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怎么写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农业种植技术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2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从传播效果看“留守妇女”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作用——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赵家弯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带来的思考
  2. 第二篇摘要范文:《齐民要术》研究
  3. 第三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
  4. 第四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模板: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
  5. 第五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怎么写: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6. 第六篇摘要范文: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探讨
  7. 第七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范文:技术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以山东省原县刺花种植技术为例
  8. 第八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格式:如何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探讨
  9. 第九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浅谈如何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分析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河流故道区立体多元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100篇】关于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农业种植技术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农业种植技术相关优秀论文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从传播效果看“留守妇女”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作用——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赵家弯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带来的思考

",留守妇女",作为当今中国农村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其生产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增产增收问题,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与扩散既是当今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本文以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赵家湾村马铃薯种植技术扩散为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出发,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传播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认为站在农民的角度,从农民的现实需求出发,改变",留守妇女",的传统种植观念,传授新的农业技术知识,既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改善农民生活,又能提高",留守妇女",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国农村社会整体进步.

第二篇摘要范文:《齐民要术》研究

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全书计十卷,前九卷计91篇,包括了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诸多方面内容,同时蕴涵了经贸、文献学、史学、哲学等各方面内容.第十卷又包括149种非中国物产.《齐民要术》内容丰富,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是中古时期一部重要的文献典籍.

《齐民要术》以讲授农业技术为主,具有重要的农业科技价值,同时又蕴涵着丰富深邃的哲学、史学等人文科学思想,虽历时千余年,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人文精神和文化思想,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生平事迹资料匮乏,未知或存疑问题多,籍贯故里研究缺乏实证.但对相关资料研究和实际考察,基本判断:贾思勰与贾思同非一人,但贾思勰、贾思伯、贾思同系同宗同族同辈堂兄弟的可能性最大.故贾思勰亦当先祖籍武威,九世祖避祸来齐,故里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约在今寿光城南十里).至于贾思勰故里的准确地点可推知可能与贾思伯、贾思同一样在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但尚待实证确认.北魏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有别于今青州市(1986年前名益都县)行政区划地图.贾思勰故里在不同朝代归属地有异,笼统地说是益都人、青州人、寿光人是不当的.

关于贾思勰做的是哪一个高阳太守,一直没有定论.北魏时期有两个高阳郡,一在青州(今山东境内),一在瀛洲(今河北境内).因缺乏史料和实物证据,或言贾思勰为官瀛洲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侨置高阳郡太守,或言为官青州正设高阳郡太守.仔细研究高阳郡的设置与沿革,根据贾思勰交友和事迹判断其年龄,为官时间和侨置高阳郡在时间上不吻合(年龄太小或尚未出生).统计《齐民要术》中“青州”、“瀛洲”郡名的出现机率,出产果品、蔬菜等物品的记载,方言俗语的使用等,基本可以判断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根据《齐民要术》中发达的制曲、酿酒业的记载,考证北魏青州高阳郡(郡治今临淄)数千年发达的酒、醋、酱的酿造历史,也是贾思勰为官青州高阳太守的重要凭证.

《齐民要术》引用、参阅图书文献180余种,引用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引用书目中现已失传的有百余种.《齐民要术》引用保存下来的亡佚图书资料,就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有关书目、内容和版本的重要文献资料,了解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科技史料,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资料价值.我集汇的《齐民要术》引用的56个亡佚书目,内容涉及地域广阔,涉及物种丰富多样,涉及科技门类多元.这些科技史料,是被《齐民要术》借鉴认同的科技文化思想,也是《齐民要术》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古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重要史料,还是现代农业科技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应用的基础,史料价值和现代应用价值极高.《齐民要术》引用的亡佚书目所记录的大量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种植、养殖技术,主要性状、功用等,是农业科技史的宝贵财富.有诸多物种的种植、养殖技术,在现代种植、养殖技术得到验证,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与现代科技相一致的,其历史传承性、现实应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高.

