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赵之谦和清朝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赵之谦和清朝论文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赵之谦和清朝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6

赵之谦和清朝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简述赵之谦其人
  2. 二、浅谈赵之谦的书法艺术
  3. 三、结论

《赵之谦在清代碑学运动中产生的影响》

该文是赵之谦和清朝相关论文范文与运动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明宝库,在过去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变化中,中国创造了许多灿烂而耀眼的文化瑰宝,琴瑟、围棋、书法、绘画等众多艺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中交相辉映,在文化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中,还涌现出许多艺术名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研究的作品,使我国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熠熠生辉.碑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专门研究碑刻的来源、下刻时代、碑字体制、拓本真伪和碑刻内容等的一门学问,人们经常将碑学与帖学相对,一个是在碑上作字一个是在帖上描摹.赵之谦则是我国清代后期著名的书法家和篆刻家,对篆刻研究颇深,他在清代的碑学运动中亲身实践,对推动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赵之谦在清代碑学运动中产生的影响,能够为当今碑学研究学者提供碑学的相关资料,对当代碑学研究和历史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赵之谦进行探讨,浅谈赵之谦的艺术风格,并由此探索赵之谦在清代碑学运动中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当今碑学历史研究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赵之谦;清代碑学运动;历史影响;碑学

随着当前我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力,而碑刻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其发展对于丰富我国艺术文化,推动传统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开展对碑学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简述赵之谦其人

赵之谦,曾经字益甫,号冷君,后来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篆刻家,同时,赵之谦也是清代碑学运动的实践者之一.赵之谦的实践主要在魏碑方面,他对魏碑的掌握和研究对清代碑学体系的发展和升级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让清代的碑学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赵之谦习得的字体非常广泛,楷体、行书、篆体和隶书皆有涉及,仔细对赵之谦的临摹作品进行研究便不难发现,无论是规范的楷体还是个性的行书,又或是深厚的隶书,在赵之谦的风格中总能看到魏碑体的影子,与同时代其他书法家和篆刻家不同,赵之谦最有特点的是其能够将魏碑体作为字体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其他字体的描绘,各种字体相互融通,自然且统一,使得赵之谦的作品在风格上极具贯通性,风格一致,字体笔法狂放但又夹杂一丝柔美,实在是清代将碑学与书法相融合实践的标杆.

二、浅谈赵之谦的书法艺术

临摹作为书法学习的必经之路,许多书法大家都在临摹上猛下功夫,可以说学会临摹、掌握好临摹技巧和熟练的进行临摹,这是一个书法家一生的工作和学习侧重点.临摹是学习书法的最基础的方法,赵之谦的书法也同样源自于临摹.赵之谦学书一直秉承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先学会篆书才能够学好隶书,而学好隶属了之后才能开始学习正楷之书.即“平生因学篆始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可见赵之谦书法基础的雄厚,也正因如此,赵之谦的篆体、隶书和楷书都各有独到的地方,能够将三种字体风格相统一起来,并形成自己的一套书法风格,对于古代的书法家而言也实属不易.不过,最让赵之谦满意的还是他自己独特的魏碑体楷书.赵之谦针对自己的各个字体曾经这样说道:“弟于书仅能作正书.篆则多率,隶则多懈,草本非擅长,行书亦未学过,仅能稿书而已.”,赵之谦认为自己只能够在正楷上有所特长,在篆书、隶书、草书、行书上皆有不足,只是能够勉强写出来,但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可见其对自己正楷的满意和认可,在当今的书法视角看来,赵之谦的魏碑体楷书确实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和学习价值,是古代书法与碑学相融合的成功的实践产物.虽然赵之谦如此评价自己的其他字体,但这也只是一种谦卑的说法,事实上赵之谦不光是在正楷上独具一格,他的篆书、隶书、草书和行书皆有可取之处,对于当今的书法风格研究仍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赵之谦并不是一开始就精通碑学的,他也是逐渐从学习帖学而后转化为研究碑学,这中间是一段非常漫长的学习之路.赵之谦的书法之路与大部分后世书法家无异,都是先跟从王羲之和颜真卿进行临摹,后来又学习了黄庭坚,但由于他本人受到“尊碑抑帖”思想的影响,多少有些崇尚抬高碑学地位,打压帖学,所以对帖学也有所排斥和抑制,这导致他经常对别人说在早年学书期间,他并没有从王羲之和颜真卿那里获得什么有效的学习成果,但这并不是真的,我们不能凭借他的一己之词而否定其早年间学书的成果和基础,事实上与赵之谦本人所说恰恰相反,赵之谦的帖学基础非常雄厚,从他后来的作品中就能够看出,如果没有那么扎实的帖学基础,赵之谦不可能将碑学与帖学融合的如此自然和到位,他所说的没有取得有效的学习成果,只是没有将自己的思想充分融入到早年学习的各大书法家之书法作品中罢了.

