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肺炎和疫情论文范文检索 肺炎和疫情硕士学位论文范文3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肺炎和疫情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7

肺炎和疫情论文范文

肺炎和疫情论文

目录

  1. 一、问题的引入
  2. 二、疫情下的大学生态度和意识养成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究》

本文是肺炎和疫情论文范文检索与思政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教育环境、素材和主题的变化,也对其提出了新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利用好丰富的社会素材,紧密对接时代主题,调整教学方法.一方面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态度、法治意识、辩证思维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养成;四个自信

一、问题的引入

今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席卷世界各国,这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控制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的奋斗事迹,也出现了与整体社会舆论、与民心所向背道而驰的言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承担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的重要任务.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灵活利用社会素材,讲好战“疫”思政课.

二、疫情下的大学生态度和意识养成

1.敬畏生命、理解配合的合作态度

大学生处在从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重要阶段,很多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体验集体生活,这一时期的合作意识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认识到同学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合作态度既可以理解为相互理解包容,也可以理解为积极配合、各司其职.

新冠疫情发生初期,国内整体情势严峻,医护人员和防疫物资都出现了短时间的匮乏.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自湖北省开始,全国进入了普遍封锁的状态,“宅在家里”一度成为了普通民众助推疫情防控工作最基本、最广泛的参与方式.诚然,“居家令”的实施给民众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进出社区需要测量登记体温、外出采购生活用品需要持《居民出入证》并有人数和次数限制、更无需提及因疫情限制而取消的各类出游聚会计划等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理解包容、积极配合的合作态度,通过介绍疫情期间国家及各省市出台的管制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各司其职对于国家整体事业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认识到并主动承担起作为社会大环境下的一员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2.谨慎自持、尊重规则的法治意识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尊重规则纪律,是高校思政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提高,从小处看有利于维护校园生活的有序和谐,从更大的着眼点看来也是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形成全民尊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环节.

总书记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问题,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常规的有关我国《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普法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于依法防疫相关的法律规范.

思政教育不能脱离现实,否则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1]疫情期间,社会各界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与之相对应的各类民事纠纷、行政及刑事案件层出,这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社会实例.教师可以从这类案例入手,如疫情期间不可抗力造成的合同履行障碍、相关人员不配合隔离施治违反行政法规甚至刑法规范、执法部门违法扣押征用防疫物资等,使学生在案例学习中加深对法治理念的认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强化其尊法守法的意识,自觉服从学校、社区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

3.客观公正、理智冷静的辩证思维

高校学生代表着我国高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的人才群体,也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有必要尽早养成客观理智的辩证思考思维,从而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此次新冠疫情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辩证思考能力的良好契机.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不仅体现在医院、社区等基层战“疫”一线,也体现在社会舆论应对和虚拟网络平台.在影响如此广泛深远的全国性事件中,社会各界都在对疫情相关工作进行反思,提出中肯的建议;而与此同时,各种负面舆论或谣言也层出不穷:某类药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病毒是某实验室人为研发出的“阴谋”、政府将采取某类极端措施应对疫情等.这类谣言很多具有较强的煽动性,轻则破坏社会整体氛围的和谐稳定,重则可能引起区域性的民众恐慌或其他群体现象(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思政教师可以针对疫情期间的舆论问题开展专题授课,从科学角度为学生揭露谣言的“真面目”,引导学生客观冷静地对待社会舆论,理智地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做到不传谣、不信谣,并在此基础之上主动传播正能量,积极参与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同时,抗击疫情还是一项全球参与的国际性事务,我国是全球疫情阻击战的重要战场,自疫情出现以来不断遭受到一些不怀好意的外国政客及媒体的言论攻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传播先进思想的先锋阵地,有必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国际言论,深入认识隐藏在这些攻讦背后的意识形态偏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4.知行合一、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提升学生思想水平,培养能够付诸实践、参与国家建设的高素質人才.疫情期间,无数为打赢防疫战贡献力量的故事令人难忘:从建筑工人加班加点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科研人员争分夺秒攻关克难,到医护人员在除夕夜舍小家为大家、紧急投身防疫一线,再到基层志愿者和企业商家放弃休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这些事例生动地诠释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阻击战中,高校应当抓好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讲解各行各业工作者、志愿者投身防疫工作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起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志愿精神,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与国家和社会同心同向的成长关键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高校相关部门还可指导学生组织和社团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鼓励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发挥个人所长,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认识到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仅在于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在于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在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奋斗过程中感受青春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国际抗“疫”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在中国举国抗“疫”、共克时艰的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内取得了良好成效,疫情蔓延态势得到有力遏制.在中国已经将病毒基因序列阶段性研究、抗“疫”实战经验等进行国际范围内成果共享的前提下,疫情在境外国家的防控形势仍不乐观,个中原因颇多.这其中不仅牵涉国家制度面对突发状况时展现的优劣、一国政府应对紧急事件能力的强弱,更涉及一国民众对于内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高低.如何直观、鲜明地阐述中国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大学生自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大学思政工作的重点难点.运用比较教育法,[2]将此次国内外抗“疫”对策与抗“疫”成效进行分析比对,能够最大程度的反映真实、客观的事实状态,放大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感染力,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进行针对此次事件的自主思考,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评判力.

