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参考 行政单位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行政单位会计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6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参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2. 第二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样文: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
  3. 第三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模板: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4. 第四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例: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选择
  5. 第五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格式: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

★这是100篇免费优秀与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相关的资料,为行政单位会计方面的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参考.

第一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参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与经营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金融性国有资产共同构成了我国国有资产的完整体系.长期以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备受关注,不论是资产存量规模还是资产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而且,在以往“重预算、轻资产”的财政管理理念指导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相较于预算管理远远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各级财政对于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与此相应的便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持续增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政府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预计未来5-10年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尤其是事业性国有资产将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甚至会超过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增长.因此,如何分配好、使用好和管理好事关公共利益的巨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2006年《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35号令)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36号令)(以下简称财政部“两令”)的制定和出台,把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后从*到地方都加大了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力度,陆续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公共产权”的特殊性质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自觉、自愿加强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意识都相对较差,对于已经制定和出台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执行力度不大.总之,在现有体制和思维模式下,试图只依靠行政事业单位的自我管理是难以实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提高绩效水平的根本目标的.所以,尽快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突破性进展和公共财政管理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本文以委托*理论、公共财政理论、产权理论与超产权理论、绩效预算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为顾*务理论等与绩效管理相关的各项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有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框架,客观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家底不清、结构不合理、占用不公平、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以及现阶段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面临的主要障碍和阻力.在对国外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和政府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以及国内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全面分析的前提下,深刻剖析了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特点、重要性与可行性、目标定位、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初步构建了一个“集主管部门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评价、社会公众评价和第三方独立主体评价于一体,年度绩效评价和跨年度绩效评价相结合,完善的指标体系为载体,规范的评价机制和流程为保障”的动态、高效、综合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同时,本文始终本着将“绩效理念”渗透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全过程的原则,按照差异化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与上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相适应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分类、分层指标体系和具体指标,以期对我国行政事业性国资产管理绩效水平的提高和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为了确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各项工作能顺利推进并落到实处,本文还提出要同步跟进包括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统一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组织架构、推进政府会计标准的制定与出台、尽快研究并实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问责机制和搭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信息平台等在内的各项配套改革.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院论文、2000字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行政单位会计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选题

第二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样文: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

影响推动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如政府财务压力、资本市场的影响、外部的准则制定机构、会计职业团体的利益等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是债务风险问题造成的财务压力.我国也正面临类似的情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日渐成为改进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最为急迫甚至也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包括债务信息在内的政府财务信息主要应由政府的会计系统提供.由于目前我国政府的会计系统存在职能不全面,分析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合理性、有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管理者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督与控制.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控等动因,研究改进完善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乃至建立健全我国政府会计系统,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政府职能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理论基础为指导,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进行剖析,提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涵义、信息质量特征、披露目标、会计基础、形式与内容等基本框架.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本文考察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选取美国、英国、法国等典型国家和我国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实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了其中可资借鉴的共性做法和有益经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研究提出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的总体目标和近、中、远期分步目标建议.结合这些目标,本文提出了层层递进、先易后难的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方案,并尝试对这些思路措施进行了描画:

基于目前最为急迫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近期应提供高质量的政府债务信息,为此,可审慎推动政府债务核算基础的转换.本文从变革预算会计系统中政府债务核算模式着手突破,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方式核算、披露一级政府债务.即保留现行以收付实现制核算的科目,增加一些对决策中起重大作用、但在当前的预算会计系统中尚未得到恰当反映的权责发生制债务科目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更加全面地披露政府债务情况.本文还构建了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披露机制并利用公开数据进行了可行性检验.

考虑环境变迁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中期应披露相对全面的政府财务信息,为此,可先试点、再试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从中期来看,在尚未制定出台相关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情况下,本文提出通过转换预算会计数据以及搜集整理并汇总披露政府相关财务信息的构想,并对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主体及其包含的合并范围、与预算报告的关系进行了界定.本文研究设计了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机制,并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路径建议.

远期为全面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应建立健全政府会计系统,还应注重发挥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等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协同作用,从而深度披露政府财务信息.本文研究提出了凸显我国特色的、以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为主体、政府管理(成本)会计等为补充、各子系统相对独立的三轨制政府会计系统模式.本文围绕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主体与信息使用者、形式与内容、披露目标、会计基础以及信息质量特征,阐述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策略.本文还对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整合完善政府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系统来强化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如何发挥政府管理会计、审计鉴证在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中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

第三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模板: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政府会计改革既是财政管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深入探讨了我国政府组织内、外环境对政府会计的影响,分析现行政府预算会计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现有政府预算会计、建立适应新环境的我国政府会计的设想及具体改革建议.

会计目标是人们利用会计系统希望达到的境界和结果,决定会计系统的运行方向.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政府资源配置的目的是为了履行政府职能,即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要.相对于社会公共需求而言,政府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提高政府资源的配置绩效.

