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欧洲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对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

主题:冬奥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5

简介:本文是奥林匹克和教育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跟冬奥会有关论文例文.

奥林匹克和教育论文范文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奥林匹克教育在欧洲国家的开展概况,从希腊、捷克和德国的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过程中可以提炼一些共性特征:没有设立奥林匹克教育的专项课程,将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奥林匹克教育的内容源自《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主义的理解和界定;奥林匹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通过知识的内在转化,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结合分析当前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模式,得到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进一步开展的启示:明确奥林匹克主义内涵;增进与欧洲国家的交流;寻找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义务教育的契合点;加强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丰富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内容,促进相关合作.

关键词:奥林匹克教育;顾拜旦;欧洲;教育机构

中图分类号:G 811.21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European countri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Some common features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Greece, Czech Republic and Germany: there is no special course of Olympic education, which integrates Olympic education into dail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activities; the content of Olympic educ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finition of Olympi in the Olympic Charter. The ultimate goal of Olympic education is to guide practice so that young people form the correct values and behior through the internal tranormation of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Olympic education mode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we can get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Olympic Education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Olympi; to enhance the communication with European countries; to find the match point between the Olympic Education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and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China;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the Olympic Education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and to enrich the Winter Olympic education contents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the Olympic Games and promotion of relevant cooperation.

Keywords:olympic education; coubertin; europ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国际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致力于全球范围内的奥林匹克主义传播,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是顾拜旦在其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内重要的工作计划.众所周知,顾拜旦不仅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也是一位教育家.1918年11月,洛桑政府公报曾发表顾拜旦一篇关于奥林匹克的文章,文中提到:奥林匹克教育是追求卓越,是一所永久的学校,在古希腊,奥林匹克学校就是体育馆[1].由此可以看出,奥林匹克教育所蕴含的理念及促进青少年成长是顾拜旦所推崇的重要教育理念.

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是一种教育理念,即“追求卓越”.20世纪20年代,欧洲较多国家的学校和体育俱乐部,成立了将身体活动和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的青少年教育机构.顾拜旦曾设想建立以4年为1个奥运周期的奥林匹克教育周期,因此,于1926年初创建了“欧洲大学奥林匹克教育联盟”[2],旨在以奥林匹克主义理念推动欧洲的和平发展.他认为奥运会及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2个重要方面,并将“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基础”界定为五项基本原则[3],激励广大青少年向往与追求体育精神.

1 奧林匹克主义的哲学基础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把提高人的体质、才智和意志品质结合为一体,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使人在奋斗中寻求快乐的生活方式.顾拜旦将奥林匹克主义哲学五大理念作为基础.第1个理念为“有道德的运动员”.顾拜旦强调,在文明的国家中,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应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应具备体育运动所赋予的道德精神这一基本素质,而奥林匹克教育是道德观建设的重要手段.第2个理念基于“平等”的理念,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培养运动员追求卓越的精神.第3个理念为“骑士精神”.主张参与竞争,并用“公平竞争”这个词来解释骑士精神.第4个理念为“休战”.其含义是“韵律”,意味着一个特定的时间周期,即4年一届奥运会.这一理念与休战的愿望联系在一起,使所有运动员都有可能参加奥运会,推动世界和平.第5个理念是 “唯美”.把艺术与诗的元素作为奥运庆典元素,作为“和谐发展”的重要部分,这一理念体现了顾拜旦利用视觉元素和韵律的奥林匹克唯美主义思想.总结这5个理念,可以看出没有形成明确的奥林匹克教育思想体系.而是由青少年、人文理念、规则守则、奥林匹克节日庆典等元素构成了一个混合的教育思想体系[4].

2 奥林匹克教育在欧洲国家的开展概况

欧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战略要地”.国际奥委会积极促进奥林匹克教育在欧洲扎根.20世纪50年代,国际奥委会和各体育组织之间开始了积极的合作,奥林匹克主义受到各体育组织认可,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开始受到关注.1991年,第1个欧洲奥林匹克青年日在布鲁塞尔设立,后改为欧洲青少年奥林匹克节.

