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选题 > 文章内容

口腔医生论文范文参考 口腔医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口腔医生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8

口腔医生论文范文

口腔医生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口腔医生论文范文参考:口腔图像三维重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 第二篇口腔医生论文样文:屈曲传感器在喉运动监测中的有效性验证及其在吞咽中与舌压传感器的同步应用
  3. 第三篇口腔医生论文范文模板: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牙周可疑致病菌和人牙周膜细胞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4. 第四篇口腔医生论文范例: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及与慢性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5. 第五篇口腔医生论文范文格式:口腔修复曲面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100篇免费口腔医生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口腔医生论文范文参考:口腔图像三维重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口腔图像三维重建系统主要是对来自CT机和其它断层成像设备的图像数据,采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位于上颌骨和下颌骨处与植入有密切关系的解剖学上的显著特征及其他口腔医生感兴趣的结构,使医生能够根据不同解剖结构的相对空间关系和几何形态,确定手术方案其中单颗牙齿形态、整个口腔牙齿区域形态、颌窦底、下牙槽神经管、颏孔、鼻腭管、牙周膜等结构为医生关注的对象.目前口腔图像三维重建系统主要是国外的产品,能够根据三维扫描数据实现基本结构的重建,并导出相应的表面重建结果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对提升牙齿修复种植与矫正等口腔治疗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现有系统的三维重建技术在对牙齿形态绘制等方面效率较低,且在整个口腔区域的体重建中未能有效解决组织遮掩的问题,因而用户仍以运用水平面(XY面)、冠状面(XZ面)和矢状面(YZ面)方向的二维切面重建图为主;同时系统对对比度较低的结构无法直接重建,如下牙槽神经管,只能进行手工绘制;重建系统由于受软组织图像配准技术的限制,缺乏对牙周膜等软组织的重建.相对而言,国内口腔图像三维重建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为实现口腔图像三维重建系统技术的国产化,针对三维可视化重建口腔相关结构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下牙槽神经管的图像分割问题、牙周膜石蜡序列切片图像的配准问题、牙齿曲面重建中特征点的选择方法问题、对口腔整体区域及牙周膜空间结构的体重建问题等.

本文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信息约束的形状导向Levelset分割模型对下牙槽神经管图像进行分割.该分割方法在形状导向Levelset算法模型基础上引入下牙槽神经管图像的局部信息,将局部、区域、边界和形状信息共同引导水平集曲线的演化,有效实现了对边界区域微弱变化的下牙槽神经管的分割.针对两组病人数据,改进方法的平均相对极限测量精度为1.716%和1.692%,明显优于传统基于形状导向的Levelset的4.432%和4.115%.

2、提出了一种基于正规步长梯度下降的二维刚性配准和对数域对称Demons微分同胚非刚性配准相级联的配准方法,对牙周膜石蜡切片的显微成像序列图像进行配准.该配准方案相对于基于有限元的非刚性配准方法而言,对图像拓扑结构的保留具有更好的优势,配准每张图片的平均时间为有限元法的3.1%,平均配准误差为有限元法的89%.

3、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离散曲线演化模型的牙齿三维特征点提取方法.该方法可自适应确定牙齿不同层间CT图像边缘曲线的特征点提取数目,可降低数据存储的冗余量,提高特征点的抗噪能力,具有较高的效率.与现有离散曲线演化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改进方法在提取每层CT图像特征点所需时间约为现有离散曲线演化算法的50%,同时提取的特征点数约为现有离散曲线演化算法的80%.

4、在牙周膜胶原纤维组织重建中,提出了建立其传递函数的数学建模,并利用光线投射法实现胶原纤维组织三维重建的方法,该方法减少了在传递函数设计中对操作者先验知识的过高要求,其重建的胶原纤维组织的空间结构与解剖结构一致在口腔整体区域重建中,对LMIP体绘制算法的阈值选取问题进行改进,提出了对光线上的第一个峰值与全局峰值的差异大小设定阈值的方式来确定最终峰值的方式.该方法减小了由于差值过大造成重建噪声偏大的问题.此外,还提出了采用改进的LMIP与ICPVR进行融合的合成体绘制法共同重建目标物,该方法能同时重建各解剖对象的内外结构,有效改善了对目标物的可视化处理效果.

本文提出的相关改进措施,解决了口腔图像三维重建系统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了口腔图像三维重建系统的国产化进程,但算法的执行效率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第二篇口腔医生论文样文:屈曲传感器在喉运动监测中的有效性验证及其在吞咽中与舌压传感器的同步应用

吞咽是指食物进入口腔,经由咽部、食管,最终到达胃部的全过程;它可以分为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理行为,吞咽由吞咽中枢调控,以自主神经肌肉运动开始,随后为非自主神经肌肉运动,整个过程需要众多生理结构的协同参与.首先,摄入的食物经过咀嚼形成合适性状的食团,然后舌-硬腭接触产生舌压将食物后送,当食物流到达咽部时刺激这一区域的感受器激发吞咽反射开始,随后一系列的生理运动按照一定节奏有序进行,包括舌骨-喉复合体的上抬前移、会厌的翻转倒置、真声襞和假声襞的关闭以及食管上括约肌的开放,在有效运送食团通过咽喉进入食管的同时避免误吸的发生,最后食团在自上而下食管蠕动波的作用下进入胃部.吞咽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食物下咽、营养摄取、身体发育乃至生命延续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中任何结构的运动异常或者协调性偏差都可能引发吞咽困难,轻者损害健康,重者危及生命.

