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西藏地区营区营房抗震现状

主题:地震烈度和抗震等级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5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地震抗震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地震抗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地震抗震论文范文

地震烈度和抗震等级论文

目录

  1. 1.西藏地区地震分布及特征
  2. 1.1地震分布
  3. 1.2地震特征
  4. 2.西藏部队营区营房抗震现状
  5. 2.1营区规划不够合理
  6. 2.2营房抗震性能存在缺陷
  7. 3.营区营房抗震减灾对策
  8. 3.1科学拟制营区规划
  9. 3.2强化营房抗震设计
  10. 3.3做好应急救灾工作
  11. 4.小结
  12. 地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玉树,祖国的牵挂-合唱-地震抗震救灾歌曲

文/郭 勐 吕 楠 梅 岩

摘 要:西藏地区地质活动频繁,地震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和驻军造成巨大损失.营区营房作为部队战备、训练的重要场所,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震灾害影响,对确保部队战斗力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西藏地区地震分布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该地区部队营区营房抗震现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提升西藏部队营区营房抗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西藏;营区营房;抗震;对策研究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主体地区,地势高亢、地形复杂、地质活动频繁,是我国乃至世界地震灾害的多发地区之一.据统计,区内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7级以上地震强度的地域面积占85%[1].自1911年有地震记录以来至1992年间,共发生有感地震近千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5次,7-7.9级地震十余次[2],给当地居民与驻军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营区营房作为人员与装备的活动和训练场所,是保障部队战备、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平台,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部队战斗力的保持与提升.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震对西藏部队营区营房的灾害影响,成为当前我军营房建设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1.西藏地区地震分布及特征

1.1地震分布

对于地震的分布世界上常用地震带进行划分,但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划分原则还存在较大分歧[3-4].笔者认为,从西藏地震活动的具体情况出发,地震带应是某一活动构造带相联系的地震活动的密集地带.

对于西藏地区地震带的划分,不同文献中提出的方案也各有不同.由于仪器记录的震中多采用国际和全国台网测定,精度较低;地震史料记录时的地点多远离震中位置,且绝大多数震中未进行实地考察,误差较大.因此,划分的地震带都较粗略,且与实际有一定出入.

根据西藏地震活动的特点及其与活动构造间密切对应关系,可将区内划分为13条地震带,如表1所示.

1.2地震特征

(1)强度大、频度高

西藏高原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缝结合部位,是强震多发地区.

该地域地震活动具有频次高、强度大等特点,是全国仅次于台湾的多地震省份.从表1中可看出,从1911~1980年的69年间,发生6级以上(含6级)地震共计61次,平均1.1年/次,最大震级为8.5级[5].其发生频率远高于我国6级及以上强度地震的平均水平.

地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玉树,祖国的牵挂-合唱-地震抗震救灾歌曲

(2)浅源性地震比例高、破坏性强所谓浅源性地震是指震源深度不超过100km的地震.据统计,1911~1980年间,西藏地区的浅源性地震比例为87.3%,高于世界72.5%的平均水平,震源深度多处于10~20km,释放的能量约占该区地震总能量的93%[6].由于西藏地区岩石结构疏松、稳定性差,因此该类型地震易造成地质结构产生剧烈运动,危及建筑物安全,震害破坏性极强.

2.西藏部队营区营房抗震现状

西藏部队营房建设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无到有经过几次大的建设和更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干打垒”、“地窝子”到功能比较完备、环境较为舒适的现代营房,营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抗震性能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2.1营区规划不够合理

科学合理地选择营建场址是减轻地震破坏的重要前提.不同的地质构造、土质条件和局部地形,对地震的反应程度也各不相同.西藏地区地处我国多条地震带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活动高发.

因此,营区选址规划时应尽量避让地震高烈度区,选择基岩坚实均匀的场地、开阔平坦的地形或缓坡地带,无法避开时要采取适当抗震措施.但目前该区有些单位在营区的规划方面,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随意挖山填坑建楼建房、水电气管网布置混乱、存储特殊物品的仓库选址不当等.当震害发生时,一方面不便于人员疏散从而造成伤亡,另一方面,由于道路规划不合理再加上人群的混乱导致紧急救灾工作无法顺利实施.此外,地震引发的断水、断电、漏气以及火灾等次生灾害,对官兵的生命形成持续威胁,如再引发油罐爆炸、论文范文库着火等,后果则不堪设想.

2.2营房抗震性能存在缺陷

受当时国家经济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西藏部队特别是边防连队中,尚有较大比例的营房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而这些营房基本没有抗震设计,大部分年代较近的营房也存在设计、施工等方面诸多问题,导致其整体抗震性能较差,当震害来临时极易遭受破坏,如图1所示.

尽管军委、总部先后于1994年和2000前后,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西藏三年边防配套建设”营房改造工程和营区营房集成配套建设,使其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官兵训练与生活需求.但在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5.12”地震后,西藏地区营房抗震设防提升一个等级,这使得本来抗震性能就“捉襟见肘”的老旧营房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更加凸显,抗震形势不容乐观.

3.营区营房抗震减灾对策

2011年,我军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快推进建设现代营房的意见》中指出:“加快建设功能完备、安全防护的现代营房,对提高我军基建营房综合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总部关于营区营房建设管理的相关规定,保障部队官兵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持部队战斗力,加强西藏部队营区营房抗震对策的研究势在必行.

