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生物论文范文参考 生物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生物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0

生物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生物论文范文参考: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2. 第二篇生物论文样文: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
  3. 第三篇生物论文范文模板: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4. 第四篇生物论文范例: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5. 第五篇生物论文范文格式: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

★本文收集了100篇免费生物论文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生物论文范文参考: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长期以来,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使土壤酸化板结、耕地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污染和农业废弃物被焚烧或丢弃对土壤与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危害,已成为制约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而形成的富碳产物,可能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农业特别是耕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本研究以花生壳和不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土壤生态以及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的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材料在炭化以后基本保留了原有生物质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平均提高了3.7倍.孔容积发生了明显变化,总孔体积平均提高了4倍,微孔体积平均提高了3倍.固定碳量提高了6~12.6倍,灰分含量提高了1.3~4.1倍.不同材料生物炭的平均孔径在10~30nm之间,pH值7.9~9.8,阳离子交换量9.1~19cmol/kg,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硫等营养元素和矿质元素,适于在作物生产上应用.

2.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炭以后土壤容重降低,最高降幅为12.94%,总孔隙度提高了9%~13%,通气孔隙度提高了0.2~2.7倍.土壤耕层含水量与温度、阳离子交换量、碱解氮、速效磷均有所提高.生物炭优化了土壤水、肥、气、热条件.

生物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物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年论文、2500字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生物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生物论文范文选题

3.采用盆栽与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明显提高了作物叶片净光合速率,促进了干物质积累,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其中,水稻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了21.89%,每千克干土加10g生物炭处理最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产量,以3000kg/hm2和6000kg/hm2施用生物炭的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了10.98%.

在降低施肥量条件下增施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表明,炭/肥互作提高了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强了地上部植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量,促进了干物质积累,肥料表观利用率与产量明显提高.其中,在常规施肥施用量降低15%、30%、60%基础上施用生物炭,肥料表观利用率与产量分别比单施等量未加炭的肥料提高了327.87%和15.99%,比常规施肥的肥料利用率提高了95.09%,产量提高了10.51%,施炭效果明显.无论单施生物炭或炭/肥互作,对作物生长均起到了一定促进效应,产量和品质提高.

4.生物炭对重金属镉污染农田的修复研究表明,土壤有效态镉离子含量在水稻生长前期有所提高,对有效态镉离子有一定的“活化”增促作用.但随着时间延长,土壤有效态镉离子逐渐降低,生物炭对有效态镉离子有“钝化”效应,并趋于稳定.地上部植株镉积累量表现为:茎秆>,叶片>,籽粒,生物炭处理的稻米镉含量比对照平均降低了33%,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了10.66%,降低了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提高了产量.

第二篇生物论文样文: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课程实施在课程决策层面是拟定的课程方案得到落实的过程,在师生层面是指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否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是否有科学的课程决策、能否成功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推进的深度和广度.初中生物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想落实好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从课程决策的层面做好改革政策的路向把握,指引好教材的编写,在教师实践的层面要引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落实好“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因此,单凭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的.

本文的研究问题的提出,是以笔者作为新课程改革前后曾经历过初中生物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为背景的,真正来源于草根的教学一线.问题的研究论域确定自课程实施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交叉的地带.通篇文章,想通过对所选择的五所学校共20节初中生物探究课例的分析,客观了解目前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的现状,抽取生物学科探究教学中的根本问题.但发现问题本身不是目的,本研究问题的重点在于跳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解决问题范式,尝试从课程决策层面、教材编写层面以及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良性互动的角度去探索相应对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研究设计主要是根据生物课堂中教师探究教学的本质,建构了对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探究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察框架.观察框架主要设定了探究主体、探究互动、探究能力、探究资源四个观察维度.然后每个维度根据教师要改进生物课探究教学现实状况的实际需要,根据要对不同学校、不同课例、不同教学环节进行探究教学水平评量的研究者的研究需要,设定了多维度观察点.

接下来,通过对20节生物课的课堂教学观察,对目前初中生物课堂的探究教学状况水平进行了一个总体分析.概貌性地分析之后,利用观察框架,更加具体地从SIAR观察框架的探究主体、探究互动、探究能力、探究资源四个维度,对所选择的五所研究学校的20节课,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实录的观察.通过观察发现,经历10年有余的新课程改革推进,较传统的生物教学而言,探究教学在初中生物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无论从探究教学的意识上,还是常规的教学实践中都在不同程度地实践和体现着探究理念.但是在有关探究教学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学生探究主体体现不够明显、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等多维主体之间的互动不足等现实问题.

