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发表 > 文章内容

从精神分析象征理论空心病

主题:心病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8

简介:该文是精神分析和空心病方面本科论文范文跟心病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精神分析和空心病论文范文

心病论文

目录

  1. 一 象征大环境将主体异化——“空心化”
  2. 1、主体进入象征的世界
  3. 2、主体面临机器化的象征环境
  4. 1、恢复被理性过度压抑的感性
  5. 2、发掘生命价值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6. 3、鼓励主体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
  7. 4、净化网络空间,减少信息轰炸

摘 要:笔者尝试着用精神分析的视角去解释 “空心病”这一时代病背后的深层原因,拉康指出象征的世界即机器的世界,“空心病”在理想环境中被过度“象征化”,最后在象征的世界中无从获取自身的意义.深入分析“空心病”现象有利于提出相应的对策,引导和培育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帮助青年更好地担当国家、社会、家庭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空心病机器时代象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前言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徐凯文博士提出了“空心病”概念,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到精神科会被诊疗为抑郁症但是药物效果不佳.“空心病”患者从小都是好学生、乖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但不知道活下去意义和价值是什么.“空”代表缺失,而“心”代表,“空心”意味着的缺失,笔者尝试通过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空心病”这一问题有一个启发和解释,从而给出相应的对策,引导和培育青年人的良好的精神生活.

一 象征大环境将主体异化——“空心化”

1、主体进入象征的世界

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用18个月大的孩子的游戏说明主体如何进入象征界:母亲大多数时间都陪伴着孩子,但是也有不在的时候,这时候孩子便开始玩起了线圈的游戏,他把线圈的一头固定,把另一头扔出去,嘴里念着“fort”(那里),然后拉回线圈说“da”(这里).孩子通过语言接受分离,在fort-da游戏中将母亲象征化,fort-da 就是原初的语言,因此语言在象征中被建立了起来.拉康对此指出在音素的对立儿童抵达了在场与缺席现象的彼岸,进入了象征界.一旦到了主体(儿童)象征地说出,表明说话主体发生了,主体已经进入了象征秩序,母亲作为婴儿的呼唤对象,既无偿给予又充当婴儿的满足对象.在某种程度上最初的象征是由这对象征性的fort-da对子形成的,母亲是第一个目标,卷轴是母亲的隐喻,代表主体感受到的从他身上离开的对象,在场与缺席之间的游戏也是隐喻,象征着母亲的来来去去.fort-da作为最重要的咿呀言语lalanggue的出现,标志着主体进入与发展这个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由语言支配的客观世界.

2、主体面临机器化的象征环境

“在黑格尔和弗洛伊德之间,一个机器时代来临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能在瞬间处理数亿万计的复杂信息,然而根据现代商业理念追求人们希望CPU的运算速度最好再快一点.归根到底计算机的运作不过是能指0和1的排列组合, 0和1作为一个缺场和在场可以说是纯粹的能指,这是象征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正是在这意义上拉康称“机器呈现了人类最根本的象征活动等” 它们的组合可以产生无数的具体能指.人类通过语言主动接受象征化,进入社会的过程为人工智能所模拟,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智能的过程也改变着人类象征化的过程.这个机器世界在拉康时代的代表就是基于现代生物学和控制论的智能机器,随着这个时代的到来人实际上成了功能性的机器部件,人的问题变成了能量、象征符号及其运作的问题,机器成为人的隐喻,“象征的世界即是机器的世界”.机器的价值并不在于其表面的器物性上,而在于人类的象征活动可以通过机器具现出来.

3.主体跌入“存在”和“意义”的困境

从主体进入象征,把自己托付给语言的律法的那一刻起,就面对个体“存在”和主体“意义”的选择,类似于“要钱还是要命”,选择“存在”,主体会同“意义”一并消失,选择 “意义”,主体就必须以一部分自身为抵押,服从于服从能指律法,象征秩序.机器呈现人类最根本的象征时,人类也开始被机器所象征,机器在人类一次又一次象征化的过程中,选择了代表自我理想的方向,而代表自我理想的机器作用于主体,又影响了主体的理想自我的形成.人在世界的起始依赖的不是一个想象的超我,而是依赖产生象征之超我的主体形象,在自我前这个形象成为一个“象征情景”,决定形成自我理想的内投,超我如同象征功能,來自文化中的大他者;是一种象征构造或是类似相同的呈现,决定了儿童出生前象征系统情景的语言构造.在俄狄浦斯情结里面父亲作为一个隐喻是一个能指,产生于替代另一个能指——母亲的位置,隐喻恰恰是在无意义中产生意义的那一点上,“空心病”主体在意义的位置上出现了“空”,那相应的存在的位置上面发生了什么呢?在这个从亲代的人格结构向子代的人格结构进行传递的地方,但是主体却跌入了“存在”和“意义”的困境.

