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优秀论文 > 文章内容

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参考 中英文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中英文医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8

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

中英文医学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参考:针灸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质量及报告规范认知程度的研究
  2. 第二篇中英文医学论文样文: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医学领域语义标注研究
  3. 第三篇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模板: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 要 英译研究
  4. 第四篇中英文医学论文范例: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研究
  5. 第五篇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格式: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

★100篇免费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可作为优秀中英文医学论文写作参考,适合中英文医学方面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相关写作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参考:针灸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质量及报告规范认知程度的研究

背景:中医药创新发展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针灸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其传统中医药的理论有别于西医理论体系.针灸系统评价(SRs)/meta分析(MAs)和随机对照试验(RCTs)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其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针灸科研、临床工作者对相关报告的认知程度如何,针灸临床研究报告信息是否满足证据使用者的需求,都值得深入研究.这对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目的:1)评价针灸SRs/MAs及其纳入RCTs的质量.2)调查相关医学报告规范在我国的认知程度及针灸从业者对针灸信息报告的需求.3)探讨针灸创新发展的方法学瓶颈及针灸临床研究质量和知识转化的改进措施建议.

方法:1)循证理念、标准和方法;2)系统评价;3)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4)问卷调查.旨在利用PICOS要素构建研究问题,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针灸SRs/MAs的方法学质量,利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A声明)”和自拟针灸特征信息清单评估针灸SRs/MAs报告质量.依据CONSORT声明和STRICTA评估针灸RCTs报告质量.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针灸科研和临床工作人员对PRI*A声明的知晓程度及针灸从业者对“针灸临床研究报告信息需求”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1)本研究最终分析了327个针灸SRs/MAs及其纳入的363个RCTs,二者的报告质量均普遍较低.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在2009年后并未广泛用于针灸SRs/MAs中.即使用了风险偏倚报告工具的SRs/MAs,其报告信息也小完整.PRI*A评分结果提示CSR最高,外文与中文期刊SRs/MAs报告率相似.针灸特征信息报告率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等于0.000),由高到低依次为CSR、外文期刊和中义期刊SRs/MAs.PRI*A和针灸特征信息评分SCI期刊均高于非SCI期刊(P等于0.000).对针灸SRs/MAs纳入的363个中、英文RCTs,其CONSORT报告率2006-2010年英文RCTs高于中文(P等于0.000),而STRICTA评分报告率中、英文相似(P等于0.440).中、英文RCTs的CONSORT报告率2006-2010年均比2001-2005年高(中文P等于0.011;英文P等于0.001).STRICTA评分2006-2010年与2001-2005年中、英文RCTs相比均相似(中文P等于0.853;英文P--0.317).

2)被调查人员对于报告规范的认知程度不高,被调查的针灸从业者对针灸临床证据报告信息的需求较高,当前针灸临床证据报告信息尚不能完全满足针灸从业人员的需求.

3)针灸临床证据质量和知识转化的政策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展开、完善.立项研究、建立规范、培训转化、后效评价、现场验收、共识后推广、扩大验证、后效评价、持续改进.

结论:研究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读者对研究结果真实性、重要性及实用性的正确理解和评价.本研究纳入针灸SRs/MAs及RCTs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报告质量普遍较低.“系统评价/Meta分析优先报告的条目”在我国的知晓率较低,当前针灸临床研究报告信息尚不能完全满足针灸从业人员的需求.今后针灸SRs/MAs和RCTs的研究者应特别重视对研究的科学设计、严谨实施和完整规范报告,加强对医学研究报告规范的了解和应用,进一步促进针灸SRs/MAs和RCTs等高质量证据的生产和转化,以满足针灸科研和临床实践的需要,更好的为针灸循证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篇中英文医学论文样文: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医学领域语义标注研究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对于医学领域知识的交流促进作用日益显著.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取决于医学信息资源组织的科学性、有效性,而医学领域是一个庞大的学科门类,其中的知识很多涉及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使得领域知识比较繁杂.当前,医学信息资源的应用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构成了海量信息资源,逐渐形成了无法语义识别的信息孤岛,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逐渐难以满足现有医学信息传播的需要.