从北魏到北宋,有不同版本流传是可以肯定.至迟在唐代,已有《齐民要术》手写抄本在日本传抄.并且该版本比今天见到的完整的《齐民要术》还多三卷.唐五代有无刻本,难以确定,但有抄本传承是可以肯定的.说南宋龙舒本、明代湖湘本,由北宋天圣年间崇文院刻本传来,恐待商榷.因拿明抄本比对院刻本尚存部分,明抄与院刻不同之处大量存在.如果我们借助金抄作参照,金抄、明抄、院刻对比,则明抄本与金抄、院刻本出入最大,而金抄与院刻出入很小.如果将“影抄高山寺宋本《齐民要术》”卷五,与明抄、金抄卷五做一下比对,会发现规律性问题:明抄、金抄两本明显不同.院刻本与金抄本一致.明抄、金抄、院刻与其它版本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再将《齐民要术》卷八作比对,院刻、金抄相同,而与其它本异的情形最多,约145处.明抄、湖湘本同,院刻、金抄本同,同时明抄、湖湘本又与院刻、金抄本异的情形也较多,约110处.院刻、金抄、湖湘本同,明抄异,这种情形也有一定比例,约33处.金抄与院刻同源的说服力强,但明抄与院刻同源的疑虑就大了.南宋龙舒本与明抄本可能自成一系,是否出自院刻值得商榷和研究.

《齐民要术》作者的视角和认识层次没有只停留在农业生产的物质层面,而是从政治、哲学等多层面,认识农业生产的人本、民本意义,认知天地人之间的和合共存关系,探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思想,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启示.《齐民要术》体现了安民、富民、利民等崇高的人文关怀和民本思想,体现出天地人和合的思想,体现出事物有机联系的思想.《齐民要术》人本、民本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人本、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人本、民本思想,天地人和合思想等,是《齐民要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发展需要不断培育的思想意识.天地人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上古的宗教天命观中已孕育着天地人和合思想.贾思勰《齐民要术》继承传统天地人和合思想,并在农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具体运用、推广发展.其中,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和养殖等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史、农业史的宝贵资源.对后世的农业科技思想和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齐民要术》所提倡的多种经营的大农业观念,重视各物种之间的关系,重视各种资源间的关系与应用.同时体现出经济与生态农业意义.《齐民要术》体现的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齐民要术》讲述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也讲述了许多农业经济的经营、管理和贸易.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齐民要术》农业经济思想研究较少.《齐民要术》中所讲述的有关农业经济、经营管理和商业贸易的思想,涉及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交换、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生产的连续性、产品存在的差异化、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投资收益、提高规模生产、降低劳动成本、提出了土地经营的原则等.

《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与现代经贸思想比较,在对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认识、时间价值、产品性质、投资收益思想、劳动成本和规模生产的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齐民要术》中的经济贸易思想,也与现代经贸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历史借鉴.《齐民要术》讲述了对家庭经营对象(农作物、蔬菜、果品、林木、动物养殖)的选择问题,对私人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形成了规律性认识,具体介绍了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诸多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比较简要的理论体系.但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的制约,进行的是或个体或局部的商业贸易活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现代的条件下,商业思想得到发展,并形成一系列的规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农业经济贸易,与《齐民要术》中的经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齐民要术》流传下来农业经营生产方式方法,对现代农业经济贸易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齐民要术》承前启后,总结了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各式各样的耕作方式,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提出了耕、耙、耱、锄、压等一系列的整地保墒技术措施,并对各环节间的巧妙配合、灵活操作等做了系统的归纳.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方面,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对已耕坏了的土地,记述了补救和改良措施.《齐民要术》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垦荒造田、耕地保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美田养田、土壤改良、耕种技术改进等土地耕作技术,并一定程度地形成了耕作技术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耕作技术的成熟.这些耕作技术及思想,既体现了北魏精耕细作的主流技术思想,又奠定了现代土壤耕作方法的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农业耕作技术具有重要传承价值和启示意义.现代耕作技术既有对《要术》耕作技术的传承,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并需要从传统耕作技术借鉴改进的问题.在少耕或免耕、用地养地结合、绿肥轮作、耕作技术的实践体悟与科学认知等方面,都给后世以传承和启示.