1.以不良舆论肃清为先,引导大学生树立道路自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外媒体舆论的声音激荡不穷,其中不乏针对中国的各类贬损声音.[3]然而仔细分析,这些舆论毫无实际价值可言,甚至出现逻辑矛盾,[4]不过是借以“新闻自由”、“舆论自由”的外衣恣意营造舆论压力,恶意抨击、打压中国正当的抗“疫”举措,甚至大肆鼓吹、“病毒阴谋论”.而这不过是某些西方国家面对国内民众监督压力、转移群体注意力以掩盖自身纰漏的惯用伎俩,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媒体不断恶意抛出所谓的“中国崩溃论”,而鼓吹这些带有极强政治恶意的言论的时间大多集中于国际政治变动或中国发展转型的关键节点,中国则更多的用实际行动来彰显大国风范与担当,让西方恶意舆论不攻自破.[5]

此次疫情中西方媒体故技重施,然而中国并没有在恶意舆论中与西方媒体“纠缠”,更多的將精力倾注于国内抗“疫”工作与国际抗“疫”援助,以行动击破西方媒体的舆论压力,这是中国道路自信的最有力诠释.在抗“疫”过程中,中国作为领导一切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充分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党引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动员全国上下所有党员干部投身抗“疫”一线,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成为抗“疫”胜利的坚实后盾.反观西方某些国家,仅仅以“舆论战”作为借助疫情开展政治博弈的工具,无视疫情之下的民众安危,疫情防控举措薄弱,造成了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客观、批判的思维方式,对西方媒体的不良舆论加以审视,从恶意舆论直视西方媒体的真实意图,塑造朗清风正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更要将中国体制与西方体制应对疫情防控截然不同的态度与做法加以阐释,用直观、生动的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领导”的丰富内涵,[6]理解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青年人中树立强大的道路自信.

2.以集体记忆构建为据,引导大学生树立理论自信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7]马克思对于“私有财产”论述、“国民经济学”论述、劳动异化理论等早已突破了特定限制,实现了跨时空的价值引领,显示出其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态度,而这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为强调对于人的生存之存在论意义.[8]从哲学的维度来看,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哲学范畴对人性关怀的必要性,[9]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揭露,更为现实社会提供实践指南——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对人性的关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在中国抗“疫”的过程中,“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漏一人”的指导思想真切地阐释了“生命重于泰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的理论优势,在人文关怀这一领域中做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实践.反观某些西方国家,资本至上的价值立场依旧盛行,过度敏感的纳税思维使得利益集团对于疫情防控投入“避之不及”,“社会达尔文主义”苗头再起,[10]部分西方国家不顾实际情况一味推崇“群体免疫”,宣扬“群体免疫”虽然会出现感染死亡的现象,“但是此种防疫措施更有利于现下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荒谬言论,[11]这无异于将人权置于资产阶级特权之下,是对人权与人性的剥削.