奥林匹克主义在欧洲的广泛传播始终受政治因素影响.20世纪80年代,随着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受到部分欧洲国家抵制,部分抵制国家出现了在希腊建立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永久家园的思潮.1991年,欧洲议会宣布1992年为“奥林匹克年”,欧洲委员会首次向奥林匹克组织捐款,以政治力量驱动奥林匹克主义的发展,巴塞罗那奥运会、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均获得资金资助,甚至第一届奥林匹克青年节也获得了欧盟的赠款,并逐渐发展为常态化资助项目.

2007年,欧洲体育部长会议颁布的《体育白皮书》指出:体育是一个社会和经济现象,为欧洲实现团结和繁荣的发展战略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国家间的和平与增进了解.奥林匹克诞生于欧洲,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和欧洲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推广.在欧洲,大多数人会定期参加体育活动.它产生的诸如团队精神、团结、宽容和公平等理念,在欧洲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5]. 如果把这一《体育白皮书》与《奥林匹克宪章》第6段作比较,研究者可以发现许多相似之处.

欧洲委员会的“顾拜旦行动计划”中,重点介绍了在欧洲即将开展的8个重要活动[6],强调体育在欧洲国家的社会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加强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加大抵抗兴奋剂的力量;加强体育在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通过体育促进志愿服务和公民积极性;通过体育促进社会包容、融合、平等;加强预防暴力;与世界其他地区分享奥林匹克成果;支持可持续发展.

3 奥林匹克教育与青少年教育密切相关

3.1 奥林匹克教育的国际社会认同

1925年,顾拜旦继续关注奥林匹克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普及.20世纪20年代末,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者们在希腊和德国开始建立专科院校传播奥林匹克精神.1938年,德国国家奥林匹克学院在柏林成立.1961年,希腊在古希腊奥林匹亚遗迹旁建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学院,通过举办各类奥林匹克相关课程,推动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理念,将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教育理念变为现实[7].

1994年,国际奥委会要求申办城市在申办报告中制定教育和文化计划.自2002年冬奥会起,主办城市要在为期7年的奥运会准备期内,在举办城市的学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2007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为14~18岁的青少年举办青奥会.2010年8月,首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新加坡举行.2012年,首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举行.舉办青奥会的目标和任务是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欧洲联盟与国际奥委会都致力于促进青年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以奥林匹克教育体系、国际奥委会手册、电子商务计划和教材为载体,通过体育运动实现健康和平衡发展的教育目标.在《里斯本条约》的第165段,专门讨论了“体育运动”.同年,欧洲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开设了欧盟办事处,作为欧洲国家最重要的体育机构.2011年1月,欧盟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发展体育中的欧洲”的文件,强调体育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它表明了欧盟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密切合作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意向.

3.2 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

2000年,萨马兰奇推动国际奥委会与欧洲教育部门进行更密切的合作,重视奥林匹克理念在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奥林匹克理念在奥运会举办城市学校的传播.同期,欧洲奥林匹克委员会和欧盟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起“欧洲的体育、学校和奥林匹克价值观”的奥林匹克教育项目,该项目包含体育、地理、历史、艺术等学科的6 100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扩大“2004欧盟教育年”的影响.各国奥林匹克学院都在各自的教育和体育系统中提供相互合作的课程.法国、荷兰、意大利3个国家的代表认为这个教育项目是非常成功的,但该教育项目并没有按原计划扩大到其他欧盟国家.尽管如此,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和奥林匹克周、奥林匹克日等课外体育活动对这些课程项目的推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后,在欧盟年度项目“2004年体育中的教育”中,有185门课程得到欧共体的资助资金达到1 201万欧元.例如蕴含“公平竞争”等奥林匹克精神元素的项目倍受关注[8].

通过体育锻炼实现青少年身体、意志的和谐发展,应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实现完整的人格教育,即“道德的运动员”.把相互尊重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修养.把诗歌、音乐和美术作为奥林匹克课程的一部分.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学校举办奥林匹克节、奥林匹克周等课外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积极倡导体育活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并得到欧洲国家的积极响应,被纳入“顾拜旦行动计划”,以应对学校体育活动时间减少等问题.

