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文章内容

文化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文化政治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文化政治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6

文化政治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文化政治论文范文参考:文化、政治与教育
  2. 第二篇文化政治论文样文: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研究
  3. 第三篇文化政治论文范文模板:哈琴后现代文化政治思想的文学策略
  4. 第四篇文化政治论文范例:中国**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5. 第五篇文化政治论文范文格式:国家主义与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政治思潮

★这是100篇免费优秀与文化政治论文范文相关的资料,为文化政治方面的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文化政治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参考.

第一篇文化政治论文范文参考:文化、政治与教育

文化、政治与教育是教育思考和研究的关键性概念.传统教育学、教育政治学及其教育文化学对于教育、文化与政治三者关系的思考和研究,虽有澄明亦有遮蔽.“文化政治学”作为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文化研究”新路向,为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文化、政治与教育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本论文立足对中国“文化大革命”和法国“五月风暴”的比较分析和教育思考,通过对北大百年教育史实转换的“文化基底”、“教育努力”和“政治裁定”的个案分析,尝试从文化与政治的交错视角对教育、文化和政治的关系做进一步的阐释和说明.

文化政治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政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000字学术论文、2500字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文化政治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文化政治论文范文选题

第一部分引言和绪论引言通过对中国“文化大革命”和法国“五月风暴”的比较分析,考察两者相似背后的不同实质,进而阐明文化政治新路向对教育研究的启迪;绪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缘起、文献评述、理论基础、总体框架做必要说明.

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四章

第一章文化政治学的意义辨析和批判.主要从文化研究的政治学新路向、西方文化政治研究辩争以及文化政治研究的中国维度等方面,对文化政治学研究的基本要义、立场论争和中国语境化等问题进行阐述.

第二章教育的文化思考及其批判.立足教育的文化阐释视角,通过对教育概念、要素和个案的文化分析,对清末民初教育实践(京师同文馆)的文化“认同与抵制”阐明,尝试从“文化的维度划分”、“官民的态度区分”和“总体的影响格局”等方面深化既有的教育文化理论.即教育传承的文化存有着“工具抑或价值性知识”的两维划分,同一的教育文化选择可能蕴含着“官方抑或民间”的两种态度,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可能存在着“制约抑或促进性作用”的两种可能.

第三章教育的教育选择及其困境.立足教育的独立运动视角,通过对教育独立思想的理析,对民国教育独立实践(北京大学)“教育改革与现实困境”描述,尝试从“内涵与分层”、“权利与权限”等维度深化既有的教育独立理论.即教育独立思想,需从“摆脱限制(政治)、寻求支持抑(经济)或谋求自主(文化)”等方面进行内涵界定,从“谁的(行为诉求主体)”与“何种(行为诉求内容)”等方面进行主体分层,从“可能”与“界限”等方面进行权限划定.

第四章教育的政治干预及其批判.立足教育的政治维度,通过对教育与政治的概念勾连和不同演进路向分析,对新中国教育(1949-1976北京大学)“政治转向与转身”的揭示,尝试从“边界、向度和层而”等方面深化既有的教育政治理论.即功能设定上注意边界的“泛化”与“窄化”,权益诉求上关注“权力”与“权利”的不同向度,问题论域上体现“宏观”与“微观”的层面共存.

第三部分结语与后记结语主要基于批判教育与文化政治研究的相似立场,并借助微观政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理批判,进一步阐明可能的“教育文化政治学”阐述的中国化问题.后记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对论文写作过程做简要说明.

第二篇文化政治论文样文: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研究

中国互联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构筑起一个与现实社会同步运行、相互影响的虚拟网络社会.政治生活作为现实社会网络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体现在政治行为、过程及制度等显性层面,而且也涉及作为微观层面的政治文化.目前,网络*、网络监督、网络问政、网络暴力及网络舆论等网络政治行为,充分映射了网民的政治心理.因此,探索网络时代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向、规律、特征、影响及引导之策等问题,不仅是对理论发展的适时推进,也是网络治理、社会管理及政治发展等方面的需要.