依据从各个观察维度发现的现实问题,着力探察了现象、问题出现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从探究教学的课程实施思路上来看,我国倡导探究更多是从教学法层面而非课程层面,从而导致教材编写存在一定问题,是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中、高考指挥棒对课程实施的“决定性影响力”是导致探究教学系列问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而教师所持有的“传输性”信念、教师根深蒂固的角色意识,以及现有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班额过大、教学时间“被挤压”,教师专业素质欠缺等,是形成探究教学问题的间接原因.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实践对策.这些对策并非从“应然”的理想化角度去提出“乌托邦”式的对策.而是在充分考虑目前的高考制度短时间不能改革、现有的教师素质无法短时间提升、现有的大班额情况无法短时间得到缓解,等等的实践基础之上提出改革对策.我们认为,要从课程决策上采用至少能完成“一个学期一到两次完整探究”的课程实施思路;从教材编写上“改革现有教材的编写思路”,在现有教材注重部分探究的基础上,能补充进一到两个“完整探究单元”;从教师教学方式上采用“范例教学”的方式,让教师通过“范例教学”的培训掌握“完整探究单元”的探究教学技能.这样的实践对策,将是有利于“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推进、贯彻的对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第三篇生物论文范文模板: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在我国有效耕地面积日益缩小,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却逐年扩大的严峻形势下,为明确生物炭治理镉污染土壤的应用价值,以生物炭理化性质分析与镉吸附-解吸动力学行为研究为基础,通过在镉污染稻田土壤上开展秸秆直接粉碎和炭化两种还田方式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生物炭施入后对土壤镉赋存形态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系统分析了生物炭结合土壤因子对镉胁迫条件下水稻生理、生化性状及镉吸收、分配、转运和积累的影响,以及不同还田方式与水稻品质及糙米镉含量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改良与修复重金属镉污染稻区土壤,消减农产品中可食用部位镉残留,并有效防止污染面继续扩散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最高热解温度(HTT)生物炭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HTT升高,生物炭产率从60%降低到34%,灰分含量从12%升高到33%,挥发分下降到原材料稻壳的四分之一,在HTT400℃之前pH值急剧增大,上升至9以后开始放缓.HTT达到500℃时,生物炭的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显著提高,较原材料增幅分别达到41%和85%.微观外表面结构逐渐清晰、规则,疏松多孔的结构增多,以上变化有助于提高生物炭的吸附能力.


https://www.mbalunwen.net/weijiezhimi/88302.html

2.根据不同HTT生物炭对镉的吸附-解吸动力学行为特征差异及平衡时最大吸附、固持量与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关联分析,初步构建了适于生物炭的动力学拟合模型.结果表明:(1)稻壳和3种不同HTT条件下制成的生物炭的吸附量均随着初始镉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HTT500℃在0.5mg/L镉溶液浓度的吸附效果最好,达到99.55%,并且随着HTT的升高,生物炭在增加了吸附量同时也相对缩短了吸附进程;(2)解吸过程中,吸附态镉离子的解吸量随振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高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炭最快到达解吸平衡,与Elovich方程拟合度最好;(3)能谱分析证实了生物炭对重金属镉离子存在吸附、固持作用,同时随HTT的升高,生物炭对镉离子的固持量增大,相对原子数量百分比值较原材料增幅达到3.4%;(4)通过相关分析表明生物炭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和比表面积对其固持镉离子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3.对生物炭施入土壤后镉赋存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炭量的增加金属可交换态镉所占土壤总镉含量比例出现减少趋势,各处理分别较CK降低3%、8%和11%.其它四种形态镉都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毒性最小的残渣晶格结合态镉含量较对照提高了4到5个百分点.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有效态镉进行线性回归分析,pH值、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效态镉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趋势,表明生物炭施入土壤带来的一系列的变化对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具有积极作用.

4.随着镉胁迫的增大,水稻剑叶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呈现增加趋势.在土壤最大镉胁迫浓度下,添加生物炭的C1、C2处理与CK相比游离脯氨酸含量降幅达到24.7%和39.3%;同时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不施炭对照处理.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说明如果施炭量过大,保护酶活性继续增强,可能造成了水稻的另一种逆境胁迫,从而使酶活性出现了升高反复.

5.生物炭的施入明显影响镉在水稻不同器官的积累,施炭量最大处理消减镉积累量最大,各器官(叶、茎,鞘、糙米)分别较CK降低21%、19%、26%和19%,均达到显著水平.通过水稻糙米镉积累量与产量性状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生物炭的施入可以影响水稻库容量进而降低糙米内镉浓度水平.

6.秸秆炭化还田与直接粉碎还田两种方式对比上年镉污染水稻处理糙米中镉含量都有大幅的降低,秸秆炭化还田降幅为56-60%,而秸秆直接粉碎还田降幅为52-57%,炭化还田消减糙米镉含量效果较优于秸秆直接粉碎还田.