在临床中,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偏瘫、重症肌无力等疾病导致的吞咽障碍已成为现代医学日益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神经内科、耳鼻喉、康复医学等专业的专科医生开始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吞咽功能评估以及各种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诊治工作中来.在口腔医学中,牙列缺损患者、牙列缺失患者、唇腭裂患者以及口颌面部创伤、肿瘤术后患者,由于咀嚼功能的降低、腭咽闭合不全、口腔颌面部畸形或者舌和舌骨等生理器官运动功能障碍等原因,同样饱受吞咽困难的困扰.因此,口腔医生在针对口腔常见疾患进行义齿修复、正畸治疗、头颈部创伤或肿瘤手术及愈后康复训练的同时,也要考虑患者在疾病诊断前、治疗中以及医治后的吞咽功能,这一点对于患者口腔机能的康复至关重要.如果在口腔临床工作中能够借助简便、有效的仪器方法进行吞咽功能评估以及吞咽困难早期诊治,不仅可以降低医生临床工作强度、提高医疗质量,而且也有助于减轻病患疾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被用来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的仪器方法包括X线活动影像造影术(Videofluorography,VF)、电子内窥镜检查术(Videoendoscopy,VE)、核磁共振成像术(Magnatic Resonance Imaing,MRI)、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omputedTomography,CT)、超声波扫描术(Ultrasonography,US)和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等等,其中VF被认为是吞咽功能评估和吞咽困难诊断的金标准.不可否认,这些测量方法都有助于我们了解、认识吞咽这一复杂的生理活动,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吞咽生理数据和临床参考价值.然而,上述仪器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如监测过程中的辐射性、仪器操作的复杂性、检查费用的昂贵性、对卧床病人的不便性等等,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给病患的疾病诊治带来麻烦的同时,也存在*学的争议.

事实上,口腔和咽部都参与了吞咽运动,其中许多重要结构的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口腔疾病的影响,从而造成吞咽功能异常.而且,口腔疾病的治愈不仅包含生理结构的恢复,更需要生理功能的恢复,这已经成为现代口腔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作为医疗工作者的口腔医生,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同样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吞咽功能评估和针对因口腔疾患引起的吞咽困难早期诊治工作中来.在这种情况下,研发便于牙椅旁、病床边简单操作、无创定量评估吞咽相关结构生理运动和功能的仪器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课题组早期已成功研发出舌压传感器,并通过测量多个舌-硬腭接触位点产生舌压有效地判断了吞咽口腔期的舌体运动.本实验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康复医学领域中用来记录人类某些精细动作的屈曲传感器应用到吞咽时舌骨-喉复合体运动的监测中,在确定受试者颈部合适的贴附位置以及所记录波形的标志时间点和特征后,同步应用VF来明确所得波形代表的舌骨运动生理意义,验证屈曲传感器在吞咽咽期喉运动监测中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舌压传感器和屈曲传感器同步监测吞咽过程中舌压变化和舌骨运动的生理协同性,为未来借助生物传感器系统无创、简单、定量、有效地评估吞咽口咽期功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同时也为椅旁、床边吞咽困难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实验支撑.

本课题共分为两个部分,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屈曲传感器监测吞咽时喉运动的有效性验证.

首先,选取12名健康成年男性做为受试者,对屈曲传感器最佳贴附位置的确定进行研究.分别将屈曲传感器沿受试者颈前部中线贴附在3个位置上,嘱受试者在听到指令后一次性吞咽5ml水.通过对各个贴附位置所得波形的重复性以及波形最大震动幅值分析后可见,尽管屈曲传感器在3个不同贴附位置上记录到的喉运动相似波形出现频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当屈曲传感器顶端贴附在吞咽时甲状软骨最突点到达的最高位置时,吞咽过程中喉运动所产生的波形简单、清晰、便于后期分析,所产生的波形最大震动幅值也明显大于贴附在其它两个位置时的这一参数.这说明吞咽时甲状软骨最突点到达的最高位置为屈曲传感器测量吞咽时喉运动的合适贴附位置.在此基础上,对吞咽液体时所得喉运动波形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通过微分法准确定位波形上7个标志时间点,为后期实验分析做准备.