政治文化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而网络政治文化才刚刚兴起.网络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型网民在网络社会生活中,通过对政治信息的感知与网络政治的参与等实践,所形成的对政治认识的积淀.虽与政治文化有较大的相似,但在主体、客体、场域及形成过程等方面,表现出独有的特点.网络政治文化是以政治型网民为主体,以政治信息和网络政治实践为客体,以网络政治场域为平台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文化“亚”形态,整体上呈现出表现形式的虚拟性、内容指向的现实性及政治态度的真实性等特征.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个体政治意识的形成,即内在于网民内心世界的微观过程(认知->,评价->,态度->,情感)和外在于网络虚拟政治环境的影响;二是个体向群体政治心理的聚合模式.网络政治文化的涵养致使网民政治参与的扩大,从而使众多个体拥有的集体性权力具有了实际直接行使的可能,致使“强国家-弱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另外,网络政治文化在类型、性质及影响等方面与政治文化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但在发力的时效、渠道及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网络政治文化从整体上看,是政治文化的网络化发展、网络政治孕育的文化形态及网络文化体系之内涵盖的政治性成分的“复合”形态.目前,它以政治文化的网络化发展为主,以网络政治孕育的文化为辅,以网络文化为大环境,整体上呈现出“积极-理性”的性质.基于系统要素的视角审视,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的主体属性表现为:规模较大、增速趋缓,城市居多、乡村增长明显,网民年轻化、学生化,中低收入居多,在网民数量和网络普及率方面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南方大于北方的布局.作为网络政治文化主要客体的网络政治信息的现状是,数量庞大、更新较快,正面居多、负面抢眼,官网、民网及自媒体各有侧重.网络政治虽是网络政治文化真正的“母本”,但目前还不是主要来源.网络接入的便捷程度受网络基础建设与网络监管政策的影响较大,网络政治场域的生态环境也因平台属性,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致使网络政治文化呈现出地域上的发展差异.

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在转型期与矛盾突发期暴露出—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凝聚力不足、异质性明显、稳定性不强、偏激感性成分较多,对主导、主流政治文化的冲击力较大等.其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首先,部分网*体固有属性的缺陷、政治素养差异化、政治心理失衡及缺乏理性独立的政治分析能力;其次,客体原因主要在于网络政治信息的失真、虚假及负面信息强大的冲击力;最后,现实政治问题的不断凸显与政府网络治理的不善,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感与自律意识的淡漠,以及外来各种政治思潮渗透等影响,共同催生了网络政治文化在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网络政治文化问题的原因决定了对其引导与塑造应立足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上,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政治文化的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网络政治文化的进步.在现实层面上,加强政府自身的建设与提升网络治理的能力;强化网络媒体的自律机制与政治信息的管控职能,发挥“正能量”、引导网络舆论;广大网民群体应积极学习政治知识,积累政治经验与参政能力,规范网络政治行为,自觉文明上网.

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的引导与塑造是一个系统、宏大的工程,应立足于政府治理与引导、网络自律与管控、网民自觉与自重等方面,探索“三位一体”的复合机制,发挥多重合力的协调功能,以期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政治文化.

第三篇文化政治论文范文模板:哈琴后现代文化政治思想的文学策略

“文化政治”是一个后现代概念,是一种微观的政治.它回应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深刻变迁.“政治”开始超越社会解放和阶级革命,广泛地渗透在当代的文化艺术实践中.与宏观的社会政治相对,文化政治是一种文化领域的微观政治诉求.指文学、绘画、音乐、摄影、影视等文化形式,乃至日常生活都是意识形态和权利斗争的重要场所,都具有政治性.与此同时,西方文艺理论出现了明显的政治化倾向,解构主义之后的文论几乎都强调了文化政治的言说.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也引起了加拿大后现*论家琳达·,哈琴的关注,她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问题给出了自己独特的阐释.


https://www.mbalunwen.net/chaonengli/90397.html

本论文研究哈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思想,认为她是用文学策略的方法来把握和理解文化政治的总体特征的.在哈琴看来,悖谬性、双重编码、历史再现、戏仿、反讽、语像跨界等文学领域的策略契合了后现代文化政治的批判模式.也就是说,后现代文化艺术实践的政治性主要是以文学策略的形式传达的.正是这些策略暴露出任何文化实践下都隐藏的意识形态与权力的潜文本.

