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库 > 文章内容

图片编辑论文范文参考 图片编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图片编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6

图片编辑论文范文

图片编辑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图片编辑论文范文参考:融合新闻采集与呈现
  2. 第二篇图片编辑论文样文:腹前外侧壁跨区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3D可视化研究
  3. 第三篇图片编辑论文范文模板:正常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的研究
  4. 第四篇图片编辑论文范例:转型期中国新闻工作者*困境与抉择研究
  5. 第五篇图片编辑论文范文格式:未来课堂环境下的可视化教学研究

★100篇关于图片编辑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图片编辑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图片编辑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图片编辑论文范文参考:融合新闻采集与呈现

本文对融合新闻报道业务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梳理了论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介绍了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文献做了综述.论文系统论述了融合新闻报道理念、融合新闻流程及职业主体配备等问题.融合新闻建立在融合媒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它综合而又灵活地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关 键 词 与超链接、互动设置等技术报道新闻.融合新闻重视与用户的互动,强调提升新闻服务品质、新闻表现效果.本文还绘制了融合新闻流程图,并对融合新闻流程做了详细阐释.职业主体主要分为背包记者和超级团队.背包记者在记者主导型融合新闻报道中发挥主导作用,派驻国外的记者、战地记者和小型媒体的记者可多设置背包记者岗位.超级团队人员构成数量是融合新闻操作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小团队节约成本,分工明确,灵活高效,比较适宜日常报道和普通事件报道.大团队成员间的协作相对复杂,需要注意配合的默契性及领导指挥的权威性、有效性,更要注意做好融合新闻采制前期的筹划工作.一般性的融合新闻报道以小团队作战为主,非常规报道、重大事件报道可考虑大团队作战.对团队成员的主要要求是技术互补,成员还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公平偏好.融媒时代新闻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正确认识这些变化是做好融合新闻报道的前提.本文论述了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新闻价值属性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变化,并就新闻报道操作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对融合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响与逼真的再现是理解融合新闻报道真实原则的关键;互联网世界里充斥着主观性强烈的信息,这更加凸显了客观原则的珍贵;融媒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公正原则,设定文明互动规则,重视*规约;引人入胜原则的操作要点是注意信息与故事的融合、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先进技术报道新闻.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素材的采集与呈现做了系统研究.文字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带给用户更多主动,文字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具有主导作用优势.屏幕阅读要求融合新闻报道应该适当控制文字量.作为视觉元素,文字应当注意与图片、视频、动画的融合.文字素材拥有最广泛的采集途径和渠道.新闻目动生成糸统是又字稿件生严的新途径,值得关汪.图片主妥包拈新闻照片、新闻图表和新闻漫画.数码摄影设备的发展和普及急剧扩大了新闻照片的来源,照片的新闻性重于形象性,照片使用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新闻图表是使用数字、文字、图形甚至照片和漫画,形象化展示事实信息的视觉新闻形式,主要包括统计图表、新闻地图、新闻仿真图以及复合图表等样式.融合新闻使用图表可以将庞大而又零散的数据信息有机组合起来,高效、形象、精炼地展示新闻事实信息.新闻漫画既能以漫画艺术形式传播新闻事实变动信息,又能对新闻事实发表形象化的评论.新闻图片的使用必须遵循相关与相符原则,规避一些不当的后期处理操作.音频颇具亲密感,音频采集的设备正变得多样化和轻便化.视频最具形象感,视频采集具有声画一体的特征,在采集图像的同时还要兼顾对音频的采集.音视频的采集尤其需要注意角度与距离的掌控.与音频相比,用户创造视频文件的积极性要更高一些.论述了融合新闻报道中关 键 词 与超链接的运用问题.关 键 词 的运用是搜索引擎优化(SEO)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促进融合新闻的传播.本文阐释了融合新闻报道中运用关 键 词 的价值,论述了融合新闻关 键 词 确立的原则、个性化要求及方法,并对融合新闻报道中关 键 词 的的分布、使用及注意事项做了系统的探索.超链接在融合新闻报道中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超链接发挥参考文献功能,让新闻报道在时空中穿梭,改变了新闻叙事方式.本文论述了融合新闻编辑中运用超链接的方法和技术:利用超链接分层表达、立体展现,设置关 键 词 搜索链接和更加广泛的搜索链接,提防死链接.从搜索引擎优化角度看,应该高度重视内部链接,积极寻求被外部网站链接.另外,不要害怕链接到外部网站甚至是竞争对手的网站上去.对用户互动与用户创造内容进行了研究.互动是高关注度新闻报道的标志,互动将用户纳入融合新闻生产体系,互动有利于提升回流访问量.应该将用户创造内容融入生产环节.本文对网上调查与表情反馈的设计、社会化资源的利用与及时反馈的必要性等问题做了探讨.融合新闻必须注重社交分享的运用.社交分享是评价融合新闻的重要指标,新闻页面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分享愿望,设置多样的分享按钮,方便用户将自己关注的新闻信息一键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要注意留下新闻工作者的痕迹.论述了融合新闻的呈现问题.融合新闻结构安排上应该注意把最吸引人的内容放置在前面,注重利用超链接分层报道,并采用模块化思想将不同媒介元素承载的内容信息组合起来.融合新闻的最终呈现是页面集成,主要分为报道的融合和专题的融合.报道的融合是指页面集成的核心任务是为了完成某一新闻的报道,它具有鲜明的主体新闻报道形式,主体新闻报道居于统领地位,其他媒介元素则紧紧围绕主体新闻报道,承担补充、深化报道的作用.报道融合操作的基本措施是添加,并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和常规策略:首先,采集并占有足够的新闻素材,确立合适的主体报道形式;其次,增添内容,注重互动;第三,注意适度与合理.专题的融合则主要强调对众多同一主题新闻资源的整合,其呈现规模更加庞大,编辑组织更加复杂.专题融合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即大容量、汇聚态、富关联,这三个特征也是专题融合操作的具体要求.并非所有新闻都适合以专题形式报道,应该做好前期判断和整体策划,注意深度报道理念、周到服务意识、媒介融合操作和清晰简洁呈现等专业理念或操作原则的贯彻.专题融合的实施主要包括专题名称的最终确定、架构设计、内容添加与维护等.

第二篇图片编辑论文样文:腹前外侧壁跨区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3D可视化研究

研究背景:

皮瓣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带蒂转移的随意型皮瓣,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肌瓣和轴型皮瓣;70年代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及发展,临床出现了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肌皮瓣和肌骨皮瓣;80年代以来,皮瓣的临床应用得到空前的发展,相继开发了主干动脉皮瓣、逆行岛状皮瓣、远端蒂皮瓣、筋膜皮瓣、肌间隔血管皮瓣、静脉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等.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的发展与临床的实际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皮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新发展.Stepanov于1980年首次报道了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但由于原文是俄语,当时并未引起显微、整形外科界同仁广泛的注意.1984年,我国解剖学者沈怀亮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上报道了“臀区肌皮穿支”的定位定量研究结果,并明确指出: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穿支是臀区皮肤的主要血供来源,可以考虑以其穿支血管为轴设计皮瓣.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技术与设备条件的限制,其报道未引起业界的重视.Kroll等于1988年报道了以肌皮穿支血管为蒂的转移皮瓣.Koshima等于1989年报道了以腹壁下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皮瓣来修复口底及腹股沟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该技术不损伤深部的腹壁下动脉,不携带腹直肌,切取后皮瓣较薄,修复效果完美.直到这些手术方式报道后,才使整形外科医生们开始认识到肌肉并不是维持皮肤组织存活的必要成分,较为细小的穿支血管也可以单独作为血管蒂,用来供养一定的组织量,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修复效果,于是整形外科领域真正迎来了穿支皮瓣的时代.