一方面,政府会计通过提供政府履职资源流动、分配和配置的信息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以便提高政府履职绩效,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因此,本项研究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履职绩效作为政府会计的终极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行理论研究.

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和政府以及政府内部都存在着广泛的委托*关系,根据理性人假定,受托方可能由于掌握充分信息的优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损害委托方的利益.因此,政府会计的终极目标难以自动达成.社会公众作为委托方有权了解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政府会计的对外报告责任因此产生.委托方需要通过受托方的对外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对受托方进行绩效评价,了解和监督政府职能的履行情况.在相应的外部监督机制下,内部受托方利用政府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绩效管理,来实现对委托方的责任,并通过对外报告来反映和解除这种受托责任.因此,本项研究将对外报告政府履职信息,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解除政府受托责任作为政府会计的基础目标,并以此开展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

基础目标与终极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政府会计终极目标的实现首先依赖于政府会计系统对外报告的反映、监督,最终依赖于对内绩效管理的信息支持,因此,我国政府会计的“报告目标”是基础,“管理(控制)目标”是政府会计最终目标的实现手段.同时,“报告目标”是外因,“管理(控制)目标”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但由于委托*关系的客观存在,委托方的要求即“报告目标”作为政府会计改革的外部因素,在政府会计终极目标的实现中起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在政府会计提供信息的对外报告目标和管理(控制)目标的双导向下,政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质量制约着对外报告和对内绩效管理双重作用的发挥,最终影响政府会计终极目标的实现.可靠、相关、透明、完整的财务信息是政府会计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有效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是政府外部监督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基础.

政府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财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需要解决在什么范围内核算、核算什么以及如何核算的问题,即政府会计核算主体、核算对象及要素、以及会计处理基础等问题.首先,需要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界定核算范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权益理论中主体理论,把组织界定为核算主体,能够有利于内部管理和控制,提高核算的有效性;另一种是权益论中的基金理论,把组织中有特定用途的基金作为基金主体单独核算,能够有利于反映特定受托责任.本文认为政府会计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政府绩效.以组织作为核算主体更能体现政府会计目标,同时对限定性用途很强的基金应单独核算,以促进政府行为的合规性.因此,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会计应实行双主体,以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中具有限定性用途很强的基金同时作为会计主体.

政府履职过程要发生相应的经济资源耗费,由于会计主要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政府会计核算对象应涵盖政府履职过程中能够货币化计量的全部经济资源流动及结果.同时,根据政府承担受托责任的变化与履职过程中经济资源流动的关系来划分政府会计核算要素.政府履职绩效包括行为的合规性和结果的绩效性,其中合规性是基础.在政府会计要素中设置货币性收支要素及权责发生制收入和费用要素同时并存,能够全面反映政府履职绩效,来实现对我国政府会计处理基础的改进.在货币性收支中设置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及相应的支出,把预算收支执行信息包含于政府会计之中.在一套政府会计系统中既提供权责发生制(或修正)下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反映政府履职耗费,又提供预算执行情况信息反映政府实际收支,实行一套系统两套报告.同时,根据政府会计要素的确认时期与会计处理基础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我国政府会计处理基础应实行双基础同时并存以提供不同的信息,其中,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行渐进式改革,逐渐把更多的资源和负债纳入到政府会计的核算体系中.

政府对外报告对政府会计终极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众作为委托人权力以及政府会计披露的责任角度出发,理论上界定政府会计的披露主体应是各级政府整体及履行政府具体职能的部门或单位,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政府履职的全部合规性信息及绩效信息.通过分析我国间接*制度的现状建议采取政府财务报告强制制度,并通过政府财务报告审计鉴证制度提高政府对外报告的信息质量和增强可理解性.最后,根据信息使用者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设计了我国政府会计各报告主体的报表体系和内容.根据报告制度实施的迫切性和难易程度建议我国政府对外报告制度可采取从下至上,从部门到政府整体逐渐推进的改革进程.

第四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例: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选择

上世纪70年代,为摆脱财政困境,提高政府效率,提升综合国力,西方国家发起了号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行政改革浪潮.作为公共管理基础性信息的政府会计系统一直处于公共管理领域改革的前沿.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政府会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改革侧重于将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从财政收支扩展到政府资产和负债方面;第二阶段的改革主线是将传统的*制基础政府会计转向权责发生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政府会计.尽管世界各国都对政府会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示范带动效应,但各国的改革思路各有千秋,改革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一系列规范政府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和质量的法规得以发布,如2008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9年和2011年财政部推出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医院会计制度》等.学术界也对政府会计改革展开了热烈讨论,形成以下共识: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使会计信息同时满足政府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双重要求;三是健全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使其反映整个预算执行过程;四是中国政府会计应坚持渐进式改革,并与整个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相协调,从而降低改革成本.

