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文章内容

日本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日本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日本文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2

日本文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日本文学论文范文参考: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
  2. 第二篇日本文学论文样文: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研究
  3. 第三篇日本文学论文范文模板: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4. 第四篇日本文学论文范例: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家庭”
  5. 第五篇日本文学论文范文格式: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

★本文收集了100篇免费日本文学论文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日本文学论文范文参考: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

日本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描写中国唐代故事的篇章,这些故事中透露着众多的中国文化元素.本文主要利用古今中日文献资料进行考据,并结合文本细读来探析这些作品中的“长安”意象.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写作的背景及意义.第二章,解析石田干之助《长安之春》中的“长安”意象.日本著名东洋史学家石田干之助的历史散文集《长安之春》,被认为是唐代长安研究的古典著作,为日本现当代作家的长安题材写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采用文本细读方法,解析第一篇散文《长安之春》与其他历史散文.它们描写了一些唐文化与唐长安的风俗,包括胡旋舞、胡姬、元宵观灯、拔河、绳技、字舞、*、斗歌、与流浪的宫廷艺人的邂逅、唐代酒宴、毡帐、骊山温泉—华清池、陆羽的陶像、唐代妇女、唐代图书、唐代建筑、唐代长安园林式庭园、橄榄与齐墩、葡萄酒、西域的商胡以高价寻求宝物的故事、隋唐时代进入中国的伊朗文化、长安夏天小景等.石田干之助二战后出版的历史概要书《大唐之春》也有许多相同的内容.第三章,遣唐使文学中的“长安”意象.首先,介绍遣唐使文学的背景,论述《轻大臣》传说、《阿倍仲麻吕变鬼,帮忙吉备大臣》传说.主要解析《阿倍仲麻吕变鬼》等传说的演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圆仁的旅程,在五台山、长安的活动;其次,讨论圆仁相关的传说(纐缬城传说)与它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以汉文训读文、唐诗、唐传奇为例,分析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因素.探讨唐传奇与翻案作品《李娃传》与《李娃物语》、《绿翘》与《鱼玄机》、《杜子春传》与《杜子春》.第五章,论述日本当代大众文学长安题材写作概况.引入有关日本当代文学作品分类的几个文学分类概念,如大众小说、历史小说、时代小说、轻小说等.介绍当代长安题材写作的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第六章,探讨日本当代大众小说中的“长安”意象.把日本当代长安题材小说分为长安情感小说、二次故事与模仿传奇小说、推理侦探小说、长安时代小说、长安历史小说,再对这些作品在运用唐诗—活用诗文、唐传奇、人物、风土人情等四个方面,如何塑造“长安”文化意象进行分析;揭示石田干之助的历史散文集《长安之春》对日本现当代长安题材写作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长安之春》是日本现当代文学“长安”写作的母本.文章通过梳理和再现日本文学中“长安”的文学意象;探析日本文学对“长安”及唐代的文化记忆,揭示唐代文学及唐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和接受.在日中两国,仅有个别文章研究过单篇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尚未发现对其进行系统性整体研究的文章,本文尝试在国际视野下对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做以研究.作为一个在西安学习的日本留学生,笔者利用母语的优势,将日语文献翻译成中文.为了阅读方便,把引用的原文作为《附录·,原文》附在正文之后.

第二篇日本文学论文样文: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研究

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带有浓郁的民族主义色彩,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的专制统治及其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表达了日本国民痛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意愿,另一方面则宣扬了“反对战败”、“日本受害论”的思想意识,表现出了淡化、模糊侵略罪责的思想倾向.这种矛盾性的战争与和平观是由日本作家自身的矛盾性及其对战争和战后社会的矛盾性认识所决定的.

战后日本作家对战争和战后社会体制产生矛盾性认识不是偶然的,是与他们在战争中的特殊经历和战后社会体制的特殊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战争时期,在法西斯军国主义专制统治下,日本作家与日本国民一起参与了侵略战争.战争不仅给遭受侵略的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日本人民本身造成严重后果.由于许多日本作家在战争中既是侵略他国“加害者”,又是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是一个“矛盾体”.这种矛盾性决定了他们是以日本民族主义立场认识战争的.因此,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也具有“矛盾性”.也就是说,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既有对法西斯军国主义专制统治及其发动的侵略战争的揭露与批判,也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反对战败”和“日本受害论”的思想,既有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也有对侵略罪责的淡化与模糊.