然而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单纯的理论解读难免晦涩难懂,更需要引导学生将主观情感与客观实际糅合相融,将理论自信的解读“青年化”,集体记忆构建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工具.集体记忆是在一个群体里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其中“记忆的场所”最为重要,它会由于人们的意愿变成一个群体的记忆遗产中标志性的元素.[12]防空警报鸣响、公共娱乐节目停止、游戏停服等面对此次疫情,我国首次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全国性哀悼,这些举措是社会记忆塑造的重要途径,是固化的文化认同.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群体参与、融入集体记忆构建行为之中,强化“小我”与“大我”的记忆连接,用青年人的语言引导青年人以真切情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的深刻寓意、自主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力量.

3.以应急能力考比为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处理疫情防控工作时,我国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党的有力协调下,各地方积极配合,联防联治,群防群治.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病例的增加,据统计截至2020年1月,湖北等26个省、市、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涵盖总人口超过12亿.[13]在统一领导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调集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负责划分控制区域、疫情控制措施、流动人口管理、交通卫生检疫、信息采集发布、协调群防群治等工作;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负责制定技术标准与规范、督导检查、发布信息通报、进行事件评估等工作;医疗机构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负责患者的接诊与收治.

中国举国抗“疫”,各方力量协调顺畅,共同构建了高效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而随着有秩序的复工复产,中国经济正在不断复苏.反观西方国家,因体制问题带来的防控掣肘现象屡见不鲜.如美国实行联邦制,在此制度下联邦与各州分权,各州享有的自治权需要其自主制定防疫措施,使得美国境内并未形成统一的防控标准.在落实层面,各州承担了疫情防控的全部压力,联邦政府只能提供指导性建议,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联邦政府也无力干涉各州的抗“疫”工作.伴随着联邦政府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联邦政府需要承担更多的抗“疫”责任,但是各州政府却一直指责联邦政府的不作为.[14]同时,因牵涉不同政党间的政治博弈,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疫情蔓延扩散,在此冲击下,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从疫情战打响以来,武汉宣布“封城”、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接到上级指令即刻奔赴抗“疫”一线、全国180多个医疗队、42000余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的救治和防控工作、[15]各方力量以“近乎不可能”的中国速度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各大国企担当责任,纷纷转型投产抗“疫”物资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鲜活的数据无一不展示着中国强大的制度优势,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疫”资金、防疫物资、医护人员、生活物资从全国汇聚到疫情重点地区,展示着中国面对疫情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更展现着中国独有的制度自信.

4.以文化信仰认同为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华民族传承的精神血脉.[16]家国同构思想自古就是中国人的思想认同,这源于我国早期的“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个人、家庭、国家得以融合,乡土观念与爱国主义相互协调,道德与政治由此产生价值关联.[17]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宗法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担当却丝毫没有被磨灭,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烙印.在面对此次疫情时,无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铸建起抗“疫”长城,四万余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全国上下自觉进行“居家物理隔离”、生活必需品得以全国范围内的合理调配,保障正常生活秩序,举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而在以“”、“自由”为主流价值观念的西方国家,过度强调所谓的“人权”使得防疫措施难以实施,美国民众除了抢购食物、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外,也开始疯狂购入、和防弹衣等商品,美国民众表示获得这些装备是为了在家期间保护自己,免受抢劫和暴力的伤害.[18]从民众对于抗“疫”举措的支持程度不难看出其对于自身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高低,这也凸显出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文化优势.

同时,“天下大同”的思想也影响着此次全球抗“疫”中的中国外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是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现代又加入了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融合的思想.[19]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以“大同”思想为指导,借助“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共赢的全球战略实现共同发展,此次疫情,中国更是通过抗“疫”援助的形式展现了大国担当.5月18日,国家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内容涉及疫情国际援助、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设、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新冠疫苗研发、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等.[20]据统计,中国政府已经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在内的物资援助, 累计向11国派出13批医疗专家组,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已向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医疗物资.[2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树立文化自信.与中国积极参与国家抗“疫”援助相比,西方国家对于国际人道主义的践行置之不理,反而将疫情“政治化”,故意抹黑中国,大谈“中国赔偿论”、“口罩外交论”,[22]批评中国用对外捐赠的方式“收买人心”,“乘人之危争夺地缘政治影响力”,这种行径直接破坏了国家间友好互助的合作抗“疫”局面.协和万邦,万国咸宁,世界各国休戚与共,中国大国风范的精神滋养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担当”与“天下为公”底蕴气度.