理论既源于实践,也将指导实践.既然政府会计改革实践已经对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需要,除了已经作出的努力和形成的成果之外,还需要理论界就政府会计的改革路径进行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探讨.以分析现行制度环境下,政府会计信息供求的均衡状况以及制度的均衡状况,透析各利益集团在这种均衡状态中的成本收益状况,从而发现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源泉,并提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以及最低的成本顺利地推进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

本文充分吸收新制度经济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和政府会计改革权变理论的最新成果,深入分析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权变过程和过去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规律,对海南省两项政府会计改革试点进行了案例分析,并紧贴中国政府会计的制度环境提出了一条以增量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导论与文献综述两章.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动机、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安排,框架结构及创新与不足等.文献综述则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制度变迁与政府会计改革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政府会计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已有文献进行了评述.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也是政府会计改革的技术研究部分.该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二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三是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

第三部分是本文国别研究的部分,在该部分,本文通过比较回顾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各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和路径的选择,探讨了政府会计改革的政治博弈与制度约束.深入研究了现有会计环境下政府会计改革的可行性与实施措施.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案例研究部分.并以海南省政府会计改革试点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中国现行制度环境下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进而对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并修正前两个部分的研究结论.

第五部分主要关注本文研究结论衍生出对我国未来政府会计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第五篇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格式: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

反映政府财务状况与政府运行绩效的会计信息是政府行政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公民了解政府资产变化以及政府配置和运用社会公共资源效率的主要渠道,其质量高低影响着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决策效果与效率,最终影响政府的社会公信力.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趋势下的公共管理需求,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日渐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各方面关于改革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建设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的中国政府会计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中国政府会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为此,研究并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成为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基金理论,深入剖析了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我国政府会计体系所处的特殊政治、经济环境及其对我国政府会计建设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通过借鉴和吸收政府会计建设的国际经验,提出了中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架构及具体实施的相关措施.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界定政府会计和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概念,介绍公共受托责任和基金会计两项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会计应该是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我国宪法,全国人民将公共资源委托政府管理和运用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的需要而产生和持续存在的.

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主要介绍和评价国内外学者和组织对公共受托责任、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认为应将系统性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作为本文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第三章为“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及其存在问题”,主要分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形成过程及现行预算会计框架的主要内容,找到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框架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1)会计目标局限于政府自身管理;(2)会计主体不利于反映政府受托责任:(3)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用一般原则代替;(4)会计基础难以反映政府资产和负债信息;(5)会计要素多套并存且涵盖内容过窄;(6)财务报告体系存在诸多缺陷.

第四章为“我国预算会计环境及其影响分析”,分析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及其对构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主要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必须改革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建立新的政府会计体系,新的政府会计体系应以五级政府整体为会计主体,恰当地引入权责发生制,重新设计的财务报告体系,客观、全面地反映包括预算执行、管理业绩和财务状况等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

第五章为“西方国家(组织)政府会计理论框架及其启示”,以美国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委员会为例,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组织)关于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得出这些国际经验对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启示.这些启示包括:(1)理论框架制定先行,避免走弯路;(2)理论框架制定要兼顾国家化和国际化;(3)基金会计模式值得我国借鉴;(4)不同的会计基础可综合运用;(5)要兼顾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重目标.


https://www.mbalunwen.net/ufo/82056.html

第六章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系统地构建了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以求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构建的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1)政府财务报告的全面目标为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和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具体再分为包括反映预算执行情况、政府财务状况、政府活动及业绩情况和国有经济资源管理情况四方面的基本目标;(2)我国政府会计记账主体应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以及由政府控制并提供其活动所需的主要财力、承担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同时在将我国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和政府受托管理的其他资金划分为政府基金、权益基金和受托基金的前提下,将三类基金设为子会计主体,而报告主体则包括三种基金和五级政府整体;(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及时性、重要性、可比性、一致性.其中,可靠性、相关性是主要质量要求;(4)会计基础应将两种会计基础综合使用,即在日常核算采用可满足预算管理和控制的需求的收付实现制,期末编制报表则采用可满足对政府财务状况和业绩管理的需要的权责发生制;(5)会计要素应设置两套,执行预算管理功能的基金会计要素设置基金资产、基金负债、基金余额、基金收入和基金支出;财务会计要素应设置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净资产.会计要素应采用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确认标准,及“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为辅”的计量模式;(6)财务报告体系设计借鉴美国GASB的基金报告模式,编制包括政府整体层面报表和基金报表的财务报告.本文设计的政府会计报告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了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主要报表.

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总结了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方法不够丰富,对政府会计所处的宏观环境研究不够深入;指明未来应重点对政府会计所处的宏观环境等进行研究.

这是一篇与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

行政单位会计引用文献:

[1]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选题范文 行政单位会计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2] 行政单位会计外文外文 行政单位会计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3]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提纲模板样本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提纲怎样写
《行政单位会计论文范文参考 行政单位会计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行政单位会计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