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至迟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粟、黍、豆、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栽培经验,并加以总结.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述了十数种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主要讲述了农作物品种类别、特性、选种、种植方法、整地保墒、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株距、行距、苗期管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留种等技术思想.《齐民要术》对于农作物的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

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极其广泛的.如在整地、轮作、间作套种、选种、育种认知、制种技术、浸种、播种技术与方法、移栽、播种时令、生长习性和区域种植、生长环境研究、施肥、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加工技术等诸多方面,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对《齐民要术》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着直接的继承与发展.这些技术思想被现代种植栽培技术学习、借鉴、改进、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

贾思勰农学思想中的许多内容对目前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如《齐民要术》作物物种植的浸种、除草、管理、施肥、储藏的有机、安全、环保等技术与思想;天地人和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相关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重施基肥、有机肥的理念与实践;依据气候特点、区域特点、作物习性等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率;作物种植的季节时令选择,播种量的把握,中耕锄草、及时收获等方面积累的具体经验技术及实施要求;不同作物间作套种、合理轮作、绿色避害(利用农作物的特性,防治病虫害,如:豆麻间作防虫);生物防治;翻地晾晒、因地制宜、重视个性差异等,对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消耗多、成本高、污染重、风险高等问题,具有非常有益的启示.《齐民要术》对农作物种植栽培科技与思想的总结、归纳,对现代农作物种植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蔬菜科技有了重要发展.蔬菜栽培品种持续增多,蔬菜栽培技术不断发展.《齐民要术》中记录栽培方法的蔬菜达32种.涉及蔬菜土壤选择、整地作畦、浸种催芽、播种时令、育苗、栽培、耕锄、施肥、苗期管理、茬口衔接、收获、储藏等各技术环节.形成了系统的蔬菜栽培科学技术,为后世蔬菜栽培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齐民要术》在蔬菜遗传育种、种植栽培、收获、储藏、加工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的个层面,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齐民要术》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涉及叶菜类、根茎类、水生类32种蔬菜种植栽培管理技术,为后世蔬菜种植栽培提供了技术、经验、理论和实践依据.《齐民要术》关于蔬菜遗传育种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蔬菜遗传育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民要术》对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选种、验种、留种、繁种、种子处理等的阐释,以及蔬菜种植栽培的全局观,菜地的可持续利用,蔬菜生产的持续供应等思想,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思想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种植技术文章 大学生适用: 5000字专科论文、8000字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农业种植技术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范文题目

《齐民要术》记述了枣、桃、李、梅、杏、梨、栗、柿、安石榴、木瓜、椒、茱萸等12种果树的栽培技术.记述桑、柘、榆、白杨、棠、毂楮、漆、槐、柳、楸、梓、梧、柞、竹等十余种林木,并伐木篇.比较系统地记述了主要果树及用材树种的生长习性、采种方式、育苗方式、种植技术、抚育模式、伐木技术,主要用途和经济效益,以及果树繁殖技术、果品采收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现代果树、林木种植栽培科技思想,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管理、收获、*、加工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种植栽培科技思想有继承与发展.

第三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气温的升高、降水量和日照的变化均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敏感性增强.合理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明确我国气候资源的基本情况,掌握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的条件,合理评估农业节水技术适宜应用和推广区域,可起到缓解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低温冷害等的影响,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我国1981-2010时段和B_2情景下2011-2040时段气象数据、玉米生育期数据、农业生产基本数据、中国土壤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数据,计算年均温度、降雨量、太阳辐射量、玉米的播种期和成熟期及其种植效益,借助GIS、多元逐步回归和灰色预测等方法,获取这两个时段我国气候资源、玉米生育期及其种植效益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农业节水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粗糙集理论、模糊数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等实现了典型节水技术的综合评价,并预测了B_2情景下地膜覆盖技术、少免耕技术和雨水集蓄技术应用的适宜区域.主要结论如下:

(1)玉米地膜覆盖适宜区域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的中南部、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地区的包括河北、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和安徽的北部地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在B_2情景下,2011-2040时段中国玉米地膜覆盖适宜区域比1981-2010时段的适宜区域有所扩大,主要位于:东北地区(不包括大兴安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安徽、江苏的南部、江西的北部和浙江省.