注释:

[1]隋璐璐.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探究.实践与探索,2019年第11期

[2]比較分析法,即以不同事物间的比较为基本方法,在教育过程之中融入比较这一工具,使受教育者更深入的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基本特征,明确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分析法能够启发受教育者进行自主思考,有效引导其正确分清是非.并剑棠.试析比较教育法.学校思想教育,1992年第3期

[3]美国《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以“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为题刊登疫情报道;丹麦《日德兰邮报》(Jyllands-Posten)刊登辱华漫画,将五星红旗污改为新冠病毒图样;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法国《费加罗报》(Le Figaro)以“ghost town”形容中国武汉.王政淇、王潇潇.《借着疫情妖魔化中国,西方媒体用了这三招!》.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315/0606-31632146.html,2020年3月15日/2020年5月20日

[4]《纽约时报》推特曾在间隔20分钟前后发表截然不同的言论,认为意大利“封城”抗“疫”是“冒着经济风险遏制病毒在欧洲肆虐”,而中国“封城”抗“疫”则是“以牺牲人民生计和自由为代价”.王政淇、王潇潇.《借着疫情妖魔化中国,西方媒体用了这三招!》.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315/0606-31632146.html,2020年3月15日/2020年5月20日

[5]第一轮所谓的“中国政治崩溃论”唱衰源于1989年后,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背景下,中国GDP增长了155倍,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轮所谓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唱衰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在危机面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开启了中国-东盟合作的“黄金十年”;第三轮所谓的“中国社会崩溃论”唱衰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保民生的社会政策,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王文.“中国崩溃论”的崩溃.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第9期

[6]戴立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领导.党建研究,2020年第2期

[7]谢蔚晖.马克思主义實践观及其以人为本价值初探.汉字文化,2020年第3期

[8]张秀华.现代实践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研究,2015年第3期

[9]金家新、秦蜀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及其当代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考察.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10]刘仁营、裘白莲.马克思的“种族”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种历史观视角的比较反思.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1]袁钟.如何看待社会达尔文主义.环球网,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9CaKrnKpY3u,2020年3月18日/2020年5月20日

[12]聂庆艳、贺俊杰.集体记忆理论视域下五四精神的当代传承.未来与发展,2020年第3期

[13]数据转采自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站,http://www.ccdi.gov.cn/yaowen/202001/t20200125_210339.html,2020年1月25日/2020年5月20日

[14]慕振东.美国疫情风暴背后的政治博弈.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站,http://www.ccdi.gov.cn/toutiao/202004/t20200417_215604.html,2020年4月19日/2020年5月20日

[15]钟君.从中西方疫情防控看中国制度优势.环球视野,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38065.html,2020年5月6日/2020年5月20日.

[16]刘紫春、汪红亮.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17]杨清虎.“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兵团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18]张莎莎.民众抢购“自我保护”.新浪网,http://mil.news.sina.com.cn/2020-03-19/doc-iimxyqwa1622707.shtml,2020年3月19日/2020年5月20日

[19]孙聚友.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东岳论丛,2016年第11期

[20]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人民日报,2020年05月19日01版

[21]郭小平.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中华文化自信.黄冈新闻网,http://hgdaily.com.cn/w/3/ciye/4O18061O254434O0O1.html,2020年4月22日/2020年5月20日.

[22]胡宇齐.“口罩外交论”:小人之心永远不懂“命运与共”.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2020-04/26/content_75976669.htm,2020年4月26日/2020年5月20日

参考文献:

[1]并剑棠.试析比较教育法[J].学校思想教育,1992(3)

[2]王文.“中国崩溃论”的崩溃[J].当代社科视野,2014(9)

作者简介:

余凌逸(1977--)男,上海人,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思政教研室教师,本科.

此文结论,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思政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肺炎和疫情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肺炎和疫情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肺炎和疫情引用文献:

[1] 肺炎和疫情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肺炎和疫情相关论文范文集2500字
[2] 肺炎和疫情论文范文例文 肺炎和疫情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3] 肺炎和疫情论文范例 肺炎和疫情有关论文范文例文3000字
《肺炎和疫情论文范文检索 肺炎和疫情硕士学位论文范文3000字》word下载【免费】
肺炎和疫情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