战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没有成为“加害者”,但也同样是“矛盾体”.一方面他们深知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危害,于是在创作中表达了反对战争、追求*与和平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因素,他们对带有殖民地性质的占领体制和日美安保体制感到不满,表现出了对战后社会的反抗意识.


https://www.mbalunwen.net/chaonengli/87720.html

大江健三郎作为战后日本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在早期创作中同样是以民族主义思想认识战争和反映战后社会的,其战争与和平观明显带有日本民族主义色彩,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大江逐步超越了民族主义思想的局限,在创作中表现出了追求世界和平的崇高主题.

第三篇日本文学论文范文模板: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是日本文坛上最有影响的纯文学奖项之一,是日本现当代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芥川奖的设立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芥川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35年到1944年,是芥川奖的设立与战时阶段.在文艺春秋社社长菊池宽的提议下,1935年1月正式设立了芥川奖,同年举行了第一届评奖.第一篇获奖作品是石川达三的小说《苍氓》(第一部).这部小说深刻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民为生活所迫无奈移民巴西的艰难历程,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到1944年为止,芥川奖进行了20届评奖,有22位作家的23篇作品获奖.这23篇获奖小说的作品主题可以比较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了日本国民艰难的生活状况,另一部分则是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歌功颂德和鼓噪.

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到1960年,是战后芥川奖的恢复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24次评奖,有22位作家的24篇作品获奖.这些获奖作品的主题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反思战争的残酷及给人们造成的苦难;二是表现战后日本人的艰难生存状况;三是表现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出现新问题.许多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获此项殊荣.如井上靖的小说《斗牛》获得了第二十二届芥川奖,小说以《大阪新晚报》社举办的斗牛比赛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现实.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获得了第三十二届芥川奖,小说表现了美军占领下的日本的国民心理.石原慎太郎的《太阳的季节》获得了第三十四届芥川奖,这篇青春小说掀起了“太阳族”文学热潮.小说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中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失去了社会性目标的青春时代,恣意放纵自己的冲动和热情.开高健的《皇帝的新装》获得了第三十八届芥川奖,小说通过儿童的天真天性被利欲熏心的大人抹杀的故事,对现代一味追逐利益的成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大江健三郎的《饲育》获得了第三十九届芥川奖,作品通过一群儿童看护美军黑人俘虏的故事,表现了大江健三郎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

第三个时期为1961年至1980年,这是日本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评奖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40届评奖,有44位作家的44篇作品获奖.在文学创作中,显示出西化的特征,这些获奖小说深刻表现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世界,揭示了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处于一种文学的“混沌”的状态.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柴田翔的《然而,我们的日子等》、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等.《然而,我们的日子等》表现了日本新的社会时期青年人的心灵世界.这篇小说带有青春小说、政治小说、或者恋爱小说、教养小说等多层性,在内容上隐含着“不透明”的扭曲,这些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小说的特点.《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成为了“透明族”文学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深刻表现了驻日美军基地里的日本年轻人以放荡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及传统的挑战.

第四个时期为1981年至今,这是日本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芥川奖发展阶段.截止到2011年,这个阶段共进行了61届评奖,共有62位作家的62篇小说获奖.这些获奖作品反映出在日本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自我的艺术认知,是现代日本社会与人们心灵世界的艺术展现.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柳美里的《家庭电影》、丝山秋子的《在海浪上等待》、川上弘美的《踏蛇》等.《家庭电影》是1996年芥川奖的获奖作品.这篇小说以新颖的形式和手法表现了当代日本社会家庭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展现了市场经济时代日本青年一代对传统家庭、亲情、爱情以及社会*观的颠覆.《在海浪上等待》以新颖的结构和清晰语言,通过两位主人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交往和情感交流,表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那越来越令人担忧的精神与心灵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相互信任和勾通的现实,揭示了电脑时代人与物异化关系的新变化.这篇小说鲜明体现了日本文学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新变化的敏感性.川上弘美的《踏蛇》以变形记的形式反映出90年代后日本文学上的异化现象.