然而,单纯的穿支皮瓣通常仅以管径较细小的肌皮穿支或肌间隔穿支为蒂取瓣,因此供皮面积相对偏小.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交通意外伤、重度烧伤、严重皮肤撕脱伤、恶性肿瘤等创伤或肿瘤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往往伴有大面积的皮肤及其他组织的缺损,而对创面早期、良好覆盖是外科修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供区损伤小的跨区超大穿支皮瓣的切取成为治疗修复的关键.

腹前外侧壁的皮肤通常比较松弛,面积宽阔,部位相对隐蔽,加之此处脂肪层通常较身体其他部位丰富,这些特性使得临床较易获取大面积、大体积的跨区皮瓣.腹前外侧壁跨区皮瓣最为典型的临床应用是*再造.Holmstrom等于1979年首次报道了应用下腹部游离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再造*.Hartrampf等于1982年亦成功地应用带蒂的TRAM皮瓣进行*再造.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技术的进步,Blondeel及Allen等均于1994年报道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皮瓣)成功地进行*再造.自此,掀起了DIEP皮瓣应用于临床*、*、*再造及头颈部、上肢、下肢缺损修复的近20年*,也顺理成章地造就了DIEP皮瓣成为跨区穿支皮瓣在临床应用的杰出代表.与临床轰轰烈烈的各种皮瓣术式改良的研究和应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关皮瓣解剖学基础的研究,尤其是跨区皮瓣理论基础的研究相对匮乏,为此,我们对腹前外侧壁穿支皮瓣的血供及其伴行神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期为临床腹前外侧壁跨区皮瓣的切取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

目的:

1.通过对腹前外侧壁穿支体(perforasome)及其伴行神经的应用解剖和Mimics三维重建研究,为临床在腹前外侧壁切取穿支皮瓣或复合皮瓣提供应用解剖基础,

2.探索穿支体及其吻合血管(choke vessels)的三维形态学特征,为腹前外侧壁跨区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

3.探索乳胶-氧化铋微血管灌注技术中灌注液的最佳配比方案,为微血管形态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安全便捷的方法.

方法:

1.腹前外侧壁跨区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3D可视化研究

*液浸泡的防腐固定女性标本5具,行腹前外侧壁层次解剖.新鲜自愿捐献的成人整尸10具(男性8具,女性2具),行动脉明胶-氧化铅整体灌注、X线摄影、CT扫描及三维重建、层次解剖.明胶-氧化铅溶液配方:明胶5g,40℃温水100m1,氧化铅100g,即溶液与造影剂的容重比为1:1.灌注液用量:20~30ml/kg.

腹前外侧壁跨区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3D可视化研究主要技术路线图如下:

1.1腹前外侧壁跨区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标本灌注前,先行螺旋CT扫描,灌注后,再行整尸X线摄片和螺旋CT扫描.CT扫描后对腹前外侧壁行层次解剖,经外科平面完整地截取腹前外侧壁皮肤及皮下组织.在腹外斜肌筋膜和腹直肌鞘的浅层,由外侧向内侧进行剥离.在近腋中线至锁骨中线附近剥离时,应注意由腹外斜肌深面浅出的肋间后(肋下)动、静脉发出的1-3排外侧支及其伴行的肋间(下)神经外侧皮支.剥离至腋前线附近时,注意旋髂浅动脉、腹壁浅动脉皮穿支,观测并标记后切断.继续向内侧解剖,当剥离至半月线邻近腹直肌鞘的外侧缘时,谨慎剥离,注意仔细解剖和保护穿过腹直肌前鞘的腹壁下动、静脉及腹壁上动、静脉的外侧排穿支和内侧排穿支及其伴行神经,在切断各穿支前做好标记.依此方法逐层解剖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腹膜外组织并行X线拍摄.重点解剖观测外径>,0.5mm的穿支,观测皮动脉的来源、数量、管径、走行、分布密度、营养区域及其跨区相互吻合的情况等.

统计方法:所得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以(x±,s)的形式表示.

1.2腹前外侧壁穿支体的三维重建及跨区皮瓣设计

1.2.1未灌注造影剂前的骨骼标本三维重建

灌注造影剂氧化铅后的骨骼显影受动脉血管造影剂显影的影响,骨骼重建时分割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于未灌注造影剂前先进行一次CT扫描,单独用于骨骼重建,而后将灌注造影剂后的标本重建血管、皮肤、皮下组织及部分骨性标志,再将单独重建的骨骼标本与灌注后重建的骨骼进行配准,这样就可以达到即清晰显示重建血管,又完美显示重建骨骼的目的.

将CT扫描所得Dicom格式图片资料导入个人计算机,利用Mimics分割(Segmentation)工具,通过设置恰当的骨骼阈值,进行阈值分割(Thresholding),利用区域增长(Region Growing)工具对经分割后产生的新面罩(Mask)选择需要的连续骨骼结构,然后再对经区域增长后的新Mask进行3D重建(Calculate3D from Mask).最后将3D重建的骨骼模型以STL格式文件导出备配准时用.本课题主要重建了与腹前外侧壁穿支血管有关的骨盆、股骨上段及部分胸廓前壁.

利用Mimics软件进行3D重建时,必须注意设置除当的阈值提取组织,这一点至关重要.基于灰度值的阈值分割提取,使不同的组织能够轻松的从原始的二维图像中独立出来.对提取对象的编辑均在蒙罩(Mask)的层面上进行,二维图像本身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同时支持再编辑.断层图片中,不同组织的灰度值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阈值来提取相应的组织.着色的象素其灰度值落在阈值之间,故其被提取.准确的设置阈值是提取组织的关键,阈值提取组织的时候,可以通过看图,检查提取的组织是否合适.阈值左区间设置得太低,则会提取许多噪点,影响3D编辑时分割的难度和准确度;阈值左区间设置得太高,则会有许多骨组织丢失,无法完整重建所需骨骼结构.Mimics会将提取的象素存放在一个Mask里,同时Mimics提供一系列的工具编辑修改Mask,从而提取所需的组织.编辑好的Mask可以用来生成3D模型,这样就实现了2D断层扫描图片到3D实体的转换.

1.2.2灌注造影剂后相关结构的3D重建

1.2.2.1通过快速直接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 VR)方法重建腹前外侧壁穿支血管

鼠标左键点击Mimics软件3D视窗的右侧的",Show/hide the volume rendering",(显示或隐藏体绘制)工具按钮,稍等一会后在3D视窗内即可观察到经快速直接体绘制方法获得的血管3D重建图片.