4.“空心病”主体的象征化困境

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生物遗传的因素,更与主体掉入的语言环境休戚相关,现今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更新日新月异,主体被周围自媒体的碎片化语言包围,主体掉入的碎片化的、极速化的语言环境在科技的作用下,机器每分钟几百万的运算速度让人类变得渺小,不断更新换代的能指充斥在整个象征化的世界中,一个能指向下一个能指飞快地滑动,主体在其中不断地抓捕象征性认同,也被能指所捕获,笔者在工作中也不止一次听到来访者抱怨自己为什么不如机器那么地高速运转,不会走神、不会打盹.现今社会发展不再以一种固定的话语来维系社会状况,社会发展本身的动力在于不断地革新自己,用下一个言说来推翻前一个言说,象征的世界里充斥着不断翻新的话语,主体浸泡在这么一个满是象征化请求的环境中,不断地满足 “是”的的要求,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被送回到一个无限的替代物的序列中,主体成为异化的主体,把自己的托付给他者的;如果主体说所的是他者欠缺的,是他者自身无法命名故而也无法给出的,那他只会把自己送到去与错失的东西相遇,于是失却了个体的独特性与可能性.“空心病”的“空”也可能在于主体认同了过多新的规则后无法获得一个身份认同,以至于无从去认同,固着于某一个空无所指于其下的能指.

二、如何应对中国青年“空心病”

青年心态的培育需要多方的协调与环境的配合,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建构相结合的过程,应恢复主体被压抑的人类感性,相信主体的潜力,推动主体挖掘生命的意义,净化网络空间的舆论治理形成培育的合力.

1、恢复被理性过度压抑的感性

关于弗洛伊德提出的fort-da游戏的个案,拉康在这里发明了一个新的合成词“lalangue”,“咿呀言语”是人类最根本维度之上的语言,在儿童学会说话之间的阶段常被人们所低估或忽视的现象,这个时候孩子还不会说话,但因为听到的声音他能够发出一些与意义相分离的声音,因为意义跟你感兴趣的东西息息相关,意义本质是想象的,咿呀言语展示了孩子咿咿呀呀的单音重复,弗朗索瓦兹·多尔多称之为母语,母语作为起源的语言是主体进入象征界前的语言,与想象界紧密相连,拉康提出的象征世界工具化,过度理性化的趋势与现今社会的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盛行相吻合,对于优秀的标榜和过度竞争碾压了处于想象界的人类情感,让人仿佛丢失了人生的真谛,呈现出一种理性对感性的过度压抑.因此,治疗“空心病”须恢复被压抑的人类感性,在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建立一种超越现实的、非工具性的关系.

2、发掘生命价值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生命價值观教育首先要面对的是“生命”,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思想对于“生命”内涵有着不同维度的丰富解读.首先,强调自然属性为人之基本属性,“生命是一种自然存在,人靠自然界生活”;其次,强调生命的本质属性为社会属性“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处于社会环境之中”;最后,还可阐释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强调生命的精神价值与意义归宿.“生命价值观教育”就是引领学生从不同维度深刻地认知生命、敬畏生命、最大化地追求个体独特的生命价值与境界.

3、鼓励主体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人是具有创造美的需要与可能的,而美好的环境也能不断影响人、美化人,使人受到教育和熏陶.如同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明白了“无意义”与“没可能”之后反而生出许多的勇气去更好地面对,更好地去生活.正如意义疗法的创始人维克多·E·弗兰克尔所言精神健康基于一定程度的张力,每个人都生活在寻找生命意义的张力中,寻找意义是人类生活的原始动力,它是每个人都可以独特而具体去实现的,这样才能达到满足其寻求意义的重要意志.

4、净化网络空间,减少信息轰炸

当今社会,资讯发达,网络触手可及,各种自媒体让人人都能够发声,过度的价值取向的标榜与优秀象征的渲染让主体无所变得无所适从,培育青年健康平和的社会心态必须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除了现实和物资需求,青年还应该有精神和美好需求,而后者体现了个体的独特性,表现为青年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迫切愿望.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干净而美好的网络媒体环境,促进青年自身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结语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提及,“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提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情绪”,在变迁的时代中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射,患“空心病”的青年的心态表现出“大机器”时代环境对于主体精神世界的影响,引导和培育青年人的良好的精神生活,直接关系到未来能否担当国家、社会、家庭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拉康,褚孝泉译.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吴琼.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马克·萨非洛普洛斯,李郁芬译.拉康与列维施特劳斯1951-1957回归弗洛伊德[M].台北心灵工作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团法人华人心理治疗发展基金会共同出版,2009.

总结:上文结论:上文是一篇可当作大学硕士与本科精神分析和空心病相关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参考和有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教你怎么写心病方面论文.

心病引用文献:

[1] 潘汉年和心病论文范文例文 潘汉年和心病类学术论文怎么写3000字
[2] 心病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心病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3] 心病硕士论文范文 心病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5000字
《从精神分析象征理论空心病》word下载【免费】
心病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精神分析和空心病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