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哈琴文化政治思想的视域、渊源及理论模型.首先介绍文化政治出现的时代语境,梳理文化政治概念的缘起与发展脉络.其次,追溯哈琴文化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哈琴的后现代文化政治的思想来源丰富,受到过多种理论学说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汲取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本观、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的话语观和历史观以及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精华,它们相互交织构成哈琴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此外,哈琴的研究有她自己独特的理论模型,那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她从后现代建筑这种文化实践中获得灵感,以后现代建筑师波多盖希和詹克斯理论为基础,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模型.哈琴文化政治思想的许多核心概念都得益于这一艺术形式的启示.

第二章论述了哈琴后现代文化政治思想的核心.即:她认为后现代主义政治是一种基于悖论性的“妥协的”或“两面性”的政治学.表现在后现代政治实践无法摆脱它所试图颠覆的体系.它与所要批判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既合作又批评”、“既利用又颠覆”的.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政治模式是“共谋性批判”的,也就是从所要反对的事物内部对其进行质疑和颠覆.后现代文化政治破除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主张对待历史和现在都采取了兼容式的、多元共生的态度.

第三章与第四章集中论述后现代文化政治的两大策略.即哈琴认为后现代文化政治最重要的实践策略是后现代“戏仿”和“反讽”.本章具体分析了哈琴的“戏仿理论”.哈琴认为戏仿是后现代主义政治典型而有效的实践策略.这种原为文学中的策略不仅被运用于后现代小说,同时还广泛出现于后现代摄影、建筑、绘画、音乐和影视中.后现代艺术中的戏仿不再是现代主义纯粹内向性的自恋互文,而是一种具有“双重编码”再现方式的文化政治策略.双重编码使后现代戏仿既自我指涉又指向世界,通过反讽式的嘲弄,实现质疑与批判.

第四章解读哈琴的后现代“反讽”理论.哈琴认为反讽是今天文化政治的得当的策略.后现代的反讽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反讽,它已经成为后现代艺术家在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干预社会的一种新的文化政治策略,具有批判性的锋芒.只不过在文化文本中,戏仿的意义更为错综复杂而具有“风险性”.在后现代文化艺术实践中,反讽的运作模式是“双重言说”和“共谋性批判”的.

第五章与第六章论述具体的文化艺术实践中,如后现代小说、摄影与电影中的政治意识问题.第五章主要讨论后现代主义小说对历史再现的质疑与政治介入.哈琴将具有鲜明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称之为“编史元小说”或“历史编纂元小说”.这是她首次提出的概念,认为它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形式.“编史元小说”是充满矛盾的流行作品,它悖谬的再现模式体现了独特的文化政治意识.本章将论述编史元小说的历史再现机制,指出它们是通过反讽和戏仿对历史再现真实性这一问题进行质疑.以两部具体文本为例,分析其蕴含的政治介入.

第六章分析后现代摄影与银幕中的政治意识及其表现方式.摄影在后现代时期表现为一种观念艺术.它质疑了纪实摄影的客观中立性.哈琴特别关注的是当代摄影中那些将文字与图像结合的作品.这种包含两个不同描述系统的再现方式具有一种张力,有效地表达了艺术家的批评意识和主张,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与权力的运作.戏仿在摄影中的运用也为其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政治蕴含和批评意识.本章还分析了后现代电影文本的再现方式.与编史元小说类似,作为视觉文本的电影利用“元电影”与戏仿和反讽的策略使电影具有建构人们意识形态的作用.

结语部分总结哈琴的理论成就及其思想中的问题与争议.哈琴对后现代文化政治做了独特的阐释:她从文学的角度进入政治,从艺术实践出发,还原了后现代主义的真实面貌,为我们客观冷静的认识后现代政治的矛盾性及两面性提供依据.哈琴的思想在当今后现代主义备受争议的语境下,不失为一种建设性的思考.然而,对于后现代政治是否终止于不偏不倚的妥协的文化政治,哈琴却没有给出答案.后现代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如何呢?这将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第四篇文化政治论文范例:中国**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运用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国**败实践的演进源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这既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有关中国**败历史实践研究的深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现实*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国**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这篇论文,就是试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着重以政治生态学研究法为主,融合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等,力求从生命系统工程建设(即中国*的*败政治体系构建)与环境系统(其分为外环境系统和内环境系统两种,前者为引发和促使中国**败政治体系构建变迁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后者为党的权力运行的政治体系内各子系统,如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之间协调运行的核心环境)变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寻如何实现与保持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生态化发展(即揭示有效有序的*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