1.2.2.2通过动态重建(Dynamic Reconstruction, DR)重建相关的骨骼、腹前外侧壁穿支血管、皮肤及浅筋膜

Ⅰ相关的骨骼重建

灌注造影剂后的骨骼重建无法像未灌注造影剂之前骨骼重建那样相对简单.因为骨骼显影受血管造影剂显影的影响,很难直接用阈值分割的方法直接重建骨骼.需要利用菜单栏内的分割(Segmentation)工具按钮的多层编辑(Multiple Slice Edit)工具条,先将轴视图全部图层数据所有灰度值擦除(Remove),再在各轴视图层面上根据骨骼的形状画出骨骼轮廓,选择添加(Add),然后对添加的新Mask进行3D重建,即可建立灌注造影剂后的部分骨骼模型.为减小手工绘制各层面骨骼外形轮廓的工作量,仅选择画出与腹前外侧壁穿支血管相关的标志性层面进行部分骨骼重建.

然后,导入保存好的STL格式文件(File/Import STL..)骨骼模型,全屏状态下在3D视窗内通过移动、旋转等操作将灌注造影剂前重建的骨骼与灌注造影剂后重建的部分骨骼进行配准,利用经配准好的骨骼与准备重建的穿支血管等模型组合立体显示,这样就可以同时完美、清晰地显示重建的血管及骨骼结构.

Ⅱ腹前外侧壁穿支血管的动态重建

为了减少计算机在3D动态重建中的工作量及手工提取单一穿支血管的编辑时间,很有必要首先对导入Mimics软件的CTA数据进行剪切(Crop Project),对腹前外侧壁范围稍加扩大选择即可.

设置恰当的阈值提取血管非常重要.恰当的阈值是清晰显示皮肤穿支血管吻合的必要前提条件.若阈值低点设置过高,主要只能显示主干血管及少量粗大穿支,无法显示大多数穿支及其吻合,但此种情况3D编辑相对简单;阈值低点设置过低,将导致图像内噪点过多,重建后很难用擦除工具擦掉干扰的噪点,提取单条穿支血管重建的难度很大.经反复实验、对比,可将最低阈值设置为350~450,阈值最高不限,这样就可以清晰显示腹前外侧壁各穿支血管及其跨区吻合情况.

将轴视图移至剪切后的图像顶层,利用多层编辑(Multiple Slice Edit)的擦除(Remove)功能手工擦掉除胸壁下部、腹前外侧壁及股部上部以外的所有无关组织结构的灰度值(注意保留胸廓内动脉、肋间后动脉、腹壁下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旋髂深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分布区域,并保留发出各分支的一小段髂外动脉及股动脉),然后对擦除无关组织后的新Mask进行重建.擦除无关组织结构的操作非常必要,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重建时计算机的工作量,减少重建时的等待时间,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干扰因素,从而减小3D编辑时的难度.否则,影响因素太多重建后根本无法提取分离出需要的穿支及其源血管.

选择阈值低点较高(如2976)的动态重建时3D编辑相对简单,但仅可以重建出血管主干及很少部分粗大的穿支血管.利用菜单栏内的分割(Segmentation)按钮的3D编辑(Edit Mask in3D)选项,在轴视图及冠状面视图中调整边界线位置,保证3D视图中重建的模型均在界线内.放大3D视图至整个屏幕,向多个方向旋转图像,利用3D编辑的套索(Lasso)及擦除(Remove)工具逐步去除多余的结构或噪点.操作中应注意,虽然3D编辑在3D图像上操作,但实际编辑的效果体现在平面Mask上,因此在对3D图像编辑时,必须同时点击到其对应的平面Mask上.关闭3D编辑工具条后,需要对编辑好的对应的平面Mask进行重建,即可获得阈值低点设置为2976时所有腹前外侧壁的血管主干及其少量穿支的3D模型.复制该平面Mask,通过3D编辑的擦除可分别提取建立腹前外侧壁单个血管主干的3D模型,并可以进行分色处理.

选择阈值低点较低(如400)的动态重建时3D编辑较为复杂,但可以清晰显示各穿支血管及其跨区吻合情况.重建的方法与设置高阈值时相同,只是3D编辑中擦除无关结构或噪点的难度加大,同时需要具备腹前外侧壁血管分布概况的解剖学知识.

在3D重建编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经常保存,这点尤其在做穿支血管重建时非常必要,否则辛辛苦苦做了很久,在重建时可能因为操作方法不当或运算量过大等原因导致死机,强行关闭Mimics程序甚至需要强行关机后所有未保存数据都会丢失.

Ⅲ腹前外侧壁皮肤、浅筋膜的重建

将阈值设置分别调整为皮肤或浅筋膜的阂值范围,各建立新Mask,在轴视图上擦除无关结构的灰度值,然后分别3D重建.若重建的皮肤或浅筋膜有断续现象可进行包裹(Tools/Wrap)操作,使之连续光滑.

2.乳胶-氧化铋微血管灌注技术的研究

“明胶-氧化铅灌注技术”被誉为血管灌注技术的“金标准”,但应用此方法研究血管形态亦有不足之处:①铅是对人体及环境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②明胶属于热填充剂,灌注时须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操作起来较为麻烦;③明胶凝固后弹性差,血管解剖时易拉断.本实验造影剂使用与氧化铅具有相近密度、相似显影效果,但毒性很低的绿色重金属氧化物—氧化铋代替氧化铅;悬浮剂使用常温填充剂、具有较高悬浮性能及超高弹性的乳胶代替明胶,进行大耳白兔皮肤血管的灌注效果研究,从而探索出乳胶-氧化铋微血管灌注技术中灌注液的最佳配比方案,以期为微血管形态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安全便捷的方法.

2.1血管灌注模拟实验

取用输液头皮针(针头0.6mm)30条,分为5组,每组3条.调整乳胶浓度,分别推注容重比均为1:1的乳胶-氧化铅或乳胶-氧化铋灌注液,测试不同浓度乳胶液对造影剂的悬浮效果.

2.2探求乳胶最佳稀释比例

将1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各组灌注液中含60%天然乳胶原液的乳胶溶液与造影剂氧化铋的容重比均为1:1,调整乳胶用氨水的稀释比例,用以测试悬浮性能最佳时的乳胶稀释比例.

2.3探求乳胶、氧化铋最佳配比

将9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各组灌注液中含60%天然乳胶原液的乳胶溶液浓度不变,调整造影剂氧化铋的比例,用以测试乳胶、氧化铋最佳配比.

乳胶-氧化铋微血管灌注技术的研究主要技术路线图如下:

结果:

1.腹前外侧壁穿支体的形态

(1)腹壁下动脉内侧排穿支位于腹直肌的内1/3,外侧排穿支位于腹直肌的外1/3.这些穿支主要分布在脐上一个腱划至脐下8.0cmm范围之内,尤其是在脐下4.0cm范围内或脐旁两侧,有较恒定的外径≥0.8mm的穿支,并且这些穿支均有神经伴行.X线造影显示DIEP在腹前正中线两侧存在丰富的横行真性吻合支.本文15具(30侧)标本中,观测到外径>,0.5mm的穿支总数为182支,平均每侧约6支.穿支蒂长为(2.4±,0.7)cm,外径为(0.7±,0.2)mm,单穿支供血面积(32.9±,14.8)cm2.内侧排穿支是腹壁下动脉穿支的优势血管.