芥川奖至今已经有77年的历史.芥川奖的历史既是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日本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映.芥川奖的获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同时,在如今商品化社会里,芥川奖已经成为一种日本独有的近百年的文化品牌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芥川奖凭借评选的严肃性;对扶持新人作家的满腔热忱;对文坛新鲜动态的敏感度;以及富于前瞻性与协调性的气质,必定能够继续肩负着日本文学风向标的使命,多一份成熟与余裕,顺利地走下去.

第四篇日本文学论文范例: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中的“家庭”

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家庭”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历史时期,进入了当前的平成年代.日本近、现代文学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就历史事件而言,其间先后发生过明治时期的效仿西方运动以及其后的两次世界大战、战后的*运动、父权制的衰退、女性解放运动等;从经济上来看,日本先后经历了封建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垄断、战后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七十年代以后的后工业时代.从文学史上看,日本文坛经历了明治、大正时期各种西方文艺理论、文学流派的引入和吸收、战后文学的再发展、以及当今文学的不景气.伴随着上述种种历史事件、历史运动的袭来和远去,文学中的“家庭”跌宕起伏,千姿百态.

十九世纪末的日清、日俄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在日本的逐步普及,沿袭了几百年的大家族遭到解体,小家庭应运而生.明治时期的家庭小说表现的就是这种家族解体下人们的种种情感.二十世纪初的大正时期,家庭小说描写的是家庭内的父子冲突,其本质是对传统家长制的拷问,它实际上表现了当时两代人之间家庭观、资本主义经济观、价值观的差异.以“第三新人”作家为代表的战后文学里,家庭小说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风靡社会,并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家长制的衰败、女权运动的高涨遥相呼应.家庭关系由大正时期注重纵向的父子关系转变成重视横向的夫妻(男女)关系,家庭小说的主角也由过去的父亲、儿子变成丈夫和妻子.这时期的作品生动地刻画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家庭内丈夫和妻子的尴尬形象,展示了在日本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家庭内所孕含着的种种矛盾和困苦、人们的思索.其目的就想弄清楚*式生活下,夫妻关系、家庭关系怎样才算幸福、合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后,随着“内向的一代”作家以及村上春树、柳美里、中上健次、津岛佑子等人作品的问世,文学中的“家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很脆弱,子女对父母的信赖程度渐渐低下,家庭关系的重心由夫妻(男女)关系转变成亲子关系,呈现出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纵观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人对从明治到现在一个多世纪的日本近、现代家庭小说进行过系统的梳理,笔者自然也没有这种学识和勇气.笔者只是依照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从中挑选一、二篇反映家庭生活的小说来进行解读,试图从中勾勒出日本家庭小说的发展过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总结出它的文学特点.日本一百多年来的“家庭”文学虽然难免带有一些虚构和夸张,但它基本上反映了现实,是近、现代日本家庭变化的写照.由于“家庭”出现在各时期日本文学作品里,具有普遍性和连续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日本近、现代文学就是表现“家庭”、探讨“家庭”的文学,近、现代“家庭”文学史也就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因此,“家庭”文学的本质、特点,比如“人的文学”、“私小说”的文学等等也是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虽然一百多年来日本的“家庭”文学作品很少有喜剧色彩,作品里也有对“父权制”、“家长制”的批判,还有对女性解放、男女平等的赞扬,但在这些言辞的背后,笔者也看到了作者隐藏在作品深层的愿望和心声,如渴望“父权制”、“家长制”的回归、对女性解放的疑惑等.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日本社会里,今后的“家庭”文学势必在上述回归和疑惑中继续发展.

第五篇日本文学论文范文格式: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俨然成为文明的受害者.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人类开始质疑,单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当下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解决人类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等精神层面的问题.人文社科界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界的研究动向,生态文学研究也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日本文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日本文学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院论文、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日本文学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日本文学论文范文选题

生态文学是在生态学思潮影响下,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通过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寻生态危机、精神危机和思想危机的一种文学形式.本论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支撑,以日本文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以20世纪60-80年代经典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为文本分析对象,通过运用生态批评的基本范畴“场所”,阐释作品中的场所意识,探讨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的生态危机意识和和生态思想,指出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的意义与影响.