随后,选取6名健康成年男性做为受试者,将屈曲传感器顶端贴附在吞咽时甲状软骨最突点到达的最高位置,并同步应用VF观察吞咽5ml液态钡餐过程中舌骨的生理运动.统计结果显示,屈曲传感器记录的喉运动波形某些标志时间点与VF记录的舌骨某些生理运动时间非常接近,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从而证明波形各个标志时间点所代表的舌骨生理运动意义,比较后还发现屈曲传感器记录喉运动波形各时期与VF记录舌骨生理运动各时期的时间相似.

第二部分,利用生物传感器进行吞咽过程中舌压变化与舌骨运动生理协同作用的研究.

首先,选取14名健康成年男性做为受试者,用以观察正常吞咽过程中舌压的变化模式.将舌压传感器贴附在硬腭,测量受试者吞咽5ml水时5个舌-硬腭接触位点的舌压变化模式.结果显示,舌中线前部最先与硬腭接触,然后是舌边缘与硬腭接触,最后是舌中线后部与硬腭接触;所有测量位点的舌压快速达到峰值,然后缓慢降低直至消失.舌中线后部的舌压持续时间、峰值以及舌压积分值明显低于其它4个位点,而舌与硬腭两侧边缘接触的舌压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吞咽时舌与硬腭接触的顺序以及各个位点舌压的时间、峰值存在精确的协调性.、

然后,选取12名健康成年男性做为受试者,研究舌压传感器对屈曲传感器记录波形的影响.比较同一受试者在同时贴附屈曲传感器和舌压传感器或者仅贴附屈曲传感器而不贴附舌压传感器的情况下吞咽5ml水后屈曲传感器的记录参数变化.统计显示,无论贴附舌压传感器与否,屈曲传感器所记录波形的同一标志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非常微小,无统计差异,而且屈曲传感器记录的喉运动各时期持续时间也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舌压传感器的贴附对屈曲传感器吞咽过程中喉运动的波形记录不产生任何影响.

最后,为了探讨吞咽过程中舌压变化与舌骨运动的生理协同性,选取14名健康男性做为受试者.将舌压传感器和屈曲传感器分别贴附在硬腭和颈前部同步记录吞咽5ml水时的舌压变化和喉运动.统计结果表明,舌压传感器记录的舌-硬腭接触各个位点舌压变化时程与前期实验结果一致;各个位点舌压产生时间接近舌骨上向运动的开始时间,舌压峰值出现时间略早于舌骨到达最上前位置的时间但无统计差异,而舌-硬腭接触消失与舌骨离开最上前位置开始回复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吞咽过程中喉运动波形某些标志时间点与各位点舌压变化具有正相关性.

本课题的创新点:

1、首次将康复医学领域用来监测四肢精细运动的屈曲传感器应用到吞咽口咽期舌骨-喉复合体运动的无创监测中来,

2、第一次通过数学分析方法客观准确地定位了屈曲传感器记录波形上的标志时间点,避免了统计分析中实验人员的主观性误差,

3、实现了舌压传感器和屈曲传感器在吞咽监测中的同步化,

4、利用生物传感器系统无创、同步、定量地监测了吞咽过程中舌压变化和舌骨运动的生理协同性,为椅旁、床边吞咽口咽期功能评估和吞咽困难早期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第三篇口腔医生论文范文模板: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牙周可疑致病菌和人牙周膜细胞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目的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上以细菌为主的感染性疾病,是成年人口腔中病理性失牙最主要的原因.牙周可疑致病菌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引起牙周组织慢性破坏性疾病的始动因子.消除致病因子和阻断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重要手段,如采用龈上下洁刮治术或药物治疗,控制引起牙周病的牙菌斑.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中医药在牙周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天然药物防治口腔疾病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名中医干祖望教授推荐的经验方,制成中药复方提取液进行了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牙周健康状况的调查.

了解人群牙周健康流行状况,既为开展口腔预防保健提供了基线资料,又进一步说明研究开发防治牙周病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讨中药复方提取液减少牙茵斑的作用和寻找一个合适的用药方法;观察中药提取物对牙周病可疑致病菌的杀菌作用;观察中药复方提取液在不同浓度下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增殖和总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观察中药复方提取液对HPLF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为研究该中药防治牙周病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本课题研究分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三个部分

1、实验研究

中药复方提取液:选用江苏省中医院名中医干祖望教授推荐的防治牙周病的方药(以金银花、紫花地丁、蚤休、芦根等组成),中药材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药剂科.将中药材加5倍量水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90%乙醇沉淀,离心后去除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所需浓度1g/ml作为原液.原液于沸水中煮沸10min,备用.

实菌验株及培养基:选用国际标准菌株(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提供):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ATCC 33277、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rlucleatum,Fn)ATCC 25586、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ATCC Y4.用专性厌氧培养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传代培养.变形链球菌(st reptOCOCCUS mutans,sm)NCTC Ingbritt.用(Ms)轻唾培养基(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传代培养.