赵之谦真正的从帖学转入碑学,源自于书法学习中的一个转折点.赵之谦曾拜师沈复桀,在沈复桀的引导下接触到了金石学,这对赵之谦的书法学习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赵之谦对金石器的兴趣越来越高,经常研习金石器,而这也是赵之谦后来对碑学产生极大兴趣的源头之一,在此之后赵之谦又遇到了当时的名人胡澍,两人一见如故.胡澍的书法师从邓石如,他的书法风格刚中有柔,劲中有媚,同样颇具欣赏价值.胡澍是赵之谦交往最久也是认识最早的金石友人,二人在金石方面志同道合.胡澍精通篆刻,他主要专注于攻克篆书和隶书,字体风格灵活多变,赵之谦非常欣赏他,曾经夸赞他说:“在我们现在的朝代中,篆书写的最好的是邓顽伯,在邓顽伯之后能够有所成绩的只有扬州的吴熙载和我的好友胡澍,因为有胡澍在,我都不好意思写篆书.”自此之后,赵之谦才真正的找到了自己书法的攻克方向,逐渐从帖学转身投入碑学,并为清代碑学运动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动力支持.

帖学在发展的初始时期是以石头、木头、野兽的骨头等一些生活材料为载体的,那时的文字还停留在甲骨文和金文等上古时期,这种古文字相比于现代文字要更加象形,看起来更加活泼生动和形象,如同一幅幅画.而北魏的书风正与这种古文字有所共通,这也影响了赵之谦对北魏书风的看法,他认为北魏书风是中国书法之正统,与古代书风一脉相承,于是专注于研究魏碑.赵之谦不仅在魏碑的学习中参考了众多书法家的理论,更难得的是他能够在研习其他理论后拥有自己的视角和见解,相比于包世臣和阮元二人的“尊碑排帖”思想,赵之谦更加注重如何以帖如碑,虽然在碑学的研究过程中赵之谦也难免会有些排斥帖学,但总体上却为帖学融入碑学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帖学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尽管因为时代或文化传承原因丢失了许多优秀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书法风格,但仍旧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优点.在赵之谦的碑学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将北魏篆刻之风与行书结合非常困难,无法达到非常自然和统一的境界,于是他不断探索,发现如果运用北魏石刻作为字体的基础,在基础上加入颜真卿的笔法和字体元素就能够使行书和北魏石刻达到非常融洽的画风,通过这一巧妙的书法手段,赵之谦成功的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魏碑行书,还被世人称为以帖入碑*.(见图1)

三、结论

赵之谦作为清朝末期的著名书法家之一,对清代碑学运动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深远影响.在赵之谦的早期书法学习中,他先学习帖学,临摹多个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广泛习得多种字体,能够在行书、隶书、篆书、楷书中随意游走,多个字体皆有可取之处,为后来的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的正楷尤为突出,后又加入北魏之风形成了魏碑体楷书,这为后世的书法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和借鉴.赵之谦一生专注于碑学研习,在研习中创造出许多个性的独具个人风格的字体,他的魏碑行书颇具欣赏价值,能够将北魏书风与颜真卿的行书完美融合,使得帖学与碑学能够在同一作品通共存,实现了真正的以帖入碑.另外,赵之谦最难得的是他的书法思想,在诸多书法家都推崇“尊碑抑帖”时,赵之谦没有一味传承,而是在接受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一味否认帖学的作用,在作品中努力探索将自己的帖学基础融入到碑学学习之中,为碑学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道路,为后世对北魏碑学和以帖入碑思想的研究留下了相当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资料,推动了清代碑学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艺林名著丛刊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2]王冬龄.《宏逸多姿,神采飞扬——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载于《中国书法》[J].1982.5.

[3]刘宗超.《近现代文字嬗变对书法发展之影响》载于《书法研究》[J].1999年第1期.

[4]刘宗超.《书法的时空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刊于《书法赏评》杂志[J].2003年第4期.

作者简介:吕明姝(2000.0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在读与郑州大学书法学院.

归纳总结:这篇文章为适合运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赵之谦和清朝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赵之谦和清朝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赵之谦和清朝引用文献:

[1] 赵之谦和清朝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赵之谦和清朝论文范文2万字
[2] 清朝历史论文选题范文 清朝历史论文题目怎么取
[3] 清朝历史参考文献外国 清朝历史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赵之谦和清朝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赵之谦和清朝论文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赵之谦和清朝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