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英文医学文章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函授论文、2000字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中英文医学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题目

语义网技术为解决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它作为面向下一代网络信息资源语义应用的支撑技术,可以使数据以机器理解的形式进行处理和查找,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工具和技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解释交流.在这些技术中,本体作为语义网的核心能够较好的表达出领域知识的语义层次,语义标注则利用本体将普通的信息资源序化为具有知识层次的形式化信息,使庞大的信息资源以语义关联的规范化形式存在.但是,由于领域本体之间的语义异构情况逐渐突出,使得语义标注的语义富集度受到限制,而顶级本体正是揭示领域知识的高层语义关系的通用知识体系.

本文通过本体的创新构建、本体映射及整合、语义标注等工作,探讨具有医学领域顶级本体语义关系结构的本体语义标注工作机制,尝试建立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医学领域本体语义标注系统模型,实证语义标注新思路,探索本体整合对于语义标注效果的促进作用,力求做到从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本体语义应用障碍,进而提高医学信息资源的语义标注水平,推动面向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语义应用,促进医学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知识发现.本文的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章节展开:

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选题的时代背景与技术背景,说明了与本研究有关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并提出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并针对研究思路进行规划和布局.

第二章对本体整合及语义标注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进行系统描述,论述利用顶级本体进行整合及语义标注所涉及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本体理论及有关的本体构建、本体映射和集成等有关技术,语义标注理论及相关技术方法等.

第三章详细阐述了本体整合及语义标注领域中主流的应用工具、平台,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新系统,对其使用的方法、技术进行详细研究,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系统进行比较,总结其技术特点与应用方向,为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语义标注系统建设提供依据.

第四章针对医学领域信息资源特点,深入研究医学领域中信息资源的结构形式,从语义模型的建立和标注方式选取的角度,分析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语义标注模式.

第五章以前文分析为依据,详细设计医学信息资源的领域本体建设、领域本体映射、本体整合及语义标注模型,系统讨论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医学领域信息资源语义标注模型要素.

第六章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医学领域信息资源语义标注系统,并引入医学领域顶级本体进行针对医学信息资源的知识本体建设、本体整合、语义标注全过程测试,实证了语义标注方案的可行性,检验了语义标注系统的可用性,并综合探讨了语义标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系统的特性.

第七章总结全文所做的工作并得出结论,展望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相关的语义标注研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本文实现了对医学信息资源进行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语义标注,实证了医学顶级本体用于领域本体整合及语义标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语义标注系统是可靠的,采用顶级本体属性结构作为领域本体语义关系基础是具有后处理优势的,基于顶级本体的语义映射与本体整合是可行的,采用整合本体进行医学领域信息资源的语义标注是有效的.从实践层面实现了优化了医学领域本体构建过程,为医学领域本体的互操作提供了新的方案,同时拓展了医学信息资源的语义标注思路,为医学信息资源的高级语义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研究所采用的语义标注方法不同于传统以单一本体为模型的标注系统,并区别于当前的多本体整合模式,采用基于医学领域顶级本体语义结构形式的整合本体标注策略,提出了以顶级本体为整合要素的整合本体语义标注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医学领域语义标注原型系统,从而探索基于医学本体的语义标注模式新思路,为本体实现高级语义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的具体创新点体现为:

第一,顶级本体属性结构应用于领域本体构建.采取顶级本体属性扩展的方式表达领域本体的知识关系,以此方式构建的领域本体具有相对统一的语义表达框架,同时能够与顶级本体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促进本体互操作.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术语来源可靠;内容表达采用可自由转换的中英文双语;所构建本体具有顶级本体属性结构特征.


https://www.mbalunwen.net/jinri/95135.html

第二,顶级本体语义关系参与本体整合.以顶级本体属性框架为基础进行属性合并,在本体概念映射的基础上实现领域本体整合,形成合并本体,以此方式构建的合并本体具有清晰的语义框架,由于语义关系表达的一致性,对于后续的本体整合也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基于顶级本体整合本体的语义标注.相对于传统的单本体语义标注,整合本体具有知识体系更丰富的特性;相对于领域本体间无关联的多本体语义标注,整合本体具有知识关联更密切的特性;相对于单纯映射的多本体语义标注,基于顶级本体整合的语义标注具有知识表达更完整的特性.

