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学校法治教育的性质目标

主题: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8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法治教育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法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法治教育论文范文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论文

目录

  1. 一、学校法治教育的性质
  2. 二、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
  3.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觉醒》青少年法制教育微电影

陈大文 周扬洋

摘 要:现行的国家教育政策将学校法治教育明确定性为德育.坚持学校法治教育的德育性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是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共同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广大公民高度自觉性为基础,要求人们对现行法律持尊重、信赖并积极认同的态度.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将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关键词:学校法治教育 课程性质 教育目标

陈大文,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周扬洋,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

《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点问题的决定》首次采用“法治教育”的表述,强调“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法治教育,首先需要对其性质和目标进行深入讨论,进一步寻求共识.

一、学校法治教育的性质

我国的法治教育亦称普法教育,一般是指国家有计划地实施的、旨在提升公民法律素质的专门宣传教育活动.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称之为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社会上多称法制宣传,在学校则多称法制教育.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点问题的决定》首次采用“法治教育”的表述,表明该教育的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学校法治教育主要是指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各级各类学校,以“法治”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关于学校法治教育性质问题的讨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在中小学开设法治知识课程以来,这一讨论再次成为热点.焦点在于学校法治教育是否具有德育属性?是否要独立于德育课程之外专门设置法治知识课?由此衍生出法治教育的目标到底是向学生传授应用性的法律基础知识,还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讨论这个问题,既可以基于课程与教学论,也可以依据公共政策,考虑到学校法治教育是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我们希望在回顾有关政策的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寻求共识.

1985年11月,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国务院批转了《论文范文、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简称“一五普法规划”).不仅将青少年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而且明确要求在青少年中普及法律常识,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各级各类大、中小学要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要求设置有关法制教育的课程.小学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结合思想品德课进行,重点是向小学生进行法制的启蒙教育,普及交通管理规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有关常识.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进行有关违法犯罪的简单概念教育;中学应重点普及宪法和刑法等有关法律知识;大学学生还应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和同本专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所有大、中、小学都要向学生进行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教育.为了适应全民普法教育的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在中学开设“法律常识”课,在普通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逐步成为学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

1994年《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学校法治教育列入德育范畴.1995年国家教委、司法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更加明确地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论文范文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1998年论文范文、教育部决定将“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独立开设的必修课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两课”体系,并明确规定其思想品德教育性质.2005年论文范文、教育部决定将独立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并明确规定该课程的任务“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007年论文范文、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发布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实施法制教育必须坚持整合性原则: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与各种教育活动相结合,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与必要的专项教育相结合,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复合式的法制教育格局.提出了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同时,明确了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实施途径: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同时,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重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

2013年教育部、司法部、论文范文综治办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普通中小学要落实好《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的法制教育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要落实好《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法制教育内容,会同实习单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实习学生的法制教育;高等学校要开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设法律选修课和法治讲座.支持中小学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法制教育,在安全、环境保护、禁毒、国防等专题教育中突出法制教育内容.学校可利用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学校要保证法制教育时间,不得挤占、减少法制教育课时和法制教育活动时间.

2016年4月发布的“七五普法规划”,更加明确具体地将“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规定为主要任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促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综上所述,在党和国家政策层面上,学校法治教育的表述虽有变化,但定性一直是明确的.其基本的政策精神可以概括几点:一是加强学校法治教育通常与“德育”、“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联系在一起,把法治教育作为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强调“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二是“设置有关法制教育的课程”的要求,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实现的,实际上是把法治教育融人“德育课”之中;三是普及法律常识、法律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四是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支持中小学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法制教育,在安全、环境保护、禁毒、国防等专题教育中突出法制教育内容.五是将“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规定为全民普法的主要任务.六是虽然曾在中学开设过“法律常识”课,在普通高校开设过“法律基础”课,但都不是“单独”而是在“德育”、“两课”课程体系中开设的,而且早已与“思想品德”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整合”了.显然,现行的国家教育政策已将学校法治教育明确定性为德育.在这些政策尚未废止或修订之前,我们可以在理论上探讨,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这些教育政策有的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单独或联合发布,本身就具有部门规章的属性,而部门规章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说,违规就是违法.教育者认同法治教育的德育性质,就是法治精神的体现.