论文共分六章.

第1章为导论,概述了世界范围内生态文学的产生、发展轨迹,生态批评的概念,以及日本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研究特点,并阐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2章分析了代表性生态预警作品,具体以水上勉的《大海獠牙》和西村京太郎的《污染海域》为分析对象,两部作品均为较典型的具有生态视角的推理小说.《大海獠牙》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作品以水银中毒的“水俣病”为题材,反映了工业公害对人民生活和生命带来的严重伤害,揭露了环境污染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弊端.《污染海域》对人类的精神生态做了积极探索和解读,使得小说成为一部充分展示作者生态智慧的作品.

第3章重点分析了石牟礼道子及其代表作《苦海净土——我们的水俣病》、《神灵的村庄》和《天之鱼》.上述三部作品被誉为“苦海净土”三部曲.《苦海净土——我们的水俣病》的内容涉及公害认定到结成水俣病对策市民会议组织这一时期的事件,基本属于水俣病未社会化、政治问题化之前,被害者默默忍受痛苦那一阶段的描述.“苦海净土”三部曲之二的《神灵的村庄》描写的是1969年9个患者家庭提起诉讼到第二年1970年出席日本氮肥公司股东大会,即“诉讼派”的运动最终受到社会关注的时期.而三部曲之三的《天之鱼》主要反映的是1973年诉讼判决之后所发生的事件.石牟礼道子是一位生态问题的忧患者和思索者,在极其惨烈的岁月的煎熬下,她将关注点落在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受尽磨难的水俣人身上.她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方言运用多,叙述中夹杂着诗性的文学气息,文学符号的浓缩性比较强.第3章将运用文学符号学方法,从生态批评视阈对石牟礼道子的三部作品进行解读.

第4章着眼于有吉佐和子的《复合污染》和《有吉佐和子的中国报告》,两部作品分别创作于1975年和1979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提出了诸如大气污染、农药、化肥等人类无法回避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了公害的严重性,对公害制造者进行了严正谴责.作品带着独特的生态哲思色彩,彰显出一种新的觉醒和追求,充满*评判和哲学思考.作品描写的20世纪70年代的中日两国的环境问题,能够为当下的我们提供史料层面的资料参考.

第5章概述了反映日本核能问题的文学作品.战后核能的和平利用问题,因具有生态污染的巨大隐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本论文的“核”文学定位于反映战后核电站主题的“原发”文学作品,所谓“原发”文学即“核电站”文学,指的是反映核电站主题的文学.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洞察到日本作家对核能和平利用的顾虑与忧思.

第6章以20世纪70-80年代具有生态意识的随笔为中心.在一部分作家投身于“原发”作品创作的同时,另一批作家则把笔触对准反映人与自然之关系的随笔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后,虽然受60-70年代工业公害影响,部分作家的随笔仍带有工业公害影响的印迹.但已脱离了石牟礼道子和有吉佐和子时代那种强烈的控诉基调,抒情式、田园式的思考已经混杂其中,并渐占上风.如野田知佑的《畅游日本河川》、高天宏的《与树邂逅》、山尾三省的《圣老人——作为百姓、诗人、信仰者》等.诗性的语言、真切的场景,引领读者重新思考人与场所、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如何用心灵体验最本真的自然,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态问题投入关注.

第7章总结了日本当代生态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启迪意义.从20世纪60年代水上勉的《大海獠牙》到80年代的“原发”文学和生态文学随笔,都传递着相同的声音,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此外,第7章也指出了中日两国当代生态文学在创作类型、产生年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虽然部分日本作家对自然感悟深透,拥有强烈的生态意识,但创作上却没有陷入对生态危机一味批判的境地,这一点是值得我国生态文学作家学习和借鉴的.

目前,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尚未进入系统的、具体的原典实证研究阶段.所以,从生态批评视角审视日本当代文学,探寻生态危机的文化、社会根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尽微薄之力,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本论文可用于日本文学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日本文学引用文献:

[1] 日本文学学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日本文学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日本文学外文文献怎么找
[3] 日本文学论文大纲格式范本 日本文学论文框架如何写
《日本文学论文范文参考 日本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日本文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