(2)腹壁上动脉在腹直肌的止点处发出粗大的穿支(外径≥1.0mm)营养该处皮肤.外径>,0.5mm的穿支总数为142支,平均每侧约5支.这些穿支主要于第6肋间隙至腹直肌第1个腱划处穿出.穿支蒂长为(2.5±,1.5)cm,外径为(0.6±,0.3)mm,单穿支供血面积(34.4±,8.9)cm2.

(3)腹壁浅动脉以直接皮穿支形式分布于腹前外侧壁下部外侧的皮肤,该动脉变异较大.本文15具(30侧)标本中,单支型25例、双支型5例.该血管外径变异较大,当出现优势腹壁浅动脉时,其外径可达2.0mm,主干在浅筋膜内走行11.Ocm后分为树枝状的内、外侧分支.穿支蒂长为(8.6±,3.3)cm,外径为(1.3士0.5)mm,单穿支供血面积(116.5±,44.1)cm2.

(4)旋髂浅动脉通常分出浅支和深支.旋髂浅动脉浅支又可分为股浅支和髂浅支.旋髂浅动脉浅支外径可达1.2mm,以直接皮穿支供应髋关节屈侧皮肤,营养面积变异较大.旋髂浅动脉深支在缝匠肌外侧缘处穿出深筋膜进人浅筋膜,在腹股沟区前外侧部分发出数支细小的筋膜皮穿支.穿支蒂长为(8.1±,2.0)cm,外径为(1.1±,0.3)mm,单穿支供血面积(51.1±,18.3)cm2.

(5)旋髂深动脉分为3段:腹股沟段、髂嵴内段和髂嵴上段.根据该动脉分支分布的区域,可将其分支分为:腹壁肌支、髂嵴支和肌穿支.旋髂深动脉各段均可发出腹壁肌支,其中腹股沟段和髂嵴内段发出的肌支粗大.各段腹壁肌支发出肌穿支至腹前外侧壁皮肤,分布于平脐平面以下腹前外侧壁下外侧部的皮肤.其中,髂嵴上段发出的1-3支肌穿支,位于腋中线附近,平髂前上棘上方(5.5±,0.6)cm范围内,与肋间后(或肋下)动脉、腰动脉、髂腰动脉的肌穿支跨区相吻合,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由旋髂深动脉髂嵴内段发出的3-6支外径为0.3-0.7rmm的髂嵴支,经腹内斜肌深层筋膜与腹横肌浅层筋膜之间的骨纤维管内走向髂嵴,近直角穿入髂嵴内唇,营养腋中线以前的髂嵴前部及其浅层皮肤.这些髂嵴支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旋髂深动脉肌穿支蒂长为(2.9±,0.9)cm,外径为(0.6±,0.2)mm,单穿支供血面积(42.8±,13.7)cm2.

(6)下6对肋间后动脉及肋下动脉(7-12对)的外侧支在腋中线附近穿腹外斜肌筋膜浅出于皮下,并即刻分出前支和后支.后支在浅筋膜内向背部走行;前支则与同名静脉及相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伴行,由腋中线向前下方走行,阶段性分布于腹前外侧壁外侧部皮肤.下位肋间后动脉及肋下动脉外侧支的肌穿支平行于背阔肌前缘纵行排列成1-3排,第1排在腋中线附近浅出于皮下,第2排在腋前线附近浅出,第3排在锁骨中线附近浅出.以第1排穿支数量最多,平均5支;管径最粗,外径可达1.0mm以上,也最为恒定.穿支蒂长为(3.0±,1.0)cm,外径为(0.7±,0.2)mm,单穿支供血面积(37.8±,11.7)cm2.

(7)阴部外动脉的上支向上越过耻骨嵴以直接皮穿支形式分布于耻骨联合附近皮肤.穿支蒂长为(7.1±,1.8)cm,外径为(0.8±,0.3)mm,单穿支供血面积(19.6±,5.8)cm2.

2.腹前外侧壁穿支血管的3D重建及跨区穿支皮瓣设计

(1)快速直接体绘制的重建方法(VR)可快速、粗略地显示出腹前外侧壁主要穿支的位置与源动脉.

(2)动态重建方法(DR)获取穿支血管的三维图像,较高的阈值设置可分割及重建血管主干及少量粗大的穿支;适当的较低阈值设置,可以对单一穿支血管进行提取、建模、分色处理,同时相邻穿支之间还可以自由组合,清晰显示跨区穿支之间的三维形态、位置及吻合情况.

(3)通过恰当的阈值设置获得未灌注造影剂前的骨盆、股骨上段及胸廓前壁3D重建模型,与经多层编辑所获得的部分对应骨骼进行了配准.同时重建获得了腹前外侧壁皮肤及浅筋膜.

(4)利用Mimics软件VR法及DR法获得的腹前外侧壁穿支血管及其相关结构的3D模型,可以方便、快速、直观的进行跨区穿支皮瓣的自由组合设计,为临床皮瓣术前准备提供了直观可靠、方便有益的数字解剖学参考资料.尤其是经DR法可以获取单条穿支血管体及其源血管等相关结构,经分色处理后,非常容易在3D条件下实现跨区穿支血管的自由组合,从而为临床跨区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3.乳胶-氧化铋微血管灌注技术中灌注液的最佳配比方案

(1)血管灌注模拟实验:大体沉淀情况观察、注射器推出情况及X线造影均可发现随着悬浮剂乳胶液的稀释,悬浮力越来越小.

(2)悬浮剂乳胶液与造影剂氧化铋容重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悬浮剂乳胶液用氨水的稀释比例增加,大耳白兔皮肤穿支血管显影效果越来越差.

(3)含60%乳胶原液的乳胶溶液浓度不变,改变乳胶与氧化铋容重比时,观察大耳白兔皮肤穿支血管显影效果可以发现,乳胶与氧化铋容重比为1:1时即可以达到最佳比例.

结论:

1.可靠的深部血管蒂、皮下血管吻合网的易扩张性、腹壁皮肤松弛同时组织含量丰富等特点是腹壁下动脉、腹壁上动脉及肋间后动脉外侧支的肌穿支血管具有获取大面积跨区穿支皮瓣的优越性.

2.腹壁下动脉内侧排穿支为优势穿支, DIEP皮瓣设计时首选近脐穿支;DIEP皮瓣具备切取跨越正中线横行跨区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3.旋髂深动脉腹股沟段和髂嵴内段发出的粗大肌支、髂嵴内段发出的稳定的髂嵴支及终末段的发出的肌穿支是临床设计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组织瓣的重要解剖学基础.

4.腹壁浅动脉以直接皮穿支形式分布于腹前外侧壁下部外侧的皮肤,当确认具有优势腹壁浅动脉时,以该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是很好的术式选择.

5.利用Mimics软件VR及DR方法可清晰、完美实现腹前外侧壁穿支血管3D建模及跨区穿支体间的自由组合.Mimics三维重建为腹前外侧壁跨区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了方便、直观、可靠的数字解剖学基础.