综上所述,生物炭施用于土壤后,不但可以通过抑制镉的运输量来消减水稻镉库器官糙米对镉的积累,还可以通过相对增加水稻籽粒镉库的容量进而使籽粒中镉含量下降.因此,秸秆炭化还田是一项兼顾碳封存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双赢技术措施.

第四篇生物论文范例: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勃然兴起,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与传统医药产业良好结合,攻破了以往一个个技术难题的同时也创造了巨额的收益.目前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正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创造的利润收益也以倍数的方式增加,而在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各国竞争的高地依然在于国家经济实力、国家技术水平两方面,与此同时,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的大小也侧面反映了一国国民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生活水平的追求,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随着生物医药攻破了以往医学史上的一个个难题,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国民的健康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市场空间前景广泛.重磅炸弹型生物医药创造的巨额经济利润,对于提升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实力,调整经济结构,打开国际市场都具有重大作用,为了抢占生物医药市场的高地,许多国家都已经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对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医药技术,最多的生物医药专利和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欧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生物医药公司,日本提出“生物技术产业立国”的口号,这些国家瓜分了世界生物医药产业近90%的市场份额,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掌握了其他国家市场的主动权,处于贸易顺差地位,我国目前也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提升国家技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当前的战略重点.

技术创新能力是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元素,没有先进的生物技术做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就必须依附于其他国家同类产业之下,很难实现地位的扭转,为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增强国家在面临国际其他竞争对手时的竞争实力,必须增强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实力,以不断的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的核心技术能力,进而实现产业等级的跃升.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曾预言十年之内中国将是全球生物医药制品最大的市场,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在生物医药市场方面的巨大潜力,我国现有生物医药公司700多家,2013年全年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突

破了2万亿元,自从863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在人类功能基因研究项目中,以获得近百个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在全球已经研发成功的40余种生物工程药品中,我国能够生产18种,全球最畅销的10种药物中我国能生产8种,目前我国已有近30个生物技术药进入临床应用,将近180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后进国家,我国在生物技术水平、生物技术研发创新方面还明显处于落后地位.

吉林省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区域即东北地区的发展中心,仅次于京津唐、长三角等地,拥有较强的生物技术研发能力和生物医药制作基础,是国家重点规划和培育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集群区域之一,依托长白山天然储药优势,成为国家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实力位居全国第二,生物医药总量占全国总量超过10%,在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生产方面也位居全国前列,拥有全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更是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干扰素和第一个基因工程疫苗的中试生产基地.因此不论在基础能力、平台构建、产品类别、政策支持还是研发水平上都处于国家先进水平.但是面临日新月异的生物技术,面对来自外国的强大竞争对手,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水平较低,产业融合度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研发经费有限,资源投入较低、管理技术领军人物匮乏、产业链发展不完整,产业发展开放意识薄弱、企业发展缺乏创新支撑、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产学研结合尚未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等方面,为了提升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实力,调整吉林省经济结构,提升吉林省的综合竞争力,整合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适合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成为了当务之急.

产业集群创新是提升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实力的有效模式,为此必须在借鉴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以产业集群为切入点,探索依托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扩大产业集群规模,缩短产业运作周期,构建产学研协作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整体实力.本文正文一共分为六大部分,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是全文的鸟瞰,总领全文,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总体的概括和论述,并就国内外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问题和技术创新路径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大致剖析,同时以技术路线图展示了全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进程.

第二部分,相关理论部分,详细的介绍了创新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链理论.在创新理论的论述中,按照时间和流派的分别,对熊彼特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技术创新相关理论模型也进行了解析,在产业集群理论中对产业集群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产业链理论的论述中,从产业链的相关概念入手,并对产业链构成体系进行了解析和介绍,包括产业链的形成与特点,以产业关联理论、供应链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做结.从而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中外医药产业发展概述部分,首先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概念入手,对生物医药产业、医药产业、生物技术等概念进行了区分和介绍,从美国、欧洲、日本三个国家或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并以此为背景,对国内生物医药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侧重从投资状况和国家政策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并通过对环渤海区域、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三个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总体描述来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分布状况进行总结,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部分,首先从基础能力、平台建设、政府政策、研发水平、中药化药能力等方面对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又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北药资源、和基础条件四个方面对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源状况进行了总结,接下来在上文对发展状况和产业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制约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后文路径的探索奠定基础.

