  3.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存在问题
  4. 四、户县交通运输局在推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中好的做法
  5. 交通执法: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座谈会在永城召开

摘 要:行政执法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政群关系,怎样做好行政执法工作,防止执法过错,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执法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交通运输行业行政执法工作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行政执法区域化,也就是按照执法职责将执法区域精细化、网格化,整合执法资源,实施综合执法,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和执法服务水平.本文结合作者所在户县交通运输局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下交通运输执法区域化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改善这些问题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执法 交通运输 区域化

为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行业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户县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结合区域化管理方式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建立了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行政执法区域化管理机制,整合执法资源,实行运政、路政联合执法,有效地加强了行政执法工作的机制保障,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户县创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的实践成效

户县交通运输局始终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工作.户县交通运输局以管理机制创新、推进工作落实为目标,以条块融合的区域化为载体,以上下联动的职责管理为前提,以路为界,以区域相对均衡、便于管理为原则,在全县东西南北陆续成立了庞光、祖庵、大王、秦镇、渭丰等五个交通运输管理中心,作为局属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根据交通运输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分别明确路政、运政、养护和站场管理等类人员职责,并予以公布,以接受群众的监督,实现了 “路、站、养、运”一体化发展.

户县农村公路“九纵八横”棋盘式路网四通八达,为超限运输车辆绕行提供了方便,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县农村公路路产、路权,规范执法行为,户县交通运输局还成立了城东、城西、电厂等三个路政中队,通过合理调整行政执法力量,分块管理、责任到人,努力实现了执法工作全覆盖,建立了权责明确、任务清晰、高效灵活的行政执法区域化工作机制,执法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建立了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区域化管理体系,着力解决了交通运输领域“看得见但管不了”和“管得了但看不见”的问题,堵塞漏洞、覆盖盲区,切实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管理水平.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管理机制,是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创新管理模式,适应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相当的优势,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不仅使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还拓宽了执法层面,各单位处于执法工作的第一线,工作覆盖面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将问题回馈到县局,实现了信息共享,便于县局协调与监督,提高了执法工作的无缝衔接和有效合作,对各类违法现象,做到了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减少了社会矛盾和执法成本.

交通执法: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座谈会在永城召开

(一)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区域化管理将区域内各项行政执法和管理职能集中在负责该区域的执法人员身上,细化和夯实了执法责任,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执法工作由原来的被动处理问题,转为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由粗放管理变为精细管理.区域化管理的推行,使各执法单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区域内各类突发问题,使管理工作更加细致有效.

(三)由偏重管理变为监管并重.区域化管理模式改变以往只重管理,不重监督的情况,而是采取监管并重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执法管理水平.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存在问题

区域化管理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户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提高.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领导机制方面.行政执法区域化管理的组织模式和框架还在不断完善中,对区域化管理具体要怎么运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部分执法人员还没有完全的吃透,因此,工作中还存在发现能力、预见能力不强,经验不足,沟通协调不良等问题,从而影响机制的运作效率.

二是处置机制方面.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相关问题处置是整个区域化机制的核心.目前,行政执法处置能力与客观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各执法单位的职权主要集中在行政处罚权上,行政处罚权是行政执法手段中的最后选择,行政处罚之前需要先调查取证,又要首先采取除了行政处罚之外的其他可以达到执法目的手段.但是由于各交通运输中心、路政中队的成立,削弱了该行业管理机构的执法力量,特别是对群体围攻等暴力抗法行为,只能依赖于论文范文机关的协助,这不仅阻碍执法的开展,而且影响执法的效率,最终形成执法不力的状态.

三是监督考核机制方面.现在的管理考核机制主要是系统内的监督考核,容易使各项工作从内部利益出发,不利于“执政为民”.因此,在监督考核机制方面应尝试把社会各界和行政相对人对执法的投诉与监督意见作为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提高社会评价在执法监督和考核中的权重,完善执法监督考核制度,切实增强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的互动与合力.

四是保障机制方面.随着户县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也不断增大,这就对区域化管理工作的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各管理中心、路政中队还存在着执法力量不足、办公经费紧张等实际问题,对区域化管理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户县交通运输局在推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中好的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各交通运输管理中心和路政中队工作的顺利开展,虽然它们作为县交通运输行业的派出机构,但是户县交通运输局赋予其负责人为局管中层干部的权力,在上下协调、统筹安排上均能得心应手,努力在全县交通运输行业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职责分工.进一步优化内部运作机制,对各项内部制度和分工职责再次梳理,剔除不良环节,对辖区内每一区域、每一路段都落实责任到人,明确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及工作效果,确保行政执法区域化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真正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交通运输环境.

(三)定期部署工作.各交通运输管理中心和各路政中队每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将上级指示精神、通知,及时传达给每一个人,并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同时对下一步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让每名执法人员都知道近期的工作重点以及该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怎样做最好.

(四)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切实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改进执法作风.既注重发挥查处违法行为的治标功能,又要注重发挥执法的引导、规范、警示、教育的治本功能,不断提高社会和谐度满意度.二是推广应用行政指导执法方式.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新模式,采取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以及其他非强制性行政管理方式实施行政指导,引导相对人自觉依法办事,促进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和谐和社会稳定,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培训基层执法人员,提高执法能力.搞好执法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全面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整体素质,加强执法作风建设,努力树立全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新形象.

(五)严格监督考核.建立严格、规范的督查、考核、激励体系,对认真实施行政监管、切实落实监管责任的干部从物质、精神两方面给予相应鼓励,对不能完成工作或敷衍应付和失职、渎职的干部,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以此明确各交通运输管理中心、路政中队工作目标和方向,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定期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通报,对做得好的单位及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在全县交通运输行业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户县交通运输局推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工作模式,是对户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行政执法工作“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的高度贯彻,经过近几年的运行,效果甚好,有力地促进了交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该执法模式的实施,能使交通运输行业行政执法工作的针对性更强,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高更快,并且从根本上提高了行政执法工作质量和效率.在今后工作中,户县交通运输局将不断加以完善,上下一心、通力协作,确保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运行良好,为户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作者单位:户县交通运输局 陕西户县 710300)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交通运输执法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交通运输执法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交通执法引用文献:

[1] 行政执法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交通运输和交通方面毕业论文范文2500字
[2] 交通运输毕业学论文选题 交通运输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取
[3]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论文选题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论文题目哪个好
《区域化执法机制,提升执法能力水平——户县交通运输局积极行政执法区域化机制新思路》word下载【免费】
交通执法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