(2)玉米少免耕栽培适宜区域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的中东部和辽宁,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的南部,山东、河南及陕西的中南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与丘陵区、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以及华南地区.与1981-2010时段相比,在B_2情景下2011-2040时段玉米少免耕栽培技术的各级适宜区域均有所扩大.

(3)决定雨水集蓄技术适宜性的自然因子为:降雨、土壤类型、坡度和土地利用.中国雨水集蓄技术适宜区域主要包括:黑龙江省的西部、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东部、河北、山西、山东东部、河南北部、陕西、甘肃的东部、宁夏南部以及四川的东部地区.与1981-2010时段相比,在B_2情景下2011-2040时段中国雨水集蓄技术适宜性区域更加集中,低级适宜区域有所缩小.

(4)根据对农业节水技术应用效果的实地调研,应用Delphi法从调查获得的20项评价指标中筛选出了9项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了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粗糙集(Rough Set)引入经验因子构建农业节水技术综合评价方法(ARM).分别应用AHP、Rough Set和ARM对甘肃省武威市的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常规畦田灌溉在大田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北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是用于种植玉米最佳技术,而秸秆覆盖技术尽管其生态效益较高,但经济效益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5)在归纳整理近年来13个粮食主产省以及重庆、甘肃和新疆各省的气候资源数据、耕地数据、作物种植数据和农业技术数据基础上,建立农业基础数据库.应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评估,给出了各省农业种植二级区内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推荐,为国家决策部门制定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文从农业节水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节水技术的适宜性评估问题和现有的农业节水技术的综合评价问题,以期引导不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现有农业技术的推广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模板: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