第五部分,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部分,首先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进行解析,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从产业集群内部的竞合机制、学习机制和溢出扩散机制三个方面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模式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分别从技术创新决策、技术创新成果运行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三个过程进行描述,以产业集群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对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筛选和研究,分别提出建设和培育产学研协作创新体系,明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模仿创新和构建开放式创新格局四大路径,为下文的政策建议部分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第六部分,政策建议部分,根据上文中得出的不同的技术创新路径,结合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从技术创新能力、龙头企业作用、完善产业链条、注重人才培养、开拓国际市场、注重政府作用几个方面提出提升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

第五篇生物论文范文格式: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

生物炭(biochar)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热解(<,700°,C)形成的一种固态的难熔的、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富含碳的材料.由于其具有改良土壤和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的能力,生物炭的研究已引起了全球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生物炭研究中对生物炭自身养分研究的不足、以及制约农业发展的土壤N素淋失和农田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等问题,以湿地植物芦竹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了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养分特性及不同温度生物炭对土壤N素淋失及N_2O排放的影响,并就相关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现代农业生产中,除了土壤养分尤其是N素的科学管理外,土壤外源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也是确保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因此,针对农业环境中出现的新兴污染物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X)及其对环境生物具有潜在的毒性且最终可能通过食物链和饮用水进入人体等问题,研究了不同温度芦竹生物炭对*X的吸附特性及内在机制.本研究结果为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和农业土壤养分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为农业环境中污染物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为构建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最终实现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的成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选择典型性、代表性的湿地植物芦竹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热解温度(300~600°,C)对生物炭基本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产率降低;含碳(C)量增加,氢(H)和氧(O)含量减少;pH和灰分含量增加;表面总酸性官能团含量减少.

(2)研究了热解温度对生物炭氮(N)、磷(P)和钾(K)可利用性及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生物炭中更多的N发生挥发损失,残余的N转变为杂环氮,可利用性N含量减少.热解过程中,P和K未发生损失.高温生物炭中P与Ca和Mg等元素结合转化为水溶性较弱的矿物,导致可利用性P含量减少.

(3)研究了不同温度的生物炭对NH_4~+、NO_3~-和PO_4~(3-)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高温生物炭,低温生物炭(≤400°,C)对NH_4~+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对NO_3~-没有吸附.NO_3~-只在高温生物炭(≥500°,C)上有较少的吸附.由于芦竹生物炭P的释放较多,因此,芦竹生物炭对PO_4~(3-)没有明显吸附.

(4)通过实验室土柱淋溶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不同N肥处理的土壤中N的淋失、持留及N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添加显著减少了NH_4~+-N和NO_3~--N处理的土壤中NO_3~--N的淋失.对于植物-土壤-生物炭系统中,生物炭有效减少了NH_4~+-N和NO_3~--N的淋洗.生物炭对土壤中N淋失的减少主要归因于生物炭引起的土壤WHC的增加、生物炭对NH_4~+的吸附以及N固定作用的增强.生物炭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增加了N的利用有效性,而减少了N的吸收有效性,表明玉米对N的生物有效性增强.因此,土壤中添加芦竹生物炭可以减少N的淋失,增加土壤N的持留,增强N的生物有效,从而可减少作物生长对N的需求.

(5)针对生物炭抑制土壤N_2O释放的研究中内在机制的缺乏,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芦竹生物炭(200~600°,C)对农业土壤N_2O释放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芦竹生物炭可以有效降低农业土壤N_2O的排放,且高温生物炭对N_2O的释放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除200°,C).不同温度生物炭对土壤N_2O释放抑制的内在机理不相同.对于较低温生物炭(350~400°,C),多环芳烃(PAHs)的存在是N_2O释放减少的主要原因.对于高温生物炭(500~600°,C),PAHs的存在只是N_2O减少的原因之一,其他机理如N_2O在生物炭上的吸附、生物炭引起的土壤氧扩散增强等也可能存在.酚类物质(PHCs)含量高的生物炭(200~300°,C)对N_2O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无PHCs的低温生物炭对N_2O也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然而,其内在机理仍然不清楚.

(6)针对农业土壤环境中出现的新兴污染物磺胺类抗生素极其潜在的环境风险,本研究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生物炭*X的吸附,结果表明:与分配作用相比,*X在芦竹生物炭上以吸附作用为主,分配作用较弱,且整体的吸附能力依赖于*X的浓度和溶液pH.*X浓度较低时,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吸附能力增加,当*X浓度较高时,则相反.不同温度生物炭中的矿物组分对*X的吸附贡献不同,低温生物炭中,矿物组分促进*X的吸附,而高温生物炭中矿物组分的存在抑制*X的吸附.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温度生物炭中矿物形态不同而引起的.因此,芦竹生物炭具有修复*X污染的土壤的潜力.

此文是一篇生物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生物引用文献:

[1] 八年级生物论文题目范文 八年级生物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2] 新颖的八年级生物教学论文题目 八年级生物教学论文题目怎么取
[3] 保护生物方面论文题目 保护生物论文题目怎样取
《生物论文范文参考 生物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生物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