第三篇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模板: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学术论文摘 要 英译研究

研究背景:摘 要 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摘 要 不仅能使作者清楚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有助于审稿人审稿,帮助读者迅速判断文献的主要内容并决定是否有必要阅读全文,还能为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提供便利.英文摘 要 在国际间进行知识传播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三十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摘 要 写作进行了研究,对提高期刊摘 要 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尚无从翻译视角对学术论文摘 要 进行系统研究.

目的:针对学术论文摘 要 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制定学术论文摘 要 英译原则,探讨摘 要 翻译策略,构建摘 要 翻译模式,以期帮助中国作者掌握摘 要 写作和翻译规则,提高摘 要 写译质量,促进学术交流.

方法:(1)采用文献法,概括和分析国内外学术论文摘 要 研究现状以及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分析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摘 要 翻译的指导作用.(2)随机选取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1.0的90种中文期刊,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各30种,文章发表于2010年1月到2011年9月,从写作规范、宏观结构和语言运用三大方面对其研究型论文英文摘 要 质量进行调研,并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基于目的论以及国际标准ISO214-1976(E)和国家标准GB6447-86,探讨学术论文摘 要 翻译原则;从摘 要 的宏观结构和语言特征入手,探讨其翻译策略;建构学术论文摘 要 翻译模式,为译者提供较为清晰的翻译思路.

结果:(1)国内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 要 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体裁结构要素不全和语步混乱以及语言运用上存在的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不足.(2)功能翻译理论可用于指导学术论文摘 要 英译.(3)确立了学术论文摘 要 翻译原则.目的论的“三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是摘 要 翻译应遵循的“总则”.基于ISO214-1976(E)和GB6447-86有关摘 要 写作的规范和要求总结而成的“九原则”是摘 要 翻译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体现摘 要 的体裁性特点、规范、客观、完整、准确、一致、简洁、正式以及与时共进原则.(4)制定了学术论文摘 要 翻译策略.基于语步的选词选句策略用于各语步典型词汇和句型翻译;语序调整策略用于定语翻译和状语从句翻译;词类转译策略用于连动式谓语句的英译(确定一个动词,其余动词转换成非谓语动词或介词);时态、语态和人称的选择应以实现摘 要 各语步的功能为目的以及衔接策略用于语篇翻译,以符合英文表达习惯.(5)构建了一个基于“五步骤”的学术论文摘 要 语篇翻译模式.该模式由五个“步骤”组成:明确“翻译纲要”、做好译前六项准备工作、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双文本”分析、文本翻译、润色、加工以及对照摘 要 质量评价表审核译文.

结论:功能翻译理论为学术论文摘 要 翻译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目的论的“总则”和基于两“标准”的“九项基本原则”对摘 要 翻译起到了规范作用;翻译策略有其各自的适用层面;“五步骤”翻译模式能够为译者提供清晰的“图式”.

研究局限: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分析不够透彻;选取的样本数量有限.

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语篇体裁意识,另一方面可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到学术写作教学中.

此外,本研究探讨了关 键 词 的标引和翻译原则.英译关 键 词 应遵循规范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准确性和一致性原则.

第四篇中英文医学论文范例: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研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逐渐增长,对海量无序、质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已迫在眉睫.为解决这一难题,图书情报界人士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其中包括书目控制的成功运用.一些研究者已经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概括性的,且比较分散.

