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程——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主题:体育运动项目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3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体育运动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体育运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体育运动论文范文

体育运动项目论文

目录

  1. 1. 我校运动医学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程的必要性
  2. 1.1 运动医学与传统体育保健
  3. 1.2 我校运动医学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 2. 我校运动医学硕士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的可行性
  5. 2.1 我校运动医学说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的理论基础
  6. 2.2 我校运动医学硕士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的实践基础
  7. 3. 结论
  8. 体育运动项目:【发现最热视频】杯具到处有行行有傻缺!体育运动中的杯具傻缺合辑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本文对我校运动医学硕士人才培养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我校应发挥利用中医药院校有利资源,增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程提出设想,以期创建“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特色专业,培养高层次的运动医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医院校;运动医学;人才培养;传统体育保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高科技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人们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更加激烈,加之现代化生活方式使人们运动不足, 营养过剩, 各种各样的富贵病、文明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面对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威胁, 现代人已经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更加重视和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 的生活理念, 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目前,人们对运动保健康复形式的社会化需求更加迫切, 这就要求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向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迫切需要掌握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去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大量的新的医学与运动产生的问题, 并以此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正是应对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国外大众体育的启发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传统体育保健作为中医院校的特色资源,具有医疗与体育双重属性.我校作为中医高等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培养人才, 加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训练,使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因此,对我校运动医学硕士人才培养开设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提出设想,试图依托中医药院校优势资源,打造运动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

1. 我校运动医学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程的必要性

1.1 运动医学与传统体育保健

运动医学是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运动医学是在医疗卫生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运动营养学和医疗体育等几个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由于人的生物及社会双重属性的存在,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已成为直接或间接的致病因素,人类健康已经不能用单纯的生物学理论来解释和控制,各种慢性病及心理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退行性疾病、抑郁症等等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如何充分利用医疗体育防病治病,也是整个

社会对运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医疗体育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体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的民族传统保健体育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通过锻炼呼吸,调整姿势,运用意念,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产生的.传统保健体育具有医疗和体育的双重属性.中医院校培养的运动医学硕士人才是既要掌握中西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临床技能,又懂得运用体育运动规律以中医药为特色的运动医学“医体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本科阶段对中医学专业知识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硕士阶段通过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学习,更能够加深对医学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更加能够体会到传统保健体育对身体的健身作用.同时将传统保健体育运用推广到临床,不但能既病防变,而且能够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1.2 我校运动医学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我国运动医学硕士专业培养模式参照的是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培养年限一般为三年,培养方式主要是导师制,培养过程为集中第一学期时间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两年半的时间进行临床的轮转、专科的学习,以及论文的撰写、答辩.其中临床能力的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临床能力是决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我校也是采用上述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偏重于医学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有较扎实的理论和临床基本功,但对“体疗”了解甚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治疗有新的认识.魏慧强提出: “新世纪医学模式极力倡导一个以人为本、医患互动药物疗法、免疫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内源性医学与外源性医学相结合之全新医学模式”[1]体育运动就是一种非药物疗法中的一种.我国运用体育运动来进行防病健身有着悠久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经典医学著作《论文范文》中已提到导引及按摩治疗伤病.西汉末年,华佗又将导引术进一步发展,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来保健和治疗疾病.通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完善,逐渐探索出能防病治病的传统保健体育,如气功疗法、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各种传统的功法训练.传统体育保健又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它除了强调形体锻炼外,更注重心理的锻炼,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改善生命质量方面更具优势,从而提高健康水平[2].张庆武[3]研究发现,传统保健体育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石荣群[4]等人研究表明通过传统保健体育方面的运动锻炼可以调摄身心、强健体魄、健全人的情志(性情),进而缓解、治愈亚健康症状.大量的文献表明,传统保健体育疗法在防治慢性病[5]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众多的临床教科书中提及某种疾病的运动治疗,只有简单提到某种运动方式有益于这种病的恢复,对于具体运动的形式和数量及其注意事项等详细内容并无述及.这样只重视医学知识培养而忽视体育运动培养方式恰是将运动医学专业的优势丢弃.民族传统保健体育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我校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更应该弘扬民族文化,发挥中医药院校有利资源,为社会培养出既不同于西医院校培养的运动医学人才,也不同于体育院校培养的运动人体科学人才,而是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运动医学专业人才.

体育运动项目:【发现最热视频】杯具到处有行行有傻缺!体育运动中的杯具傻缺合辑

2. 我校运动医学硕士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的可行性

2.1 我校运动医学说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的理论基础

传统保健体育文化理论与中医文化理论密不可分.《论文范文》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认识到“天人合一”的观点,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体机能要和自然界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健康.《素问·金匮真言论》谓“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各个部位是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有机的联系起来.人与自然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只有与自然变化保持一致,人体机能才能保持协调平衡.传统体育保健融汇了中国古典哲学与祖国医学的精华,传统健身思想与之一脉相承.中医的天人相应论、形神合一论、阴阳五行学说、精气神论、经络论等基础理论,以及其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肺腑、调摄精神、畅通经络等功能特点同样适用于传统保健体育.中医、西医作为两种医学体系,二者体系结构、用药立法、思维都存在差异,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在传统的中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比西医院校培养的运动医学人才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传统健身文化,从而为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开设,为社会培养出既懂医、又懂锻炼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2 我校运动医学硕士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的实践基础

1982年6月国家卫生部、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传统保健体育内容”的通知[6],1985年8月,“全国中医学院首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这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竞赛在辽宁中医院校举行,更加推动了传统保健体育的开展.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实践,全国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统体育文化特色.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我校增列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满足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我校医体结合办学资源优势,运动医学专业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学位授权点单位为体育健康学院.体育健康学院自成立以来,经过九年多的努力,具有医体结合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保健体育与健康教育方向,本科),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与完善、课程体育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为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研究体育保健方面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校体育健康学院现有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素质较为精良的教师队伍,目前专职教师38人,传统体育保健教师8名.传统体育保健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6人;副教授3名,讲师4名,助教1名.这些教师常年从事传统体育保健课程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较好的为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提供学习传统保健体育良好的资源及氛围,为培养医学与体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条件.

3. 结论

运动医学专业人才不同于其他医学专业人才,他们就业方向首先是面向运动与医学有关的专业领域,与运动医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如运动队队医、康复保健师、康复治疗师、健身指导、医疗体育科研等等,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想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求职者必须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优势.运用传统体育保健功法预防及治疗疾病恰是我校运动医学人才的优势.因此,对我校运动医学硕士人才培养提出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阐述分析,以期创建“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 特色专业,培养高层次的运动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慧强. 新世纪医学模式与内源性医学[J].亚太传统医药,2010,11(06):1-5.

[2]于宁,丛松.论体育疗法在中医养生学的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0,9(01):20-21.

[3]张庆武.传统保健体育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03):70-71.

[4]石荣群,罗建达,等.传统保健体育与大学生亚健康[J].大众科技,2008,05:169-170.

[5]潘华山,冯毅翀.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高血压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9(01):4-6.

[6]吕宏,孙洪洋,张晔.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J].中医教育,1999,18(04):15-17.

[责任编辑:庞修平]

总结:本文关于体育运动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体育运动项目引用文献:

[1] 大学生体育运动论文选题推荐 大学生体育运动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2] 体育运动专业相关论文选题 体育运动专业论文题目怎么取
[3] 体育运动与健康类论文题目 体育运动与健康论文题目如何定
《中医院校运动医学硕士专业开设传统体育保健课程——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word下载【免费】
体育运动项目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