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毕业论文怎么写 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本25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6

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现状分析
  2. 二、建设路径
  3. 三、建设目标
  4. (一)现实目标
  5. (二)应用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金课建设的路径探析》

本文是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类毕业论文怎么写与教育专业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2018年,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和“金课”建设方案,将其与当下的教育现状相结合并运用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改革中,以探究和分析文学类课程“金课”的建设路径,不仅能帮助被“边缘化”的文学类课程重拾学科自信,也可提高文学类教师的数字胜任力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现状分析

2018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所谓“金课”指的是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课程,具有高阶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众所周知,高校的文学类课程存在大量的“水课”.“水课”指的是设置难度偏低、授课深度偏低、对学生的挑战性不强的课程,这些课程具有快餐式、碎片化、灌输式的应试色彩,存在重理论分析、轻实践应用的普遍现象,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实践性不强、人文性缺位和思辨性缺失等诸多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为适应其从互联网上获取学习资源的习惯和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文学类课程的深度应用和融合创新,探析文学类课程“金课”的建设路径是极有必要的.

二、建设路径

现今,高校文学类课程中的“水课”正逐步成为“新文科”建设的绊脚石.据《光明日报》报道:“第一批00后已经进入大学校园,并将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的背景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已经使他们养成了从互联网上获取学习资源的习惯和能力,大学教师不再是专业知识的垄断者,不再是学生心目中当然的权威.如果教师仍然延续过去的教学方式,向他们讲授低价、陈旧的知识内容,必定无法吸引大学生们的关注,将成为大学生心目中的‘水课’.”[1]文学类课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教程》等主干课程.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文学类课程的信息化极感兴趣,多数学生能配合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改革并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在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老师共同授课的情况下,对“金课”建设缺乏整体意识和总体设计,相比之下,年轻教师具有更积极的改革动力;然而,也有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满堂灌”地讲授传统的文学类课程,这种孤立、单一的教学模式制约并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鉴于部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课程建设并未依托相应的信息化和智慧化的交流平台,使得文学类课程日益被“边缘化”.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2.0时代提供的便捷条件,变“水课”为“金课”,重拾文学类课程的学科自信成为当务之急.

第一,文学类课程“金课”资源建设.利用“超星学术视频”“学习通”“爱课程”“北京大学公开课”等文学类课程线上资源,打造“金课”的配套教学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建设MOOC课程、微课课程、教育技术设备等多媒体教学场所.将文学类课程与文化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作为一个学科整体,通过校本研发建设数字教科书,开发出具有很强适用性和后续发展能力的“金课”教材和学材,克服文学类课程和授课教师之间的“冷磨合”现象,打造有特色的品牌文学类课程.

第二,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多元化.“2.0时代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主要涉及学习者属性、教师属性、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的转变.”[2]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和未来教学等教学方式,突出“金课”的互动性和探究性.而改进教学手段,通过互动式教学、启发式讲授和批判式讨论等方式促进精准教学在文学类课程“金课”课堂中落地实施.同时,打破大班授课制的束缚,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满足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差异化和终身化的学习需要.最后,利用信息化平台,通过线上跟踪评价完善教学过程,在反思和总结中进行再实践.

第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创新.提高教学内容的挑战度,内容设置呈阶梯化和差异化,促使学生利用课上课下积极思考、探究.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针对作品中的戏剧和诗歌文体建设虚拟仿真文学类课程,让学生在表演和实践中参与教学互动过程.同时,增加文学评论课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采用“课堂内+课堂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将文学社团活动和阅读兴趣小组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在实践中强化知识,传播人文精神.

第四,教学跟踪与考核方式的革新.课堂学习只是教学的一个层面,课前的线上资源学习与课堂后的交流切磋均为建构文学类课程“金课”的必由之路.必须改变传统的纸质考核形式,针对不同的课程属性,实行个性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如文学史的考察重视理论素养的活学活用,文学评论则强调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应用能力.

从总体上看,文学类课程的“金课”建设应以资源建设为基础,既要整合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也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的大数据环境,进行“线上线下”资源开发与整合,保证“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变革教学方式,进行“翻转”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实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多层次、全方位地打造文学类“金课”.

三、建设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的“金课”建设需要积极推进并落实“互联网+教育”措施,实现“金课”建设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师信息化与文学类“金课”建设相结合.

(一)现实目标

首先,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重视实践性教学方法,建构探究式文学教学理念,重点建设文学类“金课”的高阶思维课堂,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融合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响应2018年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到的“四个回归”,革除当下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教室局限的弊端,变革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建构并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应用目标

首先,整合师资力量,加强并扩大文学类课程群的建设,在整合理论性课程与应用型课程的基础上,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文学类课程的体系.

其次,充分利用智慧化环境,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建设文学类MOOC课程、微课课程,将文学类课程的深度学习与创新性应用相结合,打造互动灵活的文学空间.

再次,通过教学反思和课程研究,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构建文学类课程的生态课堂.在实践中强化知识,传播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信息化素养.

为了实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性与传统文学类课程理论性的强强联合,教学改革必须重视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顺应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学情,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同时,响应“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开创多元学习空间,包括教师、网络空间、功能区(走廊、花园等),打破学校边界、年级边界和班级边界,进行跨时空学习,推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顺利开展,坚持在教学实践、课程改革、学生教育、科研应用、大赛指导中培养教师,加强信息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胜任能力,提升文学类课程任课教师的“媒体与信息素养”.

为适应“00后”大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学习资源的习惯和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文学类课程的深度应用和融合创新是建设文学类课程“金课”的关键路径.而建设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不仅有利于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培养拥有人文性和思辨性等高阶思维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基金项目: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2018年校级教改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项目编号:JG201801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 打造“金课”需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做支撑[N].2018-12-05.

[2]刘晓林.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制——面向2.0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16

責任编辑:粟 超

综上而言,此文为关于教育专业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引用文献:

[1] 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毕业论文怎么写 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本2500字
[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选题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题目怎么取
[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文文献怎么找
《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毕业论文怎么写 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方面有关论文范本2500字》word下载【免费】
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