细胞培养:取正畸需要拔除的无龋、无牙周病的10~16岁青少年前磨牙,随即放置于含有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预冷的DMEM培养基中,在超净工作台内,无菌条件下,刮取牙根中1/3的牙周膜组织,剪成1mm×,1mm×,1mm小块,平铺于25ml培养瓶中,加入含有20%血清、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2ml,在CO_2培养箱中,37℃、5%CO_2饱和条件下培养4 h后,翻转培养瓶,继续培养.有细胞游出后,每隔3天换液,细胞长满瓶底壁后,以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凡免疫组化角蛋白阴性、波形蛋白阳性的4~10代细胞用于实验.

配制系列浓度中药提取液:取1g/ml中药贮存液,用5%血清的DMEM培养基将其稀释成0g/ml(对照组)、1×,10~(-7)g/ml、1×,10~(-6)g/ml、1×,10~(-5)g/ml、1×,10~(-4)g/ml、1×,10~(-3)g/ml、1×,10~(12)g/ml不同浓度的条件培养基.

体外敏感试验操作程序(微量液体稀释法):采用TSA血平板培养基.厌氧培养18小时(90%N_2 5%CO_2 37℃).保存之细菌复苏,经生化鉴定后接种于相应琼脂平板.挑取琼脂表面的单个菌落混悬于相应液体培养基中(1个1mm菌落/ml)培养,培养相应时间后使菌液浓度呈10~(-6)CFU/ml备用.

分别吸取两种样品原液.药品液为原液对倍稀释(1:1,1:2,1:4等).体外敏感试验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MBC(最小杀菌浓度).

MBC测定:用无菌接种环挑取肉眼观察无细菌生长的微孔板中培养物,划线接种于相应平板,放置适宜培养条件下孵育.48h培养后观察,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MBC.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取第5代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以1×,10~5/ml的细胞浓度接种到96孔板,每孔100μl,培养24h后,吸弃原有培养液,每孔加入条件培养液:200μl,每个浓度8孔.分别于培养1d、3d、5d后,每孔加入MTT(5mg/ml)20μl,37℃,5%CO_2饱和条件下培养4h,吸弃培养液,每孔加入DMSO150μl,振荡10min,于酶标仪测定OD值,波长为490nm.仅含有5%血清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取第5代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以1×,10~5/ml的细胞浓度接种到96孔板,每孔100μl,培养24h后,吸弃原有培养液,每孔加入条件培养液200μl(不包括1×,10~(-2)g/ml),每个浓度5孔.分别于培养1d、3d、5d后,每孔加入100μl0.1%TritonX-100,室温下振荡30min,吸取20μl,转移到另一块96孔板,每孔加入考马斯亮蓝染液200μl,室温下振荡10min,用分光光度计在595n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OD值.仅含有5%血清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

超微结构:取第5代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接种到新的培养瓶中,培养24h后,吸弃原培养液,加入1×,10~(-3)g/ml浓度条件培养液培养5d,以不含中药提取液的5%DMEM培养基作为对照组.第5天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分别收集在离心管中,1000r/min,10min离心后,弃上清液.2%戊二醛固定细胞团块2h,室温下系列丙酮脱水,EPON812包埋,超薄切片后透射电镜观察.

2、临床研究

中药复方提取液同实验研究,并将其配制成中药低浓度组(0.2g/ml,用蒸馏水稀释)、中药高浓度组(0.4g/ml,用蒸馏水稀释)、阳性对照组(1/2浓度的口泰)、阴性对照组(蒸馏水)4个组分别编为A、B、C、D 4个组.采用双盲法进行实验观察,提供漱口液者不参加实验检查,进行牙周指数检查的人员是经过培训的口腔医生,直接给幼儿提供漱口液并进行监督的是幼儿园老师.实验开始前由口腔医生对幼儿进行牙周指数的检查,再由幼儿园老师安排幼儿漱口,要求每天含漱2次,每次用量10ml,含漱2分钟后吐干净,连续二周,最后一次漱口完后1hr由口腔医生检查牙周指数.整个实验过程中幼儿不改变平时的生活习惯.测量牙周指数,包括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

3、流行病学研究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江苏省35-44岁和65-74岁两个年龄组的城乡居民1584人,男女各半,城乡人数各半.

结果

1、中药复方提取液对各实验细菌均有杀菌作用,对牙周常见可疑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和常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的MBC值分别为7.8125、3.90625、7.8125和7.8125 mg/ml.

2、中药复方提取液浓度在1×,10~(-7)×,10~(-3)g/ml,均能明显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1×,10~(-3)g/ml作用效应最大.中药复方提取液浓度在1×,10~(-4)~1×,10~(-3)g/ml,能够明显增加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总蛋白的合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此范围内,中药复方提取液的作用显示出一个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

3、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细胞的内质网、线粒体等明显增多.

4、应用含金银花、紫地丁等组成的含漱液漱口可降低牙周指数,与对照组之间有高度显著差异.

5、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中老年城乡居民牙周健康的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仅为0.70%和0.50;牙龈出血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为67.74%和1.78;牙结石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为93.93%和4.59;浅牙周袋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为32.07%和0.56;深牙周袋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为7.46%和0.10.(2)65-74岁年龄组牙周袋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高于35-44岁年龄组(P〈0.01).(3)牙周附着丧失记分为2、3、4的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均为65-74岁组高于35-44岁组(P〈0.01).