举办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开办奥运青年营活动.1912年,瑞典奥委会允许1 500名青少年在奥林匹克体育场附近搭帐篷,亲身体验奥运氛围并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1964年奥运会,青年营成为国际奥委会推广奥林匹克教育的规定项目.1983年,国际奥委会决议,要求国家奥委会应该在本国建立国家奥林匹克学院,以促进奥林匹克思想、奥林匹克教育理念的传播.国家奥林匹克学院的任务之一是鼓励在该国各级学校和体育俱乐部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并举办奥林匹克教育师资和青年教练员培训.迄今为止,世界上大约有140个国家或地区成立了奥林匹克学院.

3.3 欧洲部分国家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概况

“奥林匹克教育”一词最初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和奥林匹克研究中.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第1个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实施于德国的小学.之后,蒙特利尔奥组委效仿了德国奥林匹克教学模式,在加拿大魁北克的学校中连续3个学年(1973—1976年)实施“在学校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计划,目标是促进青少年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及奥林匹克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这些项目为世界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在许多国家,奥林匹克教育项目仍在实施中,特别是在奥运会期间[9].

3.3.1 希腊的奥林匹克教育概况

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开始为希腊中小学的教师提供奥林匹克培训课程.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开设了专门的奥林匹克教育课程,内容涉及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理念及希腊中小学的相关教育.1998—2000年,希腊教学研究所(教育部)在小学开展了“奥林匹克教育试点项目”.为了确保项目有效实施,教学研究所针对项目目标、任务、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对教师进行了培训.这个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使青少年掌握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技能、经验,使青少年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良好素养的、对现代社会问题和体育相关问题具有辩证思维的个体.

此项奥林匹克教育项目参考了奥林匹克教学的原则、《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则及奥林匹克主义的教育理念,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进行实施.该试点项目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后此教育项目扩展到希腊全国所有的中小学.雅典奥运会结束后,该项目一直延续实施到2009年.此后,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到希腊中小学的体育课中,包括古代奥运会、现代奥运会、奥林匹克理念、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主题教育.

3.3.2 捷克的奥林匹克教育概况

在捷克,奥林匹克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捷克的学校及校外均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理解和体会奥林匹克的机会,但各所学校中提供的奥林匹克教育资源更为系统.在奥林匹克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有3点极为重要:1)要明确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在转化,即将其转化为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范式;3)对奥林匹克教育的益处及时总结[10].

在捷克的奥林匹克教育中,并没有设立单独的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而是把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是将奥林匹克精神转化为青少年的内在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此,在体育课、体育比赛、体育节日活动中,应加强青少年对奥林匹克的认知和理解.无论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青少年,还是观看体育比赛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青少年,都要体会奥林匹克的深刻内涵并将其进行内在转化.除了体育课,奥林匹克教育还与历史、地理等课程相结合.公平竞争等奥林匹克理念都可以在体育以外的学科里得到融汇和实施.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捷克奥林匹克学院与教育研究所合作,将奥林匹克教育的部分主题纳入中小学课程中.

3.3.3 德国的奥林匹克教育概况

20世纪80年代,德国部分学校开始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德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从1988年开始出版有关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手册.20世纪90年代,德国开始讨论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11].2002年出版的《奥林匹克教育白皮书》提出了一个在学校和体育俱乐部开展“奥林匹克十年”的文化和社会活动项目,进一步提升德国的奥林匹克教育水平.