毋庸讳言,一些学校的法治教育,片面追求法治教育的“纯粹”知识教育价值,去意识形态化,在课堂上搞“满堂灌”,争分夺秒地讲解法律条文,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实用性法律知识的需求,忽视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和我国宪法精神教育,实际上偏离了法治教育的德育性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新的法律在不断涌现,学校法治教育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在很少学时内向学生传授的法律知识十分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失之肤浅,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因为对法律规定的一知半解而误人歧途.因此,坚持学校法治教育的德育性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是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共同政治基础.

二、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

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与其性质紧密相连,或者说其性质决定目标,而目标定位又反作用于定性.关于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问题的讨论,在世纪之交达到论文范文.1999年《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很多教师开始质疑将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向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认为公民法律素质属于思想政治素质范畴,而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法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而德育工作应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然也需要学校法治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进行改革.应该站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审视学校法治教育现状,研究如何进一步增强法制教育内容的时代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或功能,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普及法律常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等表述,都曾出现在有关指导性文件中.2001年发布的“四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都强调普法教育“要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2002年10月24日,教育部、司法部、论文范文综治办、共青团论文范文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要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2004年《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加强论文范文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①.2006年3月发布的“五五普法规划”和2011年4月发布的“六五普法规划”均将“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法律素质是人类法治文明的基础,是法治社会的土壤,是现代法治社会广大公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素质教育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的最充分实现,又是法律素质教育价值实现的理想境界.法律素质不仅要求公民具有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识,还要求把法律意识转化为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当然,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在我国公民法律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论文范文同志为总书记的党论文范文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定位、重大任务和重要措施.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①我们认为,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将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广大公民高度自觉性为基础,要求人们对现行法律持尊重、信赖并积极认同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人们的法律态度,也制约着人们的法律行为.对于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法律知识,更需要法治观念.如果没有法治观念的支撑,就失去了对法律的尊重与信赖,即使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仍可能经受不住私欲的诱惑而违法乱纪甚至犯罪.因此,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法治教育要着重在涉法问题上,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认同度,增强他们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同时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正确处理在政治权利与自由、受教育权、财产权和人身权等方面的法律难题.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觉醒》青少年法制教育微电影

将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在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依法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观念,依法规范生产和生活即依法办事的观念,依法监督国家权力行使的观念,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念,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观念,等等.面面俱到,必然失之肤浅,要突出教育重点,就需要寻求法治教育的基本核心目标.法律以权利义务为核心内容,法治思维以权利义务研判为主线.既定的法律规范使人们知道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对行为后果有明确预期,在遇到纠纷时,当事人与裁判者能找到共同的评判标准.在法律上,权利是具有合法性的理由.凭借这个理由,相应的行为、利益、主张和期待就会获得法律认可的正当性.法治思维的实质就是不断研判、衡量权利义务关系,确定谁有权利、谁有义务及其权利和义务的限度.因此,学校法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

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学校法治教育实践中,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清楚权利和义务的科学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生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如何依法履行义务,等等,而且要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以权利和义务为线索,不断追问学生是否有权利做出这种行为,学校是否有义务满足学生的权利请求,学校是否有权这样管理,学生是否有义务配合,等等.要不断平衡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切忌利用学校的权力资源优势,轻视甚至漠视处于相对弱势方的学生权利保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法律的庇荫,感悟自身的责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要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创建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思想观念”为核心,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学生法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改变知识教育为主的现状,努力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教学新模式.

(责任编辑:王律)

总结:本文关于法治教育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引用文献:

[1] 德育教育和主题班会论文范文数据库 关于德育教育和主题班会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2] 德育教育和主题班会论文范文素材 德育教育和主题班会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500字
[3] 德育教育和主题班会论文范文素材 德育教育和主题班会方面有关论文范文2000字
《学校法治教育的性质目标》word下载【免费】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