有鉴于此,笔者拟在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探究,不仅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发展有所裨益,而且便于人们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以书目控制为主要手段,以网络信息资源为控制对象,重点放在如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书目控制上.本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其中,一条是以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内容范围(即选择控制、描述控制、检索控制、规范控制)为主线,一条是以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模式(即搜索引擎模式、网络资源指南模式、学科信息门户模式、数字图书馆模式)为辅线,对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内容范围内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文中附有图2幅,表27个.全文约17万字,共分为四大部分、七章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第1章)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是在借鉴传统书目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借鉴传统的书目控制理论,首先要对书目控制的基本概念、相关概念、内容范围以及任务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重点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必要性、概念、内容范围、原则和模式.尤其是对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内容范围的确定和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的提出,使得本文有了坚实的立足点.笔者认为,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内容范围主要包括选择控制、描述控制、检索控制和规范控制四个方面;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主要模式有搜索引擎模式、网络资源指南模式、学科信息门户模式、数字图书馆模式等四种模式.这部分研究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第2-5章)分析研究了不同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的选择控制问题、描述控制问题、检索控制问题和规范控制问题.下面分述如下:

第2章分析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控制问题.选择控制是进行其它控制的前提和基础.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控制就是要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冗余和不稳定的信息资源进行控制,以选择效用信息.选择控制主要表现在资源选择原则、资源收集范围、资源选择标准和资源评价标准中.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其选择控制是不同的.笔者对搜索引擎、网络资源指南、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的选择控制进行了分别研究.对各种模式的选择控制的研究都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模式选择控制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搜索引擎是在一定的选择标准和规则的基础上,对庞杂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选择控制.因此,笔者也对搜索引擎的选择控制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各种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都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选择控制,他们的选择控制是逐步提高的.数字图书馆的选择控制优于学科信息门户的选择控制;学科信息门户的选择控制优于网络资源指南的选择控制;网络资源指南的选择控制优于搜索引擎的选择控制.搜索引擎的选择控制最不理想.

第3章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控制问题.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控制就是要对每个“收录”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记录、描述、排列.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动态性、多样性、不稳定性、重复性等特点,使得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控制面临着许多困难:难以选定信息源与描述内容、难以判定版本、难以确定有关日期、难以一次完成等.针对这些问题,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控制.笔者分别研究了搜索引擎、网络资源指南、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的描述控制.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模式描述控制的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从总体上看,各种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都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描述控制,而且数字图书馆和学科信息门户的描述控制优于网络资源指南和搜索引擎的描述控制.搜索引擎的描述控制最不理想,但它也给用户提供了基本的描述内容.

第4章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检索控制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的揭示来实现的,其重点是在对信息资源进行形式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内容进行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控制除了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还提供了一些独特的检索控制方法.笔者依次研究了搜索引擎、网络资源指南、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的检索控制.对各种模式的检索控制的研究也都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了其不同模式的检索控制特点,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总体而言,各种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对网络信息资源都进行了一定的检索控制,而且其检索控制多优于其它控制.

第5章分析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控制问题.规范控制历来是书目控制的重要内容,重点是通过确定标目范围、统一标目形式及建立参照关系来实现目录的揭示与集中和查询功能.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其规范控制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笔者分别对搜索引擎、网络资源指南、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的规范控制进行了研究.对各种模式的规范控制的研究同样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模式的规范控制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搜索引擎提供的某些功能起到了规范控制的作用,因而,搜索引擎也进行了规范控制.总体而言,各种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模式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规范控制.笔者认为,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控制时,应该借鉴传统的规范控制的经验,并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寻求网络信息资源规范控制的新方法,对重要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控制.

第三部分(第6章)主要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和实践工作的广泛开展,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需求的增加,网络信息资源书目控制在经历了最初的发展后,应该朝着面向对象全球化、控制模式融合化、描述控制简单化、书目控制合作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部分(第7章)是结论部分.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第五篇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格式: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个体在经历或目睹了极度的、不可抵抗的创伤性事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紊乱,从而感到强烈的害怕、无助或者恐惧.它主要导致该个体持续重复体验创伤事件经历,逃避回忆及反应麻木,警觉增高.PTSD只用于心理创伤和应激,而不包括躯体创伤和应激.这种见之于紧张性事件结束后较久的反应,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迟发性应激反应(delayed stress reactions).PTSD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应激事件日趋增多,PTSD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对PTSD的研究,可有效降低应激人*TSD的发生,促进应激人群的心身健康.