根据党的权力运行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在具体化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本论文将中国*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新时期三个长时间段.相应地,论文在布局上主要分为上(革命时期,有4章)、中(建设时期,有3章)和下(改革新时期,有3章)三篇,共10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

上篇:主要具体考察在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革命时期*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21-1927年构建的开启、1927-1937年初步探索、1937-1945年的成熟以及1945-1949年的继续完善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革命时期*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正向性”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行为规范到人格塑造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以及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是革命时期党的*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正向性”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

第一章重点考察1921-1927年党的成立和创建期,党如何开启了*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以预防和遏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劣变生态因子侵袭所诱发的种种腐败现象和行为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党的权力运行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而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开启*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

第二章重点考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实现*败政治体系的初步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新旧转变中的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处于新旧转变为分析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以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及其错误化实践为分析对象.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败政治体系构建初步化发展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

第三章重点考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败政治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抗日根据地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处于新旧社会特点并存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因党的合法性被承认和民族战争所赋予的特殊性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杂质”.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败政治体系成熟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相应的历史评价.

第四章重点考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败政治体系的继续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解放区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解放区处于新旧社会急促替换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党的地位、任务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败政治体系继续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

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28年革命时期党的*败政治体系构建历史实践中的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革命时期党的*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正向性”发展的轨迹特征.

中篇:主要具体考察在建设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建设时期*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49-1956年为初步构建、1956-1966年为曲折化以及到1966-1978年处于失误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建设时期*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逆态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判断以及对革命时期*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等多种消极性因素共同作用,是建设时期党的*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逆态化”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

第五章重点考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准备阶段,党如何实现*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初步构建,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变革中残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因素、新*主义社会中半旧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伴随党的地位、党建所处的环境和党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全面转变时,党的权力运行系统在某些环节和领域的不能科学判断和正确操作所滋生的诸多劣变生态因子情状.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败政治体系初步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

第六章重点考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党如何实现*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继续式调构,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以1957年反*扩大化为标志所逐渐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而指引下的错误化趋向,如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左”倾错误在党建中逐渐成为指导思想对党的权力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式的风险.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败政治体系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之所以用“曲折化”来定义这一时期*败政治体系调构的特征,在于党的权力运行中本身还隐藏着一套在错误思想指导下所调构的*败政治体系,并与正确的进行不断交锋和冲突,乃至最终取代正确的*败政治体系.

第七章重点考察1966-1978年十年“*”时期和两年“徘徊”期,在支配全局或占主导性地位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党的*败政治体系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失误化调构,并从现实中所存在的诸多腐败现象和行为说明这套*败政治体系只是将腐败现象和行为压制到较低限度,体系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决定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另外,本章还对党内健康力量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等方面,对失误化*败政治体系尝试性“纠错”状况进行了具体论述.

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49-1978年建设时期党的*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逆态化”发展的轨迹特征.

下篇:主要具体考察在改革新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改革新时期*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1978-1992年属于初步构建,1992-2002年属于继续调适性构建,而2002年以来新时期则属于深度化调构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改革新时期*败政治体系构建呈现的特征;同时就这三个具体阶段中腐败滋生状总体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以及腐败的遏制与反遏制还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一奇怪现象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深度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法治化到与*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和政治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如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在种类和体制上的复杂性、调构的*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等原因,而致使改革新时期党的*败政治体系呈现出“深度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与环境互动“非完全耦合性”的一面.