现代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物质和能量循环.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大量生产资料的投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大量的研究表明,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畜禽养殖粪便的无序排放、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的随意处置、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落后、农村环境管理主体缺位以及农业环境管理政策不完善皆是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流域水体富养化的主要来源,严重威胁到饮用水源的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客观上需要解决农业经济发展、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然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相对于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显得力不从心.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环境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有效供给是改变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现有研究中,关于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农业面源污染源头防治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以及农业生态管理的公共政策体系研究不足.因此,提高农户的环境认知与参与意识等措施,客观评价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完善和构建适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农业环境政策体系,对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切实解决中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还原农业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三峡库区为研究区域,在文献研读与综述的基础上,以农业经济学、土地资源学、环境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以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和流域水质安全性为研究起点,从微观层面阐释农户的环境认知与意识、农户化肥施用决策和清洁农业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与持久采纳意愿,剖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微观主体行为.从宏观层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体系进行内涵廓清,定性分析农业政策体系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方式和程度,构建指标体系,定量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三峡库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率、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及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以调整和优化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种植结构为例,从土地资源约束、各种农作物种植的比例、农作物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出发,使农业种植业达到经济最优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识别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源区和重点污染源,采用污染排放系数法,测算1998-2011年间重庆三峡库区21个区县的农业化肥、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染源COD、NH3-N、TN、TP的平均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根据DPSIR框架原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2000-2011年流域水资源安全程度.(2)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以及参与意愿对农户的实际参与行为的影响.运用PCE半参数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的农业面源污染减排的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3)通过实地调查,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双变量Probit模型,深入分析典型区域农户过量施肥的危害认知、规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4)利用涪陵区种植业农户的调查数据,综合评价农户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的了解与认知,运用多元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关联效应与影响因素,将农户环境认知的综合评价数据纳入计量模型,考量农户环境认知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釆纳的影响.(5)系统梳理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政策和农业环境政策,定量分析相关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利用库区重庆段2000-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参数化方向性距离函数,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及其影响因素.(6)基于农业经济效益最优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的双重目标,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重庆三峡库区种植业结构和清洁农业生产的规模进行优化设计.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及其对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影响.重庆三峡库区1998-2011年期间的COD、NH3-N、TN和TP平均排放量分别449551.65、91646.4、134076.92和61651.66t,平均排放强度分别为4.45、0.91、1.91和0.61-2.29t/hm2.其中,库尾都市核心区排放量小、排放强度较低,库中平行岭谷种养殖稳定区,各类污染物排放量不大,腹地山地丘陵种植业与养殖业产污频繁区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最大.2000-2011年期间流域水资源安全程度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5年水资源安全综合指数从0.468下降到0.243,安全等级从一般安全下降到很不安全,2005-2011年水资源安全综合指数从0.243上升到0.689,水资源安全等级从很不安全上升到相对比较安全.2.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意愿与行为分析.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意愿越强,其发生参与调控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农户对农村周边生态环境状况的感知也是影响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调控行为的重要因素,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且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一定的支付意愿.通过分析农户对过量化肥施用危害认知与规避意愿,发现榨菜主产区农户化肥使用技术效率为0.571,即有42.9%的化肥无法被作物利用与吸收,化肥过量施用174.15kghm-2.大部分农户认为,过量施肥有危害,这种危害主要是会减少产量,但是农户对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危害认识不深刻,对危害规避意愿也不强烈.农户对过量施肥危害认知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化肥施用技术培训、兼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农户的危害规避意愿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化肥施用技术培训、兼业经营、家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有机肥的使用、榨菜地块质量、地块类型、地块碎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3.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与持久采纳意愿分析.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农户采纳清洁生产技术的意愿相对而言还比较低.受访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村干部、农户技术风险的偏好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农业总收入和种植规模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具有正向影响,信息的可获取性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测土配方施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大部分农户的认可,已被广大农户采纳,农户对农传统农业产生的环境污染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要让农户采纳清洁生产技术,必须减少他们农业生产的成本,且同时能增加产出与收益.4.农业发展政策与环境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国家财政对化肥和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存在正向关系,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测土配方施肥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存在负向影响,农业科技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和农业环保投入对农业面源污染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些政策指标中,测土配方施肥与4种污染物的相关性最强且符号为负,说明测土配方技术能够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种植业结构调整也与4种污染物存在较强的负相关.2000-2012年期间,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平均排放效率为0.6499,并且在此时间段内,排放效率呈现“V”形波动状态.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最高的是库尾都市核心区,其次是库尾都市*区和库尾低山丘陵区,效率最低的是库中平行岭谷区.库区TN、TP、COD和NH3-N4种污染物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0.3729、0.0326、0.1371和0.0533万元/t.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效率和影子价格来看,库中平行岭谷区、腹地沿江山地丘陵区和库区腹地*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效率低,污染物的影子价格高,它们是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地区.5.基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种植业结构优化.通过线性规划模型确立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下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路径,库区重庆段农作物净收益最大化的优化路径为:库区重庆段粮食生产用地应保持在123.35×,104hm2左右,蔬菜用地保持在33.09×,104hm2,烟草、水果、茶用地应维持在16.15×,104hm2,应保证现有稻、麦农作物种植规模,缩减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和比例,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须扩大粮食生产中稻、麦、油料作物、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测土配方施肥面积,适当增加有机茶、烟草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蔬菜清洁生产,推广有机蔬菜种植,加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源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要从落实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环境保护政策、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合理规划布局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微观主体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明确政府职责与相关制度保障、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民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拓展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建设、完善农民参与环境管理环境等是促进农户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扩散的可行的政策措施.

第五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怎么写: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马龙县在水土流失治理中,把农业种植技术与水土保持有机结合,采用农作物高矮间作技术增加地面覆盖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业种植技术.

第六篇摘要范文: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探讨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种植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探讨以农业机械化方式发展农业种植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为现代农业机械化高效推广和应用提供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发展.