6.乳胶-氧化铋微血管灌注技术是一种显影良好、安全便捷的微血管灌注方法.乳胶-氧化铋微血管灌注技术中乳胶与氧化铋的最佳配比是:100ml乳胶+100g氧化铋(即容重比为1:1).

本研究创新点:

1.灌注造影剂前、后两次CT扫描标本,将两次重建的骨骼进行配准后,可以同时完美、清晰地显示重建的血管树及骨骼,

2.传统解剖与数字解剖相结合,解决了血管造影与三维重建不能显示小神经之不足,

3.对腹前外侧壁穿支进行了精确地3D定位、定量分析,

4.清晰地展示了腹前外侧壁穿支间的

第三篇图片编辑论文范文模板:正常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的研究

骨盆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女性更是与生育分娩关系密切.1895年X线被发现,随后广泛运用于骨盆测量.许多国家和民族包括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各地区女性骨盆的大规模详细研究.X线骨盆测量虽然较仪器手法测量先进,但拍摄角度和体位造成的偏差、中骨盆摄片的盲区、二维的图片信息量少以及放射性的问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普及,数字化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在19世纪末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其核心技术是三维重建,它是指应用逆向工程软件,将CT、MRI等二维的医学图像数据集转换成具有立体效果的数字化三维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1982年美国的Federle MP等首次报道了女性CT骨盆测量,2003年,法国学者Balleyguier C等首次报道了运用CT扫描重建出三维骨盆模型,并进行部分径线测量的方法,认为利用CT重建出来的三维骨盆模型不仅能进行任意角度的观察和准确测量,而且更容易被临床医生和助产士所理解.但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关于运用CT骨盆测量技术进行大宗女性骨盆生理常数测量分析的研究报道.1985年美国学者Stark DD等首次报道了利用MRI二维图片进行骨盆测量,认为其不仅具有高准确性和无放射性,而且可以清晰的显示软组织对产道的影响等.但是由于骨盆在MRI呈低信号,与周围组织对比度差等原因,重建难度大,至今相关研究较少,仅有极少利用MRI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部分骨盆和部分测量的研究,无完整骨盆重建及测量的报道.

我们已知不同人种和种族的骨盆在形态及大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同一人种骨盆的形态和大小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受营养、饮食、生活环境、教育、劳作习惯及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德国和美国的学者发现在20-30年间,欧洲国家女性的骨盆形态和大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趋势并不有利于经*分娩.我国王淑雯等报道了1955年与1985年天津市育龄经产妇骨盆发生了骨盆的径线和类型明显的变化.1984年至1992年以王淑雯为首的全国协作组,对全国共6835例育龄妇女的骨盆进行了测量和数据采集分析,后近23至26年国内对女性骨盆的研究基本停顿,众所周知,中国大陆近30年无论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营养、生活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这个大环境下,我国女性骨盆的形态及大小也可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我国近年来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除了社会经济等客观因素外,还包括临床医生对相对性头盆不称标准掌握欠准确导致剖宫产指征扩大化等主观原因,原因之一是原有研究或了解骨盆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外测量方法只能帮助我们间接评估骨盆的情况,真正和分娩相关的骨盆内径的测量和骨盆的形态分析临床上难以做到.虽然分娩过程和产力、软产道、胎头大小都有关,但骨盆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骨盆相对固定,完全可以在产前进行详细的评估.

因此,本课题结合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设计了从尸体到活体利用CT/MRI数据集对我国正常女性骨盆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和测量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现代中国女性骨盆的情况提供平台.

第一部分正常女性尸体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研究

数字化三维重建成功运用于临床需要熟练掌握多项关键技术和步骤,涉及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软件的使用经常晦涩难懂,图像数据集的采集和储存,有别于临床上一般CT或MRI常规检查数据的存储,我们必须对导出的女性盆腔摄片数据进行后期的一系列制作,运用多个软件才能完整构建一个骨盆并进行测量,为掌握后期制作构建三维骨盆的方法和技巧,我们首先选择南方医科大学解剖研究所提供的在2003年制作存储的“女性数字人一号”原始数据集进行数字化女性骨盆构建的初步的探索.“女性数字人一号”标本来源于食物中毒死亡后的家属捐赠遗体,女性,19岁,广西籍人,编号为VCH-F1(virtual Chinese human-female),身高155.00cm,体重46.00kg.原始数据集有三套,包括铣切图片数据集、CT数据集、MRI数据集.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一、基于铣切数据的三维重建

1、数据采集

铣切数据集采集:中国“女性数字人一号”标本在特设的实验室内进行悬挂式包埋并冷藏,从头部开始进行全身完整切片,共铣切8556个层面,层厚0.22mmm,本研究选取自髂嵴上缘DSCF3100_pl.jpg至小转子缘DSCF4500_pl.jpg连续断层图像(象素大小:1512X1008),每2mm取一张,共141张.

2、图像的配准和分割

由于高度像素摄影出来的图片会有很多干扰信息,我们首先要通过photo shop预处理软件和Matlab7.0仿真程序软件通过计算二维射影变换参数配准射影失真等一系列处理完成配准,再人工在整理好的校正图像上标出重建目标的轮廓,即把骨盆的区域在每张图片上分割标示出来以供计算机辨认.

3、三维重建

将分割后的图片导入Mimics软件中,经定位图像、组织图片、内插值处理后,设定骨组织重建阈值,应用Mimics软件中蒙罩编辑(Edit masks)功能对图像进行修饰,最后经区域增长、3D计算重建出包含部分腰椎及股骨的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

二、基于CT数据集女性尸体骨盆的三维重建

1、软件和设备

数字人女一号CT数据、计算机硬件、双核处理器、计算机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操作系统,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0.01, Photoshop7.0图像处理软件、DICOM查看器、Somatom Plus4螺旋CT机.

2、数据采集

CT扫描层间距全部为1.0mm,全身共1721层.其中骨盆序列229层,全部数据拆薄并以DICOM格式保存.

3、骨盆三维重建

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中,经定位图像、组织图片、内插值处理后,设定骨组织重建阈值,应用Mimics软件对坐骨棘、骶骨等处进行修饰,经区域增长、3D计算重建出包含部分腰椎及股骨的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

三、基于MRI数据集女性尸体骨盆的三维重建

1、软件和设备:

同CT数据重建的软件设备相同.MR扫描仪器为Siemens Magnetom Vision1.5T超导型扫描仪

2、MRI数据采集过程

MRI扫描全部层厚为2.0mm,层间距为0,TR/TE800.0ms/14.0ms, FOV430mm×,430mm.全部数据以Dicom格式刻碟保存.

3、MRI图像转换与骨组织的分割

把MRI获取的骨盆图像用DICOM查看器转换成BMP格式,共采集数据图像104张,用Photoshop7.0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骨组织的分割,保存图片.

4、骨盆三维重建

将图像导入Mimics10.01软件,调节域值,重建出骨盆的三维模型.采用光滑按钮,对重建出的骨盆进行光滑处理,增强骨盆模型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第二节:结果

利用“数字人女1号”的铣切数据集、CT及MR扫描数据集,均能构建出骨盆的全部或大部分结构,三种模型比对发现,利用铣切数据集及CT扫描数据集构建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比较完整,两者具有很高的相似度,边缘光滑流畅,立体感强,其中CT数据构建的模型最有真实感,而利用MR数据集构建的三维模型则较为粗糙,有较多细微处的缺损,与铣切数据集构建出的三维模型具有较大的差异.