第八章重点考察1978-1992年改革新局面的开创期,党如何初步构建新条件下的*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在初步转化中因不完善化新体制和残存旧体制所诱发的劣变生态因子;而内环境系统劣变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形成的“病变化”党的权力运行体系“遗毒”、复归的传统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生态生态环境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和环节等.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初步构建改革新时期*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

第九章重点考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确立期,党如何继续调构新条件下的*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不成熟、不完善化的新体制所带来的大量劣变生态因子为重点考察对象;而内环境系统方面主要揭示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不同步地适应变迁化新生态环境中所滋生的新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继续调构改革新时期*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

第十章重点考察200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巩固完善期,党如何深度化调构新条件下*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呈现出新体制因素已处于“大立化”状态却尚未达到“大固化”和“至善至美”的境地,旧体制因素总体上虽处于退出状态但一些环节和部分依然存在着残余因素的状况;而内环境系统着力揭示不成熟、不完善的新体制因素以及旧体制的残余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异化的诱发情境.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深度化调构改革新时期*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

第五篇文化政治论文范文格式:国家主义与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政治思潮

国家主义的学理最早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国家目的论,而其更为广阔的历史根据则内在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19世纪下半叶以降,随着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西方的国家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国家主义适应了近代中国从中华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历史需要,因而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本文以国家主义与20世纪20年代文化、政治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透过思潮互动的角度揭示出国家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中、西国家主义之间的差异,是本文的研究旨趣所在.本文所使用的“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指1918—1930年;“文化、政治思潮”主要是指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三*义.

全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梳理国家主义的西学渊源及其传入近代中国的历史脉络.国家主义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是与自由主义相互对立的思想体系,其学理主要包括国家目的论和国家主权论.国家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移植有着非常深厚的土壤,因为要求实现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正是国家主义的基本诉求之一.从词源上看,汉语文献中“国家主义”一词的出现最早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急剧深化的时期.然而,当国家主义传入中国时,它所遭遇的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历史语境,后者既为国家主义的移植提供了土壤,也使之产生了某种理论上的突变.清末时期传入中国的国家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一股影响较大的政治思潮.20世纪20年代的国家主义思潮最初发轫于1918年5月留日学生归国运动;1923—1925年间中国少年自强会、大江会以及醒狮社等国家主义团体的出现,标志着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1925年5月五卅运动的爆发,促进了国家主义思潮由兴起走向高涨;1926年7月北伐战争的爆发,既使一度高涨的国家主义思潮顿时低落,也使国家主义呈现出某些新的面貌.

第二章考察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社会载体——国家主义者——的基本特征.所采取的研究视角是对《醒狮周报》撰稿人群体进行个案分析,揭示其身份特征、聚集途径以及分化、解体的情况.《醒狮周报》的撰稿人基本上出生于1890—1900年之间,他们在青年时期大多就读于都市的新式学堂,后在国内高等学校或国外继续深造,所从事的职业部门也集中于大学、报社与出版社等新型自由行业.将各撰稿人汇聚成群的联结纽带主要是对国家主义的共同兴趣和信仰.这一新型聚集途径的出现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密不可分,集中反映了“后科举时代”知识分子新的聚集方式与身份认同的产生.但《醒狮周报》撰稿人对“国家主义”的侧重点不尽一致,曾琦等人看重的是“国家主义”这块政治招牌,王光祈、余家菊等人视民族文化的复兴为“国家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何炳松、邓叔耘等人则将兴趣放在国家主义学理的探索上.在长达两年(1924—1926)的办报过程中,随着《醒狮周报》本身思想主张的变化,以及国民革命*的到来,其撰稿人队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严重的分化.通过研究《醒狮周报》撰稿人构成、聚集与分化的情况,有助于把握19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从现代性的视野来考察国家主义与20世纪2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关系.从中西文化观上看,国家主义者强调传统文化的特殊性,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张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实现中、西文化的融汇,属于文化保守主义的重要一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思想界“东方文化救世论”的流行,是促使国家主义者趋同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原因;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以及新文化派所提倡的“西化”论,是刺激国家主义者趋同文化保守主义的直接原因.在国家主义者看来,“传统”并不是一个绝对同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西化论全盘反传统的观点是不可理解的.国家主义者虽然接受西方现代性,但这种接受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融合.国家主义者指出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内在缺陷,并据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意义做出了合理的阐释,西化论对西方近代文化的被动承受是不能赞同的.总的来说,国家主义者对西方现代性持一种且迎且拒的复杂态度.这种复杂态度是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所普遍具有的.