3.1科学拟制营区规划

规划的意图是在计划安排和空间分配方面与复杂的发展过程的许多方面向配合,并与完善环境的工作相协调,以取得和谐的效果.一个错误的、缺乏科学的规划决策常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营区进行正规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抗震防灾当作营区规划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做到美观与安全兼顾.

(1)营区抗震规划原则

营区抗震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科学选择建设用地,充分考虑营区用地在防灾中的适用程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开活动断层的位置,避开“直下型”地震的威胁②合理布置营区各项用地功能布局,规划好一般性建筑和特殊建筑的位置关系,需特别考虑防火、防毒、防污染及应付自然灾害及气候变化的适应空间③注意营区道路的规划,做到主次干道有机配置,为地震应急救灾做好准备.

(2)营区规划要点

①老旧营房集中区 对这一部分营房,应及时做好抗震加固(减轻震灾的标准是70%以上的加固率),密切关注其安全程度,尽可能少的安置人员,四周道路保持畅通,避免火灾等次生灾害等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②应急避难场所 营区内人员装备、物资设施密集,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必须将人员快速转移至应急避难场所暂时安置.如1998年日本建设省制定的《防灾公园计划和指导方针》中规定,防灾公园作为城市防灾化建设包括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在发生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将发挥紧急避难和减轻灾害危害等功能.

③道路及通信网络 交通道路和通信网的设计在地震灾害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的有效运行,是确保所有生命线设施的安全运转,减轻震灾损失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对增强救援活动及疏散的能力的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强化营房抗震设计

国内外震例表明,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防灾能力是减轻震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由于西藏部队大量老旧营房在建造时没经过严格的抗震设计,在地震发生时将首当其冲被破坏.因此,无论对于既有营房的抗震加固还是新建营房的抗震设计,均应按照国家与西藏地区的工程抗震规范,科学设计、严格施工、全程监管.

(1)既有营房的抗震对策

对既有营房的抗震要求是:当遭受基本烈度地震影响时,容许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是“裂而不倒”.部队应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营房重要程度,分期分批对其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

进行抗震鉴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重结构的整体性与薄弱环节,避免无谓浪费;②在借鉴国家与军队抗震鉴定加固的成功经验上,尽可能采用便捷、可靠的检测方法;③注意区分不同场地类别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④对于抗震设防不合要求的营房,应在决策分析后对有加固价值的采取加固措施.

在抗震加固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固部位的抗震性能不易超过相邻部位的抗震性能,否则会产生新的薄弱点;②加固构件应与原结构间进行可靠连接;③营房抗震加固后,会使其刚度与变形能力产生变化,所以在设计时应避免刚度过大导致地震作用增强;④抗震加固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注重外形美观及风格协调.

(2)新建营房的抗震对策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将地震按其破坏性强弱,划分为大震、中震、小震三类.按上述震级划分,新建营房在抗震设防时,其相应遵循的原则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在具体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①科学选址,仔细勘察,依据不同场地条件做出相应的设计方案;②在结构设计中,应认真做好结构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积极采用抗震新技术(如基础隔震技术等);③施工质量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新建营房时应尽可能使用专业施工人员,确保工程质量.

3.3做好应急救灾工作

(1)应急准备

主要是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应急预案的各项实施条件.应急预案应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为指导,是在破坏性地震即将发生或突然发生时部队采取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的行动计划.准备内容包括:应急通讯保障,抢险救援的人员、资金、物资的准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准备,灾害评估准备,制定应急预案等.

(2)临震应急

临震应急是指当地政府发布临震预报后,在地震发生前采取的紧急防御行动和措施.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地震等级、灾害损失估计和营区建筑物抗震能力及设防情况,对处于地震威胁下的官兵组织撤离和疏散;紧急调用物资、设备,抽调人员组成抢险队、医疗急救队;对各种生命线工程,以及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工程,按应急预案的规定,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3)地震现场应急

地震现场应急主要以人员抢救为主.在进行现场紧急抢救时,要以及时快速为原则,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同时注意营救的措施与方法,避免新的伤害;对于暂时不能施救的应及时供应水与食物等必需品;对于救出的人员尽快进行现场紧急医疗救护,重伤员应及时送至医院救治.

4.小结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破坏以及随后产生的次生危害,将对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做好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地震高发区域的营区营房综合抗震能力,从根本上解除我军营房面临的震害威胁,为官兵营造安全和谐的空间,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营房保障工作中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作者单位: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第三军医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格.西藏高原地震活动的特征及分布[J].西藏科技情报.1992,(2):20~22.

[2]邹长桥,贺日政,张智.藏北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2):429~440.

[3]韩同林.试论西藏地震带及地震烈度的区域划分[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9,(19):53~61.

[4]高原,周慧兰,刘振.川青藏地区的地震活动及震源特征[J].地震地质.1998,20(3):413~421.

[5]姚新强,陈宇坤,高武平等.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中国西藏地区民房震害分析[J].震害防御技术.2012,7(1):77~84.

[6]张浪平,邵志刚,晏锐.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J].地震.2011,31(3):9~18.

总结:该文是关于地震抗震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地震烈度和抗震等级引用文献:

[1] 抗震支架和抗震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抗震支架和抗震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2] 抗震支架和抗震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抗震支架和抗震类论文例文2000字
[3] 地震和抗震设防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关于地震和抗震设防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8000字
《西藏地区营区营房抗震现状》word下载【免费】
地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