结论

1、浓度为7.8125mg/ml的中药复方提取液在不破坏牙周局部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可有效杀灭牙周细菌.

2、中药复方提取液可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蛋白质合成.

3、中药复方提取液能促进细胞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与细胞增殖实验和总蛋白测定结果一致.

4、金银花、紫地丁等组成的中药复方漱口液可有效去除牙菌斑,能够发挥药物的抗茵、消炎作用.

口腔医生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口腔医生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专升本论文、2500字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口腔医生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口腔医生论文范文选题

5、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牙结石是人们口腔卫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应加强牙周病的预防工作,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口腔健康水平;并且说明研究开发防治牙周病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四篇口腔医生论文范例: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及与慢性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口腔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牙周炎患病率更居于龋病之上,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9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慢性牙周炎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更常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牙周炎会成为突出的口腔健康问题.

慢性牙周炎发生的始动因子是菌斑微生物,但是目前大量研究发现宿主对微生物不恰当的免疫反应是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的主要原因;宿主对感染免疫调控的差异、遗传性状的不同、社会生活行为的变化等直接关系到牙周炎的发生、进展和转归.学者们已通过大量研究确定了部分增加牙周炎患病率的危险因素,那么,这些己知的牙周炎危险因素除了增加牙周炎的患病率、影响其他系统性疾病外,与牙周炎自身严重程度的发展是否有关联呢这将直接关系到牙周炎发展的进程和治疗转归.之前的大部分国内外研究都专注于发现会提高普通人群牙周炎患病率的危险因素,较少关注对牙周炎患者牙周炎严重程度有影响的危险因素,而对于口腔医师来说,接触更多的往往是已经患有牙周炎而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己存在的牙周炎能否控制,会不会加重.所以专门针对牙周炎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开展的危险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研究结果可提示口腔医生在牙周炎治疗时除了关注口腔内的牙周病损外,还要考虑到患者全身的综合因素.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脏病,已上升为人类第三大“杀手”,关于CKD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整个医学领域得到高度重视.研究对象已经从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或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转变为早期CKD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反映出学者们对CKD认识的改变和日趋成熟.迄今为止, CKD的流行病学研究多以一般人群为研究对象,也有少部分以CKD的高危人群为对象,如美国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高血压、糖尿病及肾脏病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有关CKD的研究.有研究结果提示在普通人群中筛查CKD的成本-效益比较差,而在高危人群(高血压、老年)中进行筛查,则成本-效益比较好.

目前有关牙周炎和CKD相关性的研究对象均为CKD患者或者是ESRD的患者,而且要么是一些小样本的横断面研究,要么是针对西方白种和黑种人群的独立研究,针对中国慢性牙周炎患者的CKD患病率的权威性流行病学研究基本空白.本课题研究旨在建立慢性牙周炎患者相关资料数据库,从而分析、论证慢性牙周炎的各种危险因素与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关联,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纳入尿液标本的收集、检测项目,首次报道了牙周炎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白蛋白尿、血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CKD的患病率;进而分析、探讨影响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慢性牙周炎患者中CKD的危险因素,以及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与CKD共同的危险因素.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

1.建立慢性牙周炎患者调查问卷信息库、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

2.筛查、分析与牙周炎严重程度有关的危险因素,

3.慢性牙周炎患者中CK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4.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与CKD共同的危险因素.


https://www.mbalunwen.net/kejidaquan/85435.html

方法

本研究选取从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就诊于广东省口腔医院牙周科的牙周炎患者.共有1392人参加了此次项目,其中收集血标本1382人,尿标本1380人,完成问卷及体检1361人,最终符合纳入标准进入统计分析的有效人数为1268人.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年龄≥18岁;遵照WHO规定的口腔检查标准,至少一个1/6象限内的功能牙数不少于2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1)无牙颌,

(2)肝硬化,

(3)恶性肿瘤者,

(4)一个月内接受过龈下刮治治疗,

(5)1个月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者,

(6)6个月内扁桃体或唾液腺有急性化脓性感染.

采集问卷调查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籍贯、身高、体重、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烟酒史、高脂饮食习惯、既往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病史、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肾毒性药物应用情况等、口腔健康情况、口腔卫生习惯现状、对口腔牙周疾病的认识、态度、行为及初级预防知识等.使用Florida探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全口牙周检查(第三磨牙除外),主要内容包括6个位点(近中颊侧、正中颊侧、远中颊侧、近中舌侧、正中舌侧、远中舌侧)的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 PD)、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 GR)、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e、牙松动度、根分叉病变.实验室检查包括:(1)生化指标:肾功能,随机血糖,血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2)肾脏病早期筛查:尿白蛋白/肌酐,血尿,eGFR,(3)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apsule-reactive protein, CRP),肿瘤坏死因子-a (tumour necrosis factor TNF-a),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