第四章探讨国家主义者对“一战”后民族自决思潮的回应,并揭示此中透露出的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某种关系.民族自决原则是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民族自决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兴盛,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游离于国、共两党之外的国家主义者对民族自决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针对中国现实设计了民族自决的方案.在国家主义者看来,民族自决的唯一出路是各族人民武装起来求得中华民族整体的自决,而不是允许蒙、*立建国.其理论困境则是在军国*义与世界主义、“国家”与“国民”之间存在深度紧张.透过国家主义者的民族自决论述,可以发现其鼓吹的“国家主义”接近于“公民民族主义”.

第五章从20世纪20年代特定的历史语境出发,来解读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沟通的一面.“一战”后世界主义虽盛极一时,但国际社会仍然是“强权战胜公理”,自由知识分子与国家主义者都主张调和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思想上颇多契合之处.新文化运动引起了思想界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普遍关注,自由知识分子提倡西化论,主张按照西方现代文明的模式来建设新文化,国家主义者则趋同于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对于民族文化特性的维护,双方难以沟通.1920年代国内相继出现北洋军阀专制政权和国民党专制政权,自由知识分子奉行一贯的改良路线,国家主义者则坚守革命立场,双方虽有互动、对话,然始终难以携手合作.只有多层次地梳理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语境,才能够理解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对立与沟通并存的复杂关系.

第六章考察*建党至北伐战争爆发前(1921—1926)国家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关系.*建党初期就制定了建立“*主义的联合战线”的政策,对国家主义者进行了争取.由于受到五四时期社会主义的洗礼,国家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于**主义的革命纲领,接受了*的“联战”.但是,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以及工农运动的蓬勃兴起,*所宣传的阶级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为鼓吹超阶级的国家观的国家主义者所不能认同,后者断然拒绝了*的“联战”.与此同时,*也愈发强调无产阶级对于国民革命的领导地位,国家主义者的“联战”价值有所下降,但仍在争取之列.直至北伐战争爆发,*才彻底放弃对于国家主义者的“联战”,将其径直列为国民革命要打倒的对象,双方关系彻底决裂.

第七章研究孙中山逝世后(1925—1930年)国家主义者对三*义的认识及其演变.以1927年4月“四一二政变”为界,1925—1930年间国家主义者对三*义的认识可细分为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在前一阶段,由于“联国反共”的政治需要,国家主义者着重澄清了三*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并从理论上实现了国家主义与三*义的对接与融合,对三*义基本上持继承与肯定的态度.在后一阶段,由于反对国民党**的政治需要,国家主义者参与到三*义“本体”问题的讨论中来,对三*义基本上持批判与否定的态度.造成这种认识变化的原因与国内政治形势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国家主义者围绕三*义展开的种种论说,是以其政治利益、政治主张的实现为核心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因应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家主义者在政治上的主张有所不同,其对三*义的认识随之而变.

文章最后为“结论”部分.透过思潮互动的角度,将20世纪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核心价值理念概括成“国家至上”,同时揭示了中、西国家主义的几点区别:首先,中国近代国家主义的西学来源并不限于西方的国家主义,它还把国家主义之外的西学成分纳入其中.其次,中国近代国家主义采取了“托古”的论述策略.第三,中国近代国家主义具有“国家—个人”、“国家—世界”、“国家——民族”三个参照系,西方国家主义则只具有前两个参照系.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近代国家主义的终极价值诉求是和平主义与世界大同,西方国家主义则逐渐发展成为鼓吹对外扩张与侵略战争的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从总体上看,中国近代国家主义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化特质,这一特质的基本内涵是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自决与独立.这与鼓吹对外侵略的西方国家主义具有本质上的区别.造成这一本质区别的历史、文化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传统的大同思想、“仁爱和平”的人文理念,制约了中国近代国家主义不至滑向黩武的军国主义.其二,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现实环境,决定了中国近代国家主义所面临的时代主题是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

该文是文化政治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文化政治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文化政治论文选题 文化政治论文标题怎样定
[2] 经典文化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政治英语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文化政治论文提纲格式 文化政治论文框架怎么写
《文化政治论文范文参考 文化政治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文化政治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