第七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范文:技术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以山东省原县刺花种植技术为例

以山东省原县刺花种植技术推广为例,考察了刺花种植技术从研发、传播至市场适应的整体历程.研究表明,原县刺花经营体系在技术发展方面存在三个断裂:技术研发中权威技术体系与地方性知识体系之间的断裂,技术传播中官方技术传播体系与农民学习方式之间的断裂,以及市场适应中市场意识和市场行为之间的断裂,这三个断裂阻碍了农业技术发展.据此,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研发机构应吸纳地方性知识体系,之后再以大户为技术传播主力,以积极的市场融入保证技术的市场适应,这是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可行措施.

第八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格式:如何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探讨

农作物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更加注重绿色与环保,对生活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食品应运而生.为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文章就如何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展开探讨,首先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进行介绍,然后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该技术的推广策略,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提供参考.


https://www.mbalunwen.net/lishi/067141.html

第九篇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浅谈如何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分析

农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绿色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有了新的追求,绿色食品应运而生,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地区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本文基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推广方式建议,以期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第十篇摘要范文:河流故道区立体多元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论文简述了立体多元农业国内外发展近况,以及立体多元农业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叙述了立体多元农业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河流故道作为一个特殊的地貌单元,是历史上河流频繁改道形成,作物种植年限较短,种植结构单一,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利用率较低.

文章以河北省河流故道区多元立体种植农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采样、室内分析、模型应用、优化分析等方法对河流故道区不同立体种植农业模式,进行了生物量、经济效益和优化分析研究,旨在探索出适合河北省河流故道区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立体种植模式.

对潴泷河故道区的安国市果树/药材复合系统研究分析,进行了梨树/紫菀肥料试验,采用D-饱和最优311B设计方案.数据表明:梨树/紫菀复合系统可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可以得到紫菀的合理施肥量N:P_2O_5:K_2O为115.8:292.5:303.5(每公顷),紫菀产量为16049.69kg/hm~2.紫菀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紫菀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复合系统紫菀酮含量0.17%显著高于单作系统0.11%.梨树/防风、梨树/半夏密植试验,寻求最佳种植密度.数据表明,与3年生梨树间作,防风最佳种植株行距15cm×,40cm,此时,产量、收获指数、商品指数最高,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与14年生梨树间作,半夏最佳种植密度3cm×,15cm,此时,产量、收获指数、商品指数最高,经济效益最大,且收获指数与商品指数呈极显著线性相关.

林药种植模式中以4年生合欢间作半夏经济效益最高120.6千元/hm~2.小麦瓜篓间作比小麦玉米增加效益10.1~13.2千元/hm~2,增效率达55.7%~64.7%.玉米天南星间作最佳种植比例为2:6,即种植两行玉米间作六行天南星,经济效益最高.

对不同河流故道区不同立体种植模式分别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得出增效率:滹沱河故道区赵县粮油模式(大豆/夏玉米)比小麦/玉米增加60.77%;永定河故道区固安县粮油棉模式(棉花/地芸豆/红小豆)比小麦玉米增加64.1%;永清县的果粮模式(梨树/花生)比梨树增加效益48.5%;滦河故道区滦县的粮菜模式(大蒜套种玉米复种大白菜)比小麦玉米增加效益127.6%;棉油模式(棉花/花生)比单一棉花增效32.9%,比单一花生增效60.3%;唐河故道区唐县的粮瓜药模式(西瓜套种菊*作夏玉米)产投比为3.2:1,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对复合系统的光能利用率、能量流和土地利用价值进行分析.数据表明复合系统光能利用率普遍提高了10%-20%;复合系统的产投比(增效率)在65%以上,经济效益较高;土地当量(LER)最高可达2.17,最低1.36.认为LER>1.30时,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增加.

根据立体农业种植模式评价指标及权重评价方法,对河北省河流故道区现有立体多元种植模式进行优化评价,筛选出60种具有较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模式加以推广.

该文是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农业种植技术引用文献:

[1] 农业种植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农业种植技术专业论文题目如何拟
[2]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参考文献推荐 农业种植技术参考文献怎么写
[3]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框架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大纲怎样写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怎么写 农业种植技术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农业种植技术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