将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牙周病学会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riodontology,CDC/AAP)推荐标准,按照PD值、AL值将其分为3组;按照探诊出血位点数占全口总位点数的比例分为3组;以牙周上皮覆盖面积(periodontal epithelial surface area, PESA)和牙周炎性组织表面积(periodontal inflamed surface area, PISA)中位数平分所有研究对象并进行比较.本研究采用白蛋白尿、eGFR、血尿作为肾脏损伤指标进行CKD患病率调查研究.以中国人校正后简化MDRD公式计算eGFR,按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一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NKF-DOQ I)标准,当eGFR<,60mL/min/1.73m2诊断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在光学显微镜下400倍视野中>,3个红细胞定义为血尿.尿白蛋白/肌配比值(ACR)在30-299mg/g时为微量白蛋白尿,>,300mg/g为显性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和显性白蛋白尿总称为白蛋白尿.

结果

1,初步建立了一个慢性牙周炎患者调查问卷信息库、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基本资料如下:共包含1268例牙周炎患者的资料及标本.男423例(33.36%),女845例(66.64%),平均年龄54(±,10.85)岁,高中以上学历者占73.34%,目前吸烟的有174人,占13.72%.平均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是5.68±,1.09mmol/L、1.95±,1.50mmol/L.1.4±,0.39mmol/L、3.25±,0.88mmol/L.高脂血症人群中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的有108人,占8.52%;胆固醇≥5.20mmol/L的有825人,占65.06%;甘油三酯≥1.70mmol/L的有563人,占44.40%;低密度脂蛋白≥4.14mmol/L的有182人,占14.35%.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IL-1β浓度的中位数分别是1.02mg/L、1.12ng/L、7.60ng/L、11.32ng/L.在本次研究的牙周炎人群中白蛋白尿、血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eGFR)以及CKD的患病率在经过年龄、性别的调整后分别为6.70%、10.90%、2.70%、18.20%.

2,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得出采用美国牙周病学会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推荐标准所分的牙周炎轻、中、重3组与年龄呈正相关(F等于14.988,P<,0.001);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Chi-square test)分析得出性别与不同牙周炎严重程度相关,在男性组中,重度牙周炎比例高;在女性组中,中度牙周炎比例高(χ2等于17.658,P<,0.001),受教育程度与牙周炎严重程度无关.中、重度吸烟的人群随着牙周炎严重程度的上升,人群所占比例也随之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19.628,P<,0.05);吸烟组慢性牙周炎人群的血清中4种炎性因子CRP、IL-1β、IL-6、TNF-α浓度均值全部高于不吸烟组,且其中IL-1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等于-2.036,P<,0.05).有牙周病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的患者中,重度牙周炎的总体构成比明显高于轻、中度牙周炎,与无牙周炎家族史的患者明显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清中hs-CRP浓度均与牙周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在调整了性别、受教育程度、收缩压、舒张压等混杂因子后,得出年龄、性别、高血脂家族史仍然是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学历为高中以上人群中探诊出血的位点数达到全口总位点数的30%-60%以及60%以上的比例,均低于学历为高中以下人群中这两组人群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10.545,P等于0.005),说明受教育程度与牙龈炎症反应有关联.探诊出血的位点数达到全口总位点数60%以上的受试者,收缩压明显高于出血的位点数达到全口总位点数60%以下者(F等于4.081,P等于0.017),舒张压与牙龈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等于5.652,P等于0.004).

以PESA的中位数962.5和PISA中位数271.6分为两组后发现,PISA达到其中位数以上(>,271.6)的受试者舒张压均值高于PISA<,271.6组的受试者舒张压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等于-2.505,P<,0.012).同时,PESA达到其中位数以上(>,962.5)的受试者舒张压均值高于PESA<,962.5组的受试者舒张压均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调整了多项混杂因子后,发现年龄与PESA呈负相关,舒张压与PISA正相关.在吸烟的牙周炎患者中PESA达到中位数以上的人群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等于5.995,P等于0.014);在吸烟的受试者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吸烟指数为轻、中度的人群中PESA达到中位数以上的人群所占比例高于重度吸烟组.吸烟与PISA的关系与PESA关联结果一致,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人群中(甘油三酯≥1.7mmol/L) PESA达到中位数以上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甘油三酯正常组中的比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等于4.373,P<,0.0,37).在PISA高于和低于中位数的组中,甘油三酯正常和异常的人数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慢性牙周炎患者中CK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慢性牙周炎人群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患病率为2.7%(95%CI1.7~3.7),知晓率为28.1%.高于中国普通人群中肾小球率过滤下降的患病率1.7%(95%CI1.5~1.9),同时也高于华南地区普通人群中肾小球率过滤下降的患病率1.3%(95%CI1.0~1.6).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大于65岁的牙周病患者比小于65岁的牙周病患者更易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12.9%vs.1.2%,χ2等于68.983,P<,0.001),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5.9%vs.0.8%,χ2等于29.592,P<,0.001).在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高尿酸血症的牙周炎患者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伴有这些疾病的牙周炎人群.而且,在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研究人群中,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患病率是不伴有这两种疾病的牙周炎患者的5倍左右(8.9%vs.1.8%,χ2等于22.509,P<,0.001,7.5%vs.1.4%,χ2等于29.581, P<,0.001).而且,曾有过CKD病史的牙周炎患者比无此病史的更容易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比例分别是7%和2%(X2等于11.759,P等于0.001).吸烟指数达到重度的牙周炎患者eGFR的患病率达到了不吸烟和轻度吸烟的牙周炎患者的6-8倍(13.1%vs.1.5%、2.1%, 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Fisher',s Exact test, P<,0.001).伴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收缩压、腰臀比、TNF-α、IL-1的均值高于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的患者(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均值低于无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的患者(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医保、吸烟指数分级、饮酒、糖尿病家庭史、高血压家庭史的水平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男性、重度吸烟.