德国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确定是基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纲领《奥林匹克宪章》和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著作《运动教育学》.教学任务主要包括:1)传授古代和现代奥运会的知识;2)开展校级奥林匹克节和体育节;3)体育训练和竞赛;4)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课程的各个方面教学活动相结合.在奥林匹克教学活动中,遵循6个基本目标:1)身心合一,即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2)个人的自我实现,即努力提升运动技能和完善自我;3)培养美德;4)诚实和公平;5)建立和平的思想;6)促进体育全面发展,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

从希腊、捷克和德国的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过程可以提炼一些共性特征:1)以上國家没有设立奥林匹克教育的专项课程,而是把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到常规教学和体育活动中;2)奥林匹克教育的任务源自《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主义的理解和界定;3)奥林匹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通过知识的内在转化,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4 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的特征

4.1 “全员参与”式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

“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模式”是极具包容性的综合模式,其突出特征和基本形态是北京中小学生的“全员参与”.这种综合模式主要包括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火炬、口号等征集活动及火炬传递、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征文、绘画、摄影、英语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现北京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支持冬奥会的精神面貌.这些活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奥林匹克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这一点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即建立在无法详尽罗列的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各种创意活动基础上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模式”.

4.2 中国政府在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中小学“全员参与”是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的一种外在表现,研究者需要探讨的问题是表现为“全员参与”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的内在构成和本质特征是什么.2008年奥运会周期的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中国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中国政府主导无疑也是“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的核心所在.

从以往奥运会主办城市(举办国)的奥林匹克教育经验来看,主办国奥组委是承担奥林匹克教育责任的主要机构,但由于具体教育实践活动是在中小学展开,所以各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参与、参与到何种程度,对奥林匹克教育开展得如何具有决定性意义.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与推进,中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担负重要责任.这一奥林匹克教育形态,是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得以全面、系统、深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4.3 冰雪运动特色校为推进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是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的创新.全国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校在2020年将达到2 000所,2025年将达到5 000所,在大力普及冰雪运动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周期,中国政府在全国推进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做法是设立“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设立“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目的在于为更多的中小学乃至所有的中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示范,根本目的则在于通过示范校的探索,使全国其他中小学能够更迅速、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使奥林匹克教育覆盖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中小学.

4.4 以激发青少年兴趣为重要着眼点

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制定教育计划固然重要,但是真正重要的还是青少年的行动参与和在参与过程中的创新,教师和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才是奥林匹克教育的本质.北京各中小学的师生曾创造了“模拟奥运会”“一班一国”“一班一届”“志愿者”“每日播报”“我与奥运共成长”等活动,这些活动由于内容丰富、易于组织、中小学生乐于参加,从而取得良好教育效果.这表明,奥林匹克教育存在于教师和青少年的创新性活动中.奥林匹克主义的真谛也恰恰是使青少年快乐地参与,在参与中获得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提升.中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中小学的这些创新活动的支持,成为了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坚实的基础.

5 结论

5.1 进一步明确“奥林匹克主义”的内涵

奥林匹克主义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广泛开展的过程中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理念.北京举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城市,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新旗帜,奥林匹克主义在北京乃至中国的发展将成为其他国家奥林匹克教育的范本,因此,“奥林匹克主义”核心内涵将成为奥林匹克教育的根基,需要进一步界定“奥林匹克主义”的内涵,并随着时展,赋予“奥林匹克主义”以新内涵.总之,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要紧跟中国发展的时代脚步,进一步界定“奥林匹克主义”的内涵.

5.2 增进与欧洲国家的交流

欧洲对于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探索时间较长,对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的探索拥有丰富经验,中国在进行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与欧洲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国家进行交流,加深师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教育流程等的了解,研究欧洲奥林匹克教育发展的历史,结合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特点与国情,为中国的奥林匹克教育提供经验参考.

5.3 寻找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国义务教育的契合点

奥林匹克教育在奥运会举办国广泛推广,与中国的教育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某些维度高度契合.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理念、任务、教学方法,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也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借鉴欧洲国家的奥林匹克教育的做法,在北京具备办学条件的高校设立奥林匹克学院,使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走进社区、走进体育俱乐部.将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融入中国国情教育中,加深中小学学生对北京冬奥会的认识.

5.4 加强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

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需有专业人才支撑.现代奥林匹克教育体系是一个思想系统.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进行系统性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高等院校是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组织,需要加强对师范院校和专业性体育院校的扶持力度.鼓励相关高等院校,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高等院校开设奥林匹克教育专业.与此同时,加强开展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一线教师的培训,扩大奥林匹克教育人才培养渠道.