第三节:讨论

三种数据集构建的模型有明显的区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铣切数据集是最真实的数据,但重建过程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并且不能应用在活体,仅供对照;2.CT扫描对骨组织的显示比较好,分辨率最清晰,因而重建可以全部使用软件,重建效果最好,重建技术比较容易掌握;3.MRI对骨组织显示欠佳,数据采集时没有采用专门针对骨盆成像的扫描方法和序列,图像重建技术以手工分割为主,受主观因素和成像质量影响较大,导致模型形态粗糙,有多处缺损,与活体骨盆存在较大差异,MRI重建骨盆的图像采集技术和重建方法必须改进.

第二部分基于CT数据正常在体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研究

第一章:基于CT数据的在体女性骨盆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及测量

基于CT数据的三维重建的骨盆完整生动,是提供临床研究骨盆形态和测量径线的理想模型.但参考文献*绍的常用测量软件Mimics所能测量的骨盆径线有限,入口后矢状径、中骨盆后矢状径等重要径线均无法进行测量,而且耻骨弓角度的测量精度存在问题.我们研究将骨盆切割软件Geomagic软件及测量软件UG软件引入我们的研究中,成功地对所有规定的径线及角度进行了测量.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

选取一例盆腔CT扫描数据.患者基本资料:35岁,广东人,身高164cm,体重68kg,孕2产2(均顺产),无骨盆、脊柱及下肢外伤史,无盆腔手术史,临床诊断为宫颈癌Ⅱb期.

2、设备与软件

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双源CT3.0、Mimics10.01重建软件、Geomagic软件、UG软件.

3、CT扫描数据采集

扫描时患者常规腹部扫描体位.平扫层厚5mm,层间距5mm,扫描范围从第三腰椎上缘至坐骨结节下缘,扫描后将图像进行拆薄至层厚为1.0mm,共406层,刻碟保存.

4、骨盆三维重建

将原始断层图像直接导入Mimics10.01中,经定位图像、组织图片、内插值处理后,设定骨组织重建阈值为168Hu~1539Hu.当生成各层面骨组织表面轮廓线后,编辑处理图像,经区域增长、3D计算重建出包含部分腰椎及股骨的女性骨盆三维模型.

5、骨盆分割

在Geomagic软件导入全骨盆STL文件,用平面裁剪功能,可以任意选择删除一半骨盆,保留左侧或右侧半骨盆,以供研究.

6、骨盆测量

在UG软件中,利用全骨盆和右半骨盆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12条径线及2个角度,包括:骨盆入口横径、入口前后径、入口后矢状径、骶耻内径、坐骨棘间径、中段前后径、中段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前后径、出口后矢状径、耻骨联合高度、骶骨长度、骶骨弯度、耻骨弓角度,测量数据以mm为单位,保留至小数点后3位.

第二节:结果

Mimics不仅可以直接利用CT原始数据重建出完整的全骨盆,而且可以选择性的重建出部分骨盆结构,如左、右半侧骨盆.重建的女性骨盆腰椎椎体及锥弓的形态和关系分明,髋骨形态规则、清晰;骶骨表面光滑,弧度自然,双侧骶孔清晰可见,尾骨形态完整,骶髂关节、骶尾关节和耻骨联合清晰可辨.模型可以进行随意放缩和任意角度的旋转,并可以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导出,格式通用,便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后处理.

Mimics和UG软件可以对模型进行三维测量,自动生成显示测量径线和角度的结果.结果可以精确到0.001mm和0.001度.在三维空间内,利用全骨盆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测量骨盆入口横径,入口后矢状径,中骨盆横径,中段后矢状径,出口横径,出口后矢状径,耻骨弓角度;利用右半骨盆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对骨盆入口前后径,骶耻内径,中骨盆前后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高度,骶骨长度,骶骨弯度进行测量,该测量方法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第三节:讨论

基于CT扫描的计算机骨盆三维重建是直接采用活体数据,重建的三维骨盆模型不仅可以进行随意放缩和任意角度的旋转,而且可以直接对骨盆进行相关径线和角度的精确测量,减少了传统测量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没有X线测量和外测量在中骨盆中三维盲区,更真实地反映了骨盆的生理情况.三维重建和测量的所有操作可以在普通电脑上直接进行,方便在临床应用于建立个体化虚拟骨盆,为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平台.但由于CT扫描存在辐射,在孕产妇中的临床运用受到限制.

第二章:289例基于CT骨盆三维测量的数据分析

为了解我国正常女性骨盆形态的变化,我们在前期尸体研究和活体女性骨盆数字化三位重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CT三维重建和改良的骨盆测量技术对活体中国南方正常汉族女性的骨盆进行主要经线的测量,并对数据做了对比分析,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25岁以上中国南方汉族妇女,体态端正,四肢发育正常,排除病理骨盆,并有一次足月胎儿经*自然分娩史.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南方医院影像中心行盆腔CT检查者中选取符合以上纳入标准病例共289例,并在三维层面上进行了12条径线和2个角度的测量,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为25~40岁,中年组为41~50岁,老年组为>,50岁.

2、软件与设备、三维重建和测量方法:同CT三维重建.

3、统计方法:

将获得的骨盆测量数据三组之间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两样本的配对t检验,相关系数线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二节:结果

1、各年龄组各径线值均数的比较结果

三组有统计学差异的有:入口横径、入口前后径、入口后矢状径、骶耻内径、耻骨弓角度、耻骨联合高度、骶骨弯度.

2、骨盆径线与年龄相关分析

本课题组同时对骨盆径线与年龄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其存在以下趋势:入口横径、耻骨联合高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入口后矢状径、入口前后径、骶耻内径、出口横径、耻骨弓角度、骶骨弯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小.

3、不同年龄段三种骨盆类型的比例:

在289例患者中,女型198例,占68.5%,扁平型38例,占13.1%,类人猿型43例,占14.9%,男型10例,占3.5%.以女型最常见(图2).

其中:

25-40岁组女型占69.7%,扁平型占8.3%,类人猿型占20.2%,男型占1.8%

41-50岁组女型占67.0%,扁平型占13.9%,类人猿型占16.5%,男型占2.6%:

>,50岁组女型占69.2%,扁平型占20.0%,类人猿型占3.1%,男型占7.7%

可见,在25-40岁组与41-50岁组中,女型最为常见,其次为类人猿型,再次为扁平型,男型最少见;而在>,50岁组中,女型最为常见,其次为扁平型,再次为男型,类人猿型最少见.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H等于61.255,P<,0.001,3组骨盆类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第三节:讨论

我们按年龄分段,50岁以上组基本相当于当年王淑雯等的研究对象,40到50岁组是过渡组,根据人体骨骼发育的规律,25岁后骨盆发育基本停止,现在25岁到40岁的妇女完全是改革开放经济条件等变化后发育成长的一代,所以青年组的数据对现代南方女性来说有代表意义.

