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专业课程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工学和程思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工学和程思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4

工学和程思论文范文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创新模式》

该文是工学和程思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专业课程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课程思政是夯实“新工科”人才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本校材料专业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将思政元素全面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力争发挥所有课程思政功能,培养兼具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材料专业“新工科”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思政材料专业

“新工科”的建设和实践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和蓝图,对我国工程教育体系进行了符合国际主流和中国实际的顶层思考,对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大批“新工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寻求提升“新工科”人才文化软实力的思政教育有效途径,培养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引起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育人模式改革,有利于突破思政教育集中于思政课堂的瓶颈,缓解思政课“孤岛化”现实困境;有助于实现高校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想价值教育有效融合.各大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是传统思政教育的传续,更是改良和推进思政教育的必经之路.

一、“课程思政”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现实意义

1.有助于凝聚高校思政育人力量,与“新工科”建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新工科”建设再次确认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人格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并激发人的潜能,完成个体理想人格的塑造,才能培养既有个性又有创造力的工程创新人才.课程思政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目的在于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中,突破“思政课程”边界,将高等工程教育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都融会到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与“新工科”建设形成协同效应.

2.有助于“新工科”创新型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力求产出具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新工科”人才,怎样在“学科交叉、课程改革”的基礎上,发挥灵魂铸造功能,成为各大高校反思德育的关键问题.课程思政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一种途径,将思政教育从思政课堂延伸至全部课程,将思政的理念和元素有效融入教学全过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培养同时进行,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诉求的最好回应,也是传统德育向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性教育的完美蜕变.

准确把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两个主体的关系,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出发点开展良性互动,践行“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二、材料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材料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广泛开设于世界各国的综合性大学.材料领域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材料作为国家十大重点领域,到2025年人才需求缺口约为400万人.新时代召唤“新工科”人才,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需要面向新兴产业和区域发展,大力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为了顺应“新工科”教育理念,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全方位育人的使命,满足社会需求,材料类专业势必要通过“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冷思考,抓住专业课堂教学主渠道,将课程思政渗透到专业课堂,将树人育人目标贯穿于各门专业课程教育的全过程,恰到好处的将材料学科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丰富材料学科专业教学的内容,拓展专业深度和广度,让材料类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学会在工程实践的道德困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培养出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的材料类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有的放矢地探索新材料工程人才的教育培养新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是伴随大庆油田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为与地方共建,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曾在石油行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时代英才,被誉为“石油工程师的摇篮”.本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秉承“大庆精神育人,服务石油行业”办学理念,2007年11月被批准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重点专业的建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具备良好的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基础.

三、材料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设计思路

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各个方面,也牵扯体系设计、教学管理、教材编写、课堂讲授、知识考核及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我校材料专业采用寓道于教、寓德于教的方法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把专业课知识与思政课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各方面、各环节相互配合和紧密衔接,力争发挥所有课程思政功能.

1.推动“新工科”建设,组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

由“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实现通识教育和传统专业教学的水融,形成大思政教育观,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成为必然趋势.专业课教师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因此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改革效果.

首先,加强专业教师思政理论的培训与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奠定德育专业化基础.提高教师德育叙事能力,找寻德育事实,发现隐藏在德育事实背后的德育原理和德育行为的指导思想,内化到自己的德育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德育教学.其次,加强德育合作研讨.定期开展德育研讨会,讨论与专业和课程密切相关的德育问题或德育热点,在讨论中激发思考,形成对德育问题的认识,营造互助、合作、共勉的学习氛围,丰富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德育实施能力,推进德育专业化水平.最后,将师德作为重要指标放进专家、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估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调动整个专业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增强实施德育意识.

2.理解“新工科”内涵,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针对专业课程特点,拟定教学目标,涵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还要合理设定价值目标,体现出“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和寓教于乐”的课程思政指导思想.调整传统专业课课件,有意识地融入思政模块.分析施教对象,设计思政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材料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点线面推广,实现专业全课程覆盖,使所有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响应“新工科”号召,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将课堂和课程作为主渠道,注重地方产业特色与教学课堂的结合,提升材料专业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多元化角度规划人生,培养学生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紧跟时代步伐,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完成培养兼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工程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拓展本专业学生学习广度,秉持“授人以渔”理念,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4.探索“新工科”模式,将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专业课中.

课程思政并不是将思政课直接搬到专业课堂,而是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把精神内涵自然渗透,让思政理论在专业课堂完成化学变化和雪崩效应.结合材料专业学科特色,以材料行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传统材料的传承和保护、材料行业典型人物的励志故事等作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中,实现课程里有“思政内容”,学生却不感觉唐突,课堂中充斥着“思政气息”,但是学生却没有感到“被洗脑”,使学生不再感觉专业知识乏味,也不再埋怨思政课理论与自己毫无干系,同频共振,潜移默化地完成智育-德育双教育.以“材料加工概论”课程为例,核心价值是体现材料加工的“道”,梳理材料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脉络、总结材料加工技术的共性原理,揭示材料先进性能的物理化学本质,像学生展现科学之美、理性之美、技术之美、艺术之美,引导学生抓住创新创造的感觉,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和科学技术审美,潜移默化地将高等工程教育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都融会到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目标,与“新工科”建设形成协同效应.

5.坚定“新工科”理念,规划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尊重思政理论课仍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用政治引领坚定“新工科”人才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增设通识教育类课程,用人文知识提升“新工科”人才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改革专业教育课程,全面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滋养“新工科”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重视实践教育课程,用实践教学巩固“新工科”人才理论知识和责任意识.结合网络、学术报告、行业调研实践等途径,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教学手段,构建混合式教学平台,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新工科”培养目标.

6.结合“新工科”思路,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

学校教务等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健全领导听课、教学督导等机制,统筹教育资源,拟定课程建设的规范和评价标准,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双评估”体系标准,将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的情况和效果作为评价学院及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观测点.人事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师资培养、支撑评定、评奖评优等环节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重要考查内容,让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同样具有获得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2):26.

[2]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3]王希,李蒙,李越.“以本为本”理念下我国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07):124.

[4]李清富,闫亚倩,刘晨辉.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探究[N].教育现代化,2020,(30):107.

基金项目:东北石油大学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材料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DYJG2020021)、东北石油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此文评论:这是关于工学和程思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可作为专业课程相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工学和程思引用文献:

[1] 专业课程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工学和程思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教学设计和程思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学设计和程思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5000字
[3] 程思和课程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程思和课程有关论文范文3000字
《专业课程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工学和程思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工学和程思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