5.5 豐富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课程内容,促进相关合作

奥林匹克教育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奥林匹克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丰富.在奥林匹克教育开展过程中,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采用形式多样的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赋予“奥林匹克主义”新内涵;促进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在不同社会主体间、不同地区间的合作开展;加强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在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教材、图书、教学辅导资料等出版方面加强校际合作,并通过互联网构建或完善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知识数据库.在奥林匹克教育合作开展的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创新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M?譈LLER N, SKINNER W H. Olympi: selected writing/ pierre de coubertin[M]. Lausann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00: 217.

[2] NAUL R, KR?譈GER A, SCHMIDT W. Kulturen des jugendsports: bildung, erziehung und gesundheit[M]. Aachen: Meyer & Meyer, 2009: 15-38.

[3] NAUL R. Olympic education[J]. Japanese Journal of Sport Education Studies, 2013(29): 51.

[4] 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an union white paper on sport[M]. Brussels: [s.n.], 2007: 5.

[5] 罗胜天. 我国冬季体育可持续发展对策[J]. 冰雪运动,2009,31(6):70.

[6] 赵晶,闫育东,张亚楠. 冰雪情,申奥梦:中国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前瞻[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7):8.

[7] 任海. 奥林匹克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11.

[8] 谢清,裴东光. 残疾人体育起源、残奥会与奥运会的关系[J]. 首都体育学院报,2014,26(3):206.

[9] GEORGIADIS K. The implementation of olympic education programs at world level[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ioral Sciences, 2010(41): 6711.

[10] RYCHTECKY A. The concept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the czech schools[C]//9th International Session for Directors of National Olympic Academies. Olympia: [s.n.], 2007.

[11] V?魻LZ C. Cross-border teaching of olympic education as a subj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ning in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y[C]//Report on the 13th International Seninar on Olympic Studies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Olympia:[s.n.], 2005.

[12] 熊斗寅. 開展奥林匹克教育必须持之以恒[J]. 体育学刊,2020,27(2):8.

[13] 王雁. 奥林匹克梦想在这里发芽:以“教育”为核心的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J]. 体育教学,2020,40(2):58.

[14] 茹秀英. 透析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载体:竞技运动(Sport)[J]. 体育教学,2020,40(2):52.

[15] 2019年首都体育学院推广普及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情况总结[J]. 体育教学,2020,40(1):43.

[16] 茹秀英. 解读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新走向[J]. 体育教学,2020,40(1):48.

[17] 陈晓桐. 后北京奥运时期羊坊店中心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9.

[18] 邹吉玲,章碧玉,许磊,等. 我国高校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与实施路径[J]. 体育文化导刊,2019(5):58.

[19] 刘正,曹宇,孙宇辰. 2018平昌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2):115.

[20] 孙湛宁,胡博然. 世界公民教育:新时代中国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6):127.

[21] 徐宝莲. “健康中国”战略下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4):1.

[22] 助力奥林匹克教育,再谱新篇章:“冬季奥林匹克教育宣传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J]. 体育教学,2017,37(11):76.

[23] 王东海. 青奥会视角下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价值的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3):38.

[24] 郭希.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发展探微[J]. 体育文化导刊,2014(5):153.

[25] 潘霞. 奥林匹克教育推广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12(7):146.

[26] 裴东光.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与科学发展·2012年全国体育管理科学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2:70-73.

[27] 茹秀英.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07.

[28] 耿申,张蕾,吕晓丽.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整理和利用:基于2010年度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2):75.

[29] 茹秀英,吕晓丽,郭英杰.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5):409.

总结:上文评论:此文为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冬奥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奥林匹克和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奥林匹克和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冬奥会引用文献:

[1] j教育教学专业论文题目 j教育教学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爱教育方向论文题目 爱教育论文题目怎样取
[3] 爱国教育专业论文选题 爱国教育论文题目怎么定
《欧洲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对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word下载【免费】
冬奥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奥林匹克和教育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