三组间进行比较,发现骨盆入口平面横径各组比较显示有缩小的趋势,骨盆入口前后径、后矢状径、骶耻内径有增大,说明骨盆入口有由横椭圆形变成了长椭圆形、前部无改变后部变大或前部变窄小,后部相对变大的趋势.

在中骨盆和骨盆出口变化不明显,青年组耻骨联合高度明显减少趋势,骶骨长度变小趋势,提示示骨盆变浅,同时,青年组组骶骨明显弯度增大使尾骨变翘.以上的变化趋势说明现代南方女性的骨盆在入口平面和骨盆深浅方面的变化较为明显,骨盆形态分析显示在青年组和中年组类人猿型的比例明显上升,提示骨盆有前部变窄后部变宽的趋势.限于本研究的局限和对照条件的不对等,无法与王淑文的资料作比较,暂时未能得出是否有利于或不利于经*分娩的结论.后续如果能把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和增加足够的标本量,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发现.

第三部分:基于MRI的在体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研究

第一章:在体女性骨盆MRI成像的序列优化及成像特征

由于MRI的优势在于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而对含氢离子少的骨组织分辨率低,常用的扫描序列和参数对骨组织轮廓的显影差,无法用计算机进行识别,所以MRI重建较为困难,国外研究报道极少,没有完整骨盆的重建报道.因此,本研究从头开始摸索数据采集的条件,对传统盆腔MRI成像序列进行了实验筛选,寻找到适合MRI骨盆重建的理想序列,并进一步对该序列的成像参数进行探讨,对MRI成像序列进行了优化.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

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因各类妇科疾病在我院行盆腔MRI检查的患者中,选取无骨盆、脊柱及下肢外伤史,无盆腔手术史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用于扫描序列的筛选,余下8例用于扫描参数的优化.

2、扫描序列的筛选

由于国际上参考资料缺乏,我们选取3种MRI的常用扫描序列和参数,把1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分别用选取的MRI常用序列进行扫描,对扫描效果进行对照研究,找到骨盆显影较好又不影响盆腔其他脏器扫描效果的序列.

3、扫描参数的优化

在上述实验找到适合序列的基础上,对5种常用的扫描参数进行优化,包括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 TR)、回波时间(echo time, TE)、层厚和间距、视场(Field of View, FOV)、激励次数(NEX)、是否脂肪抑制等,其中对TR/TE设置时选取8例患者分为4组,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参数组合进行扫描,从而进行扫描参数优化的对照研究.

第二节:结果

1、不同序列下女性骨盆的影像学表现

我们对T1WI、T2WI和PDWI三种成像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T2WI对骨盆结构及边界显示最为清楚,其中骨松质表现为中等高信号,而骨皮质表现为骨松质外1-2mm左右的低信号带,因而最适合于骨盆的数字化三维重建.

图片编辑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图片编辑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000字学术论文、2000字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图片编辑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图片编辑论文范文题目

2、T2W1扫描参数的确定

经比较确定,进行不压脂的FSE-T2WI轴位薄层扫描的2例图像为理想的数据,得出不压脂的FSE-T2WI轴位薄层扫描是比较理想的扫描方法.扫描参数如下:TR/TE3000/102ms,激励次数为4,翻转角180°,, FOV300mm×,300mm,矩阵512×,512,层厚3.0mm,层间距0mm,体素大小0.59mm×,0.59mm×,3.0mm.

第三节: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稳态MRI成像的三种基本序列及参数进行探讨,寻找到最适合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的MRI成像序列,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不压脂的FSE-T2WI轴位薄层扫描是获得在体女性骨盆MRI数据的理想方法,为MRI数据在体女性骨盆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基于MRI正常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

在对传统盆腔MRI成像序列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拟利用薄层高分辨MRI原始数据集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在体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为女性数字骨盆的研究提供一种无创的新方法.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1、数据采集

在以上实验已获得2例理想的数据的基础上,选取4例4例无骨盆、脊柱及下肢外伤史,无盆腔手术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筛选出的不压脂的FSE-T2WI轴位薄层扫描方法进行扫描,共获得6例理想数据.


https://www.mbalunwen.net/recommended/89887.html

2、MRI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

将原始数据直接导入Mimics10.01中对图像进行自动定位、组织及内插值处理后,生成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三类视图界面.调整二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后,通过阈值分割(thresholding)设定骨组织的重建阈值为1250Hu-4095Hu,软件会自动生成各层面骨组织蒙罩,修正弥补丢失的骨盆信号.最后经区域增长、蒙罩三维重建和光滑处理计算得出包含部分腰椎及股骨在内的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

3、三维骨盆测量

利用Geomagic软件、UG软件,采用CT重建实验中摸索出的测量方法同样在模型上成功测量12条径线和2个角度,数值单位为mm,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第二节:结果

成功构建出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与国外的研究报道相比,该骨盆模型具有立体感强、各个细微结构比较完整清晰、线条流畅、形态自然、可重复测量等优点.该模型和CT构建的模型一样可以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及观察,对其进行任意径线及角度的精确测量.

第三节:讨论

成功重建基于MRI的三维骨盆,避免了X线辐射对母胎的影响,以BMP和*I格式所保存的图片和动画格式在普通电脑上通用,方便临床应用,为骨盆测量在产科临床中的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CT和MRI三维骨盆形态的对照研究

选择一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的患者,分别对其数据集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并对CT和MRI骨盆形态进行比较,以验证MRI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的可行性.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1、数据采集

在以上实验已获得的6例理想的数据的病例中,选取1例有指证的病例,再行CT检查.患者基本资料:40岁,身高151cm,体重40cm,四川人,G1P1,顺产,因“同房后*流血3周”入院,临床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Ⅱa期”,无盆腔手术病史,无盆腔脏器脱垂或尿失禁症状,体内无心脏起搏器、冠脉支架、人工关节等金属植入物.

2、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

分别按上步研究的CT、MRI三维重建的方法进行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

3、三维骨盆测量

利用CT重建实验中摸索出的测量方法分别在模型上成功测量12条径线和2个角度,数值单位为mm,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并对骨盆的形态、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

第二节:结果

与活体CT构建的骨盆相比,MRI骨盆表面略显粗糙,形态欠自然,但其仍能够较全面的反映CT三维骨盆形态.另一方面骨盆相关测量径线测量结果差距均在在2mm以下,符合骨盆测量精度的要求.

第三节:讨论

一方面因为CT扫描拆薄后的层厚远低于MRI扫描的层厚,所以CT三维骨盆与真实骨盆形态相差极小,能够较好的反应活体骨盆三维形态.另一方面由于FSE-T2WI能够较好的显示骨盆结构,骨盆的界限显示清楚,因此基于MRI数据的骨盆分割较数字人MRI骨盆重建结果更加可靠.总之,CT、MRI扫描后三维重建各有优缺点,利用改进和优化MRI骨盆扫描序列和参数构建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是可行的,骨盆相关测量径线测量结果差距均在在2mm以下,符合骨箍测量精度的要求.基于MRI的三维骨盆形态及测量数据均与CT的三维骨盆接近,推断可用MRI数字化骨盆代替CT数字化骨盆,避免了X线辐射对母胎的影响.但是由于目前我们只进行了一例CT和MRI骨盆三维重建比较的研究,继续进行大样本的研究将对MRI三维重建骨盆技术进行更加系统的评价.