PTSD所导致的心理反是缘于所发生的事件超出了由既往经历所建立起来的安全感限度,大脑失去了对事件不良后果的控制,因而导致了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关于创伤应激的研究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研究和慢性应激反应研究,巨大灾难事件可以导致急性应激障碍,而随之出现的创伤的后延反应以及其他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创伤则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反应.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日常生活中的创伤和压力事件所导致的创伤后应激反应.

本研究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以医科大学生为样本,开展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采用问卷法、实验法、访谈法、干预法,运用相关、回归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完成了对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测量标准、分布特点描述、影响因素,特别是人格因素的研究以及干预实验的研究,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医科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背景下,PTSD发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实验方法.

论文主要由5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第四部分为综合讨论;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其中第三部分由以下4个分项研究构成:

研究1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自评量表PCL-C的修订.本研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C进行修订.首先,通过中英文回译,对量表进行文字分析,使中译版量表符合中国文化、语言及价值观念.其次,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PCL-C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并对量表的结构进行验证,以确定量表的可靠性、有效性,为研究中国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碍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2关于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及其特点的探讨.本研究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运用质化分析方法,对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源、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一步采用修订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调查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分布特点,为探讨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其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研究3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其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是在对医科大学生创伤事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PCL-C测查结果,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从而为开展PTSD阳性学生的干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研究4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人群的干预实验研究.本研究首先依据医科大学生PCL-C测试的结果,确定PCL-C高分人群为干预实验对象.其次,依据干预实验设计的原则以及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设计干预实验因子.最后,以团体干预为主、辅之以个体访谈的形式,采用认知干预和行为训练方法,对PTSD阳性的医科大学生群体进行干预实验研究.从而改善PTSD阳性学生的应激状态,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塑造健康人格.

通过对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测试、分布描述、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以及对阳性学生的干预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本研究所修订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在中国开展大学生PTSD研究的有效的、可靠的测评工具.PCL-C量表包括4个因素:警觉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创伤经历反复重现反应和社会功能缺失反应.这不仅与PTSD概念中的症状描述一致,而且与国外研究的量表结构一致.以P_(90)为上限,制定临床医学的参考值范围,其临界值为38分.

2.医科大学生在其生活中所经历的创伤或压力事件可以成为应激源,从而导致PTSD阳性的发生.以PCL-C总分38分为筛选值,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率为13.3%,其中男性为17.6%,女性为10.6%;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的发生在总体上呈现出性别差异,男性略高于女性,在4~5年级男女之间性别差异显著;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在总体上存在年级差异,1年级与2、3、4年级之间均差异显著,2年级PCL-C总分为最高.

3.影响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的因素较多,其中人格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可以加重或延缓PTSD的发生.

4.在影响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的人口学因素、创伤及压力事件因素以及人格因素的研究中,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其主要因素依次为:神经质(N)、精神质(P)、环境适应、内外向(E)、*及暴力经历等.医科大学生PTSD的发生与其人格因素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其中神经质、精神质对PTSD阳性发生起重要作用.

5.实施认知和行为训练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症状.

6.将测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干预训练、访谈等方法结合起来,对医科大学生PTSD的测量、发生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干预实验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研究者全面深刻地认识普通人群,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平日状态下PTSD发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该文是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中英文医学引用文献:

[1] 中英文医学论文选题推荐 中英文医学论文题目哪个好
[2] 中英文医学英文参考文献 中英文医学专著类参考文献有哪些
[3] 中英文医学论文大纲模板 中英文医学论文框架怎样写
《中英文医学论文范文参考 中英文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中英文医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