在本研究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检出率为6.0%(95%CI4.7-7.2),巨量白蛋白尿检出率为0.7%(95%CI0.2-0.9).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6.7%(95%CI5.5-8.1),知晓率是16.3%,高于南方地区普通人群的白蛋白尿患病率(6.0%).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在年龄大于65岁组的牙周炎患者中白蛋白尿患病率为15.1%,在小于65岁组为6.8%,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等于11.920,P等于0.001).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女性较男性多发(9%vs.5.2%,x,2等于5.687,P等于0.017).伴有白蛋白尿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BMI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均值高于不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其中BMI大于等于24的牙周炎患者白蛋白尿发生率比BMI小于24的高2倍(11.0%vs.6.00%,χ2等于11.386,P等于0.001).牙周炎患者中,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高血脂的,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均高于不伴有这些疾病史的牙周炎患者(P<,0.05).曾有过CKD病史的牙周炎患者比无此病史的有更高的白蛋白尿患病率(12.5%vs.7.2%,χ2等于4.545, P等于0.033).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医保、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CKD病史、吸烟指数分级、饮酒、BMI、收缩压、及生化指标中的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NF-α混杂因素后,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有女性、糖尿病、收缩压、CKD病史.

在本研究的受试者中血尿的患病率、知晓率分别为10.9%和15.9%,女性明显多发于男性(14.2%vs.8.7%,P等于0.005),高于华南地区普通人群血尿的患病率为3.8%和全国普通人群血尿的患病率3.5%,也高于澳洲人群的血尿患病率(男性2.0%-2.5%,女性3.0%).受教育程度高的牙周炎患者中血尿的患病率低于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10.3%vs.18%,χ2等于11.636,P<,0.001).在伴吸烟指数为轻度的牙周炎患者中血尿的患病率高于非吸烟的牙周炎患者(15.2%vs.13.1%,X2等于8.994,P<,0.05).伴有血尿的慢性牙周炎患者BMI、肌酐、血糖、尿酸的均值低于不伴有血尿的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均值高于不伴有血尿的患者(P<,0.05).有CKD病史的牙周炎患者血尿的患病率同样高于无此病史的牙周炎人群(19.5%vs.11.6%,P等于0.01).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医保、有无糖尿病、CKD病史、吸烟指数分级、饮酒、BMI、肌酐、白蛋白、生化葡萄糖、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混杂因素后,血尿的危险因素是受教育程度低、CKD病史.但是关于结果中BMI(OR等于0.928,95%CI:0.864~0.973)与血尿的关系,在请教肾内专科医师后,仍然原因不明,有待后续实验进一步探讨,目前我们不能就此定义BMI为血尿的保护因素.

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本研究人群CKD的患病率为18.2%(95%CI16.2-20.3),其中第一期患病率为11.6%(95%CI9.9-13.3),第二期3.9%(95%CI2.9-5.0),第三期2.6%(95%CI1.6-3.6),只有一个第四期的患者,无第五期.人群的知晓率为16.2%.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炎各年龄组患者的CKD患病率也随之上升,65岁以上组是65岁以下组患病率的2倍(37.4%vs.18.3%,X2等于27.706,P<,0.001),而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18.5%vs.25.7%,X2等于8.006,P等于0.005),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及有CKD病史的牙周炎患者有更高患病率(P<,0.05),伴有CKD的牙周炎患者年龄、血肌酐、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均值都高于不伴有CKD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医保、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CKD病史、肝炎携带者二分类、吸烟指数分级、饮酒、牙周病家族史、收缩压、腰臀比、肌酐、白蛋白、生化_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后,男性、肌酐、CKD病史是CKD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是其保护因素[OR等于0.665,95%CI:0.487-0.909,P等于0.01].