全文小结

1、利用“中国数字人女1号”的铣切、CT及MR扫描数据集,探讨女性骨盆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通过比较发现,CT数据构建的模型真实感和完整性最好,重建技术难度最低,适合临床研究,用MR数据集构建的三维模型较为粗糙,有较多细微处的缺损,重建难度大,临床应用需再摸索扫描条件和重建方法.

2、成功进行了活体基于CT扫描数据数字化骨盆模型的构建,成功摸索出运用Mimics、Geomagic和UG软件对骨盆进行相关径线和角度的精确测量的方法,三维重建和测量可以在普通电脑上直接进行,方便在临床应用于建立个体化虚拟骨盆,是研究骨盆的理想模型.但由于CT扫描存在X线辐射,限制了在孕产妇中的运用.

3、收集重建了基于CT数据的289个完整骨盆并进行测量和分组统计分析,发现现代南方女性的骨盆发生入口平面由横椭圆形向纵椭圆形变化、骨盆变浅的趋势该;同时发现,在青年组和中年组,类人猿型的比例明显上升,也提示骨盆有向前部变窄后部变宽发展的趋势.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女性骨盆的变化情况和与分娩的关系提供研究思路.

4、我们在经过对比筛选并调整参数后确定了适合MRI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的最优扫描序列和参数,首次提出不压脂的FSE-T2WI轴位薄层扫描是获得在体女性骨盆MRI数据的理想方法.

5、突破性地利用MRI数据集重建出较理想的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进

第四篇图片编辑论文范例:转型期中国新闻工作者*困境与抉择研究

新闻工作者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社会地位,使得这份工作看起来总是有那么点不平凡,他们上可以达政要,下可以恤民情,他们像个行走的“侠士”,奔走在社会的每个角落.现代社会中,没有哪个工作像他们这样,可以把各行各业,各种领域联串起来.“无冕之王”的桂冠,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平添了一丝践行正义,对社会进行拯救的“英雄”情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对新闻职业的社会使命感的最好诠释.但同时,也没有哪个职业里曾像新闻工作者那样被众人所诟病和批评,“妓者”一称可能是最为一针见血的对这个职业的坏形象的讽刺和抨击.在转型期的中国,日益走向市场的新闻事业本身正在成为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信仰与新闻事业追求市场效益的目标常会背道而驰,新闻职业*的“滑坡”以及各种乱象给新闻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带来了威胁,给新闻工作者这个群体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些压力的裹胁下,那些具有*自觉的新闻工作者们往往会受到更多更强的困扰,而这些困扰通常都是和*困境有关.新闻业本身所附带的*道德价值不言自明,这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新闻业本身的*道德水平就像是一面“镜子”,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乱象皆可在其中找到它们的影子.本文以转型期中国新闻工作者面对的*困境以及所作出的*抉择为研究对象,试图考察出如下问题的答案:当今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水平目前处在一个怎样的阶段他们如何认识自己工作过程中的*困境,以及如何解决它的.靠的是什么原则和标准来解决这些困境,是凭记者个人做事的方式(心中之规)还是其所在的编辑部长久形成的“该报什么不该报什么”的传统或是行业协会之类制定的成文的“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规范”本文考察的不是非此即彼的某一个固定答案,而是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考察上述多种力量形成不同的合力如何作用于新闻工作者的实践工作的过程.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研究产生的背景、核心问题、方法及意义、中外研究成果做了深入的阐述;第二部分,针对不同新闻岗位角色,对转型期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环节(采写编评)的各种*困境作了现象层面的分析;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从*学理论角度来分析新闻*困境解决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依次从事实维度、关系维度、方法维度和价值维度四个维度分析在进行新闻*困境抉择之前不得不要考虑的四个问题:真实、忠诚、客观和公正;第四部分,实践分析:典型新闻*困境遭遇与抉择,结合案例,从目标与手段的困境、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困境、利益与责任的困境三个方面的典型困境来分析其解决方法,期望能通过一种“类”的本质去把握;第五部分,新媒介带来的新困境,探讨数字新闻摄影、博客、网络新闻、公民新闻、微博等新技术给新闻工作者带来的新的困境及抉择之道;第六部分,结语部分,现状方面的总结,结合科尔伯格道德发展模式来提出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发展阶梯,并分析了这个阶梯在目前我国新闻工作者角色中分布的复杂性.提出新闻专业主义的自觉与自律,以及新闻共同体的建立是最终为新闻*困境与抉择提供专业指向、精神引领、方法支持的有效路径.

第五篇图片编辑论文范文格式:未来课堂环境下的可视化教学研究

可视化与可视化教学因其本身具有的优势成为了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就是依据可视化教学本身的特点,并利用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和新的学习理论尝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证研究.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加入了未来导向的思考,以创新为理念,以可视化为手段,以参与为目的构建了创新可视化参与式(iVEI)教学模式,为研究未来课堂概念下的教学体现提供了重要的应用思路和实证研究方法探索.

本研究将认知科学、教育学和教育技术等学科的观点、技术、方法和工具用于可视化教学的研究.整合各种理论、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成为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论文在通过分析未来课堂的研究、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可视化教学的研究与发展、学与教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的基础上,得出可视化教学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基础.通过对可视化教学相关模型及其发展的解析,提出了创新可视化参与式(iVEI)教学模式,并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应用研究,提出了iVEI教学模式教学应用的关键问题.

论文的实证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iVEI教学模式的内容设计研究;iVEI模式的应用与评价研究.

在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方面,本研究首先利用未来课堂的理念确定了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设计理念与原则;然后在教学环境的师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对未来课堂相关的硬件技术(无线技术和屏显示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可视化教学物理环境架构方案;在对软件需求进行分析与相应云平台技术的比较中确定了可视化教学软件平台环境构建的思路与方案;最后将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软硬件方案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实现,并设计体验课程对环境的接受度进行评测分析.

在iVEI模式内容设计的研究方面,首先探讨了内容设计的策略,然后以教学内容设计为基础,设计了以不同可视化呈现方式为变量的两个眼动实验和一个脑电实验,并进行了眼动分析研究和脑电分析研究.得出了在教学内容可视化呈现设计中关键要素的作用,为iVEI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可视化设计方面提供参考.

在iVEI模式的应用与评价研究方面,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基于未来课堂的教学交互行为评测分析指标体系,然后以iVEI教学模式为指导,考虑内容设计和活动设计方面需要符合iVEI教学模式的理念,设计了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和初中信息技术三个课例,在未来课堂教学实验室进行准实验研究,并利用Interact软件对三个课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互动行为进行了分析.

可视化教学研究作为未来课堂应用层面的研究,对于教育技术学来讲是一个新的领域,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也是一个探索性的研究.一个合适的可视化教学模式和相应的应用策略能很好把可视化理念应用于教学,也能成为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实践的重要

图片编辑引用文献:

[1] 热门图片编辑论文题目 图片编辑论文题目哪个好
[2] 图片编辑类论文参考文献 图片编辑核心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图片编辑论文提纲格式范本 图片编辑论文大纲如何写
《图片编辑论文范文参考 图片编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图片编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