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1.02mg/L的牙周炎患者中白蛋白尿、eGFR、 CKD的发生率分别是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1.02mg/L牙周炎患者的1.77倍、2.16倍、1.29倍(P(0.05);血清IL-1含量≥11.32ng/L的牙周炎患者eGFR下降的发生率是血清IL-1含量<,11.312ng/L牙周炎患者的2.39倍(x2等于5.415,P等于0.02);血清IL-6含量≥7.60ng/L的牙周炎患者eGFR下降的发生率是IL-6含量<,7.60ng/L牙周炎患者的3.31倍(χ2等于9.103,P等于0.003).血清中TNF-a含量≥1.12ng/L的牙周炎患者eGFR患病率是TNF-a<,1.12ng/L牙周炎患者萨2.33倍(P等于0.024).说明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浓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到CKD的患病率,是重要的介导途径.

结论:

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年龄、性别不仅仅是慢性牙周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还是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2.吸烟指数达到中、重度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重度牙周炎的发生率高于中度、轻度牙周炎(P<,0.05).吸烟组慢性牙周炎人群的IL-1β血清浓度全部高于不吸烟组.可能由此介导了吸烟对牙周组织乃至全身其他器官产生的不良后果.

3.有牙周病家族史、高血脂家族史的患者中,重度牙周炎的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牙周炎(P<,0.05)

4.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清中hs-CRP浓度均与牙周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舒张压还与牙龈炎症出血程度呈正相关(P<,0.05).

5.在调整了混杂因子后,年龄、性别、高血脂家族史仍然是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6.首次调查了慢性牙周炎患者的CKD患病率为18.2%(95%CI16.2%-20.3%),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患病率为2.7%(95%CI:1.7%-3.7%),微量白蛋白尿检出率为6.0%(95%CI:4.7%-7.2%),巨量白蛋白尿检出率为0.7%(95%CI:0.2%-0.9%),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6.7%(95%CI:5.5%-8.1%),血尿的患病率为10.9%(95%CI:9.2%-12.5%),均高于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

7.年龄、男性、吸烟、腰臀比、收缩压是慢性牙周炎患者发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影响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共同危险因素.

8.年龄、BMI、收缩压是牙周炎患者发生白蛋白尿和影响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共同危险因素.

9.吸烟是牙周炎患者发生血尿和影响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共同危险因素.

10.受教育程度低是牙周炎患者发生血尿和影响牙龈炎症出血表现的共同危险因素.

11.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CRP、IL-1、IL-6、TNF-α的浓度与CKD的患病率有关.

12.CKD与慢性牙周炎具有相关性,慢性牙周炎患者是CKD的高危人群,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筛查CKD十分必要.

本研究的结果说明牙周医学的兴起和发展有助于其他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方案的改进,在整个医学领域被重视的程度会越来越高,口腔医生在进行牙周炎治疗时除了要关注口腔内的牙周病损外,还应该考虑到患者全身的综合因素.今后,本课题组将在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队列流行病学调查或干预性实验研究,希望可以为改进慢性牙周炎和CKD的治疗方法、治疗理

第五篇口腔医生论文范文格式:口腔修复曲面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随着三维测量、离散曲面造型、高硬度材料快速加工等方面技术的进步,口腔修复体CAD/CAM医疗装备在近十多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正推动着新时期的“牙科技术革命”.本文结合口腔临床医学应用实际,以口腔修复曲面设计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口腔修复曲面设计系统的相关基础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

(1)研究了修复体三角网格模型的快速拓扑重建技术,提出了采用顶点一环邻域的拓扑结构对三角网格模型进行快速重建,并对基于Hash和二叉树的冗余点滤除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三角网格模型的拓扑重建.

(2)提出基于顶点法矢的等距和基于隐式曲面的等距的两种算法.采用了八叉树空间分块进行数据点采样,以及顶点映射结合原始模型拓扑关系来生成网格化隐式等距曲面,并通过实例分析了两种等距算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3)提出了口腔牙齿预备体颈缘线半自动自适应提取算法,口腔医生仅需要利用自己的医学经验在颈缘附近顺序交互拾取有限关键特征点,就可以半自动、可靠地完成颈缘线的准确提取.

(4)研究了修复体三角网格裁剪技术,提出一种新的面向口腔修复设计的颈缘线裁减算法,通过粗裁减-精裁减-边界优化三个步骤,可靠、高效地完成了三角网格曲面裁减过程,并已经在临床开展应用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5)研究了修复体三角网格孔洞修补和缝合技术,提出了网格孔洞修补与缝合按统一思想处理的算法.该算法对网格模型进行孔洞修补、缝合可以得到与原始网格模型密度相近,且边界光滑连续的投影网格.

(6)针对口腔修复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采用UML技术对口腔修复曲面设计系统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面向口腔修复曲面设计系统软件原型系统--DentalCAD,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口腔修复体设计中,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这篇口腔医生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口腔医生引用文献:

[1] 口腔医生论文题目推荐 口腔医生论文题目怎样取
[2] 口腔医生专著参考文献 口腔医生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口腔医生论文大纲范文模板 口腔医生论文框架如何写
《口腔医生论文范文参考 口腔医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口腔医生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